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能量守恒定律物理教案

文轩0分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反映出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参考。






高一能量守恒定律物理教案

高一能量守恒定律物理教案【篇1】

从事物理教学已有几个年头了。教学中有喜悦也有烦恼。很喜欢站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学习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规律。享受课堂上思维撞击的喜悦。课下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豁然开朗的过程。

由于种种原因,今年从事的是高一文班的教学。由于文班物理不是高考科目,学生普遍不重视。不愿意学。上课没有积极性,心思不在课堂上。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认真听课,真正在课堂上学到一些东西,是我一直苦恼和苦苦思索问题。

因为一周只有两节课,且间隔时间较长。学生早以把上节内容忘光。为了督促学生课下能够主动复习,记住概念规律。每次上课时都要把上节课重点内容复习一下。对重点概念、规律、公式进行提问。且反复讲其重要性,物理学科特点,一旦前后知识脱节,就很难再赶上。

课上,想法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刻关注学生听课状态。看有没有学生睡觉,有没有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有没有走思。适时提醒他们注意听课。

尽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用生动的`语言授课。多让学生参与。比如在理解力的相互性时,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用力拍桌子,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都嚷疼。然后我会说:“你在用力打桌子,为什么你会觉得手疼?”学生答桌子也给了手一个力。再追问什么时候给手的力。学生答用力拍桌子时。由此总结出力的相互性性质。概括一下就是“我给你一个力,同时你也给我一个力。”在讲受力分析时,A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对A进行受力分析。学生往往会把物体给斜面地压力也画上。这时我就会问他们这个压力是谁受到的?当他们回答是斜面时,我紧接着说既然是斜面受到的力为什么要安在A物体上,这不是明抢吗,斜面愿意吗?

课堂上所举例子尽量拿学生说事,让他们能深入所涉情境中,亲身参与,亲身体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这个例子中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从而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比如课后习题有这样一道题: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那么这两个力的方向,大小关系。我把物理情景转换成学生爬树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体会所受摩擦力。因为大多数学生有这样的切身经历,很自然的把自己置身其中。从而能较快得出答案。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教好,需要你不断的学习、探索。学生是一本大书,需要你耐心去读。深入其中。真正了解学生,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去设计教学。

高一能量守恒定律物理教案【篇2】

一、 从物理学科特点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从物理教学内容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到教材内容的制约,教材内容决定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决定着教师与学生的具体双边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必须突出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选择教法应从教材内容实际出发,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经过优化选择的教学方法。

一堂成功的物理课,通常是几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而不是几种教法的随意凑合,一定是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灵活地、科学地、创造性地进行优化选择、认真实施的结果。

其次,还要改革教师在课堂的讲解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必须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启发性和综合性,在课堂讲解,可随内容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不同方式:如对教材内容从知识结构、逻辑关系推理论证方法等作完整、全面的讲解;对实验性较强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作启发式的讲解;对重点、难点、关键内容或学生容易发生差错的问题,作点拨式讲解;在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或进行练习之前,作提示性讲解;根据学生在预习、自学或复习中所提疑点,作释疑性讲解。

总之,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学性,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的活动。

二、 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能力基础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有明显的独立性和兴趣倾向,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性比强,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课堂中常希望独立思考求解,学习气氛比较沉闷。

这给教师了解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一般可采取下列方法:加强讲解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特别是讲解时要注意反馈系统运用,如作业、讨论、考试中的反馈信息,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学活动结合起来;将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讨论、回答问题等结合起来,使得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的共同活动;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口头的、书面的练习。

三、 从教学关系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因此,必须加强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交流活动。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师是交流的主导一方,其作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最优学习情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好物理知识。

但教师的活动不能离开学生这个主体,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信息,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可见,教师与学生是组成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教师在课堂上的各项活动少不了学生的配合;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各项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所以,努力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根本。

总之,物理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不同的实验条件,灵活而切合实际地选择不同的教法,积极探索和认真实践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方法,深化物理课堂的教学。

