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唐诗大全 >

李白《北上行》译文鉴赏

2018-10-23 11:17:48
|广顺

  这首诗笔触极为细致,追本溯源,刨根究底,描绘灾民图时由环境而哭声,由哭声而身体,由身体而行动,莫不穷形尽相,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北上行

  唐代:李白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北上之苦,是因为上太行山之故。

  太行山上的履道盘曲险峻,悬岩峭壁,上凌苍天。

  马足为侧石所蹶,车轮为高冈所催,真是行路难啊。

  况且从幽州到朔方,战尘不断,峰火连天。

  剑戟闪耀着杀气,寒风吹裂了衣裳。

  安史叛军像奔鲸一样夹着黄河,像凿齿一样屯居着洛阳。

  前行无有归日,回首眷思故乡。

  在冰天雪地中挣扎,哭天悲地,痛绝肝肠。

  身上衣不掩体,皮肤粗如枯桑。

  想去汲些水来,又被洞谷所阻;想去采些柴来烧,又苦于山高路远。

  更何况在山中还可能遇到磨牙掉尾的老虎,时时有生命之危。

  山上仅有草木,打不到吃的东西,饥渴之时,唯有饮些麟水。

  叹此北上之苦,只有停车为之悲伤。

  何时才能天下太平,使人一消愁颜,重见天光啊?

  注释

  北上行:乐府古题。《乐府解题》曰:“晋乐奏魏武帝《北上篇》,备言冰雪溪谷之苦。其后或谓之《北上行》,盖因武帝辞而拟之也。”

  缘:沿着。太行:山名,在今山两与河北之间。北起拒马河谷南至黄河北岸,绵延千里。

  瞪道:有石阶的山道。

  蹶:跌倒。

  幽州:地名,在今北京市一带,为安禄山三镇节度使府所在地。

  朔方:地名,在今山西西北部朔县一带。

  毒:凝成。

  严风:严冬的寒风。

  奔鲸:奔驰的长鲸,喻指安禄山叛军。鲸,古喻不义之人。

  凿齿: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安禄山。

  剧:甚。

  陇坂:本指陇山,此指山之陇冈坡坂。

  掉尾:摇尾。

  零露浆:树上滴下的露水。

  骖:驾在车前两侧的马。

  王道平:谓天下太平。《尚书·洪范》:“王道平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初年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当时安禄山攻占洛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赏析

  魏武帝曹操有《苦寒行》,又名《北上篇》,概取诗首句“北上太行山”首二字“北上”名篇。李白此诗盖取曹诗之旨,写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备受叛军蹂躏的苦难状况。全诗格调低沉、苍凉,极富感染力。

  此诗以巧妙的设问开篇:“北上何所苦?”为找到答案,诗人以沉痛的心情审视难民们绕行的太行山:“北上缘太行”,找到这因自然环境而致的第一个原因:“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山高路陡,车马难行。随即又放眼广阔的政治背景:“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诗人找到了迫使人们迁徙的战乱这一社会问题,是为另一个原因。虽然明了“何所苦”的原因,诗人却无力为他们排解,只能以更加沉痛的笔触描绘那悲惨的情景。从“前行无归日”到“饥饮零露浆”十二句,诗人描述了“北上行”人们的惨状。接着“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诗人发出了长叹,停下马车,不忍再看,仰天狂呼:“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这首诗笔触极为细致,追本溯源,刨根究底,描绘灾民图时由环境而哭声,由哭声而身体,由身体而行动,莫不穷形尽相,给人以极深的印象。此时诗人对月挥杯的飘逸、抽刀断水的豪迈,统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两眼含泪的悲哀与深切的同情。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诗人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上)。


相关文章:

1.李白《春日行》译文及赏析

2.李白《侠客行》译文及赏析 - 5068儿童网

3.李白《猛虎行》译文及赏析 - 5068儿童网

4.李白《古朗月行》译文及赏析 - 5068儿童网

5.《草书歌行》译文及鉴赏

6.《南都行》译文注释及赏析 - 5068儿童网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7017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