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唐诗大全 >

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2018-11-02 14:01:41
|广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一起欣赏这首诗歌。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唐代:白居易

  送春君何在,君在山阴署。忆我苏杭时,春游亦多处。

  为君歌往事,岂敢辞劳虑。莫怪言语狂,须知酬答遽。

  江南腊月半,水冻凝如瘀。寒景尚苍茫,和风已吹嘘。

  女墙城似灶,雁齿桥如锯。鱼尾上奫沦,草芽生沮洳。

  律迟太簇管,日缓羲和驭。布泽木龙催,迎春土牛助。

  雨师习习洒,云将飘飘翥。四野万里晴,千山一时曙。

  杭土丽且康,苏民富而庶。善恶有惩劝,刚柔无吐茹。

  两衙少辞牒,四境稀书疏。俗以劳俫安,政因闲暇著。

  仙亭日登眺,虎丘时游豫。寻幽驻旌轩,选胜回宾御。

  舟移溪鸟避,乐作林猿觑。池古莫耶沉,石奇罗刹踞。

  水苗泥易耨,畬粟灰难锄。紫蕨抽出畦,白莲埋在淤。

  萎花红带黯,湿叶黄含菸。镜动波飐菱,雪回风旋絮。

  手经攀桂馥,齿为尝梅楚。坐并船脚欹,行多马蹄跙.

  圣贤清浊醉,水陆鲜肥饫。鱼鲙芥酱调,水葵盐豉絮。

  虽微五袴咏,幸免兆人诅。但令乐不荒,何必游无倨。

  吴苑仆寻罢,越城公尚据。旧游几客存,新宴谁人与。

  莫空文举酒,强下何曾箸。江上易优游,城中多毁誉。

  分应当自尽,事勿求人恕。我既无子孙,君仍毕婚娶。

  久为云雨别,终拟江湖去。范蠡有扁舟,陶潜有篮舆。

  两心苦相忆,两口遥相语。最恨七年春,春来各一处。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歌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相关文章:

1.白居易《轻肥》译文鉴赏

2.白居易《清明夜》鉴赏

3.白居易诗歌鉴赏精选系列

4.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711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