读平凡的世界的读书心得
路遥所著《平凡的世界》相信很多人是看过的,第一次便被这么朴素的书名所吸引了,一翻开这本书就停不下来。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少安、少平两人平凡的的一生,却是充满了奋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读平凡的世界的读书心得,方便大家学习,快来看看吧!
读平凡的世界的读书心得1
寒假里阅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一开始读起来觉得太无趣,觉得小说里的生活离我太过遥远。后来慢慢读出了兴趣。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这么多年还受欢迎是因为真实,作者从不同的人的角度讲述了那个时代最真实事情。这本书用简单易懂,接地气的语言讲述了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这本书讲述了平凡世界中的平凡的人用自己的进取心过着不平凡的人生。
现在的教育,饮食和住房同那个时代相比,完全是两个世界。现在的祖国繁荣而昌盛,人们的手头宽裕了,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也有了飞速提升。现在的生活和工作也比之前稳定很多。
少平和少安的奋斗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也一定知道“平而不庸,和而不同”的道理,要想出人头地,就要努力奋斗。
田晓霞爱上了“揽工汉”孙少平,是少平的气质吸引了她。少平淳朴,对人更是以诚相待,而且认为“诚”比“钱”更重要;少平拥有自我完善的能力,有洞察力和思考力:他不甘现状,有进取心;他的大气使他不甘心被局限;他总能化艰难为动力,他的毅力和生命力也由此可见;他好学,使他的生活越发变得充实;他的领导力更是使他高人一等……具有这样品质的男生,怎么会不吸引人呢?
当然,少平的这种气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给予他的不断磨练中产生的,也是他在不停奋斗的过程中出现了这些品质——就像很多人说的“好品质是在困难中磨练而成的”。
读平凡的世界的读书心得2
一本好书就像一片汪洋,让我感受知识的力量;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让我明确前进的航程;一本好书就像一把钥匙,让我开启智慧的大门。最近我拜读的一本好书《平凡的世界》,让我的青春不再迷茫,如明灯般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每个人都是平凡的,平凡是生活的本色,唯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才能改变自己。在这本书中,孙少平的奋斗史是全书的主线,通过写他成长与奋斗的过程,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现实生活的点滴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让我感到奋斗的青春是不平凡的。
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意志消沉,可也让更多的人选择不屈的奋斗。孙少平出身农家,一贫如洗,只有高中学历,可他却通过自学,达到了能与大学生探讨思想的水平。虽然高中毕业后他回到了农村,但他的的思想却没有停留在农村,他想在更大的环境中锻炼自我。他主动向父母要求出外闯荡,在外面他受尽折磨与苦难,但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工人。一个人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那么苦难就能给你的精神带来崇高感。孙少平就是如此,他身上有无穷的能量在迸发,一种气质、一种精神在吸引、感染着我,让我在物质丰盈的现实生活中多了份思考!
如果生活使你遭受苦难,那么一定要咬牙坚持下去。卢梭说过,苦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孙少平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写了命运。假如生活让你顺风顺水,那么你更要有自己的追求和奋斗!
重温《平凡的世界》,让我明白生活平凡与否,只有思想上甘于平庸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拥有不甘平庸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正处辉煌岁月的我们,更应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让青春因奋斗而闪光!