高一能量守恒定律物理教案【篇3】

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使用比例偏多,致使学生创新意识匮乏、创新能力萎缩,创新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仅是“不为也”,而且也是“不能也”,所以在初级创新教育活动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创新方法的教育,让创新有序可循.笔者认为,创造技法中的“信息交合法”是达此目的的较好方法。

所谓“信息交合法”是一种将信息、概念用灵活的手法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推测、想象和创新的创造技法,它建造一个由多元坐标组成的全方位信息反应场,把某些看来似乎是孤立、零散的信息,通过相似、接近、因果、对比等联想手段搭起微妙的桥,使之曲径通幽,将信息交合产生新信息。

笔者尝试在物理实践中引入“信息交合法”,较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灵感.

一、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1.新旧并列异同比较丰富学生原有图式——启思

教师需要设计“由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发展变化的教学过程来揭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比较鉴别中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从而不断完善、丰富学生原有图式.概括而言,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实现正迁移的前题,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基础,加强认识结构的联系对比是基本途径。

案例1选修3-4第十一章第5节“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新课教学片段

依次演示三个实验:挂在竖直弹簧下砝码的自由振动,挂在竖直弹簧下砝码在水中的振动,挂在竖直弹簧下砝码的受迫振动,再出示信息交合图。

在前四节通过弹簧振子和单摆分别从运动描述、受力特征、能量转换等角度重点研究了简谐运动以后,新教材为加强学生对振动分类的理解,集中介绍了同属于外力作用下的“阻尼振动”、“受迫振动”等概念.教师通过“从理想到非理想、先复习旧知识后探究新内容”地设置实验观察容易启发学生思考,配合信息交合图则可以加强新旧对比,锻炼学生概括能力,信息交合图在本次教学实践中起到了启思的作用。

2.按图索骥循序探究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助思

案例2选修3-1第三章第3节“几种常见的磁场”新课教学

通常学生在用小磁针、铁屑“实验感知”了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的磁场后研究电流磁场时会有困难,此时出示信息交合图,学生容易继续设计实验得出直线电流和环线电流磁场的特点,但是在研究通电螺线圈磁场情况时又会难以进行,借助信息交合图对比通屯螺线圈和条形磁铁两者外部磁场的相似性,重新设计实验探究出螺线圈内部磁感线分布情况,再类比反馈得到条形磁铁磁场内部情况,最终将磁铁磁场和电流磁场联系在一起,概括出磁感线的全部特点.

这样一波三折的教学设计,在筛选学生旧知中找出思维空白点,运用信息交合图帮助学生持续而有序地进行“螺旋式上升”思考和探究,将教学过程转变成为学生的“亚研究”、“类创造”过程,使学生去重演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从而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信息交合图在本次教学实践中起到了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

3.开垦扩展搭建深化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引探

新课改倡导生成性教学的新理念,要求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有时候课堂动态生成的问题很有价值,但却因为课堂的时空有限而不适合在现场展开.此时教师首先不能加以否定,其次也不能草草了事,而应该尽量创造条件配合学生在课外寻找答案。

案例3“复杂运动合成分解”竞赛教学片段

在运动合成分解的'习题课中笔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成功引导学生探究出图4中1、2、3、4、5这几个区域相对应的具体运动情境.课堂结束之时有学生兴趣盎然,继续提问区域“?”是什么运动.笔者借势在学校兴趣小组的竞赛教学中继续开垦扩展了交合图,还在坐标轴上增添了简谐运动的要素联想出7、8、9、10四个探究区域,最后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寻找出相应的典型物理运动如表1所示。

两个匀速圆周的合成运动比较复杂,已超出高中课程要求,但这最后的空白区域无疑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诱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实际的探究时学生提供的成果远不止上述几种,(教学论文 )比如在区域4中除等距螺旋线运动外,学生还提出滚轮线的实例,并且衍生出研究滚轮线的课题.在区域6时有位平时爱读科普书的同学提出托勒密的“本轮均轮”地心说就是这种运动,借此可以成功解释火星的逆行,联想区域10时有同学联系了示波器的原理,重新去实验室做实验,并且还得到各种频率不同的简谐运动的合成图象——李萨如图形。

