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多肉植物会变红 原因是什么
多肉植物近几年来非常流行,至于为什么流行,相信只要看过多肉植物图片的人,心里都会非常的明了,那么你们知道这肉嘟嘟的小植物为什么会总是会由绿变红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肉植物会变红的原因,希望你会喜欢!
多肉植物会变红的原因
多肉变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即光照和温度。我们都知道,植物的颜色是其内部色素存在的外在表现,叶绿素使叶子显现出绿色、秋天叶黄素使叶子变黄,同样,多肉植物颜色的改变也是色素成分变化的影响。下面我们具体来解析上述两种原因的机理过程。
1、光照
光照用于改变多肉植物颜色是见效最快的方法。你可以尝试将长期在室内散光照射养殖的肉肉放置到光线充足处,用不了几天它的颜色就起变化了。在秋季紫外线强度最高的季节,也是多肉植物变色的最佳季节。如果你想肉肉变得红润可爱,不妨给他们多晒晒太阳,根据自己想要的颜色深度来调节多肉们接受光照的时长和强度。
2、温度
另一种能改变颜色的因素就是温度,养殖过多肉植物的人都清楚,冬季低温环境下,多肉植物会主动发生颜色加深的变化,开始时局部变红,后来红色逐渐加深,有的甚至变为黑色。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正是由于多肉植物的自我保护造成的。首先,低温催生植物体内花色素的合成。颜色深的色素比起清淡的绿色素能够吸收阳光中更多的紫外线,为植物提供热量,起到御寒保暖的作用。花色素的比例升高了,你家里的肉肉们也就变红了。如果你一直将它放在温暖的室内,可能就不会变色啦!
总结:综上所述,促使多肉植物颜色变化的原因就是温度和光照两方面,而作用机理正是在于植物内色素成分的改变。友情提示:不要为了一味的使多肉植物变颜色,而不顾它们的死活,让它们忍受超低温的环境或是暴烈的日光,一切都要控制在肉肉能够仍受的范围内操作哦!
多肉植物的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勿在无相关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况下服用任何可能对自己有害的植物。
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类)中有不少种类具药用成分。例如,人们会选用刺少肉厚的仙人掌属植物茎片去皮捣烂后外敷,能治痈疖等皮肤病,该属中的金武扇和宝剑掌也对腮腺炎有明显的疗效。一种球形仙人掌——乌羽玉的茎和粗大肉质根都含有一种称为墨斯卡灵的生物碱,具致幻麻醉作用。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常边喝用龙舌兰酿制的蒲儿甘酒,边食用乌羽玉(当地人称为‘peyote’)在这种彻夜狂欢中,乌羽玉的消耗非常惊人。他们似乎也很懂得保护资源,在采集这种植物时从不连根挖而是用刀贴地割取,这样土中的肉质根能很快长出新的球茎。另有两种稀有的观赏植物:月世界和岩牡丹属植物,因含同样的成分而被当做代用品。
其他科的多肉植物中也有药用植物,如有部分青锁龙属的植物就对心血管疾病十分有效。墨西哥原产的大穗花薯蓣(Dioscorea macrostachya),由于能制造可的松和其他激素便在美国和波多黎被大片种植,它还可以成为制造某些避孕药的原料。原产摩洛哥的大戟科的白角麒麟(Euphorbia resinifera)自古代就被作为药用植物,其白色汁液可制作治疗皮肤病的软膏,还能治腹泻和粘膜炎。而芦荟是被应用最广的药用多肉植物,芦荟有上百种,根据其他文献记载,其中最有药用价值的芦荟有埃塞俄比亚芦荟、木立芦荟、贝氏芦荟、五重塔、龙角草、翠叶芦荟和赤鳄芦荟。芦荟叶中富含芦荟素,芦荟大黄素和八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其他有益营养成分。可治疗疥癣、痤疮及烧伤、切割伤、擦伤、冻伤、撕裂伤、灼伤且不留疤痕,还对便秘、痔疮、胃溃疡、肺结核和高血压有效,同时能控制肿瘤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因此在化妆品工业、食品和制药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园林应用
多肉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奇特,在园林造景上能够展示出浓郁的异国情调,营造出优美的园林艺术效果。有关其园林应用,北京植物园对仙人掌及多肉植物室内装饰及应用进行了探讨,为大众的室内绿化提供适宜的养护管理办法及造景方法。而肉意浓多肉植物引种基地也通过实际栽培造景,积极探索不同的造景方法。一方面,地栽以牙买加天伦柱、金琥等高达柱状和硕大球体以及大型木本类植物昆士兰瓶干树、象腿树等作为骨架种类构建主景框架,同时搭配株型相对较小,株型各异的类群以辅助主景,丰富植物景观。另一方面,景箱栽培或盆栽,多肉植物中许多种类非常适宜于现代家庭种养,探讨多肉植物室内装饰和布置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孤植
孤植植物种类体型优美、奇特,一般由高大的柱状和硕大的球体组成,它们用于构成主景框架,给人以雄壮、威武的感觉。如大戟科的帝锦、仙人掌科的牙买加天伦住、仙人掌科的金琥、夹竹桃科的非洲霸王树等均可成为景观的点睛之笔。
配植
