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心得800字
三国演义阅读心得800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三国演义阅读心得800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三国演义阅读心得800字(优秀10篇)】,供你选择借鉴。
三国演义阅读心得800字篇1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题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你知道这首词是明朝才子杨慎为哪本书写的吗?对,就是《三国演义》。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句,你可别小看它,就凭这句话,已经为整本书做足了铺垫。比如说开始写一国分三国就有用到,后面写到司马炎一统三国也用了这段开头句。所以说这句话在全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本书都在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本书主要刻画了这几个人物: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刘表、周瑜和孔明,这些人物也是许多读者较为喜欢的。
这本书像一杯淡淡的龙井,刚入口时觉得无味,细细品尝过后却回味无穷。而然其中也蕴含着最深的,对人类有巨大帮助的力量。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临危不惧,兢兢业业,大智大勇,自强不息。更重要的是他的才智和胆量让我无法不佩服。而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属“三顾茅庐”了,它给了我无限的启迪。如果不是刘备一次又一次地去拜访诸葛亮,也就不会有日后三足鼎立的局面。从中我也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能知难而退,而是要迎难而上,这样即使是再大的难题我们都能一一解决。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只要坚持自己的目标,我们都能成功。
千百年来,无数先驱无数名人都用他们的人生书写了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壮丽诗篇,李时珍潜心四十年涉远山,尝百草编撰《本草纲目》;大数学家陈景润花费毕生精力去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歌德编写《浮士德》将近用了四十余年……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着这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坚持才会成功!
历史的钟声一次又一次的敲响,新世纪新的挑战也在向我们走来。只要我们时刻铭记着前人用时间为我们演绎的教诲,坚持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坚持就可以胜利!
三国演义阅读心得800字篇2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这是三国演义的大概内容。但其独特的内涵和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确是千古的佳话。
初读三国我只知江山破碎,豪杰辈出,结盟立誓,谈笑风生,让我如此向往,如此痴迷。且看关公温酒斩华雄,张飞长坂震曹兵,子龙单骑救主。荡气回肠,仿佛历历在目。再读三国,我只知英雄悲剧处让我心酸,白帝托孤,一时的大意断送了整个国家的前程。诸葛武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撑起一个国家,一片江山。
邓艾翻山越岭,来到了蜀国的腹地,却见诸葛武侯碑: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可见他料到了未来之事,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我觉得他悲剧的地方让我伤感。出师未捷身先死,没能看到国家的繁荣,令人可悲。寇第斯曾说:“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不灭明灯,”读三国,就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辉带来的温暖,它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读三国,让人深刻体会到它透露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匡扶社稷,兼济天下”的思想。这种思想与我内心深埋的理想交织、碰撞,产生共鸣,激荡出串串亮丽的火花,鼓励我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拼搏、前进……当我第三遍读三国时,我发现每个人身上都蕴含许多哲理,吕布的有勇无谋,见利忘义。即使他武功再怎么高强也绝对比不上关云长的忠义两全。曹操的从谏如流,求贤若渴奠定了他一统河山,号令天下的地位。
姜维的身先士卒,鞠躬尽瘁一统河山的宏伟志向,维持了蜀汉的江山。刘禅的无能却断送了这一切切的一切。看来贤明的君主永远比掌握大权昏庸的君主强。纵观历史长河,唯有任用贤才,远离小人,方可以使国家经久不衰,国泰民安。问何人仰天长笑,嗟叹历史,追逐日月,在书中探寻那不安的历史。千万读者此时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品三国战火,尝人间心酸,叹英雄早逝,恨未逢乱世,纵使一刀被斩,纵使尔虞我诈,也可驰骋战场,领略豪情壮志。
三国作为我们崇拜的对象,作为我们茶余饭后的佳话,已流传千古。现在更有易中天品三国,带我们区别小说与现实的差距,无论怎样,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将会永留历史。
三国演义阅读心得800字篇3
最近,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名著,就被这本书里的情节所吸引。里面的人物性格鲜明,特点迥异。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莫过于周瑜了。
