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作者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本书从自立、自觉、自省三个方面讲述窦桂梅对主题教学的认识及研究。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供大家参考。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1
近日,我拜读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专著——《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收益颇多。她有特殊的禀赋,有特殊的魅力,有特殊的机缘,所以有特殊的成就。许多人都认同这个观点,我也不例外。但读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以后,我完完全全改变了这一看法。这部教育专著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没有过多的纯理论知识,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教学体会以及从教师角度阐发的具体教学方法。读这本书,我还被作者崇高的师德、不懈的努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求证务实的思想深深地感染着,润泽着。
一、新时代的新教师。
窦桂梅老师当初的追求,“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站在普通的讲台上,做一名真正的教师。窦老师的成长告诉我们,她是一个本份的教师,也在尽一个教师的本份,她的起点并不高,基础也不厚实,她的快速成长,源于她的自立,自觉和自醒。窦老师的成长告诉我们,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除,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发、结果,从而结出丰硕的果实。
(一)激情不老,伸展个性。
马克思说,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世界的一种本质力量。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窦老师认为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的确,真正的激情不会因年龄的增长,化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窦老师的这种不老的激情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她每天坚持一小时以上的阅读,几年来,阅读量达300多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读书卡片。联想自己,我的阅读量实在是太少了。古典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不足,所以我必须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知识的弥补和充实,要像干燥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教师不能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浪,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
(二)爱在细节,海纳百川。
窦老师提到,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雪中”去“送碳”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二、“三个超越”与“主题教学”。
课改以来,关于语文教学有相当多的话题,相当多的争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何落实?语文教学的根在哪里?窦桂梅的“三个超越”和主题教学无疑是对语文教学改革方向的最有力的诠释。
(一)语文教学的“三个超越”。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当孩子心置校园,开始他生命的体验时,他的生命流程是快乐还是痛苦,是升华还是压抑,是创造还是束缚,这完全系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追求。
一是学好教材,超越教材。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籍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二是立足课堂,超越课堂。语言已经不只是作为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语言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生存方式。学生的生活活动,心灵活动等所有的生命运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
三是尊重教师,超越教师。是学生体验自己学习所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是独立思考、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要说窦桂梅的“三个超越”是从实践开出的课改之花,那么她的“主题教学”便是勇于创新的教学和思想之果。
(二)语文教学的“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非常流行的一个趋势。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教学形式。也许,相比任务驱动,主题教学显得更生动,活泼,也更能体现出教师对课程认识的深度,知识的广度。好的主题应当是和课程知识点紧密耦合的,主题完成同时也完成了知识点的教学,同时也推动了主题的深入。有些主题教学采用的主题在考虑其中的紧密耦合上缺乏熟虑,比如主题和知识联系的恰当性,主题推动环节如何设置,主题在推动技能需求上是否合理,环节间连贯性如何,是否是自然的必须的连贯,通过获得技能支撑后,是否体现了对主题的认识或者思考的提升。不然,主题只能漂浮在课堂上,文化成为了装饰品。
三、不断超越自我。
窦桂梅是一个爱思考、有独特见解的人。这思想、见解是属于窦桂梅自己的,是窦桂梅教育实践的提炼和升华。在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于此同时,我收获颇丰。
(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老师,首先要修炼内功。
读书是一个教师的内功,是一个教师的本份。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迅速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坛上独树一帜,与她酷爱读书是密不可分的。青灯如豆,书叠千山,那一个个日夜给予她的是最为充实的快乐的享受,让她一点点地营造着自己的梦想。为了让自己的课具有理念与思想的支撑、将课上出风骨,她在晨读时间和学生一起背诵古诗;在语文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讲成语典故和寓言故事;晚上,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和教育专著。在不断超越自己的理念的支撑下,她成为一代名师!她形象地说:“教育是容易使人心灵结茧和蒙尘的职业,我必须靠‘书’取暖、保鲜——跳着舞过暗淡的日子,让我飞翔的是一本书。”其实我们只要能合理利用时间,也可以乘着书本的翅膀飞翔。趁现在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大量阅读图书典籍,不断充实自己。
