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科普 > 十万个为什么 > 日常生活 >

我到底为什么而活着

2021-07-16 09:10:10
|倩仪2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自传》的序言,作者是伯特兰·罗素。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我到底为什么而活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我 为 什 么 而 活 着

在思考这个话题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可能有人会想,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而活着,也没必要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不管我为什么而活,我都是要活着,生命到头来就是一场空。与其思考这个话题,还不如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可是,生命真是到头来一场空吗?或许你可以站在多个角度来想一想。当有限的生命逝去后,我们还会留下什么?是文字?是语言?是创造?是精神?……

现在距孔夫子去世已经过去了2千多年,可现在的我们却还能记住他,就是因为他的思想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他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思考人生的意义也是一样的。如果你连想都不曾想过,你的人生将是迷茫的。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就很容易在人流中迷失了自己。简单来说,思考这个问题的意义,就是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将生命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明确我们存在的价值,明确我们在当下、在未来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样才是一个真正觉醒的生命。无论怎样,我都要寻找自己。思考我们的生命从何而来,意义何在,才能明白我们在一生中要做什么,在当下要怎样做。现在,我们可以回到问题本身。我们为什么而活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首先,我为“活”而活着。为了生存下去,为了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我必须保证最起码的生存。简单来说,就是吃饭睡觉,让自己的肉体长寿、长存。学习必要的生存技能,学习与他人对话与社会相处,解决衣食住行。在没能力改变社会规则时,学会适应它接受它,目的就是能多看这个世界一眼。

其次,我为“立”而活着。在“活”下去之后,我则要找到自己生命意义所在,找到方向,明白自己为何而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明、创造,实现出自己的价值,在天地之间开出自己的生命之花。在有限的时间和生命内绽放,证明自己的存在,在天地间立起来。可在立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比如说我就太在意外界的看法,总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中,迷失了自己;也总因为自己的缺陷而苦恼。然而正确的心态,是直面自己,悦纳自己。若缺点能改变就去改变,若缺点已成事实,无法改变,就不再去想它,并且不以此为借口而试图掩饰,而是继续在其它领域探索。总而言之,是要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立。stayfoolish,当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时,便不会在别人的眼光下摇摆,从而真正地“定”下来。

再然后,是为“群“而活着。在家里,作为一个女儿,长大之后,我要尽自己所能把爱与温暖回馈给父母,让他们在余生中享受生命、时光的美好,以最好的面容离开世界。在学校,作为一个学生,我则要尽我全部的力量吸收营养,把课堂中的所学活出来,不愧对老师的教诲。将来步入社会,我则要把自己的能量奉献给公司,为团体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再以后,则是为了国家的兴起,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给保护我们多年的“家”,成就我所生活的这片大地。当然,成就群体也就意味着要在群体中生活。那么与外界、他人的交流就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对于我自己来说,不是很喜欢集体讨论的方式。也许是我暂时还没能找到在集体中成长的乐趣。比起群体学习来说,我更习惯自己去一个人学习,因为群体学习要考虑很多因素。当很多人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都不一样时,就会涉及到互相等待,磨合的问题。但有一句话是:“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群体学习也一定是有它的益处的,我暂时还没有感觉到它,我还在寻找的路上。

最后,我为“生命“而活着。在实现出生命价值为群体供献力量之后,我还要成就这个世界,成就人类,成就基因,成就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就像《永久的生命》中所写的一样:“有限的生命只有一次,它们既然离开,永远不会返回,可生命自身却是流动着,永远不朽。生命的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唯一生存的方式就是成就这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已立立人,己达达人;将自己的经验告诚后人,将自己的发明、创造传输给后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因为你的付出是无条件的,是自愿的,不是每段付出都能得到回馈的,不要总期望别人会理解你、感激你。既然选择了付出,并且是无条件的付出,便不要对这些再抱有任何期待。当你就要放弃时,想想自己“达人”的初心,不是每段付出都有结果,你所要做的,只有等待。等待这个生命自发的觉醒,这个过程,也许会很漫长,也许一生都不够等,但是你要深知,自己在做的,是一件极其伟大的事情,别人理不理解你无所谓,重要的是你自己知道做这件事的意义,并且是出于自己的无私、博爱。这是一个理想的,极高的境界。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朝向。让自己在世界上永存,让自己的基因永存,让自己的名字永存,让自己的精神永存.....

我为什么而活?