周瑜虽然很聪明,他的智商也并不比诸葛亮低,但是,他的妒忌心很强,这,才酿成了大祸。在《草船借箭》中,他千方百计地阻挠诸葛亮,在背地里不让诸葛亮成功借到十万支箭,可后来,诸葛亮凭靠他的聪明才智、神机妙算成功借到了十万支箭,周瑜心生妒忌,可正是因为他的妒忌心,原本一个聪明的人,最后却并没有什么成就。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妒忌心强的人,别人的成就比他好,他就对那个人产生了妒忌心,把精力都放在应该如何拉下比他强的那个人身上了,可最后却一事无成。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她们原本是一对很要好的闺蜜,一个叫高独美,另一个叫林道慧,高独美的成绩很好,比他们班第二名的成绩还遥遥领先;而林道慧的成绩却总是在最后几名徘徊,她们总是在上课时讲一些有趣的事情。新学期的第一天,她们班新转了一位语文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让同学们写一篇作文,自由发挥,主题不限。没过多久,同学们都写好了,交给了老师,老师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高独美那带着文艺范的漂亮字体和生动的内容,语文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面带温和地让高独美走带讲台上去读她的作文。她读得娓娓动听,同学们也都侧耳倾听。而语文老师改的下一本是林道慧的,老师一看到林道慧那歪歪扭扭的字,就把她叫了过去,厉声呵斥道:“你的字怎么这么差!你跟人家高独美比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啊!好好跟她学着点!看看人家的字!”林道慧听了,心里很不舒服,总觉得高独美是故意把字写得好些,夺得语文老师的欢心。就这样,她开始慢慢地对高独美产生了妒忌心……高独美也感受到了林道慧和她的疏远,几次想和好,可林道慧都会误解为她是在拉拢关系,她的妒忌心也就更重了,整天想着她该怎么把高独美的成绩拉下来,让高独美出丑,而让自己“华丽丽地绽放”。最后,高独美成为了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而林道慧呢,她却一事无成……
显而易见,妒忌心的危害是很严重的!与其妒忌别人,还不如把妒忌转为崇拜,好好想那个人学习,说不定自己可以超越那个人!
三国演义阅读心得800字篇4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这本书中不但有真人真事,而且还有虚幻情节,深深的刻画了200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建立晋朝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精彩故事,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是蜀国的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在桃园中,他们三人那庄严的誓词,兄弟之间坚不可摧的深厚情意,是值得我们去崇敬和学习的,他们三人使我明白了朋友是在困难时给予帮助的人,是在伤心时给予鼓励的人。在三兄弟中我最欣赏的人物要数关羽了,关羽武功高强,待人忠诚,对刘备忠心耿耿,曹操一直很希望关羽能投奔到他的麾下,还把自己最心爱的赤兔马送给了关羽,但关羽并没有接受,在一次与曹操的大战中,关羽因为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靠。正是有了关羽,张飞得帮助才使胸有大志,关爱百姓的刘备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如果论三国里谁最有智谋,那首当其冲的是诸葛亮,曹操,司马懿和周瑜了,但曹操和司马懿都有性格上致命的缺点:曹操生性多疑,司马懿十分阴险。诸葛亮那不仅有过人的机智,非常熟练兵阵步法,而且对刘备忠诚不二,帮助刘备赢得了好几次关键性的战役。吴国的周瑜,少年得志,熟读兵书,精通现场上的布阵排兵,但他心胸过于狭窄,最终还是败在诸葛亮的智谋之下。
从《三国演义》这些人物中很容易看出人物的性格关系着成功与否,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关羽,诸葛亮这些人物一样对朋友,对国家忠诚,要讲诚信,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有了这些也是次要的,没有诚信,大家私底下对你的不诚信行为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读三国,只诚信,让我们从小就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吧!
三国演义阅读心得800字篇5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题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你知道这首词是明朝才子杨慎为哪本书写的吗?对,就是《三国演义》。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句,你可别小看它,就凭这句话,已经为整本书做足了铺垫。比如说开始写一国分三国就有用到,后面写到司马炎一统三国也用了这段开头句。所以说这句话在全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本书都在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本书主要刻画了这几个人物: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刘表、周瑜和孔明,这些人物也是许多读者较为喜欢的。
这本书像一杯淡淡的龙井,刚入口时觉得无味,细细品尝过后却回味无穷。而然其中也蕴含着最深的,对人类有巨大帮助的力量。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临危不惧,兢兢业业,大智大勇,自强不息。更重要的是他的才智和胆量让我无法不佩服。而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属“三顾茅庐”了,它给了我无限的启迪。如果不是刘备一次又一次地去拜访诸葛亮,也就不会有日后三足鼎立的局面。从中我也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能知难而退,而是要迎难而上,这样即使是再大的难题我们都能一一解决。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只要坚持自己的目标,我们都能成功。
千百年来,无数先驱无数名人都用他们的人生书写了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壮丽诗篇,李时珍潜心四十年涉远山,尝百草编撰《本草纲目》;大数学家陈景润花费毕生精力去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歌德编写《浮士德》将近用了四十余年……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着这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坚持才会成功!