(二)做一名教师,需要科学的理念。
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是窦老师为生命奠基的教育主题的理念。当我们对这位特级教师的创造力由衷赞叹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一点:超越必须拥有一个平台,始于一个原点,这就是常常被人们遗忘的“学好教材”、“立足课堂”、“尊重教师”。窦老师恰巧做好了这几点,她的“三个超越”是建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把充满创新与活力的语文教学带入课堂,让语文教学充满成长的动力,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的潜力。她深知厚积才能勃发,绝不能固守一本语文书,为了学生的成长,小学六年,在学习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她精选了180篇文章,带着孩子泛读了84篇,精讲了72篇,略读了24篇。
还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学生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中高年级推荐给学生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科幻漫画,合计100余册书籍供学生选读。可见超越教材,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不能开空头支票。作为未来教师要在尊重教材,尊重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原点,大量地补充同主题的文章来充实自己的教学,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来丰富学生的积累,用同主题文章的量的突破来达到质的突破。
(三)塑造平和的心境,力争做一名好老师。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绿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将来有幸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窦老师当初的“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站在普通的讲台上,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时至今日,她早已收获鲜花、掌声、荣誉,可是,窦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挚诚却始终如一。现在的社会,处处都充满诱惑,也许我们经常会思索:教师到底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
其实,教师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更应该给学生以适当引导,启迪学生心中最美的那部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力。教师这个职业,或许最初并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或者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梦想,但我们却不能无视这种工作所承担的公共使命。为人类的幸福做出贡献,是可以超越个人利益的,这也是实现教师的魅力、价值和意义所在。在我的心中,窦老师就是我行驶海上的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不断向其前进、前进、再前进。只要我坚定信念,每天进步一点点,教书育人的幸福之神便会降临于我。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2
两年前,窦桂梅来柳州讲学时,买到了她的《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虽然当时就已拜读完,最近响应读书年的号召,看着满书架的书,竟然最先挑中了它。
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所谓“入境始与亲”,在通过对重点文本的敲打、感悟、反思,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称之为“典范方为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者相关的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所谓“拓展求发展”。我觉得这样做的好处是真正做到利用文本进行教学,效率高,而且在螺旋上升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深化了主题,“在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在一朵花里领悟一座天堂”。
感悟她主题教学的三个“维度”:
温度——基本性。如果说教材是“泉眼”,课堂就是一条有待引发出来的生命之河。既然是生命之河,喝水就应该是恒温的,而不是忽冷忽热。在这种温度下的课堂——那种暖暖的感觉和文字带来的暖暖的触动,创造出的课堂,师生一路慰籍心灵的成长,——语文之流奔腾不息,蜿蜒伸向远方。窦老师说:“没有情感的课堂就象一口枯井,没有激情的女教师就像没有光泽的旧瓷器。”激情的温度不仅仅表现在表面的热闹上。“文以载道”,有了对文字的触摸与体味,情感自然和谐的引发,整个课堂充满着暖暖的温度,智慧之树才会生长。
广度——开放性。教师必须把语文当作“课程”来开发——博览群书,扩展视野,深入思考,方可纵横驰骋于课堂间。我们都知道,一定的阅读量是语文学习的基石——也就是说,语文素养与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习者自己从反复阅读中生长出来的。当今学生的课余充斥着泡沫信息、快餐文化。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成为共识的时候,我们更不能丢弃了课堂教学的主战场——围绕自己所讲的课文,趁热打铁给学生推荐文章和书目。
深度——发展性。有人说,课堂的肤浅源于我们对课堂理解的肤浅。在许多畅销的教育书里,欧美学校总是被描述为只有轻松而没有负担、没有痛苦、没有难度的教育。行进在拐点上的语文教育,是用浮躁的活跃让学生习惯肤浅,还是用思维和精神的历险让学生走向博大?窦老师说:“只有建立在“深度”之上的`课堂,才可能持久,才可能给生命以底气。”向“深度”,就有可能是走向庄重和严肃。让下一代人用双手接过并承担起人类弥足珍贵的真、善、美,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守望者、建设者。饮水思源,说中国话,做有根的中国人。
而我们教师,必须以勤勉作桨,用书籍作舟,用燃烧的智慧把握方向,在温度和广度中向着语文课堂的深度漫溯——最终让课堂、让师生共同拥有“一定是高度”。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3
这个暑假我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还没有读完就让我感慨颇深,让我学的东西很多很多。
