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春节说明文800字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这不,离过年还有半个月,家家户户又开始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卫生;屋檐底下又挂起酱肉、腊肠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春节的说明文,方便大家学习。
记录我的春节说明文1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面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后,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士卫抓住了,祖乙知道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后来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
现在我们过年也有一些习俗,如倒贴“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记录我的春节说明文2
今天早上,我九点三十分还在睡觉呢,要知道,我平时差不多要睡到十点钟才能起来呢。那个时候,爸爸妈妈都不会喊我,让我睡。可是今天是新年呀!所以爸爸妈妈9点四十就喊我起床了:“邵宇轩!邵宇轩----!起床了!”“什么?才几点啊!就喊我起来!”我揉着我睡眼朦胧的眼睛,有气无力的说。“哈哈哈哈----今天是过年,过一会儿韩友健(我的哥哥的名字)还要来呢,要是他看到你还在睡,还不要笑死你!”妈妈听了我的话,哈哈大笑。我一听,马上就急急忙忙的穿衣裳,洗脸刷牙,等着韩友健来了。
终于,韩友健来了,可是他一来无非打电脑,就是看电视,根本连一句话都不跟我讲。唉!没办法,早上我只能看电视了,我看呀看,终于,到十一点了,他可能觉得电脑没什么意思,就下楼和我打雪仗。我先做了一个大大的雪球向他砸去,“扑!”哑弹。原来,那个雪球砸到了他的嘴里。“敖!我叫你砸,我叫你砸!”哥哥气得火冒三丈,连连向我“扫射”,我不慌不忙的撑起了伞,挡住了雪球接着,我又向他“发射”了一个“核炸弹”(超大雪球),可他也撑起伞挡住了,我想,硬攻是不行的,必须用计才行,于是,我玩了个“声东击西”,我先假装不知道他躲在哪儿,向别的地方扔雪球,哥哥以为我不知道他在哪儿,得意忘形,绕到我身后,想偷袭我,他刚准备要扔的时候,我突然转过身来,向他猛扔雪球,没有防备的他连连“中弹”,最后“牺牲”了。玩到妈妈来叫我们吃饭的时候,我们才依依不舍得回家了。
下午,我的爸爸带我去玄武湖玩,我先去和爸爸划船,起先我和爸爸共同坐在一排,可是爸爸太重了,让船头渐渐地陷到水里了,爸爸一看不妙,赶忙坐到后面去了,这样才平衡了。我驾驶着船在湖上风驰电掣的行驶着,凉风在我的耳边“呼呼”的吹着,感觉舒服极了!下来船以后,我们又去吃“海峡两岸”美食,我先买了四串内蒙古烤串,我狼吞虎咽的吃着,好吃极了!接着,我喝了一杯水蜜桃汁,也很好喝。我们吃得满嘴流油才离开。晚上我们看到了玄武湖著名的意大利灯展,我看到了希望之城、时光隧道、荣耀之堡、辉煌之门、圣马可大教堂、海市蜃楼......看得我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回家吃过饭后,我们就看“春节联欢晚会”,我觉得里面的《一句话的事儿》最好玩,我看得连连大笑,笑得人仰马翻,实在是太搞笑了!
最后,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那就是零点放鞭炮!我们放了布谷题春......五彩缤纷的烟花,那些烟花像一个个仙女一样从地上飞到天上,再变成美丽的小“星星”缓缓地落下来,实在太美丽了,美得让我都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形容了!
怎么样,我们家过的年是不是很令人羡慕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新年该多好啊!
