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心得总结语文
工作心得总结语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工作心得总结语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工作心得总结语文(精选8篇)】,供你选择借鉴。
工作心得总结语文篇1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而在我看来,语文不只是一门学科,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语文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出于对语文的热爱,我选择了做一名语文教师。
在多年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总结,我对于语文的教学有着些许的心得与感悟。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传统教学中,教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还记得担任语文老师的初期,由于没有经验,一直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成果的反馈,发现这样教学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于是,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课堂是老师与学生的交集,因此,对于课堂的安排和掌控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只是教学地位的转换,而是对于学习的态度的转变。学生不再将自己置身事外,而是以课堂为己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抓住教材中重点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有明确的知识追求目标。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要注重知识与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现在学的是有用的,而不是浪费时间的随波逐流。
3.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所以在对课堂的安排上,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
4.做到老师引导与学生思考相结合,静与动相结合,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谈到创新能力,这其实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我们从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中,以及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中,都可以看出创新的重要性。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便成为了培养学生的又一重要任务。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创新的小能手,只是在年复一年的学习中,_了思维,同化了想法。而老师要做的,不再是统一学生对事物,对课文的理解,而是,鼓励他们大胆的想象,跟着感觉去描绘自己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因为同学的不经意的一个想法,而引起进一步的思考,从而体会出从前未曾体会到的涵义。这其实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开拓了老师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民主的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_。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老师应该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和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感情体验,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等。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下创新基础。我们经常说兴趣是的老师。不仅如此,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灵活运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是创新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热情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引导大胆提出疑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是创新的关键。
以上是我通过教学实践的些许心得与感悟,觉得语文的教学,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在教学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会通过不断摸索,和与其他老师的交流来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因为热爱,所以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
工作心得总结语文篇2
这次很幸运能够到合肥参加小学语文“徽派名师”教学展示活动暨第五届安徽省小语会20_年年会,能够聆听各位领导、专家和优秀教师的精彩发言及观摩课。我要感谢付校长和王校长给我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虽然一天的学习有点累,从上午八点到晚上十点多,但是收获却是满满的。
这次活动可以说是安徽小语人的一次盛会,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不仅安排有各市小语会的工作交流,文化学者的学术分享,还安排了“徽派”小语名师精彩的教学展示活动,可谓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是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单位是合肥市教育局研究室、合肥市包河区教育局、合肥语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活动地点在合肥师范附小第三小学。分三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是上午8:00-11:30的开幕式和三节展示课,结果上午延时12:30。在开幕式上,首先是合肥市教研室副主任张勇健热情洋溢的致辞;接着是省教科院副院长张守祥高屋建瓴的讲话,张院长在讲话在说:“当下语文提高质量,最根本的还是老师的素质。素质不高,无论怎么折腾,都没有什么大花样、大提高。现在的语文教学浮躁是常态,专注却是奢侈的要求。”所以他要求:“语文老师要多读书,以此提高自己的素养,多读好书、多读中外名著,让课堂变得更精彩。”其次就是提供活动地点的单位“合肥师范附小第三小学”的“徽派演员”表演。然后是三节展示课。同时,在环节与环节之间,播放专题片,大都是宣传全省各县市教学教研活动及成果等。第二时段是下午2:00-5:50的五个学校介绍校本课程特色及领导总结。为了避免出现上午拖时现象,五位校长的介绍不得超过10分钟。所以他们介绍的一定都是自己学校最为突出的特色,但归纳整理之后发现,他们都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师生读书,或读国学经典,或读名人名著。领导的总结,既有评价,又有思考,同时还有下一阶段工作要求。第三时段是晚上7:00-10:00的“徽派语文”教师才艺嘉年华。这其实就是才艺展示。有舞蹈、朗诵、脱口秀等,最让我难以忘记的界首师范附小的一位老师展示的简笔画、朗诵、粉笔字、剪纸、演唱多种才艺展示。正可谓:天地之大,人才济济,我们只是平庸之辈。
现在我想重点说说三位“徽派名师”精心打造的三节展示课给我的感受。
一、简约的美妙
简约是一种美,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清爽、精致、简洁之美。语文教学的简约之美犹如一首优美的歌,主题明确、寓意深刻、旋律简洁,经过歌者富有深情的演绎和琴瑟的共鸣,起承转合,滑翔于波峰浪谷间,最后在袅袅余音中完美收场。来自阜阳市铁路小学的特级教师武宏钧便通过精彩的《自由作文》教学诠释了“徽派语文”的简约之美。
1.突出写作主体,倡导生活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时,武宏钧老师围绕孩子爱玩的天性,精心设计了一个“蒙眼画眼睛”的游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游戏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游戏的过程,发现游戏的“有趣点”和“思考点”,学生通过相互间不断的交流与启发,不但积累了素材,还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2.淡化写作技巧,倡导我手写我心。