我那时认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活着就应有一种历史使命感,应对社会负责任。如果一个人不甘于平庸凡俗,自然要担当起苦难,所以中国有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   我一天天长大,知识一天天多起来,在初中期间学习了“生理卫生”课,知道婴儿是如何形成和产生的。从初中到高中,我读了许多书,知道了关于上帝创造人的故事,知道了佛教关于“轮回”的思想,知道了儒家和道家对生死不同的态度等等。   我的中学阶段正好是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我读了不少书。在初中,我读的大多是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如巴金的《家》、《春》、《秋》,曹禺的《雷雨》、《北京人》,鲁迅的《狂人日记》、《伤逝》以及中国古典小说等等。

十五岁在西南联大附中读书时,我和几位同学一起看了斯诺的《西行漫记》,我们觉得延安那里的生活一定很有意思,于是我们就背着家里人,从昆明乘车奔向“革命圣地”延安。没想到了贵阳就被当地警备司令部抓住,把我们关在一间小屋里。先是由警备司令部的参谋长审问我们,我们都谎称说是要到重庆去念书,后来贵州省秘书长又对我们训话,最后由联大附中教务长把我们领回昆明。

回到昆明后不久,我去重庆南开中学入了高中。在南开中学,我开始读外国文学作品,我特别喜欢读苏联小说,如屠格涅夫的《父与子》、《罗亭》,这些书使我对人道主义有了一定的兴趣和认识;特别是读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更加深了我对人道主义的了解,我很喜欢书中的皮埃尔,他的善良深深地打动了我。还有安德烈亲王在战场上受了伤,躺在战场上,他看到了一朵白色的小花,产生出善良的爱心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以及对他人的同情心等等,这样一些美好的人的品质使我向往。

于是“同情心”和对生命的热爱凝聚于我心中,几乎影响着我的一生。在这一期间,我开始了自己的写作,我写了一篇《论善》,可惜这篇代表我由少年跨入青年时代的作品早已丢失。但我仍然记得它的主旨:是写珍惜自己的生命是为了爱他人,“善”就是“爱”,人活着就是为了“爱他人”,应是没有其他目的的。但这时我对“爱”的理解是那么的抽象,它实际上是从爱自己的生命出发的“爱”,它并不是真正的“博爱”。

我高中没有读完,就回到昆明的家里,自己读书,这时我对宗教的书和带有宗教意味的文学作品开始有了兴趣,从而由前此对“爱”的抽象理解而渐渐有了较具体的体会。

我读了《圣经》,知道上帝对人类的“爱”,了解到耶稣之受难才是真正伟大的“爱”。我读佛经故事,最喜欢“投身饲虎”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说,大车国王幼子萨陲那见一虎产了七个儿子,已经七天,而老虎母子饥渴将死,于是生悲悯之心,而投身饲虎,以求“无上究竟涅槃”。这种舍身而完成一种理想的精神,净化着我的心灵。

然而对我直接影响最大的外国作品,应该说是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贝多芬传》开头引了贝多芬1819年2月1日在维也纳市政府的一段话:“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而《贝多芬传》的开头一段说:“人生是苦难的。在不甘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夜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没有幸福,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

照通常的情况看,我这样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人生是苦难”的想法呢?我至今仍然不能作出清楚明白的回答,也许是因为“少年不知愁滋味”吧!

但是,从当时的情况看,整个世界和中国都处在苦难之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在最后殊死战的1945年初,而那时对我们家来说又是我的大哥与大妹先后死去的日子,自然会有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受,而且一个内向的“大孩子”,大概比较容易产生一种“悲天悯人”的感情吧!这种“悲天悯人”的感情可以化为一种力量,那就是中国儒家所提倡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一种承担“人生苦难”、济世救人的理想。

我的家庭教育对我的性格形成无疑是有深刻影响的。我的父亲是一位留学美国,在哈佛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并且一直在大学教书的教授,他教中国哲学也教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他是一位致力于研究中国佛教史的学者,但他立身处事却颇有儒家精神。这点大概是我祖父对他的影响所致。

我祖父是清朝光绪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几任县官,后常任地方的考官。祖父一贯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作为他立身行事之大要。而父亲正如钱穆先生在《忆锡予》中说,“锡予(我父亲名用彤,字锡予)为人一团和气”,“奉长慈幼,家庭雍睦,饮食起居,进退作息,固俨然一纯儒之典型”。

我母亲是湖北黄冈张姓大族之女,是一位典型的“相夫教子”的中国善良女性。我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自然会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我十六七岁时,虽然对儒家思想没有什么深刻了解,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还是读过一些。例如孔子所追求的“天下有道”的理想,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以及后来一些儒家的“视死如归”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气节,对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大概是巨大的。