记录我的春节说明文3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
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记录我的春节说明文4
现在的某些电视台有点不像话。把广告竟然插播续剧的剧情与片尾曲之间。观众本以为在耐着性子等广告播完后可以继续观赏节目了,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片尾曲和结束的字幕。真是令人扫兴至极,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昨天我正坐在客厅兴致勃勃地看一连续剧呢,男女主人公正骑马飞奔在黄昏的大草原上,突然画面一转,出来一__光头笑星,看样子像是刚吃过一顿丰盛的午餐,他意犹未尽的说:“这一过年亲戚朋友就爱一起聚会,这一聚会就难免吃多,这一吃多您就得消化不良,不过别着急,多备几盒__健胃消食片!”说着举起手中的药盒。我盯着电视机一时难以接受,好像电视剧中的两人在清朝的草原上骑马飞奔,突然飞跃时空来到21世纪,坐到宴席上吃得消化不良了。这是一种什么逻辑,连个电视剧结束的提示语都没有就直接进广告,感觉好像吃东西被噎住一样不舒服。况且昨天我估计那部电视剧快要剧终了,我正兴高采烈的等着看大结局呢!可惜这电视剧结尾收得太仓促,电视台又急着进广告,真是一点回味的空间都不给留。
春节期间宴请不断,就算自己家里人吃饭也要比平时丰盛。我觉得这样的日子最舒服了,每日吃饭、睡觉、看电视。我就像一只猫头鹰一样,上午睡到日晒三杆时才从温暖的被窝中爬起来,午睡又可以睡到午后三时,然后晚上到了该睡觉时异常精神开始奋笔疾书。这样的生活虽舒服,可坚持了几日身体便出现了不适。因为吃得多运动少,作息时间又不规律,导致内分泌紊乱,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从今日清晨开始我就上吐下泻,奔波于卧室与卫生间之间。后来我觉得来回跑委实麻烦,索性就呆在卫生间中。让我想起了赵本山小品中的一段台词:“人生是一盆鲜花,生活是一团乱麻,住所几十平米,睡觉只需那么大地方,那个小盒才是你真正的家啊!”在把胃里的食物残渣都吐出去之后,我觉得舒服了许多。我摇晃的从卫生间走进卧室,然后瘫在床上,我觉得身体软得像一根面条。我突然想起了昨天那个__药品广告,我倒真应该早买几盒备着了。不过吃药也只是对病症的治疗,还不如在宴席上少吃一些呢。
那些牙齿不是很健康的人总喜欢用牙签来剔除牙缝中残留的肉屑,同时他们还可以回味饭菜的味道。但肉屑如果塞得满嘴就不好受了。大概如今这四处泛滥的广告也算是一电视界的“肉屑”了。此时突然想起了钱钟书在《围城》中的一段话:“……还不比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装点尚且好用,只好比牙缝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记录我的春节说明文5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在中国每个地方的春节习俗都不一样,这次说一说我感受到的两个地方的过年习俗。
今天是己亥年腊月三十日,我们称之为年三十。这一天外面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大红福字,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家里桌子上都摆上了各种糖果、坚果、水果和小零食,厨房里也是鸡、鸭、鱼、肉各种各样的菜堆满了厨房的灶台。吃好中饭大家就开始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了,各种好吃的菜烧了一大桌,下午三点多奶奶就说要拜祖宗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神圣的环节,对已故的亲人表示怀念和尊敬,摆上菜和酒、还有糕点和水果,再点上蜡烛祭拜一下,这个环节就完成了。我们吃好年夜饭就可以收红包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一个年过下来我就成小财主了。这是我的家乡——杭州的过年习俗。
比起杭州,我更喜欢去我外婆的家乡——安徽过春节。除了贴春联、挂灯笼这些一样的,吃年夜饭都不一样,他们那里年夜饭最好下午三点以前吃,有些人甚至一点钟就开吃了,我已经分不清是中饭还是晚饭了。吃好饭全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外婆的手好像会变魔术一样,她一眨眼的功夫,就把手里的面团变成了饺子皮,把皮拿在手里翻了一下就又变成了一个饺子,我太崇拜外婆了,她像一个魔术师。
外婆还会在饺子里包一个五角硬币,她说这个饺子是幸运饺子,谁吃到可以幸运一年,当然我很想吃到幸运饺子,我思考了一下觉得胃口大的人有很大的机率吃到,看到我吃饭用的小碗,我默默的放弃了。还有一种运气不好的,吃再多都没用,就说我舅舅吧!他为了吃到幸运饺子,足足吃了两三碗,我觉得他肚子都快撑破了,结果还是没吃到,哈哈哈……他运气实在太差了。我爸爸就是运气爆棚的那一个,他去过了三个春节,三次的幸运饺子都被他吃到了,所以说运气这件事实在不好比。这个饺子环节,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还有趣味。
现在我们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大家都过上了小康生活,我感受到了现在幸福的生活,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要好好学习以后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