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模板
教学相关的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校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校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模板篇1
为了提高自己对阅读课文的认识高度,对关于阅读教学的讲座和拓展资料,做了细致的解读,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认识到了,阅读教学,是凭借文本这个材料,去实现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是学生、老师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11月2日早上,周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一课,即抓住了文本内容的解读,又注重了读法写法的指导。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阅读,抓重点段、重点句。如“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在读的同时,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表示动作的词“扫”体会海鸥吃东西速度快,比较饥饿等。“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海鸥与老人的感情。“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在读中引导了解老人对海鸥的喜爱。教师不仅仅是停留在对文本的解读上,还引导学生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方法。如: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等。
《去年的树》的教学设计有四篇,结合自己的教学。我喜欢第四篇教学设计本篇设计共四个板块,板块一读故事,讲故事,整体感知。板块二读故事,交流感悟,多元理解。1.默读故事,勾画、反复读让自己感动的内容,想想:为什么感动了?2.全班交流:学生朗读让自己感动的内容,交流自己的感受。3.学生结合“鸟儿寻找树”的相关内容填写“交流卡”,多元理解。4.结合故事结尾,学生换位体验,感情朗读。板块三拓读童话,口头编故事。1.阅读童话《白蝴蝶》(PPT 出示前半部分)。2.对《白蝴蝶》的后半部进行想象,口头编童话。3.发现《白蝴蝶》和《去年的树》的相似之处。板块四简介作者并推荐童话,激发阅读兴趣。从板块设置看,简洁明了。一二板块重视了读,强调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重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第三板块拓展了阅读的空间,学生的阅读不仅仅局限在课文,教师适时的进行了引领。提高了学生阅读其他读物的兴趣。
小学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各年段要有所侧重。需要注意的是,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默读训练,都要重视词和句的教学;再者,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能力,不能割裂开来逐一培养,而应既有侧重,又要整体推进,螺旋上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找准阅读教学的点。
学校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模板篇2
光阴似箭,任时光飞逝,我辛勤工作,蓦回首,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性,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规”字右边本该“见”而非“贝”字,这类似的问题我进行了大力更正。又如,对修辞手法的确定运用,对各种句式的变换,对病句的修改,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本事。
二、灵活机动处理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所以我在教学中往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景灵活调整课程资料,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我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要使学生始终坚持一种旺盛的学习劲头,教师也必须对自我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我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我时而以读代讲,自主感悟;时而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尽情发表自我的看法;时而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促学生坚持。
四、做好扶优转差工作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差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们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必须保证优生够吃,差生能吃。不然,都会有意见的。我常常用的方法,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能够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有所为。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十分有效,来期还将大力推广应用。
五、突出章节过关
本期的教学资料,分为八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六、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仅有学生对知识有了必须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
1、优秀文段朗读。经过学生自主收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2、迎国庆,办小报的活动。收集春联写春联的活动。让学生自我收集资料,把办好的小报贴在欢乐园地里,全班同学进行讲评,谈乐感受,给每个同学都评乐分数。
3、整理词汇,收集词汇活动。贴合各种要求的词汇,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在比赛中,比的是学生的反应和机敏,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的本事。
4、进行讲演比赛。班级中进行的讲演比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我的观点,时间不在长短,关键是要勇于参与。在这个学期中,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和经常开展语文活动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是有直接关系的。
在本期的教学中,我采取语文课代表竞争制,每次考试分数者就是语文课代表,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我,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进取性,语文基础知识得到了提高,语文本事得到了增强。