因而,贝多芬那段担当人生苦难的话自然就深深地感动了我,这其实仍是我以某种儒家思想心态接受西方思想的一个例证。   我那时认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活着就应有一种历史使命感,应对社会负责任。如果一个人不甘于平庸凡俗,自然要担当起苦难,所以中国有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

自古至今有儒家精神的仁人志士都是对自己国家民族的兴衰和人类社会的幸福十分关怀,往往有一种自觉不自觉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不是为着一己的小我,而是为着国家民族的大我,因此可以为着一个理想的目标,舍生忘死。在这个时期,我常问我自己“为什么活着?”我很自然地回答:“是为了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而活,并愿为之而奋斗。”

当然,我那时的这些想法都是空洞的、没有实际内容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幼稚可笑的。但这些思想感情对我的一生来说仍然是宝贵的,因为它无疑是我们中国人传统思想文化中应受到珍视的一部分。

人为什么要活着和人为什么而活着

当岁月的印记一次又一次印在我心里;当人生的年轮一圈又一圈刻在我身上时,我不得不开始思考一个亘古不变,却又没有答案的问题——我为什么而活着?

试想,在这个广博而浩渺的世界上,每天有多少生命死于疾并死于战争。我为什么还要活着?在这个虚无而又真实的社会中,每天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痛不欲生。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或许,活着只是一种责任、只是一种连自己都无法抉择的方式。那么,既然我们已经不得已来到了这个世上,我们为什么又要平淡无奇的过完此生呢?我们何不在有生之年轰轰烈烈的拼搏一番呢?

因此,我开始坚信:世界上不会总有一种力量比我更加强大。我会崛起。在这段艰苦岁月里,也许听不到半点掌声,但我会让它在未来经久不息!

正是为了这个信念,我开始了漫漫的人生征程。不再停息,不再回首以往。我只待在成功攀上巅峰的那一刻,能用人生之笔,抒写下属于我的永恒!

我相信:从那一刻起,我的名字、我的追求、我的梦想以及我的信仰都将会毫不逊色的与其他人的一起,并列在人生的史书中!

同时,我也奉劝一些人:为人一生,虽说有种种不幸,但又何尝没有丝毫快乐。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要知道,真正想要,也是在真正能够飞上蓝天的人,是绝对不会在乎短暂的艰苦奋斗的!因为,他们所看到的,只有成功之后永恒的快乐。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不幸能够让我们时刻都在清醒,而快乐却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追求。人人都是一个不幸与快乐的集合体,但绝非人人都能在不幸与快乐中游刃有余、玩转自如。所以,我在追求,追求一个人生的黄金分割点,在那里我的一生将成为永恒!在那时,我才有资格回首过往的辛酸。既然这样,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活下去呢?我为什么而活着

对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强烈的激情充满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如那蔚蓝色的大海,深而沉稳,挥之不去。

我寻求情。情分为亲情、友情、爱情,无一不是我所渴望的。之所以渴望,首先因为情可以让我幸福,它的存在能让我在面对一切苦难时,毫不畏惧,哪怕妖魔鬼怪。之所以渴望,其次是因为情可以让我安心,它的存在安抚着一颗莫名忧愁的心,控制着欲扩张的孤寂及消极。之所以渴望,最后是因为情可以让我幻想,它的存在使我脑海中的幻想无比精彩,总幻想着当他人处于危机之时,自己能即刻到其身边保护他/她,不让对方受伤害。这就是我所寻求、所渴望的,就算它对于人生过于美好,我也相信,待我寻到它时,世界能从此光明。

我寻求知识,我渴望问尽人间优秀知识。从书中解读心灵,解读世界,让点点滴滴的感慨逐渐累积,最后一并流出,那样之畅快,真是爽快至极。在写作方面,我倒小有成就。

情与知识,将我引向圣地,但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心中荡漾。

记得我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对这肮脏、世俗的世界,已经感到无比厌恶,但心中还是同情那些人类的无知。我累了,倦了,想休息了……真想就这样闭上眼睛,全身放松进入梦乡。可我没有,也不能,因为我怕自己再也不愿睁开双眼,怕自己就这样面带微笑着离开,更怕不能再睁开双眼,看看那美丽的大自然,享受其纯洁之气息。”我渴望唤醒人类,停下那让自己步向深渊的行为,爱世界,爱自然,但我太过微小,只得无奈地看着。

这就是我的一生,若能做到近乎完美,若还能再活一世,我极愿意再活一次。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154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