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科普 > 十万个为什么 > 社会与文化 >

文学语言如何保鲜:五字能赢千秋新吗

2018-01-31 17:34:22
|嘉馨

  文学语言要求新鲜。文学语言的运用须有时代、民族、地方、个人的特色,要去陈言,发前人之所未发,写前人之所未写,这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南朝有个诗人谢灵运,用“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指冬天叫的鸟已被春天的鸟所替换)两句诗写这两句写作者久病之后开窗眺望,忽然发现池边已生出春草,树上的鸟声也变了。原来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顿感春意盎然,生机勃发。诗名又自然,又新鲜。后人称赞说:“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认为“池塘生春草”将流传万古。这个评价,实在高不过;它反映出读者对“推陈出新”的渴求和赞赏。

  写春天的诗,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了,例如“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这两句,就写出了早春二月天气转暖,黄莺歌唱的景色。这以后,描写春光的诗层出不穷。写春,免不了写日月风雨、山水花鸟。古代很多杰出的诗人,在立意上、语言上力求翻新,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杰作、佳句。

  在谢灵运之前的晋代,乐府古辞中可以读到“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的名句;在之后的唐、五代、宋,造语新颖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

  春风如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东方风来满眼春。(李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李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张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短。(晏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野荠花。(辛弃疾)

  上面这些诗句,都是绕着春字做文章,意新语新,富有活力。这么多写春天的诗句,是不是把写春的词句用完了呢?远远没有。人们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是无限的。例如,清代诗人龚自珍的“风酥雨腻江南春”,不又是别开生面的写春天的语言吗?

  到了现代作家的笔下,春光就更讨人喜欢了。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春》,用语是多么新鲜呀: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原标题:【文学知识】五字能赢“千秋新”吗?——文学语言要求新鲜

  公众号:花椒树下学作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5055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