学校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模板篇3
教学理念方面:我一直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式行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如果总是强调学生必须背过、必须默写过、必须理解等等,看似在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实际上却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压力,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任务,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样就容易扼杀学生那份对语文的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迷恋,因而就抹杀了语文教学的初衷--语文素养的培养。
我认为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尤其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容易起到感染、熏陶作用。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彩所在,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精彩之处,用心去体会、揣摩,发现其中的美,发现那种美的表达方法。从而使学生爱上读文章,爱上欣赏,甚至希望并学会去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达到从知识到精神的成长。
教学方法方面: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了良好的教学理念,具体的方法则是千姿百态的。对于不同群体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环境采取的方法自然不同。我们语文课本上,对于不同的年级所配备的教材内容都是符合相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他们来说,理解文章的内容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教授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领悟到的东西,老师所要指导的就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或遇到的问题。当然对于重点的把握,教师应该视情况加以引导。在学生自主理解体悟的同时,教师应该有意的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法、特点,领悟到如此表达的优势,从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学习和写作及表达的方法。这样我们就不是单纯的教课本、教课文内容,而是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学生自我表达的方法。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输入,同时还学会了输出,也就是运用。
当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导语、创设的教学气氛等等,都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激情在里面,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摸索。
总之,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学生本位思想,一定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学会运用。
对于语文教学课堂来说,既要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生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又是新课程课标实施的关键,而新课程要求的是以上培养和形成的学习的方法。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是他们学习知识的海洋,教师只是这个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体。
如今,我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已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想想这几个多月来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整体上讲:课堂面貌比起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对我的语文课来说吧!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一些活力,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厚,他们的参与度几乎达到 90% 。看到这一切,真是令我感到一丝欣喜。尽管如此,从中也有一些让我感到迷茫和困惑,从这几个月的课改教学实践中来看,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课堂改革理念
1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学生一开始还不能够自主探究,甚至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此时,做好学生的督促学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尽可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知识的意识,让学生能够自愿去学习。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把课堂全部还给学生。
2 、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除此之外,还要认真地处理好课堂教学改革与减负工作之间的关系。尽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紧扣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乐”相结合。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因为“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3 、知识的点拨与补充以及教师本身语言的规范化。
在展示汇报的过程中,当学生说出多种答案时,教师就适当地做出点拨和补充。要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而不能让他们在模棱两可的答案中徘徊。
4 、学生的预习环节。
我认为学生的预习应当是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些预习的大范围模块,让学生按照这个模块进行预习。而并非直接给学生练习式的提纲去预习课文,这样的话并没有完全解放学生的思想,更没有解放我们的教学模式,反而锁定了学生的思。,
二、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和难题。
1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也有许多的困惑:少部分学生不讨论、交流,在小组中只会滥竽充数,这样下来还很难达到课改所要求的“全员参与”。让较好的学生带动学困生讨论、交流时,那些学困生就无话可说,不会讨论。不只这样,反而还把部分优等生拉下泥水去,到头来他们也还是一无所知、一窍不通了。