在习作教学中,武宏钧老师始终引导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说的话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写下来。在解决学生“怎么写”的问题时,武宏钧老师通过启发与回忆的方式,让学生追忆游戏场景,重温游戏情境,在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引发学生主动倾吐心声的欲望与愿望。学生在描述游戏过程后,武宏钧老师有目的地进行了板书提示,并重点就如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内容进行简要的点拨,虽说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提示,但却十分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写作的兴趣,也非常适度的保留了独立构思的个性。
3.注重习作过程,倡导自信表达。
“徽派语文”的习作教学特别关注写作过程,重视全程指导与多元评价,无论是写作前还是写作时或是写作后,学生的表现都是评价的主要内容。在解决“为何写”的问题时,武宏钧老师又安排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环节——谈感悟与写评论(也就是写一句话送给武老师)。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的感受与评论就如落入玉盘的大珠小珠一样让人忍不住侧耳倾听,有的说“五百年前武英雄打虎,五百年后武英雄教书。”;有的说“武老师太自恋!”;有的说“武老师不要走,我们还想上您课!”„„每一句都真情流动得让人感动。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就是语文的魅力。
二、情感的作用
语文课是一门工具课,但语文工具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极具思想与内涵的特殊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而课文则是语文教学中情感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很必要的。来自合肥师范附小的冯璐老师在她执教《黄河的主人》一课时就极力做到了“徽派语文”追求的“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1.运用情感之声音引导教学。
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情感,品味情感。冯璐老师在教学中妙用饱含情感之声音,扣击学生心弦,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黄河磅礴气势的段落时,冯璐老师一次又一次进行语言渲染:“这就是波浪滔天的黄河!”、“这就是惊涛骇浪的黄河!”、“这就是波涛滚滚的黄河”„„在冯璐老师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和音频资源的双重刺激下,学生们对于黄河的磅礴气势便有了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2.创造情感之氛围推进教学。
在语文课上,语文教师只有带给学生一种健康向上的情感氛围,才能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育人。冯璐老师在教学中有效利用情境展示,对比诵读等方法,使学生从黄河的磅礴气势、羊皮筏子的小而轻、乘客的谈笑风生、“我”的心情变化中,感悟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不仅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文本内容,激发了内心情感,也促使学生深入体会借助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之精妙。
三、拓展的力量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是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来自淮南师范附小的余洪礼老师在《蒙娜丽莎之约》一课的教学中便大胆延伸、不断拓展,主要体现“欣赏与融合”之下的双文本教学的同时使得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
1.内容恰当。
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于漪先生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可见拓展应当立足于文本,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文本,把握重点。为了体现“欣赏与融合”之下的双文本教学,余洪礼老师在《蒙娜丽莎之约》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多处拓展延伸——课前有 “美文集锦”的品读、课中有“美文欣赏”的解读、课后有“补充文本”的悟读。虽然拓展延伸的内容看似很多,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内容都在紧扣住“艺术欣赏”的同时实现了与《蒙娜丽莎之约》文本学习的有机融合。
2.方法恰当。
有人说余洪礼老师在“阅读教学课型建构、欣赏阅读”等方面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可以根据不同文体、不同教学重点,设计各种精巧的拓展,而且在课堂教学上能够呈现出不同凡响的拓展效果。听了余老师执教的《蒙娜丽莎之约》一课,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震撼”。余洪礼老师灵活而又巧妙地利用“拓展资源”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最大化——课前给学生发一份“美文集锦”,让学生在细细品读之后畅谈感受;随后在课中结合艺术欣赏,指导学生结合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罗丹的雕塑作品《沉思》以及“美文欣赏”中收集的相关重点语段,进行深入分析品味的同时发现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艺术欣赏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借助欣赏方法自主进行拓展延伸,积极赏析“补充文本”中的精彩语段,完成文本欣赏的升华。
三位“徽派名师”的精彩课堂赢得了与会人员的掌声与好评,虽然展示课一直持续到12:30,但是参会的老师们仍然兴致不减,恋恋不舍。难怪省教科院小学幼特部科长小学语文教研员吴福雷这样评价:“徽派名师”引领孩子在美中享受生活与学习,让语文妙不可言,绽放着真实的美,这里有语言之美,有人性丰瞻之美,有生命成长之美,有艺术之美等。
所以,在这次年会学习后,我的感想有很多,我觉得自己需要学习和自我完善的也很多。
首先,我觉得做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在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做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把学习与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逐步走进文本。有意识地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些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 第三,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只有善于倾听学生发言,适时调节自己的教学,才能扮好自身的角色;只有善于倾听,才能正确地判断学生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只有善于倾听学生的言语,才能正确地判断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对症下药,教学效果才能够真正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四,做一名善于思考的语文教师。只有掌握了思考这个有力的工具,在工作和实践中架一道亮丽的彩虹,方能兼顾理念的验证和扩充,使得实践经验增长。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勇于思考,善于思考。我想有了善于思考的教师,才能有善于思考的学生。
正像名师所说的那样,“语文教育的意义在于既为学生未来的美好人生奠基,同时语文教育的过程本身应成为学生美好生活的回忆。”态度决定高度,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学术研究,在思考、探索、求证中踏实工作;注重品格修养,厚德载物,德艺双馨;注重交流合作,博彩百家之长。
“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带着这次小语年会的收获,我将和大家一起继续读好书,学高人,将教学与思考有效结合,不断地学习、反思、总结,找到能够适应孩子的有效教学方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工作心得总结语文篇3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体现儿童味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 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体现个人味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工作心得总结语文篇4
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语文是极为重要的一到门槛,中国的文字连在一起时,常常在不同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们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老师,在学生结束小学的学习后,更进一步的学习语文时,我们一定要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在这里我有一点小小的教学感悟分享给大家。