窦老师当初的追求,“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站在普通的讲台上,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我被窦老师的追求久久的感动着,而我已经拥有这一份令当时的窦老师羡慕不已的人生坐标。却没有感到这份荣耀,没有感到如此的神圣。有时更多的则是累,更多的是为单调枯燥的循环往复而牢骚满腹,窦老师的对教育事业的挚诚,对学生的真心的爱让我感动。从这本书里,从窦老师的身上我才真真切切地明白了什么是激情。今年我所教的是一年级,经过半年的时间和孩子们接触,我明显地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们上课毫无精神,无精打采,好像还累得要命,课堂上只有几个孩子在发言,其它的孩子吃的也有,玩的也有,就是没有学习的,趴着的,拐着的,迟到的……语文课上进行起来很困难,孩子们不愿意读书,读起书来声音也特别地小。每节课我都用心准备,课堂上我大讲特讲,自己总觉得自己很有激情,可是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看了窦老师的书后,我才彻底地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激情:那就是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对孩子的爱。
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是窦老师富有创意的理念。看了窦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以及教学理念,原来窦老师特别注重孩子的阅读量,六年的时间窦老师带领学生积累了300多首古今诗词,精选了180篇文章,泛读了84篇文章,精讲了72篇文章,略读了24篇等等。可见超越教材,就是让我们带领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积累知识。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再来审视我的语文教学,我只顾着让孩子透过一本教材教学生阅读、学习,从而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超越课堂不仅仅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还要触及学生的心灵。窦老师通过开展家长和孩子的心灵对话,老师和孩子的心灵对话的过程,不仅让她和她的孩子,也让我了解到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才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的自我超越,是富有时代魅力精神境界的行为,是自己成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成为学生心中一本不读不厌的大书。是啊,经验早就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老师的使命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从窦老师的书里,实录中,我知道她就是这么做的,而我也要向她学习,做一个真正为孩子终身发展的好老师。
在这本书中,我重点阅读了《我的教育主题——为生命奠基》这部分,对于主题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何谓主题教学?窦老师认为:主题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以验,通过与具有共同主题的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这里的主题,既非思想主题,亦非知识主题,而是一种文化主题。它主张在实际教学中,将内容零散、形式单一但却有着共同主题的语文学习文本重新作一番统整。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的功能增强,容量变大。它不仅是组合教材的一种方式,更是实施教学、改革课堂的一把钥匙。
窦老师在文章中谈道:“主题教学有一个基本操作框架,即:话题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链接生活——升华自我。”我认为这是一个开放的框架。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都是按主题设单元,应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和策略,让学生“入境”,所谓“入境始与新”,再通过对重点文本的揣摩、领悟、反思、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窦老师称之为“典范方为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者相关的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所谓“拓展求发展”。
窦老师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源于她的自立,自觉和自醒,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她的成长经历告诉我,只要我们拥有追求,拥有信念,像她一样通过不断地读,去思考,实践,努力寻找新的进展,而不是原地踏步,裹足不前,愿我们都能够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4
在学校图书室浏览到一本图书《好课是这样炼成的》,摘录了许多名家的精彩语文课堂教学片断,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窦桂梅老师。假期,去泰达图书馆借阅图书,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看到了很多语文名家的著作,随手翻阅,还是窦桂梅老师的文字和内容最为吸引人,所谓“读书不在多,而在于精。”于是利用假期时间,认真拜读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
何谓主题教学?带着这个疑惑,我走进了窦老师的书。窦老师这样解释“主题”:“‘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也不是写作主题,而是文化主题,如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
构建在主题思想上的主题教学就是在教一篇课文的时候,不仅仅要找到“这片树叶,还要找到这片树叶所在的枝条及大树,这还不够,还得去寻找这棵大树所在的森林”,这样的教学才会避免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才会使教与学有效。窦桂梅老师从走上小学语文教学之路开始,就孜孜不倦的去寻找、去追求那样一个梦想“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的动力,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的潜力”。
基于这一梦想,窦老师提出了自己语文教学的教育观“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立足于这三个超越,创造性地提出了主题教学这一概念,并时刻践行“三个超越”于自己的日常教学中。
一、超越教材。