2 、在进行展示汇报的过程中,就有更多的学生在举手发言,这时如果都要让所有举手的学生一一发言,这样就会影响了展示汇报的时间,更影响了教学进度。若是不让他们发言,那也会使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谈不上有没有什么好的效果了。
3 、至于“让全员参与”这个节骨眼上的问题,我还没有很好地去解决和实现。因为在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要彻底地放手让学生讨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收获较多的只是平时学习较好的那部分学生,而对于那些学困生就只是一种煎熬,难耐无味了。所以,在本班所有学生当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只达到 90% ,并没有达到“参与式”教学模式所要求达到的 100% 。
以上情况引起的原因是我们学生的语言表达力欠佳,他们会做但无法用口语将它通通顺顺地表达出来,更不用说完完整整地叙述出来,他们无法把自己内心知道的讲给别人听。特别是来自村校的学生,更是受本地民族语言的影响,时常把语句倒着说,不用说让他们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说的事了,就用汉语完整地与同学、老师说通一句话都觉得很难。
现在为了避免学困生无话可说的现象,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地鼓励他们都说话,哪怕只说出一句来,只是为了先培养好他们能用汉语交流的关键问题而已,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还不能给他们指定。与此同时,我还根据学生的水平层次,分配给他们不同的任务,让每个学生能有兴趣地认真交流。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了进一步的转变,他们不管说对说错也都会争着到讲台上去当“小老师”了。
以上之谈就是我这几个多月以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新的体会和困惑,虽然还没能够达到课堂教学改革真正的“改”,但这也是为了日后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语文教学应倡导“大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关心广大的社会生活,否则学不好语文。传统教育方式使得课堂枯燥无味,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做人,学会适应多变的社会。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系生活
联系生活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要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生活,实际体验生活。对生活的思考涉及方方面面,可以是关于社会人生问题,可以是自己身边的琐事,也可以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例如我教周国平的《直面苦难》这课时,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设想自己处于逆境,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生活,学生们各抒己见。在艰难和逆境面前,你可以屈服,也可以使自己变的更坚强——甚至,你可以改变环境!你就是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这样学生对人生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教庄子的《逍遥游》时,要求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把庄子的逍遥理解为自由,精神上的自由,那么在平凡考试的压力下,我们怎样才能达到逍遥呢?从而揭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他们的心灵是自由的。这样联系生活,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变难为易,而且便于抓住机会进行思想教育,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二,积极互动
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习过程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 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 过程中,实现意义学习(即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而不是机械记忆)。因此我在教《背影》一文中,引导学生由课文选材联系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自己去认知“背影”。
全文记父亲说的话只有五处,都十分简单。按理说,在“家中光景很是惨淡”的境遇里,在父子难分难舍的离情中,交谈、告诫、嘱咐,自是不少,为何作者只记了这极普通极简短的几句呢?引导学生讨论后,可以看出文章在这里选材的标准是:只记叙可以表现“里头含蓄着多少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深情”的话语,使读者“读到这几句话,不但感到了这些意思,还仿佛听见了那位父亲当时的声音”。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为抚育子女成人、成才,历尽艰辛,可谓呕心沥血;而学生身受父母慈爱,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实际,运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并适时给予点拨,使学生对父母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广泛应用
学以致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语文课外活动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语文课外活动,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进行有计划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写字活动、朗读比赛、歌咏比赛、书法比赛、智力比赛、即席发言、参观访问、旅游采风、故事会、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文学作品欣赏会、改编排练课本剧等等。
四,拓宽知识
拓宽知识在于使学生更加了解课文的年代背景,注重学生对课文本身的理解,不会产生时间上的代沟。通过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读者们读了本文,多会产生共鸣,并想到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亲情和作者的父亲并没有两样。“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列强势力明争暗斗,混战不休,百姓生活日益艰难。作者的家庭,因社会的黑暗也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在这一背景下,课文通过临别前父亲背影的描写揭示父子情深的主题,从家庭的境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景气;父亲的关切使作者感激,父亲的艰难挣扎令作者感动,这一切都显示出父子亲情的纯挚与可贵。”
经过此番介绍后可让学生更加容够融入课文,为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产生实际感,让学生不至于有不着边际的感觉,对于让学生联系实际有着良性的辅助效果。