配植植物主要用于辅助主景,在确定好主题植物后,其它植物根据植株大小、形态与色彩,遵循“三五成群、色彩各异;或聚或散、或偏或离;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布景原则,合理搭配。这类植物种类较多,株形奇特,个体相对较小,造景时宜于归类集中展示。如在高大的黄花仙人掌下种植仙人掌科星球属、乌羽玉属植物,在昆士兰瓶干树下种植仙人掌科、瓦苇属、马利筋亚科的植物。
多肉植物的栽培技术
【多肉植物种类繁多,科属之间习性各不相同。以下方法建议仅供参考。】
配土
最常用的配土方法:泥炭土+珍珠岩(1:1)
一般生活在野外的多肉(某些喜水多肉除外),土壤中沙子的比例最大,然后才是碎石及泥土。经过实地考察发现,野外的多肉有大部分生活在沙子+碎石70% 比例以上的地区。
但是我们买回家的多肉几乎都是大棚里刚出锅不到一年的苗苗,好一点有一年多的大苗,但是相比野外的多肉来说,生活在大棚的温室环境里完全经不起折腾。所以买回家后有的多肉两周甚至一个月状态都不见好转,这个与土壤的使用有很大关系。
有很多花友误认为多肉植物喜欢沙质和颗粒的土壤,所以一开始就使用比例超过80%的沙子与颗粒。对于苗苗们来说,短时间内基本都不会生长,甚至有的直接就慢慢枯死掉。
1、刚买回家的多肉,最好使用松软的泥炭土(对于不同习性的多肉要随机应变)先生根。
植物都是靠根系吸收营养的,根系生长是否健壮与多肉们的状态是有直接关系的,泥炭土因为松软,非常利于生根。不过使用100%的泥炭土又会出现积水太多,或者干透后结板的情况,这样很容易导致多肉直接腐烂。
经过长时间观察和总结,我认为对于苗苗类多肉,比较合理的配土方法为:泥炭土60% + 沙子20% +颗粒20%如果找不到河沙,全部换成颗粒也可以;颗粒可以是珍珠岩、火山岩、蜂窝煤、陶粒、石子等
2.对于成年老株(一般指2年以上的多肉,根据品种差别略有不同),配土方法也差不多,只是把沙子和颗粒的比例加大一点:泥炭土+沙子+颗粒 1:1:1这样的比例就很合适了~如果想让多肉长得更肥,就需要换更深更大的花盆。
多肉的个头与土壤深度有直接关系,使用又深又大的花盆,或者直接地栽,多肉往往会超出正常大小生长。
3. 颗粒增多后,水分流失较快,多肉吸收能力下降,就会消耗自己的叶片来供应养分。所以这时候最底层的叶片就会慢慢干枯脱落掉,时间一长自己就长成小树桩了。
又因为底部叶片一直不停的脱落,造型上越来越接近椰树。
这时候的配土比例是:泥炭土10%~20% +沙子20% + 颗粒60%~80%。
对于番杏科和瓦苇属的多肉植物,由于其原产地的环境用纯粗砂介质能最好的模拟,所以比较推荐完全使用颗粒介质
比例并不要求太严格,总之就是加大土壤中颗粒的占有率,但是对于除瓦苇属和番杏科以外的多肉植物也不太推荐完全使用颗粒。土壤含有的养分,对其生长有益。
浇水
注意控制好浇水。要做到见干见湿,要注意到是干湿程度。
所谓"见干",是指浇过一次水后等到土面发白,表层及内部土壤水分消逝后,再浇第二次水,不能等盆土全部干了很久才浇水。一般的方法是把手指伸进土壤内部感受干了再浇。如果内部是湿的就不宜连续浇水,容易造成土壤下部积水,严重的导致烂根。
所谓"见湿",是指每次浇水时都要浇透,即浇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渗出为止,不能浇"半截水"(即上湿下干),因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其根系大多集中于盆底,浇"半截水"实际上等于没浇水。
采用"见干见湿"方法浇水,既满足了这类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又保证根部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气,有利植物健壮生长。[15]
日照
多肉植物在其原生地环境下每天都会接收到至少3-4小时的日照,有些品种甚至会受到6-8小时的阳光照射。由于日常居住条件的限制,一般家庭不可能每天接收到长时间高质量的日照,但是只要保证有一个朝南的窗户,每天至少2小时的日照,也是足够的。
充足但适度的日照可以使多肉植物变得健壮,株型更紧凑,颜色更鲜艳,状态更健康,且不易被真菌感染,染上虫害的可能性也会更小。特别是在春秋这两个生长季节,要尽可能增加日照时间。[16] 多肉植物分冬、夏型种,冬型种冬、春、秋生长,夏季休眠,而夏型种夏天生长,冬天休眠。日照时间包括浇水频率都要依休眠情况而定,一般休眠时,日照不能过强,浇水频率要稍微降低。
开花
在狭义范围内(即不包括低等植物),所有多肉植物都会开花。开花是植物生长周期中必不可缺的一环;目的是为了结种子,繁衍后代。花友们大可不必因多肉开花而惊慌。
多肉植物开花时会消耗许多养分。对于景天科和瓦苇属的多肉植物,如果不是有杂交育种的打算,尤其是在多肉本身状态并不好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用剪刀将花茎剪掉。当然也可以留着花朵欣赏。
如果花朵还未开便枯萎了,就说明多肉养分不足或养分吸收不良,此时就应检查植物的根系是否健康,以及土壤的配比、养分对多肉是否合适。
一些科属的多肉植物开花时,由于花朵所分泌的花蜜和散发的味道,可能会招来虫害。例如景天科植物的花蜜有时会吸引蚜虫,原萝藦科(现并入夹竹桃科)[17] 的部分多肉植物开花时散发的气味会招来苍蝇,甚至花心内生蛆;此时一般只需剪掉花朵就可以根除虫害。
需要注意的是,有个别科属的多肉植物,如景天科的瓦松属、长生草属、瓦莲属等属,及天门冬科的龙舌兰属、凤梨科的大部分种类等,开花后会死亡,景天科的莲花掌属植物在开花后会单枝枯萎,但不会整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