窦老师从1994年新接的一年级起,致力为学生打好终生学习的底子。窦老师六年小学教学中精讲180篇文章,泛读84篇文章;从阅读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到阅读儿童文学、杂文随笔、科幻漫画;从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到“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她还带领学生在学好教材的诗词基础上,阅读积累了300多首古今诗词,还让学生积累了1000多条成语,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
平心而论,我对窦老师这届带了六年的孩子充满了无比羡慕之情,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之下,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习作能力,焉有不强之理?这才是超越教材的真谛吧。通过对教材的创造性超越,教师不仅仅是带领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积累知识,更是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从而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提升语文和人文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书籍阅读从而产生一定质量的质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阶梯的第一个平台首先由我们这些小学语文老师来搭建。
二、超越课堂。
“作为为学生生命奠基的老师,我时时提醒自己:给孩子一双慧眼吧,让他们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要让学生懂得:在课堂上好好学语文,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语文,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长中。”我感动于窦老师对自己的称谓——“为学生生命奠基的老师”,无疑,这是位极睿智的教师,亦是位有一颗剔透玲珑心的教师,这样的生命观指导下,窦老师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在开放课堂教学的同时,把学生生命中的潜在表现力尽情地释放了出来,在学生的心灵上尽情地跳跃生命的华尔兹。
三、超越教师。
“我认为,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实际上是教师自我的一种超越,是富有魅力精神境界的行为表现;是自己成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人,成为学生心目中一本百读不厌的大书;是学生超越了教师的搀扶和点化后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的过程。”超越教师的过程其实是学生体验自己学习所得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也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教师的自我超越,是富有时代魅力精神境界的行为,是自己成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从而成为学生心中一本百读不厌的大书。
“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报,比我艰辛的多呢。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我真心诚意感谢命运,感谢朋友。”窦老师经常把这句感恩挂在嘴边。常怀感恩——因一份难得的灿烂和磊落,因长年累月吸收书籍的精华,因一颗为了生命而教学的心。她的“三个超越”的理念,她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她对生命状态的一执著热烈的追求,对生活的体察和生命的体验,不仅让学生受益,更让每每捧读此书的我感动并激昂。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5
每每看到身边优秀的老师,我都羡慕不已。他们的课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或激情四射,或沉稳干练,我也想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花了更多的时间看书、备课、上课,但至今,我似乎还没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看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一书,我找到了症结所在:无论备课,还是上课,我都缺失了自己。所以,重要的是“找到自己”,也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自己的专业尊严。
窦老师认为要想拥有专业尊严,就要拥有专业自信,专业技能,专业自我。有些老师走的是成功的“快车道”——上公开课“一炮走红”,继而被重点培养;而更多的老师靠的是坚持读书、写作、实践、反思,来提升专业素养,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专业特色。
幸运的是,我也经历过公开课的磨砺。每次磨课都让我刻骨铭心。有的名师上课之前会把课文烂熟于心,上课时才能信手拈来。我自知资质太浅,名师都这样做了,我不更要烂熟于心吗?于是,备课的第一步便是背诵课文,无论长短。课文背会后,感觉理解的还只是皮毛而已,便翻阅教参。教参解释的确实详细、深刻。看了之后,对文本的理解自然深了一个层次。但是,“阅读”不等同于“阅读教学”,我不可能也不愿意把教参上的理解照搬到课堂上,那样的课堂我都觉得索然无味,更何况学生呢?再加上是公开课,我更是想让课堂教学高于平时的家常课,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有亮点,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又一难题困扰着我。在一次次的试讲中尝试着,探索着,再加上学校有经验的老师也给我出谋划策,我的公开课才有所长进。但是,正是因为对文本的理解靠的是教参,不是自己;对难点的突破靠的是有经验的老师,也不是自己。所以,每次公开课虽然都是一次蜕变,但回到家常课时,却觉得怎么还是涛声依旧。如果说有改变,估计也是微不足道的。
之所以没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只有自己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才会拥有足够的教育智慧,来应对课堂上出现的措手不及的问题,才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做出明智的判断与抉择,才能拥有鲜活的生成,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要想找到自我,必须沿着读书、写作、教学、反思这条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也许,这条路上荆棘丛生,但走着走着,或许你会发现教学风格已悄无声息地定格在你的课堂上了。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6
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坛上,各种教学理念、各种教学手段、名师专家层出不穷。其中,窦桂梅老师是为耀眼的一颗星星。从教这么多年,虽然只现场听过她上的一节课,可那节课带给我的震撼以及影响至今犹存。窦桂梅所取得的成就与荣誉让人叹为观止。我也不例外。是什么让一位从山里农户家里的小姑娘,到名扬全国的特级教师,到清华附小的校长?