历史的钟声一次又一次的敲响,新世纪新的挑战也在向我们走来。只要我们时刻铭记着前人用时间为我们演绎的教诲,坚持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坚持就可以胜利!
三国演义阅读心得800字篇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流传千古的诗乃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回想中国华夏古韵的历史,大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似乎感觉到承载着一个朝代的凝重历史车轮滚滚驶来。终于,在元朝明初,一个人——罗贯中用笔演绎了那段历史,也因此成就了自己。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它将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的手法融为一体,开创了长篇小说一派的先河,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品读三国,掩卷凝思,一个个英杰才俊在我脑海中翻腾:一方霸主如曹操、孙权、刘备、袁绍;博学多才的诸葛亮、庞统、徐庶、张昭;骁勇善战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吕布等等。这些人或奸诈,或忠厚,或暴躁,或机智,形态各异,不胜枚举,他们身上的英雄气概渲染着一代又一代雄健的国民,久久难以消逝。展开三国风云历史,最值得一提的要数闻名遐迩的“赤壁之战”。精彩的草船借箭突显诸葛军师“上至天文,下至历史”的神才谋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赤胆忠心的大将黄盖为保全大局,不惜上演苦肉计,假降曹操,为火烧赤壁告捷打下头阵;还有风流倜傥的大都督周瑜,虽足智多谋、英姿勃发,只可惜心胸狭窄,最后大业未成身先去,活活气死在江东。
《三国演义》能够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被列入华夏历史文化的瑰宝,除了其在文学上不菲的价值之外,它通篇所诠释的一个“义”字才是令其流芳百世的灵魂所在。“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君臣忠义,义薄云天的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华容道义释曹操”,各路英雄、各种英才都在“义”中尽抒情怀。“义”作为中国儒家所称颂的古人做人的基本美德之一,在当今越来越注重现实的社会更是难能可贵了。《三国演义》是一路英雄演绎的千古绝唱!
三国演义阅读心得800字篇7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每次阅读这本书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今天我又一次翻开《三国演义》这本名著,里面有很多令人"流连忘返"的故事,如,巧使连环计、诸葛亮三气周瑜、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等,都让我赞叹不已。
但今天我重点要讲的是曹操。只要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是个奸雄,而刘备是世之枭雄。曹操看起来心胸狭窄,甚至还说过宁让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不仅如此,他还猜忌自己的手下杨修会叛变。在发生了阔门、一盒酥、曹操梦中杀人、吴质等事件后,曹操对杨修心中已暗存芥蒂,暗暗忌之戒备之,直到后来杨修又暗中插手废立太子之事,引起曹操极度不满和嫉恨,开始不喜欢曹植,并且还怀疑杨秀有谋逆之心。于是,趁着有一次打了败仗,以临阵脱逃、扰乱军心之名,杀了他。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多疑且阴险的小人。
虽然曹操有非常多的缺点,但是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惜才。当初他俘虏了关羽,没有像很多将领一样抓住敌人就杀,而是送他金银、美女、名马,希望将他劝降,甚至当关羽表明只要找到刘备就走的态度,并从曹操手上逃走时,曹操也只是叹了口气,不让手下追赶了。在邳城下生擒吕布时,也是如此,曹操舍不得吕布高强的武功,和带兵打仗的能力,思虑再三才杀了他。
再说刘备,他不比曹操武功高强,不比曹操聪明,但他心胸宽广,很仁慈。三请诸葛亮、诚恳的请老将黄忠归降、保护那些不愿归顺的将领的家人等等就是非常好的例子。正是因为他的仁慈,才请到了诸葛亮,才能用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使蜀国从一个弱小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了大国
很庆幸,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但三国演义中还是有很多人物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像曹操这样,努力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像刘备这样,心胸宽广,平日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不要斤斤计较,要宽容的对待他人;我们要像赵云这样,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争当新时代好队员,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三国演义阅读心得800字篇8