在教学中趣味和知识性同等重要。在学生发下课本之后,有的人对课本感兴趣,就会翻一翻书,看看有什么样的故事囊括在书本里面,有的人就直接将书本塞进书包里,看都不看,这就要看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给予学生什么样的引导和帮助,使得学生都能爱上语文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再不济也可以使那些不感兴趣的同学提高语文这一科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知识幽默的讲述出来,像讲故事一样有趣,不会使人厌烦,就要看教师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以及在表达方面的能力能不能贴近学生一点。
干巴巴的讲述知识点,根据教学辅导书上面照本宣科的分析,学生的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就会下降,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是管不到学生在脑海里想什么的,就像有一句俗语说的一样“强扭的瓜不甜。”强迫学生去学习只会弄出反效果。所以将自己的准备工作做好,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才能是教学趋向有益的一面。
学习要有深度,学生自己的想法比教师的想法更加的宝贵。在一些美文赏析的过程中,我们总会说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同学们以后该如何如何做,这样反而是遏制了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束缚了他们的思维。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将一些能够在初中阶段被学生所欣赏的,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做一个推荐,布置写一篇读后感,学生的所思所想就表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看到他们对于文章的鉴赏能力。这样的能力需要依靠学生自己去领悟,我们教师只能在旁边引导,提供一点思路,开阔他们的眼界。
工作心得总结语文篇5
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我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明确了探究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协助、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学习知识的学习方法,它改变了学生以往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了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相应发生了改变,这就使得教师在吸收新知,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均会投入相当多的心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教师也由于小组互动的机会能多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并能以学生的角度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缩短了师生在课堂上的距离。
二、了解了探究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老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分不开的。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在此,教师不是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这些角色具体表现为:
1、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二种情况:闲聊(与课题不相干的交谈);冷场。此时老师要合理地进行组织、调控,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刚开头就夭折,或者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2、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3、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当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真正完成了任务。如果确实完成了,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等。
三、小组成员的组成有了更科学的分配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4人组成,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差生,二名是中等生。这样异质分组的最大好处在于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让每个人的价值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才能发挥出团队学习的最大成效。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但异质分组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低分生由于不能高质量的参与而变的消极,聪明爱炫耀的学生也是消极的,因为他们认为同伴太差而不想总是给同伴解释。如果有时能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不同适当进行一些同质分组,学生的合作效果会更好。比如学习任务较开放,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结论,这时就可采用同质分组,这样更利于发挥积极性,更利于交流。
四、掌握了探究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专用来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应该用于解决知识的难点。对有疑难的问题,本课的重难点,教师在作一适当引导后,让学生去合作、探索,运用集体的智慧去攻克难关。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证。
1、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此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的合作,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个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多用在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处。这时运用集体的智慧,全班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以好带差,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就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此外,在意见不一,有必要争论时;人人都需要内化知识时;当学生举手如林,为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时;当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需要与人分享时,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五、明确了探究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
近来,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有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后四人马上聚在一起,满教室嗡嗡声,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动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这种几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组建了合作小组后,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议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小组合作还需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小组内应该有分工:领导者、记录者、联络者、检查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增进角色的互赖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关注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不允许任何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出工不出力”,“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都是不行的。同学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依赖意味着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启发中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而另一些人在小组掩护下逃避责任。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决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演变成“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模式。