最近,我认真地阅读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透过这本书,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窦老师的敏锐、执著和勇气。也寻找到了她成功的答案。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窦桂梅老师认为,只要你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就会在现实生存的土壤中找到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她能有今天的成绩,与喜爱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用她自己的话说:“要想提升自己就要向书本学习。”她每天坚持一小时以上的阅读,几年来,她的阅读量达300多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向实践学习,几年来写下了10余万字的教后记;向名师学习,几年来听了校内外1000多节课……青灯如豆,书叠千山,那一个日日夜夜凝聚了她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呀!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窦老师带领学生积累了300多首古今诗词,精讲了180篇文章,泛读了84篇文章……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广阔空间。提出了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富有创意的理念。超越课堂不仅仅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还要触及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才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的自我超越,是富有时代魅力精神境界的行为,是自己成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成为学生心中一本不读不厌的大书。
她的“三个超越”的理念,她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她对生命状态的一执著热烈的追求,对生活的体察和生命的体验,让她与文本与课堂达到了“人课一身”的相融境界。我在窦老师的课堂主题——温度·广度·深度中遨游,聆听《再见了,亲人》、《圆明园的毁灭》、《游园不值》、《晏子使楚》、《秋天的怀念》、《珍珠鸟》切实感受到了窦老师的“三情共振”——课始激情情始终、课中悟情情更浓、课中喑情情未了,这就是窦老师的课堂,充满激情如吹皱一池春水,流动起来,活泼起来,以执着激发执着,点燃心灵圣火,拨动课堂的琴弦。一本好书读了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不仅是语言的魅力,更是人格的魅力。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也要努力地让自己去做一个善于读书学习、不断进取的人,用窦桂梅老师的话说,要“立足于课堂,读有字的书,也读无字的书,并且随时记录自己的心得”。相信当我们的学习毅力足够强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之花会开得更加艳丽。
最后摘录书中几句话与大家共品味。“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是最好的备课。”、“读书是女人最好的美容妙方”、“每天取沧海一粟”、“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为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7
为师者,教法为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参加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语文,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所以说,语文离不开生活,语文教学要充满生活的气息。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实现了语文和生活的共振,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求真、向善、爱美的种子。
在窦桂梅的语文教改中,她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不光有理解,还要有发现。在生活中感悟语文,感悟人生真谛是内养而成,这既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又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更是把语文学习当作生命活动、情感活动、思想活动、心灵活动的过程。学生们在发现所生活的世界无限丰富和美妙,不停质疑与批判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升华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是知识的海洋,是学习的大舞台。我们老师要有一双慧眼,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窦桂梅的语文教学立足课堂,但超越了课堂,她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睁开好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了解自己生活的神奇地球和多变世界,感受人世间的善恶美丑、爱恨情仇。当学生拥有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后,他们就会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内容带入自己的课堂,写进自己的考卷,于是就有了智慧与创造,生命中的潜力也得到尽情释放。
超越课堂,不光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还要触及学生的心灵里。去年学校期末开展“优秀学生”评选活动,由于名额有限,一些平时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没有被评上。我让学生寒假里以这件事为题材,以《生活告诉我》为题,写一写心中的感想。姚子薇同学写到:“生活告诉我很多很多,它让我明白了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就在几天前发生的一件事,也许在别人看来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却让我明白了‘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道理’。同时也让我坚信:只有付出努力才可能有回报。我静静地回味着爸爸刚刚说的话,又想到班上被评上的优秀学生:胡慧不但学习好,而且上课时非常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常常得到老师的夸奖;金威虽然学习成绩不如我,但他热爱劳动,还帮老师管理‘班班通’,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况且老师也说过,一个真正优秀的学生应该是各个方面都得到较好发展的。是啊,我虽然学习成绩比较好,但老师曾批评过我作业还不够认真,也不能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这时,电视里传来高亢激昂的歌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赶紧站起来走向书房。”
