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学生阅读心得感想范文
爱看书的青年,也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无相干的,也要泛览。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苏东坡传学生阅读心得感想范文,供大家参考。
苏东坡传学生阅读心得感想范文1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散文家、画家、书法家等众多身份的集大成者。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世人称为“三苏”,占据了唐宋八大家的三席之位,可见,苏家个个都是大才子,犹以苏轼为甚。
苏东坡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多才多艺,不仅擅长写诗作画,还是工程师、瑜伽术的修炼者、皇帝的秘书、慈悲的法官、佛教徒等,就连著名的东坡肉都是他发明的呢!
苏东坡的一生虽仕途坎坷多舛,但与生俱来性格乐观豁达,随时随地广结挚友,无论为官还是被贬为农,所到之处都把生活过成了诗,把自己的感受赋予了不朽的艺术形式,时而大气磅礴、时而豪放奔腾、时而隽永朴质,使之流芳千古,惊艳了世人。他一身浩然正气,刚直不阿,他是官员中的智者,强者,仁者。
他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罕见的全能天才、一位旷世奇才!在林语堂先生的笔下,他更是那么的光辉耀眼,将其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童年崭露头角,青少年脱颖而出,中年精彩绽放,晚年颠沛流离,一生仕途“三起三落”,但他却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场永不谢幕的诗意人生。犹如一个和尚对他的赞誉,他就是天上宿星下界,在人间暂时做客而已!
虽然苏东坡用尽了他的浩然之气已离我们远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也正如苏东坡自己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的:“浩然正气,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何尝不是对自己的评说呢!
苏东坡传学生阅读心得感想范文2
从小就读苏东坡的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忧愁,“大江东去浪涛尽”的气势……无不流露出诗人的豪迈奔放。可我对苏东坡的了解甚少,直至读了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传》,才明白苏东坡原先是千古奇人。
苏东坡既是虔诚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他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仅有他自我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与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
他热爱生活,在美食方面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东坡情感丰富,对其亡妻寄以青丝,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表达了自我的伤痛。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不改犀利的词风。他写诗讽刺“群鸟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卖青春”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他知己无数,兄弟情深,苏东坡又是幸福的.。
苏东坡有一身浩然之气,王安石变法出现了种种弊端,苏东坡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包括他自我的政治哲学,也表现出他个人的气质与风格,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精神。苏东坡反对变法失败被贬至杭州,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回归与清纯与空灵。他习惯了淡泊,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苏东坡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超凡脱俗,刚正不阿,坦坦荡荡,使他任何环境中处之泰然,宠辱不惊。
苏东坡的一生坎坷,但也是豁达的一生。身处逆境也不觉痛苦,脚踏荆棘也不觉悲凉,始终坚持乐观,像他的诗词一样千载有余情。
细读“大江东去浪淘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原先这些都是苏东坡乐观的态度和别样的人生哲理。
苏东坡传学生阅读心得感想范文3
读了林语堂老师的《苏东坡传》,不禁想起苏东坡那一首豪放的《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东坡的一生,饱经忧患,几经沉浮,但苏东坡人性更趋温和厚道,过得快乐,无所畏惧。苏东坡是一位人格完整,可以驾驭自己心灵的高士。再加上他深厚的文学造诣,敢做敢为的正直作风,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造就了一个万古不朽的伟大人生。
正如作者所言,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极令大众倾心仰慕的伟大文人,这不仅是基于他的诗歌和散文的魔力,更基于他总是英勇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主张的满腔正气,在苦难中寻找乐趣的罕见本领,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
林语堂是这样结尾的:“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成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心灵的喜悦和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恰如其分的概括了东坡的一生。