总之,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会使教育质量得到行之有效的提高.
学校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模板篇4
“有一手儿”是一个俗语,是指一个人“有专长”,在某一个方面出类拔萃,手上的活儿做得特别漂亮,是佼佼者。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就不是“有一手儿”的问题了,而要有“两手儿”,这“两手儿”,一手是读,一手是写。这两手都应该抓、都应该硬、都应该“顶呱呱”。
先说读。读是语文课的基本元素,没有读的语文课是非语文课,不会读的语文教师是非语文教师。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首先是个“读”者,其次才是个“写”者。
一是语文教师要讲好普通话。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二级甲等以上的普通话资格证书,二级甲等是国家规定的语文教师必须达到的普通话水平的最低线。但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只在课堂上讲普通话,日常生活中不讲普通话,时间越久越生疏,某一日,却发现在课堂上讲的普通话也有失往日的水准了。还有一小部分教师,平时课堂教学也不注意用普通话上课,等到上公开课的时候就着急起来,临时抱佛脚,公开课结束了,普通话又淡出了自己的课堂。普通话,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一种技能,语文教师不仅要讲普通话,而且要形成习惯,课上得讲、课下也得讲,还得讲得大方、讲得流畅、讲得自然。
二是语文教师要学会吟诵。只有读没有诵的语文课是没有生机的语文课,只会读不会诵的语文老师是没有灵性的语文老师。吟诵不能淡出语文课,更不能仅仅是各种大赛的拿手好戏;也不能仅仅是那些能够参加教学大赛的语文教师极力表演的绝活,夺魁的杀手锏。它应该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可以展示的通用技术。从某种角度来说,那些吟诵名师让绝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在吟诵面前丧失了诵读的信心,于是,吟诵在语文课上就很少听到了,这是值得反思的,用普通话吟诵是没有错的,但并不是普通话讲得不好就不能吟诵。所以重拾吟诵的信心,勇敢地吟诵起来,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做到的。
三是语文教师要多读书。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说过一个不读书的语文教师能够成为名师。听过无数名师的报告,他们成长的秘诀是那么的相似,那就是博览群书。有的语文老师说,工作繁忙哪有时间读书啊!可是我要说只要想读,时间总会有的。一个不读书的教师,课堂语言枯燥无味,课堂教学空洞无物。一个不读书的语文教师面对课堂意外,不能巧言应对,甚至理屈词穷。究其因,都是读书少,见识寡。读书、教书、写“书”应是一个语文教师的生活常态。
再说写。只会读不能写的语文教师是瘸腿教师,这样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很容易摔跟头。只有既能读又能写,两条腿协调走路,语文教学才能走得稳妥,走得高效,走得有趣。
一是语文教师要写一手好字。写一手好字的语文老师会得到学生的青睐,可写一手好字的语文老师现在越来越少,这直接导致学生书写水平的下降。所以语文教师就要担负起潜移默化地熏陶的责任。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写一手规矩、漂亮的字,包括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师生在点、横、竖、撇、捺中一起“端端正正写中国字,堂堂正正做中国人”。
二是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写好批语。语文教师在批阅作业时不能图省事而只写A、B、C、D;语文教师在批阅试卷时也不要为快捷而只写甲、乙、丙、丁。这种做法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慢工出细活”,写好批语,让来自心底的交流,超出文字的范畴,直达学生的内心深处,是教育的秘诀之一。好批语要因“生”而异,有的批语是总结性的,有的是拓展性的,有的是升华性的,有的是鼓励性的,还有的是问候性的……哪一种性质的批语,都要发自内心,真诚自然,方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是语文教师要善于妙手著文章。很少见到写好文章的老师教育教学成绩不好,这是因为只有做得好,才能写得好。不读书的老师“面目可憎”;不写文章的老师“行之不远”。经常把自己感悟、心得、意见、建议给学生念念的老师,很容易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其潜移默化之下文章自然也写得好。喜欢写文章,身上有点文气的老师,在指点学生写文章时,就能够指得准,点得透,令学生受益匪浅。
总之,语文教师要用双手托举明天,一手是读,一手是写,读写并举。这样,语文教师的双手迟早都会“顶呱呱”。
学校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模板篇5
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我对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认识,我发现在自己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地方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这里我将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新的要求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学习目标。
二、摒弃旧理念,树立新理念
新课标要求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摒弃旧理念,树立新理念,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因此我将一周的课文学习由五节课压缩为三到四节,专门留出一到二节来阅读,每天下午时间也留给学生自主阅读,从而扩大他们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课内阅读
新课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课文的学习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讲解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而是对课文的内容表达要有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心得体会,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问题。
四、摒弃“一言堂”和“满堂灌”
新课标提出要摒弃“一言堂”和“满堂灌”,把课堂还给学生。有资料显示上课学生听课的效果只有5%,而学生学习最好的效果是学会马上应用,教别人。所以我尽量把课前复习回顾、课前小故事等一切交给学生完成。课堂也尽量将任务分给大家,让每个人都有事干。同时老师要讲得少,但也要讲得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知课标的要求,专讲考点,不考不讲。比如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只需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即可。对于不同体裁的现代文,新课标都有具体的要求,只有掌握了这些,我们才会少讲,才会轻松。
新课标中还有很多内容,我仍在学习。一切革新也在实践中摸索,我会不断努力的。
学校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模板篇6