六、了解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与传统教学不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呈现出多种途径。从评价内容看,有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其中以过程评价为主,主要评价小组合作水平,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及参与程度,以评价形式看,有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小组自评与组间互评。从评价功能看,主要有导向功能:通过评价引导学生的探究行为在科学、正确的轨道上进行,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小组合作活动中;激励功能:通过评价,肯定和鼓励被评价者,使其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和合作积极性。教师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断引导着、激励着每一位学生。
自课题探究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为了更好地运用合作学习,我将继续边实践边思考。
工作心得总结语文篇6
为期四个月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工程培训”活动结束了,半个月的理论学_以及三个月的实践,让我学_着、收获着。首先要感谢各级领导为我们搭建了这样的一个学_平台,让我有机会聆听到专家们精彩的讲座。在短期培训中,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一起成长,分享快乐!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的精彩专题报告,有优秀的教学案例,有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更有导师的指导、引领。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日子,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时光。下面,我将把自己此次培训学_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1、加强了师风师德建设。聆听有关“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讲座,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自我进取的意识。
2、获得了实用的教学技巧与理念。带着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培训课堂。其中了令我记忆犹新的有:李冰霖老师的《自由_作与有效指导》,特别是李老师带来的二个_作指导课例,使我感受颇深,受益良多;郑梦如老师的《小学语文课外指导》,讲出了语文课外阅读在生活学_中地位与作用,认我树立了新的教学观——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李春喜教师的《走进说课》让我一睹说课的真面目;徐敏教授的《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让我明白课堂要上得实在些,讲究其实效性等等。是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我喜悦的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
3、提升了教育教学技能。通过专家教师们的现场授课,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教育技术”,更新了理念,还得以真正认识到如何使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师电脑应用能力,让青年骨干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并应用简单的课件制做并能独立制作课件。
4、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培训中论从理论还是教学上,这都是一个让我进步的有效良机。在回到一线教学实践中,我主动为老师提供教学研讨,还积极参与各类交流活动,虚心向同行学_、请教,认真学_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撰写反思、心得,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这次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能给我们带来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及许多教学上实用的东西。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
工作心得总结语文篇7
非常荣幸参加了这次国培小学语文培训。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的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的精彩讲座,提高了自身的认知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同时我也深深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认识到了时代的紧迫感,下面把此次培训做个总结。
一、认真聆听专家讲座。
教育专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享受了一顿高规格的“文化盛宴”。《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等课程都让我受益匪浅。专家们的精辟讲解,名师的精彩课堂,都给了我深深的感触,使我对新课程小学语文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许多困惑寻找到了答案。
二、与同行交流,吸取经验。
每一次的交流研讨中,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班级成员的热议,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问题,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更高的教学技能。因此研讨交流充实了我,使我从中吸取了经验,让我获得了进步。我将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游刃有余,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
三、享受教育,收获快乐
每次学习都是在下班后尽力排除家庭冲突进行的,虽然辛苦但是也让我获得了快乐。我知道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常说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但是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只有不断的吸取养料才能补充我们的所需,学生的所求。“国培”小学语文远程课程的学习,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再学习的机会,给迷茫的我指明了方向并注入了源头活水。这次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四、取得的成绩。
虽说成绩是次要的,但每次看着成绩一点一点的上去,也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因为每一点的进步都是在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鼓励。本次培训我的成绩是满分的,总学习时间接近55小时。所撰写的研修日志、我的教学故事、教学设计与反思、发贴等多篇文章都得到了老师在班级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和小学语文作业均获得优秀。积极与同行们探讨各种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问题,评论和被评有223次。
这次培训我收获的不单单是专家们讲解的内容,更是一种理念,一股动力。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实践,在教学岗位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使生命的礼花得到尽情的绽放。
工作心得总结语文篇8
总之一句话,爱心+耐心+细心,要当好一名启蒙老师很不简单 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三、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