无疑这次动态生成造就了另一堂精彩别致的竞赛辅导课,有效促使学生知识向纵深迁移.信息交合图在其中搭建了常规思考和竞赛问题的桥梁,引探作用明显。

4.提炼转化重组整合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整合

高三第一轮复习以知识立意为主,它按照原有的章节顺序从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出发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形成了一定的物理认知结构,第二轮复习则应以能力立意为主,以提高能力为主要任务,使知识相对系统化、网络化.这就需要教师更加关注过程、突出过程,坚持以过程为主线的原则进行复习教学,而不仅仅是习题的堆积。

案例4“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第二轮复习教学实践

(1)提炼:出示粒子源发射方式不同而磁场边界相同的两道原型题,引导学生对比剖析两物理情境的异同,提炼出“粒子源发射方式”和“磁场边界”两大重组要素.

(2)转化:引导学生构建两个粒子源物理模型,从中分析出粒子源相应的数学特征以及求解的一般思路,如图5。

(3)重组:教师引导学生对两例题加以变式,介绍信息交合图6循序发散,图中标明序号的就是我们联想的区域,请大家列表格按次序合作学习加以探究。

(4)整合:学生分组合作,从以往作业中循序找出各种组合对应的具体物理情景如下表2所示,并重新加以求解。

引导学生在体验、鉴赏、对比、总结中构建粒子源物理模型相应的知识网络。

(5)聚焦:引导学生对各个联想区域逐点评价,实践时有学生提出还可以增设混杂两辐射方式的一般粒子源,从而丰富了知识网络,另外还有学生对圆形边界表示有浓烈的研究意愿,但在具体习题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水平,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加工、重组,形成一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认知序”,例如处理圆形边界的“磁聚焦和磁扩散”问题时,为突出思维过程可以构建以下习题链,如图7。

实践表明,第二轮复习教学中也可以借助信息交合法通过课内讨论和课外探究互补结合的学习形式,构建起相应的物理模型以及求解方法,同时针对高考热点进行纵横深化,信息交合图在本次教学实践中起到了整合思维的作用。

二、反思总结

信息交合法是一种较有实用价值的思维技巧,但不可能取代学生的任何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重点思考两个问题.

1.是否采用信息交合法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适合采用信息交合法.实践表明探究性强、信息量大、开放性大的教学中借助信息交合法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探究学习.

例如在新教材必修、选修每册最后安排的课题研究、新课教学中的理论探究环节、实验教学中的方案设计环节、复习教学中的原型变式的规律提炼环节,甚至是竞赛教学中的新旧知识对比环节,都可以依据教学的有效性考虑是否采用.

2.何时采用信息交合法

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着各种探究活动,不同的探究活动目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存在着差异.教师教学设计中应该侧重考虑何时选择信息交合法介入的时机,以更好地发挥其在不同探究环节中的不同功效.例如在实验教学中探究前出示“实验设计单”以体现程序规范性,并且方便并列对比中选择最优方案,在探究后出示“评价单”以强调其反馈评价性,又如案例2中笔者曾经就信息交合图出现顺序进行过对比授课,分别在研究“常见的磁场”前、中、后出示交合图加以探究,发现在中间介入效果最好,一开始就呈现交合图的课堂显得有些机械,有些按部就班,最后呈现则只突出了信息交合法的整合性,成为形式上的课堂小结.而在研究电流磁场有困难时出示信息交合图,既及时小结了磁铁磁感线的特点,又引导了学生继续设计实验探究电流磁场,在对比通电螺线圈、条形磁铁磁场时再借助信息交合图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这样恰当使用才能发挥其真正功效。