一、 要满腔热情地、精益求精地进行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的确是一个又硬又涩的大果子,做起来费时、费力,见效又慢。再者,有人认为,中招阅卷采用“承包制”,阅卷人往往是“五看一不看”:看篇幅,看书写,看卷面,看开头,看结尾,唯独不看最主要的内容―――因为没时间看。所以,确实有一些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不感兴趣,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
本人认为,且不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仅从分值上看,作文是50分,占语文学科120分的接近“半壁江山”。因此,不管作文教学这个果子有多硬、多涩,我们都还要“啃”,还要“嚼”。否则,就有悖于课程标准和我们语文教学的初衷。
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的确是“望而生畏”,写作文时“咬笔杆”、“挠头皮”是常有的事,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教师的帮助。在写什么的问题上,帮他们找“下锅之米”;在怎样写的问题上,把他们“领进门去”。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学生早晚会对习作产生浓厚兴趣,写起文章来一定会比较得心应手。
有不少专家学者就作文教学著书立说,企图给学生“点石成金”之术,如“快速作文”之类,但真正卓有成效者有几?要知道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乡村的娃娃,他们虽有乡村儿童生活的一些积累,但他们读书很少,习作机会又不多,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坚持写日记的习惯。仅仅靠学那么几篇课文和屈指可数的几次作文训练,显然是杯水车薪。所以,作文教学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千方百计、呕心沥血,以满腔热情、精益求精的态度进行作文教学。
二、从基础做起,教给学生基本“套路”
众所周知,虽“文无定法”,但同时也有“文贵有法”之说。即使某人是武林天才,也不可能在他连“站马步”都不会的情况下就能练就“降龙十八掌”。我们教学生写作文,也必须从最基本的功夫教起,让学生掌握习作的基本“套路”。
这里,我想以写“读后感”为例加以说明。书上说: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这话千真万确,无可非议。但是,这话太空了-------“读”,怎样去读,才算打好了基础?“感”这个重点怎样确立?这些都是未知数。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写读后感的“基本套路”-------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所读内容,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即读后感的中心意思。继而用充分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所读文章的内容理所当然地成为论据之一)。最后重提所读之文,强调或倡导自己的论点。实践证明,这一基本“套路”行之有效。用上这一“套路”,就完全能克服“原文抄写一大篇,感想却只写一两句”的弊端。
到了初三,在学生已掌握这一“套路”的基础上,应从理论上加以指导。向学生明确,“读后感”这种体裁,属于议论文范畴,应按议论文的要求去构思。再从技巧上告诉学生,读后感与原文的关系是“不即不离”--------“不即”就是不能大量抄写原文内容,末尾来个“我感到……”;“不离”就是紧扣原文,不能与原文不脱节,否则那就不是读后感了。
也许有人担心,照这样指导,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岂不是“千篇一律”?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同读一篇文章,每个学生的感受不可能一模一样。另外,在论证时,所用论据也不可能“如出一辙”南阳名师张惠灵先生曾这样说:“把所读内容作为第三个论据最为合适”,难道他就不担心“千篇一律”?
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大胆地教给学生习作的一般“框架”,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三、各种体裁的作文指导要点
(一)说明文的指导
说明文写作指导要点有二。
其一,用“多角度、多侧面”这六个字来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因为在一般学生看来,写说明文最头疼的莫过于“无话可说”。以我们的教室为例,这个教室与其他教室不都一样吗?四壁、桌凳、黑板,还写啥呀?其实不然。先说“角度”:安全角度、照明角度、采光角度、人文角度等等;再说“侧面”:地面、天花板、四壁、桌凳、环境……看,这不就有话可说了。
其二、要写出特征。这是个难点。以《我们的学校为例》,写花园式学校,不行!现在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花园式”;写“师资雄厚”,写“光辉历史”,写“环境宜人”……都不妥。因为,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特色何在?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分析,从相同之中找不同------特征,就是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不同点。就原英庄二中吧,她在古代遗址“淯阳城”之畔,这是任何一所学校所没有的。
再就“胡营”为例来说,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子,但你仔细考察,它就“与众不同”啦:一个不到两千人的自然村,既非乡镇政府所在地,也非集贸市场。但它特殊呀!这里竟有十几家酒楼饭店,商铺林立,生意火爆,光糖烟酒、副食批发就有五六家。它不是集市的集市,不是街的街,简直就是个“小上海”。抓住这些去写,胡营的特征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因此,“多角度,多侧面”的灵活运用,可以解决学生写说明文“无话可说”的问题,在对事物进行分析、推敲、甄别之后,“特征”也就有了。
(二)写人文章的指导
写人的文章在记叙文中是大量出现的。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照此思路写下去,肯定泛泛一般,绝无特色。按文学概论的理念,写人必须写出人物的“特点”。《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名著,除了他扣合了当时的政治形式之外,本人认为,它最突出的特点并不在于写了“小二黑”、“秀芹”,而是那个“三仙姑”。闺女就要谈婚论嫁,他还头顶花手帕,脚穿绣花鞋,脸上呢,赵树理真会写,擦了粉的脸,就像驴粪蛋上下了霜,多解呀!一般学生写人,以写老师为例,无非是精心备课、耐心辅导、领学生去卫生所看病,如此等等。老得掉了牙,谁喜欢读?换换口味吧。例如,我校原来有一位刚刚从师院毕业的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他虽在二中的时间不长,却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咋不可以成为我们指导学生习作的材料呢?她,往讲台上一站,嗬!时尚新潮,玉树临风,一个个简直被迷住了。更加让人家丰富的知识、友好的态度所吸引,而进入忘我的境界。这说明,我们的视野当开阔些,我们的观点当更新些。总用一种观点、一种理念去指导学生,一来易产生逆反心理,二来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那种“经验式”的指导,很可能导致学生的思维进入“死胡同”。
鉴于此,本人的观点是,在指导学生写“人”时,务必抓住人物的“特色”,用具体的事写出人物的“特色”。比如写教师,写他精心备课,背学生去卫生所看病等,看似感人,其实苍白无力。
(三)写事文章的指导
写事,实际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了。但能把事写成的,廖廖无几。为何?