只有经历,才能懂得。只有让语文学习根植于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才能使其永远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然而,在今天的语文学习生活中,不少学生喜欢看电视、看漫画、看电影,不太喜欢看书,学生的阅读内容远离经典,大多为“文化快餐”,孩子们对白纸黑字的课本越来越难以亲近。窦桂梅倡导的主题教学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那些富有“人生意义”的主题连接着孩子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它们通过课文,会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并不那么枯燥,原来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况下,再来进行语言的学习、推敲,同时达到深化情感、磨砺思想的目的。
在进行“落叶”主题教学时,窦老师创设情境,师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采用文本、师生、生生对话的方式,抓住“爬、躲、藏、游、飞”这些表现小动物动作的词语,进行比较品味。然后再采用朗读的手段体会落叶给蚂蚁、燕子、小鱼、小虫带来的情趣。接下来,窦老师加入课外作品《秋姑娘的信》,让孩子们体会落叶的聪明能干——还能写信给冬眠的青蛙、贪玩的松鼠、南去的大雁、山里的孩子。最后,窦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朗诵她自己编写的小诗……
在这里,窦老师让学生通过“落叶”的主题“入境”;再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敲打、感悟、反思,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者相关的口语交际等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 当语文和生活引起了共振,它将散发出更加迷人的芬芳。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8
在希腊神话中,玫瑰既是美神的化身,又溶进了爱神的鲜血,它集爱与美于一身,窦桂梅老师在网上的名字叫“玫瑰”,见过她的人都说人如其名也,既有玫瑰的美丽,也有玫瑰的馥郁,更有玫瑰的张扬。有人说,窦桂梅老师是一朵激情燃烧的玫瑰,听她的课,看她的书,观她的人,犹如欣赏一朵热情绽放的玫瑰,那溢满清香盛开的花瓣,让人感觉香是那么纯,味是那么浓。我有幸从同学家看到了《窦桂梅和主题教学》这本书,一拿到手就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我最佩服的是她的课堂教学艺术和人生观,她对教育事业痴迷的爱,让我对自己的事业甚至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以下几点:
一、做人要有追求
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从窦桂梅老师的成长看,她是一个本份的教师,也在尽一个教师的职责,她的起点不高,如同我们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她的快速成长,源于她对人生执着的追求。窦桂梅老师有着执着的追求和正确的信念,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除,从而形成持之以恒的信念。人生的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出无限的潜能,生根、发芽、开发、结果。就像窦老师说的:只要你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就会在现实生存的土壤中找到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
二、做人要勤读书 窦老师对生命的热情、对课堂的激情源于她的不断学习,源于她的读书。因为读书,她能在收到年轻老师倾吐苦恼的信中,旁征博引,真挚疏导。因为读书,她能在诸多的公开课上,把孩子们引向一条又一条清澄而富有感染力的美文之溪,与作者一起感受,与文中的人物一起感受,在感悟中让孩子的情感得到升华。
她说:“生命是一条河,要流动,就要蓄积水的容量和力量。读书,就是给自己生命的河流蓄积知识的容量和精神的力量。”读书,让她的教育、生活走得更开阔、更深远、更宽广。尽管环境并不都让你满意,尽管教育并不完美,尽管眼下是漫长无边的严寒,但,读书,就能为你溶化冰雪,温暖心房。如此,你会感叹:有书的冬天不再冷。是的,有书的冬天不再冷!窦老师的书像冬日的暖阳,读后心头一股暖意,看到了寒冷的曙光,看到了教育未来的道路。黄山谷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语文教师就应该以书为师,这是教师素养的体现,也是客观发展的要求。让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伴侣。
三、做人要会思考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中成长。窦桂梅老师对教育、对教师、对语文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循着思考,她进行了主题教学的探索实践。如果窦桂梅老师像我们平时听课一样,不去进行思考而是盲目跟风,今天强调语言文字,就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明天流行阅读感悟,课堂上就通篇读书……哪能开出主题教学的艳丽花朵?
有人会问“什么是主题教学?”主题教学就是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简单地说,它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这里说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而是文化主题,是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如诚信、家乡、邮票、朋友,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恐惧等等。借助于主题,学生会觉得原来语文学习并不那么枯燥,原来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况下,再来进行语言的学习、推敲,同时达到深化情感、磨砺思想的目的。这就好像每一个戏剧的引子、每一个风景点的引道一样,先把孩子从声、光、色的世界里引进语言的殿堂,然后教师仍旧借助主题给学生指出一个个路径,让学生有可能走进更多的作家、更多的文本,进行更丰富的语文实践,他们的收获才会更大。
