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科普 > 十万个为什么 > 动物世界 >

为什么螃蟹断足之后能再生 原因是什么

2018-01-26 18:06:45
|康娣

  秋风渐凉,正是一年一度吃蟹的最好时节。人们常以吃到一顿鲜美的大闸蟹为乐事,还记得在海边抓螃蟹的时候螃蟹弄断自己的腿逃跑,你肯定好奇螃蟹的腿断了怎么还可以再长出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螃蟹断足之后能再生的原因,希望你会喜欢!

  螃蟹断足之后能再生的原因

  首先是蟹的躯体具有再生功能。蟹的十肢都有天生的“折断线”,若有一肢被“敌人”咬住了,或受了伤,或夹在石头缝里,它便立即收缩一种特别肌肉,断掉这一肢。断去的肢体并不流血,因为肢内有特别的膜,将神经与血管完全封闭。身上又有特别的“门”,能将断处关闭,血细胞立即产生蛋白质,开始长出新肢。

  螃蟹受惊时,它会自动放弃被捉住的足而逃命。但从什么地方自断,是有一定位置的,折断点是在具有可防止伤口流血的特殊构造部位,即足的基节与转节之间。壁虎在尾巴被敌害按住时,会剧烈扭摆,自己弄断尾巴,逃之夭夭,其奥秘在于它的每个尾椎骨中都有一个光滑的“自残”关节面,与其连接的肌肉、皮肤、鳞片都比较松懈,断尾处伤口愈合很快,形成一个尾芽基,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胞分裂、增生,长出一条并不悦目的再生尾来。与此类似,头足类软体动物章鱼,在一只触手被敌害紧紧咬住时,它也会用力收缩,使触手自断下来,伤口血管剧烈收缩,自行闭合,几小时后,又能通畅,伤口第二天就能愈合并开始生长出新的触手来。

  环节动物蚯蚓的再生能力十分奇特,它在被切断的地方,会生出新的胚胎组织,很快可以补偿失去的部分,切掉尾巴比切断头部再生快,年幼的比年老的再生快,关键是肢体中是否还有神经索,如被完全摘除,就无再生机会。腔肠动物水螅被切成几个小段,它的每一小段都能长成一个小水螅,即使把水螅的垂唇从口部切开,它居然也会长成一个双头的怪水螅。把棘皮动物海星“碎尸”几段,投入大海,每一段都能长成完整的海星。

  可以看出,动物物种愈低级,年龄愈幼小,再生能力愈强,比较起来,低等动物肢体里的神经比人体多得多,因此受伤后也会愈合得快些。而壁虎、螃蟹、章鱼的断肢,则几乎都是发生在特定部位,这已经成了动物适应生存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了。

  螃蟹的生活习性

  寻食

  螃蟹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寻找食物,它们一般并不挑食,只要螯能够弄到的食物都可以吃,小鱼虾是它们的最爱,不过有些螃蟹吃海藻,甚至于连动物尸体和植物都能吃。

  竞争

  螃蟹吃别的动物,其它动物也可能吃螃蟹,例如人类就把螃蟹当美食佳肴,还有水鸟也吃螃蟹,有些鱼类也像人类一样喜爱吃蟹脚。年幼未成年的幼蟹成群在海中浮游时,可能会被其它海洋生物捕食,也因此螃蟹产卵时都要下很多的卵,以保证螃蟹的成活率。

  繁殖

  它们靠母蟹来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会产很多的卵,数量可达数百万粒以上。这些卵在母蟹腹部孵化后,幼体即可脱离母体,随着沿岸潮流到处浮游。经过几次退壳后,长成大眼幼虫,大眼幼虫再经几次退壳长成幼蟹,幼蟹外型几乎与成蟹相同,再经过几次退壳后就变成蟹。大部分的海水蟹类都是卵成熟之后,不孵化直接排放于海洋。

  螃蟹的移动方式

  地磁场说

  螃蟹是依靠地磁场来判断方向的。在地球形成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地磁南北极已发生多次倒转。地磁极的倒转使许多生物无所适从,甚至造成灭绝。螃蟹是一种古老的回游性动物,它的内耳有定向小磁体,对地磁非常敏感。由于地磁场的倒转,使螃蟹体内的小磁体失去了原来的定向作用。为了使自己在地磁场倒转中生存下来,螃蟹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干脆不前进,也不后退,而是横着走。

  生物学角度

  螃蟹的头部和胸部在外表上无法区分,因而就叫头胸部。这种动物的十足脚就长在身体两侧。第一对螯足,既是掘洞的工具,又是防御和进攻的武器。其余四对是用来步行的,叫做步足。每只脚都由七节组成,关节只能上下活动。大多数蟹头胸部的宽度大于长度,因而爬行时只能一侧步足弯曲,用足尖抓住地面,另一侧步足向外伸展,当足尖够到远处地面时便开始收缩,而原先弯曲的一侧步足马上伸直了,把身体推向相反的一侧。由于这几对步足的长度是不同的,螃蟹实际上是向侧前方运动的。然而,也不是所有的螃蟹都只能横行。比如,成群生活在沙滩上的长腕和尚蟹就可以向前奔走。生活在海藻丛中的许多蜘蛛蟹,还能在海藻上垂直攀爬。

  实验发现

  通过实验发现螃蟹体内的与肢相连的骨眼(肌肉束通过的地方),对于每条肢都有上下两个骨眼(即两束肌肉)与之相连。而且其肢基部关节弯曲方向是背腹方向,所以当肌肉收缩时,便牵动肢沿背腹方向运动,所以螃蟹便横向运动。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499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