其一,不会写事。实践证明:多数学生写事,往往是“一……就……”式结构。换言之,不知道写出事情的“经过”,而这“经过”才是表现主题的最关紧的内容。谁都知道记叙文的“六要素”,但为什么写不出“经过”呢?学生年龄小,经验阅历少,只能写“大概”,不能写“细节”。而“细节”才是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最主要的内容。因此,教学生写“经过”是教写事记叙文的重要切入点。
其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科学地写好环境。时间、地点不是一一“填表式”交代,而是巧妙地、自然地写出。同时,交代时间、地点还应尽可能地显现“社会环境”,使所写之事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另外,对于“自然环境”,也要为主题服务。自然环境能表现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廖廖几笔----“海面像大理石桌面”和“海面上出现紫色阴影”就是典范之例。告诉学生,不可无目的地写蓝天白云、小鸟歌唱、小树招手之类。
其三、引导学生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十三、四岁的孩子,不可能写出什么大事。虽然所写之事小,但要表现出一个较深刻的主题。如表现农民的纯朴,民族的光荣传统,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的精神上、思想上、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变化等。
其四、要运用生动的事例去表现主题,不要往作文上贴标签。也就是说,文章的主题,是靠具体、生动的事例去表现,而忌讳那些泛泛一般的空洞的议论。
(四)议论文的指导
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道理论据的障碍。由于学生的知识局限,尤其是道理论据,学生所知甚少,所以教师应告诉学生: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俗语以及政治课上所学的知识都属道理的范畴。学生最好专门用一个小本子,记录这方面的内容,搞好知识积累。
其次,是学生无话可说的问,可用以下两种方法解决。其一是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先从正面论述,在从反面论述,这样就等于增加了一倍的篇幅。其二是运用立论和驳论相结合。先用立论的论证方式,从正面的角度阐述;再用驳论的论证方式,从反面的角度批驳。这样一结合,篇幅自然就翻番了。
再次,指导学生在语言上下些功夫。作为教师,不妨多读些经典的论文,如鲁迅和毛泽东的论文,品味他们的语言特色。有了这一功夫,再去指导学生少点“学生腔”、“娃娃调”,多点新鲜、泼辣----就议论文的语言而言,形象点说,“十三香”不如“麻辣鲜”。
最后,指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反向构思。如,“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人,不必怕出名”等,另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学校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模板篇7
陶行知早在1935年就号召:“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化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群文阅读教学思想,是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新课标等最新教育指导的重要理念创新,适应了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最新信息化手段发展进步,有创造性地将信息化资源引入群读教学课堂,将有效拓宽学生阅读资源组成结构,丰富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模式,提升教师和学生深入互动的群文阅读教学成效。
一、信息化条件下群文阅读教学重要意义
信息化条件下群文阅读课堂,运用当前迅猛发展的各型互联网资源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大大地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也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营造多样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
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学生掌握信息、分辨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并吸收信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需要从改变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两方面入手,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信息化资源辅助教学能根据教学内容、性质及特点,借助不同的画面(静态与动态),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乐、声效等),创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合的形象化阅读教学环境,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现阅读内容,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记忆并掌握所呈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提高阅读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二)提供个性化学习内容,提高阅读教学的针对性
由于各种互联网教学软件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系统原则,学生可以依靠电脑和软件的帮助,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认知风格和学习兴趣的需要,以人机交流的方式积极主动、卓有成效地自学。互联网海量数据对课堂教学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使教师从依赖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学转向依赖海量数据教学分析进行教学,使学习者对自我发展的认识从依赖教师有限理性判断转向对个体学习过程的数据分析,从而使传统的集体教育转向对学习者的个性化教育,使提供的课程内容更符合学习者的需求、教学指导更具有针对性,进而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习成功的实现。
(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
群文阅读要改变的并不只是学生的阅读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运用信息化资源开展阅读教学,有利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在互联网资源辅助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以及其它软件和硬件的帮助,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去探索,以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它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使学习者的语言输入数量多,内容新,教学效率将大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将得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得以提升,阅读习惯更容易养成。
二、信息化资源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主要支撑
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运用,就是要通过互联网把教育资源进行数据整合和优化配置,让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一种流动的良性循环,让分享和贡献资源的渠道越来越多,让学习资源发挥的效用越来越大,受用地域和受用人群越来越广,最终形成一个互通有无、交流共享、共同提升的教育资源信息化环境。