读平凡的世界的读书心得3
本学期,我阅读了《平凡的世界》一书。本书主要以孙少平、孙少安二人的生活经历为时间线,以此展开描写了周围的人与社会,全景式地表现出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第一部第十八章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在金波教训完顾养民之后,孙少平想到:“当然,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
这段话中多次提到了“平庸”一词。而本书的题目又叫做“平凡的世界”。此处的“平庸”与“平凡”虽是一对近义词,却在书中有着较大的差异。我认为,“平庸”主要指的是“寻常、不突出且碌碌无为”,而“平凡”则主要是“寻常、不被人注意”。这两个词的主要差距应该表现在了“碌碌无为”这一词语中。在我看来,“平庸”的人更偏向于“无所作为”,而“平凡”的人则偏向于“有作为但不被人注意”。在书中,孙少平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本书第一章中的语段点名了孙少平出身农民。“大哥当年为了让他和妹妹上学,十三岁高小毕业,连初中也没考,就回家务了农”这段话反映出了孙少平的家庭贫困。这样贫困的家庭注定了孙少平不会是一个“突出而非凡”的人。但在第二部中,孙少平却凭着青春的勇气与激情外出闯荡,寻找工作。在文中,少平在书记家找工作时果断提出比“行情”低了四分之一的工钱,在胡永州家目睹小翠的遭遇而断然放弃工作,以及委婉拒绝少安办砖厂的建议,这些行为不但反映出了少平的急切与勇气,还反映出少平找工作并不主要为了钱,而更是要让自己能够为社会出力、做贡献的想法。这也就表现出了孙少平并非“庸俗而无为”,也就是“不平庸”。所以,显然孙少平就是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
本书的时间背景是1975~1982年,正好是那段时间。在那样艰辛的社会与环境中,孙少平都能努力为社会作贡献,当一个“不平庸”的人,而如今我们的社会有如此好的条件,我们更应该努力为社会作贡献,争做一个“不平庸”的人。
读平凡的世界的读书心得4
这个星期,我又读了一遍《平凡的世界》。一年前我已将它读完,我一直都很喜欢这本书,第一次读时,由于我对中国现代史不了解,以至于只注重人物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一次,我已基本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读起来没有什么障碍,所以这次读的更细,有了很多新的收获。
书中情节跌宕起伏,主要围绕主人公孙少平和哥哥孙少安展开情节故事,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
毛泽东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时的社会非常混乱,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就因贩卖老鼠药而被认为有“资本主义倾向”,被抓去劳教,干最重的活——搬运石头,没有工钱,吃饭以及睡觉的被褥都要自己准备。每个村还要不定期召开大会来批判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人。有一次,双水村因找不到符合条件的人,竟把村里被人称为“半脑壳”的田二也带去批判,原因竟然是因为他每天嘴里念叨着“世事要变了!”
但是,社会混乱的同时,在书中也时不时可以看到了人民百姓对国家事务的关心:田福堂看到了农民们的贫苦,担心人民公社化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村民们听说毛泽东逝世的时候,都悲痛欲绝,担心着中国的前程。一个月后,当他们听到被抓起来的时候,又欢呼雀跃,感受到了中国新生的力量。
学校里,孙少平在学校和田晓霞看报纸,晓霞说报纸上的“重要消息”弄虚作假;“,晓霞从哥哥手里得到了一份《天安门诗抄》,并抄在了自己本子上。这些诗在当时是被严禁传播的,但她仍然偷偷地给了孙少平看。少平看了后,非常激动,也把这些诗抄下来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觉悟。
尽管村民们大字不识,农村学生们也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但是,在国家领导人都出错的情况下,百姓们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虽然自己对国家、社会出现的失误无能为力,但他们做出了正确的判断。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后来能够渡过难关,积极发展也少不了人民的努力!
读平凡的世界的读书心得5
“当你有了自己的希望,就不会因为生活而感到绝望。”
——题记
如果说《平凡的世界1》是一个令人无奈的故事,那么可以说《平凡的世界2》就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双水村里的故事,他们开始向外面的世界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在第43章里,文章里描写了一位正准备高考的女孩,名为孙兰香,是孙少平的妹妹,因此,也可以得知她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同样需要克服物质带来的困难,她不能像其他花季少女一样买自己喜爱又昂贵的衣服,不能好好地打扮自己,甚至为了毕业前送同学礼物的钱都需要依靠自己打工得来。她曾在读完初中时,动起了放弃读书的念头,因为她不想再给家里增添多余的负担,但是大哥二哥都不允许她轻易因为家庭条件而放弃学业,他们希望自己的妹妹可以出人头地,而不是像他们一样一辈子的农民,兰香明白只有好好读书才算得上是对家里最好的交代。重新燃起来的希望,让她在前进的道路中迎难而上,不被生活的压力所击垮。
而最能与“向阳而生”这个词所契合的应该是李向前。他在一场车祸中,丧失了自己的双腿,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书中有一段对李向前的描写:“如果痛苦不能改变生存,那还不如平静地将自己毁灭。一切都毁灭了,只有生命还在苟延残喘。这样的生命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车祸的到来把他的心灵摧毁得破烂不堪。这时有一束光照进了他的生命,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使他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向阳而生,找到生命的价值。
也许我们会面临许多生活上的挫折,但是我们如果能像兰香和李向前一样,找准目标,找到希望,那么人生将会是有价值的。向阳而生不是对着太阳去生长,而是带着你的希望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