中华文明辉煌璀璨,无数部经典文学作品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点缀着历史的银河。其中我最喜欢读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一本历史演义小说,其中不止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有不少有趣的小故事呢。比如三国奇人左慈,能变化成羊;进曹营的徐庶,甚至有传闻他至今活在世上;神医华佗,刮骨疗伤,临终烧毁《青囊经》;诸葛武侯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华容道关羽义释曹孟德等等,简直比看科幻小说还要过瘾。我们现在不少耳熟能详的俗语都是出自《三国演义》,比如肚子饿了被说成肚子唱起“空城计”;形容人粗鲁莽撞叫“莽张飞”;有人聪明伶俐,智慧超群被称为“小诸葛”……不少电影、戏曲都有专门的三国背景的作品,人们口口相传,妇孺皆知。
作为一部名著,《三国演义》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战争的杀伐,更多的是展现给我们团结的力量。就在这个春天是新冠疫情肆虐的日子,但全国上下凝聚一心最终战胜了病毒,看着身边无数抗疫战士勇敢逆行,大家精诚团结,不断奋战,我不禁想起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场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向来是公认的三国第一高手,一杆方天画戟纵横捭阖,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人人闻风丧胆。但在虎牢关,刘关张三兄弟携手并肩,力战温侯,且不落下风,在默契的配合下,张飞的丈八蛇矛将吕布发冠挑下,成就了一世英名。
这次抗疫不也是这样吗?面对来源未知的病毒,我们是弱小的,但万众一心的团结,力量是巨大的。多少勇士不怕牺牲,临危请缨,和病毒短兵相接,用生命守护生命,终于将这邪恶的病毒遏制,带领全国人民步入美丽的春天,沐浴明媚的春光。经过这次疫情抗争,我们一定要坚定一个信念:团结就是力量。家庭团结,社会团结,人民团结。当我们拥有了团结的力量,再大的风浪也能从容面对,再陡峭的山崖也能攀到顶峰;再遥远的目标也能到达,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加油!
三国演义阅读心得800字篇9
中学寒假读书心得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三国演义阅读心得800字篇10
刘备逝世前究竟是心有不甘,还是认为一生是满足的?尽管刘备的遗诏中说:“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但是,更多的,或许是对自己打下的大片江山的不舍。在第一章桃园三结义,刘备就显露出想成为皇帝的雄心:“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皇帝,是他的梦想,虽然未能一统天下,未能身着龙袍指点江山,但在逝世前那种渴望,仍未消散,以至于他在对三个儿子的话和遗属中反复提出:“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
刘备的希望在临终前寄托在了宰相诸葛亮身上了。那么刘备又把蜀国托给了谁?书中有一句话不得不提:“若是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这句话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上千斤的担子压在了诸葛亮身上。诸葛亮是如此的忠心耿耿。或许刘备正是因为了解他才说出了这样有分量的话语。所以,我认为刘备不仅将希望寄托给了诸葛亮,实际也把蜀国交付给了诸葛亮。
白帝城托的,是刘备一生的事业。也是刘备毕生的梦想。刘备用他的“计谋”,深得人心,这无疑是他的“必杀技”,在他死后,蜀国依然得以长久的运行。
当然,刘备逝世后,魏吴两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认为应当派人马五路围攻蜀国。虽然计划得很详细,但是刘备虽然死去,但永远活在了他的忠臣的心中。诸葛亮,赵子龙等马上想好了对策,并前去守关,我认为,正是刘备的聪明和有远见的作用,使蜀国逢凶化吉。
读白帝城托孤,仿佛在读刘备辛苦一生后,留下的最重要的成果。因为,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国家,在君主灭亡后群龙无首,奸臣篡位,蜀国却没有,原因不仅仅是诸葛亮等人才的存在,更有决定性的是,刘备的怒摔阿斗,爱才惜才,用眼泪无数次的打动着臣子的心,所以,蜀国一次次重新站起。在《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被塑造成德仁宽厚的形象,我却读出了刘备的心计和聪明。
知事论人,读白帝城托孤,论刘备,也许比起文人学者的谈论要显得狭隘。但是,读三国思三国,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心中不一样的三国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