(一)移动互联网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移动学习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移动互联网教育掀起的热潮基于移动终端智能化的普及。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3月,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增1394.1万户,总数达到8.17亿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占96.4%。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的技术平台,构建教师—学生—家长良性互动的教学平台,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技术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助讨论上,互助教学对于学生知识的构建、扩展和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手机互动不受时空的限制,教学互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并且互动过程更生动,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学生家长中间组建QQ群和微信朋友圈等,引导学生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通过即时互动和合作进行文章阅读学习,学生之间分享阅读知识,
相互探讨阅读心得。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互动,移动互联网使师生互动将更加开放、多元和频繁,比传统教学更加丰富。
(二)大数据技术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教育理论创新和教育教学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在群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大数据的云计算处理平台,教师可以把多篇文章课堂视频、学生问题、交流反馈等内容用云计算来处理,及时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由于各种阅读资源繁多,内容形式多样,占用空间大,小容量的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等)已无法完成存储任务了,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这一组群文时,需要大量的视频、多媒体资料对这些自然景色进行辅助教学。同时,无论是什么便携式的存储设备,都无法像云存储一样使用方便。因此,我们可以广泛地使用云存储来进行群文学习资料、学习课件、课堂视频的储存,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复习和巩固课堂知识。此外,这些云盘还有一个好处,即在相同的云服务器内部传输数据非常快速。通常在同一个云服务器内共享其它账户的海量数据也只是瞬间就能完成的,因此同学之间相互共享学习资料、交流和讨论课堂知识变得更加方便。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虚拟现实是指将某一现实情景借助计算机技术处理后在课堂上播出。这一技术能够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使人能够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中,并能够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的方式与之进行实时交互,创建了一种虚拟化的多维信息空间,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利用虚拟现实方式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使学习者真正进入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诱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和思考。比如,为了研究《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一组群文展示的壮丽景象,对于课文中描写的内容、意境及表达的情感,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借联想表达出来。而文中仅有一幅图片,即使教师再深情讲解,学生再深情美读,也很难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似乎也难于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而显得枯燥乏味苍白了。因此,基于3D虚拟现实等技术,还原出作者描述出的现场环境,进入文章设计场景进行交互体验等,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通过画面,尽情地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三、运用信息化资源提升群文阅读成效的实践方法
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够广泛存在并运用于群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总结全过程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如图1所示。
图1群文教学组织实施流程图
(一)群文阅读教学准备环节
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可基于教材单元整组、综合性学习等群文阅读教学,教材中本身就有主题。基于课外阅读、略读课文等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精选文章。
准备授课素材。针对选好的文章主题,利用互联网上浩瀚的知识资源,搜集群文阅读教学相关的图像、视频等内容素材,有助于辅助阅读教学。
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形象又有趣。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知识,实现了动画、图形、声音、文字的整合应用,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利用前期收集相关材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二)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环节
分组递进引导。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一篇1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全部呈现,最好有一定的结构,才能取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分组递进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组文章,再读另一组文章,一组一组地呈现文章,学生始终在多个文本共读中进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虚拟现实感受。学生借助必要的设备(如特制的服装、头盔、手套和鞋),以自然的方式与群文阅读虚拟环境中的实体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提高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师生互动探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制作多种阅读场景、阅读思想选项,让学生通过答题、演讲等方式,参与教与学的互动,共同探究阅读文章的中心思想等。
(三)群文阅读教学总结环节
社交软件交流。充分借助QQ、微信群等社交软件,使师生之间在群文阅读教学后,能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学生在网络中不仅接受,同时也在表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调整教学。学生可以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向其提出问题,请求指导,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交互式的教学加强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大数据成绩分析。大数据技术提供了最直接、最客观、最准确的教育评价和学习分析的依据。基于大数据的群文阅读成绩分析,由原来的经验式评价转变为基于数据的过程性评价,通过大数据支持来分析教学规律,通过存储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数据,用以预测和优化学习过程,为教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个性化阅读指导。运用互联网资源教学着眼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师根据教学管理软件,随时诊断学生群文阅读的知识缺陷、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找出学生知识盲点、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为老师进行“发现式”教学、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创造了必要的途径。
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化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将教育现代化推动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