窦老师认为: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去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奠基,把充满创新与活力的语文教学带入课堂,让语文学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的
动力,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的潜力——这既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又是我们的理想追求。正如一位教育家对窦老师的评说:“每一堂课都成了她富有激情的生命活力;她的激情也点燃了学生情感的火花,学生的激情的燃烧成了课堂特有的生命的磁场,形成了巨大的生命活力,最大极限地体现了师生的生命价值。”
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是窦桂梅老师“人课一身”的教学追求,那么“主题教学”的教学蓝图无疑可以说是帮助教师开启语文教学的又一把金钥匙。窦老师说: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她的学生就能走多远。以主题教学模式为指导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好像一个三维空间的球体结构——学生的情感体验、语言实践、知识积累得到最大限度地延伸和满足。窦老师带领学生积累了300多首古今诗词,精讲了180篇文章,泛读了84篇文章。
四、做人要会快乐
读着窦桂梅老师的书,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着:感动于她对教师职业的执着,感动于她对生活、对语文的真诚,感动于她如饥似渴、潜心读书的激情。读她的主题教学,读她的主题教学课堂,真正能感受到一种语文教育的快乐,一种思考的快乐。
本人工作十几年,以为按部就班,搞好本职工作便问心无愧,而窦老师的工作热情让我平添了一份对专家的敬意。窦老师今年已42岁,担任北京清华附小的副校长。工作上她既要安排学校的各项事务,还要进行语文课堂主题教学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她还担任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并随时被安排到各地展示课堂教学艺术,交流教学经验。生活上,她认为家庭幸福的指数关键在女人身上。她总以她的热情感染着整个家庭……你们肯定会问:“她不累吗?”窦老师的回答很简单:累并快乐着!她说教师一定要不断积累,要多读书,多写作。因为教师有多个,学生就有多广。只有工作做得好,人才会这么自信,才能更加顺畅地引领学生走向更深的层面。
五、做人要学会爱
窦老师说教师要学会爱,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动力;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只有从爱出发,才能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教育为主;从爱出发,才能不怕反复,循循善诱,耐心帮助,以理服人。因此,对学生的爱必须发自内心,是真诚的、真挚的。老师的爱是博爱,而不是偏爱溺爱,这种爱必须以严为脊梁,以柔为外表,否则,这种爱就会变得脆弱、苦涩或冰冷。这种爱不是暴风骤雨,而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对待学生应该像对待老人一样耐心,像对待婴儿一样细心。当学生对老师的爱稔熟于胸时,怎么会不“亲其师而信其教”呢?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读着读着,我心潮澎湃。这时,所有的赞美在她面前都显得苍白。她细致到对一句话、一个词,对每一个发言学生的评价……都用心对待,不随意放过。窦老师的教学艺术已经是炉火纯青,是多年修炼的厚积薄发。我们应该用心去揣摩、体会、思考。我想,只有好好向窦老师学习,只要心中充满美好和希望,一定会获得教学艺术的真谛。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9
一杯清茶,一段音乐,徐徐的清风,此时加上一本好书,就有了安静而又丰富的内心。书,因为有她,我们变得会思考,并充满着灵性。忙碌却充实的暑假除了北京奥运会带来的强烈的爱国情怀,还有一部分便由书填满。
每天都会翻上几页的是毕淑敏著的《爱怕什么》。她以心理学家的目光和作家的笔法,针对当代中国人纷繁驿动的心,写下了那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散文。看着一篇篇娓娓道来的散文,犹如自己的内心沐浴在清新的风中,荡涤得一如雨后的新叶。作为一名老师,繁琐的工作,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常常有些让人喘不过气来,精心读着这本书,正如书名所说,爱怕什么?于是,极力地吸收着书中的营养,告诉自己,活得好一点,快乐一点,善良一点,健康一点,光明一点……很喜欢其中一篇的书名《鱼在波涛下微笑》,那么让我在阳光下微笑,更是希望在平时,因为我的努力,我的学生们在阳光下微笑……
书桌上《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这两本书是关于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因为听过窦老师的课和讲座,一下子就被她的课堂和她的人所深深吸引,她的课堂教学智慧、细腻、甚至是唯美。佩服她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引导,从她的课,她的讲座,甚至是每一个细节,展现出的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因此,认真读了这两本书,内心里甚至偷偷地奢望自己也能成为窦老师一样出色,不是因为可以出名,而是因为这样老师学生会喜欢,因为这样的课堂孩子才会沉醉其中。认真琢磨窦老师的文字,仿佛能置身于当时的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促使我也不断反思我的课堂。我震撼于这段文字:“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教师不或缺的精神底子”……所以,窦老师能够超越教材,她的深度备课这一理念也伴随着这段文字,深入我的内心。窦老师的课堂,窦老师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的心,有智慧,有激情,有诗意,所以有魅力。我想,这就是我前行的目标。
每一次读书便觉得自己的肤浅,于是,将继续鼓励自己,每天读一点,厚积才能薄发。那么,静静看书吧,相信,我心一定有收获。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10