苏东坡传学生阅读心得感想范文4
岭南是天涯、域外,历代犯官被贬谪的地方。苏轼的政敌想从精神上、物质上折磨打击他,进而从肉体上消灭他。但是他不仅活着,而且快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让他的政敌无可奈何的地方。他们已经给了他仅次于杀头的惩罚,他们期望看到他痛苦不堪,看到他凄惶倒下,看到他低头认输,可是没有。在这场心里、人生博弈中,失败的是他的政敌,他们高高在上,权倾天下,操纵别人命运,却无法击败苏轼。
苏轼被贬到岭南的时候,已经六十岁了,去岭南之前,他就为自己安排了后事,决心埋骨岭南。但是,苏轼在岭南那么艰苦的环境里没有死,这得益于许多方面。我觉得有以下十个原因:
一、性情豁达。苏轼有一种天真纯朴的心态,在任何艰苦的环境里,都能乐观地活着,此心安处是吾乡。在被贬的途中,美丽的乡野,动人心神的急流高山,他都充分欣赏。过大庾岭,更是一扫沉思俗念。他以第一个牺牲者的身份,横越中国南部巍峨雄伟的山脉,受难中却有一分卓然不群的优越感,真可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二、务实。苏轼做官的时候,治理西湖,成就了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美景。在黄州生活困窘的时候,他彻底放下了文人士大夫的架子,使自己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夫,在黄州东坡亲自种地,自给自足。在儋州,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在那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向他学习。“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
三、心中无恨。苏轼固然以其强烈的名士本色,坦直无畏的言论得罪了很多人。就像他自己说,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在饭菜里找到个苍蝇,非要唾弃不可。但是,他向来对事不对人,不曾在心里有真正的有敌人。他只是遵循了自己的为政原则,较量利害,参用所长,不追随不盲从。他和王安石政见不同,但彼此相惜,文学艺术上引为知音。对把他一路贬到岭南的章淳,他在章淳遭贬说“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即使对把他从岭南屋里赶出去的董必,他也最多是写一篇寓言嘲弄一下而已。
四、心悯天下苍生,不以己悲。他做官一直为百姓而抗拒朝廷,为宽免贫民的欠债而向朝廷恳求,必至成功而后已。在杭州有权利做事的时候,他抗洪、灭蝗、救孤,办安乐坊医院。他在惠州失去了做事的权力的时候,他关心民众疾苦,尽量用自己的影响力,写信给自己做官的朋友做实事。
五、天下到处皆朋友。苏轼就性格而言,适合做朋友,他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总是让生活微笑着继续,他自己有乐观的心态,也影响周围的人。他的文章让人爱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让读者快乐。他自己说,上可以陪神仙皇帝提建议,下可以和贩夫走卒僧侣交朋友。在贬谪地无论黄州,还是惠州、儋州,他都和当地百姓打成一片。他始终受到中下层官吏民众的爱戴。
六、幽默风趣。他弟弟个子高,但住的房子低矮,他写一句诗打趣“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惠州他无钱买肉,只好买别人不要的骨头,他发明了“火烤羊脊骨”,他说会让那些等着啃骨头的狗很不高兴。
七、苏轼重视养生。他一直练瑜伽锻炼身体,他的身体很好。他自己总结了关于长寿的几句话: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八、善于创造发明,提高自己的成就感。苏轼在黄州时,因为贫困,买无人看好的猪肉,用小火,少着水的方法烧制“东坡肉”,发明美食,他自己烙“东坡饼”,自己制酒,自己研究草药,他自己嘲笑自己“自笑平生为口忙。”
九、向佛。他第一次经历乌台案后死里逃生,他想寻找心灵的宁静,于是转向宗教。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
十、书画怡情。他恰恰书画钻研是古今大家。
岭南非常艰苦,像苏轼自己说的那样“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苏轼凭着自己的坚忍、豁达、了悟、勤劳、悲悯、幽默、随遇而安、与人为善,使他无论走到哪,都受到欢迎,他最后安然度过了岭南贬谪的岁月。儋州留下了苏轼的许多踪迹,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帽等等,回归常州,人们像欢迎英雄凯旋一样欢迎他。
“此心安处是吾乡”使苏轼成为人生的赢家,他的苏堤春晓,三潭印月,造就了人间天堂,美如西子的西湖。他的“东坡肉“”东坡肘子”,至今是一道招牌菜,他诗词歌赋里的爱与情怀。他的气质,他的生活,就犹如跳动飞舞的火焰,不管到何处,都能给人以生命的温暖。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
岭南万里不曾死的何止是他的血肉之身?他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一刻不曾死去,一如他的文章,他的书画,他的美食,他的故事……一道万古不朽。
寒江雪,本名朱秀娟,1969年出生,高中毕业,北京市密云区人,是一个最普通的服装厂女工。20__年7月开始学写诗文,作品主要发各网络平台。
苏东坡传学生阅读心得感想范文5
接连三天,阅读《苏东坡传》。印象中,这是一本失而复得的书。还是刚毕业时,爱书的当时还读中学的兄弟买了这本书,送给了我。而当时,恰好有同学到家玩。于是,在同样爱书的我这里借书阅读,似乎也成了她进步的表现。
把那本新到手的《苏东坡传》给她,千叮万嘱一定要归还。
不在同一地点工作的同学,毕业之后就如纷飞的风筝,哪还有聚会的时间与机会。于是,如越来越淡的同学情一样,那本《苏东坡传》也就永远地借走了。我相信,那本书在那个还算长得漂亮的同学那,一定也很是孤独。因为在我看来,那位女同学也许是看不懂苏东坡的。
于是,每想起那同学,《苏东坡传》也就条件反射般地在眼前。好几次与她聚首,没有说起那本书。但苏东坡情节,还是时时影响着我。
苏东坡传学生阅读心得感想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