如果用三角形表示信息交合法,用圆圈表示教学活动,一般而言,交合图在教学活动前出示起启思作用,以激活学生思维,交合图在教学活动中出示起助思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和规律.交合图在活动与活动间出示可起引探作用,引发学生纵深思考或者进行新的活动,交合图在活动最后出示则起整合小结作用,优化学生认知结构。

三、结束语

显然,在物理教学中适时适地使用信息交合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我们需要教育心理学原理和现代学习理论为指导,继续深入地探索信息交合法在物理教学实践中使用的必要性和贴切性。

高一能量守恒定律物理教案【篇4】

通过对这节课不断地琢磨、仔细地推敲,反复地修改,认识越来越深,教学设计的 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和其他老师对这节课的点评,形成了以下的反思:

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层次清晰,各个教学环节的过渡很自然、到位。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始终发挥着课堂组织者和学习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通过活动、观察、思考、讨论、归纳、交流等行为自然地掌握所学知识,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注意从学生探究与交流的角度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2、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这节课应用了多媒体教学,选择了许多图片和视频,使许多实例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比如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中的打磨机图片、砂轮机视频,在做功还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减小中的爆竹升空、炸药爆炸、开水将壶盖顶起、火箭发射等,这样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不仅仅限制的文字的理解上,而是直接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3、注意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每个重要的知识点的得出都能先根据学生的一些已有经验总结 ,学完以后让学生列举相关的.生活实例。这样既能达到练习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同时又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当然,本课设计的不足也还是有不少的。比如:

1、问题设置 “过度”开放,比如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演示实验中,提问“什么会出现棉花着火现象?”就导致学生无从入手,摸不着头脑,出现了漫无边际的现象说出“空气与空气摩擦”这样让我无从回答的答案。如果变“过度”开放为“适度”开放,在每个大问题下面设置几个小问题,用问题串的形式将它们紧凑的联系在一起。比如在这儿可以设置(1)棉花着火说明棉花的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棉花的内能如何变化?(3)是用怎样的方式使其内能变化的?(4)变化的内能从何而来?(5)能量如何转化?这样学生就可以有的放矢了,从而大大增加了提问的有效性。

2、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相互的评价作用。比如流星形成过程,最后拿出来作为对本节课学习的一个总结应用,只选了一位同学起来说了一下,如果让大家先讨论一下,多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并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然后教师再总结一下,效果应该更好一点。

3、细节不够完美。比如在设计气体对外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实验中,气体对外做功使的哪个物体的温度下降,温度计显示的是哪个物体的温度下降,这个地方没注意说清楚;另外我自己的语速过快,还有提出问题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同时我也要感谢兄弟学校的评议,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在今后物理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核能教学反思电能教学反思

高一能量守恒定律物理教案【篇5】

第一稿太拘泥于课本,展开太少,没有充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且也没有必要使用课件。因为这节课学生经验丰富,假如你使用媒体,可能你媒体中出现的例子都已经举过了,我觉得这就失去课件的意义,再一个媒体是线性的,而课堂则是非线性的,而我这节课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有很多机动的地方,不用课件可以更灵活的处理,于是就选择不用课件。

关于探究的修改:影响蒸发的快慢三个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这三个因素,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生活经验,但离科学概念的提升还有一定的距离。于是就通过让学生“比一件湿衣服尽快变干”限定时间比较谁的方法多这么一个平台,让学生共享彼此的'经验,再通过归类,提练出三个因素。而学生比较陌生的不同液体蒸发快慢是否相同进行探究。蒸发吸热这一实验首先让学生发生认知冲突,首先对着干温度计扇温度没变化,而“洗澡”的温度计示数会下降后又上升,通过这么一对比,学生对于“对着干的物体扇,因为没有蒸发也就不会降温了”也就更深刻了。

关于媒体的选择。

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科学课堂,又从课堂走向生活”,把学生原本零乱的生活经验能过彼此的语言交流、思维碰撞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形成概念之后又应用于生活,指导于生活。让学生真真正正的感悟到科学来自于生活,科学不仅是有趣的更是有用的。