我拿到这本书时,随手翻了翻,看到这是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与我所教初中语文不对口,因此不打算到认真看它。我对窦桂梅老师多少有些了解,知道她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副校长,也知道她的课讲得很棒,因此,还是翻开了这本书看了起来。
看完序言,我了解到窦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执著精神。她高超的课堂艺术不是一天两天获得的,而是靠艰苦的磨练,一次次从失败中走出来的。面对失败她没有弃馁,而是坚定的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最终获得了成功。她说:“有痛更有累——并且快乐着。”读到这里,我心里,有一丝震颤——缺乏毅力的我在困难面前总是退缩,我也想经历专业成长,也想在课堂教学上有新的突破,然而热情总是过不了三天就骤然降温。比如写日志吧,老是断断续续,不能够坚持下来,连续几天没有写日志了,失去往日写作的热情。
再往下看这本书,竟被她一篇篇精彩的课堂教学吸引住了。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蚊虫的叮咬,忘记了疲劳,从吃过晚饭一直看到午夜,要不是挂钟的提醒,我还不会停止下来。这两天里我利用了一些零碎的时间来看这本书,早晨醒来看躺在床上看上几页,饭后看一会儿,晚上躺在床上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我对好书,总是有些入迷。
这本书共收录了十篇课堂实录,每篇后面还有几个点评。看这本书不能太快,需要细心地啄磨,才体会出课堂教学的精妙。
窦桂梅老师的课总是充满激情,如行云流水,像潺潺流淌的小溪,不知不觉间就流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她往往标新立异,出人意料地设计教学,又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她注重感情的抒发,又注重思考的深度,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被感动得哭了,从中也得到了智慧的启迪和对人生的思考。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传统课文,如果是别人讲,很容易受到原有的教学方式影响,然而窦老师大胆创新,将课堂按“讲亲人——诵亲人——别亲人”的流程展开,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不着一点刻意设计的痕迹。加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窦老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上有高招,她总能煽动学生的热情,或让学生沉思。课前的三言两语就让学生充满自信心。“你棒,他棒,人人都棒!”简单的一句话,好像被窦老师施了魔法一样,课堂时而激情澎湃,时而静如止水,思索的暗流在悄然前行。
我从窦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学到了很多,也受到了最大的启发。为什么我的课堂教学是那样的呆板?怎样借鉴窦老师的课?这是我今后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拿到《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这本书,可以说是一口气就读完了。暑假里,一有空,便不断地翻着,思考着,咀嚼着,带给我深深地震撼与无限的启迪
窦桂梅老师在书中写到:上公开课就像家中来客必定要洒扫庭院、准备盛宴一样,其中有准备的紧张,更有展示的兴奋。这就像过日子,如果没有客人,可能会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家政技艺”一日千里。看到这里,不由回想起自己的教学成长,我不也是在学校井然有序开展的教研活动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吗?我也是在一次次的紧张和兴奋中,逐渐克服率性而为,开始精密计算40分钟的使用效率。“整顿衣裳起敛容”,这确实很辛苦,但课堂,却在不断的“整顿”和“敛容”中变得干净漂亮。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地更新,一次次地收获,我也正是在“磨课”的过程中,在困苦与彷徨中,在希望与欣赏中,去经历,去收获,去成长,正所谓“痛并快乐着”。
桂梅老师的课堂,我看到这位勇于开拓的教师的足迹,她的每一步都是艰辛的,同时又是坚实的;每一个脚印都是清晰的,同时又浸润着心血;每一个转折都是痛苦的,又是快乐的。窦桂梅老师的语文课“小心地”呵护、培育着孩子们精神的成长,她的课堂忠于教材又超越教材,不再是“螺丝壳里做道场”,而是高屋建瓴,正所谓是“课堂小世界,世界大课堂”。
是的,正如窦老师所言:语文课堂应该充满阳光与花香,应该成为儿童“梦”的故园。如果每节课都让学生得到一颗哪怕极小的珍珠,而不是一堆沙土,那么一学期学生就会得到一串珍珠项链。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得到的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丰富,会无比地璀璨夺目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充满张力。的确,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带着困惑走进课堂,又带着思考走出课堂,在教学中需练就“点石成金”的绝活,用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用心去创造孩子发展的广阔空间,用心去施展教学的智慧,在课堂上用宽严相济的爱去尊重、去理解、去激励、去引领、去期待、相信每一朵花都会嫣然绽放,相信每一片叶都会绿意盎然。
“一定要精心上好常态课!”合上扉页我轻声而坚定地对自己说,“这是我最好的炼炉。”——我会在广泛的阅读中丰富自己;我会在精心的“设计”中避开许多弯路;我会在用心地课后反思中学着“站立”。合上书本,我还久久沉浸在书中的每一堂课中,我好像看到了窦桂梅老师正站在讲台前,用激情,用智慧,用学识在浇灌着每一棵幼苗,几年前的课堂风采依旧,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她的课堂,是“玫瑰课堂”,弥漫着花香花色,能够给予学生语文课上的赏心悦目,每个人会不知不觉被吸引,心灵在激情中而放飞,而感动,。她的课堂,值得我们去欣赏,她的书,值得我们去读一读,她的教学艺术,值得我们仔细揣摩、体会。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评价窦老师的课堂“用文字无法完全传递的,只有你自己亲身起体验去感受”,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也是如此,要靠你自己去研读,去品位,去领略,去发现,去学习。
“教育的理想,在坚持中追寻”、“教育的理想,在思考中前行”。窦桂梅老师绽放在公开课的舞台上,我也将追随窦桂梅老师的足迹,用心于常态课,成长于常态课,精彩于常态课,绽放于公开课。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