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所有知识都是由学生建构的,无论是汽化、液化、蒸发、蒸发快慢、蒸发吸热都是由学生得出,并且问题由学生提,实验由学生设计,通过比较设计方案的优劣中让学生学会鉴别,学会判断,尤其是为什么这么设计的追问,既可以让不明白的同学更清楚。

高一能量守恒定律物理教案【篇6】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二节《密度》教学完成后,回顾教学过程,觉得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做法,也体会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现回顾反思如下以便今后扬长避短,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

一、转变观念,定位角色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依据此理念,本节整个教学设计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依据导学案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研讨编排的,力争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被动的学习态度,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更能体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二、重视探究,把握关键

本节课以"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突破口,认识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不变这一物质的性质,引出密度概念,进而理解密度含义,因而做好探究实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本节教学在实验探究环节中我让学生分为三个大组,每个大组下设三个小组,三个大组分别探究木块、铝块、铁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得出数据和结论后小组间进行交流总结。随后让他们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组中三个小组进行交流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这一物质的特性,为密度概念的引出埋下伏笔,再让大组之间交流对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学生将明确地得出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这一结论,为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奠定基础。这样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小组探究、合作研讨、归纳总结为主线,以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探究、归纳,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在经历获取知识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水到渠成,理解概念

学生通过探究交流已经对本节主要内容有具体的认识,教师通过导学案因势利导引出密度,学生易于接受,容易理解掌握,也能认识公式?籽=m/v只是计算式,而物质密度的大小与质量体积无关。

四、学以致用,当堂达标

学生得到知识后及时应用,是巩固、提高、升华的必要途径。练习是最好的、最直接的巩固和提高方式,在导学案中除了安排探究过程、知识形成的问题性思考题外,每完成一个知识性问题后都有相应的跟踪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及时巩固,在课后再安排当堂检测,及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进行检查、反馈,及时解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反思不足,教学相长

回顾本节课教学也体会到一些不足,首先,探究实验材料选取上存在不足,若再用些橡皮泥之类的易于分割的物体,让学生改变体积质量后进行测量计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密度不随物质的体积和质量而变化,效果将会更好一些。其次,在习题设计中要注意有层次,兼顾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另外,在反馈解疑中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回忆质疑,使他们通过自身的不断的反思,将学到的知识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总之,本节课教学围绕课时目标以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为核心,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以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经历获取知识过程中形成知识、理解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一能量守恒定律物理教案【篇7】

作为初三物理组的一员,在即将过去的一年教学中有诸多感受及体会,现总结如下,以供在今后教学作为参考,从而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

一、重视实验,尤其是利用生活中的器材所设计的小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有趣的课堂演示实验,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相应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记忆,而指导学生自己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如饮料瓶、酸奶杯等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或探究某个物理规律,是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和加深印象的好方法。事实上,20__年的中考已将教材中“生活、物理、社会”部分的考察落到了实处,相信在今后的中考中,还会有所体现。所以,无论是八年级,还是九年级的'物理教学,在时间投入是值得的。

二、重视物理作业的多元化和时段性

物理作业是多元化的,有计算型、简答型的练习,有探究实验及实验报告,有资料查询、有调查报告等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比较重视传统型的习题练习,较忽略探究实验、调查报告等等。这几年的物理中考中有大量的文字表述题,很多老师头痛学生的表述能力太差,其实,这类作业可以说是对症的良方。但这类作业的布置需注意时段性,相应的物理规律学习后,及时的布置这类作业,然后立即让学生口述,对于表达好的表扬,对于差的多鼓励。

三、重视中考的方向和主题,有针对性地教学

题海训练增添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新教材的改革和使用,又加大了题目的深度和广度,给教学带来了难度,但研究这几年的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能源和环保”已成为考查的两大主题。现在教学不能忽略这一点,否则要失掉一部分分数,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74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