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
2.能力目标: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培养学生分析、体验、估测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一分钟的概念,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正确进行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转化。
教学难点:
估计1分钟有多长。
教学教法:
1.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
2.让学生对1分钟时间的长短有尽情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切实感受数学就在他们生活中。
3.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并通过合作交流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学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具体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听一听,猜一猜、数一数、试一试、想一想、摸一摸、估一估、写一写、折一折、说一说…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亲身体验1分的长短,并发现分与秒的关系,体会时间的价值,学会做时间的小主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面。
学具准备:
题卡、手工纸、文字、写字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情导入
同学们,时间老爷爷听说你们上节课表现非常好,邀请你们欣赏儿歌《时间像小马车》。大家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一分《时间像小马车》音乐)我们欣赏到这里,谁愿意说说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学生一定会说这首儿歌很好听,就是太短了。老师由此引出这短短的一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从而引出新课,板书课题及副课题。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听音乐初步认识1分钟有多长。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实践探索,学习新知 。
这节课相对于以往的数学课来说,它的特殊之处是以体验为核心。因此这一环节教师设计了开放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参与——体验——发现——总结”的过程。
1.数心跳,体验1分钟。
这里让每个孩子通过数脉搏知道心跳1分跳多少次?通过这种实际操作,既可以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明白“1分钟”的概念,以自身的体会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
2.1分能干什么。
在这里我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了全体总动员:先让每个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活动进行1分钟体验,并汇报活动情况。如数数、默写乘法口诀、写字、画画、做口算题、折纸等活动。然后举例说明生活中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1分可以干很多事情。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应该利用好时间,不能随便浪费掉1分1秒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德育教育。
3.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在探讨分与秒的关系这一问题时,先是提问学生钟面上分针、时针的名称,进而认识秒针。学生只有明确1秒的长短,才能够更加准确、真实地知道1分的长短,为估计1 分钟打基础。然后我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观察钟面,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一看、数一数、分针与秒针的走动情况,学生发现了分与秒的关系,1分=60秒,为了加深印象,让学生随着秒针的走动数数,来进一步体验一秒与一分的关系,有效的落实了本节课的重点。
4.体验1分有多长。
通过两个活动来让学生感受1分钟的长短
①耐力体验1分钟。单脚站立,手平举。看哪个小朋友能坚持1分钟。
②观看1分钟精彩动画片《猫的集会》。(出示课件)
③交流:这时我会问:精彩动画1分钟和耐力体验1分钟,你有什么感受?
以两次活动对比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说说对两种活动过程的不同的时间感受。学生一定会一致认为动画片的时间短,耐力体验的时间长。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感觉时间的长短有时还与心情和喜好有关。学生的积极参与、激情投入是这节课活动成功的基础。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活动一:学生在小组内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如:计算、数数等。集体计时,汇报结果。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在一分钟里能做这么多事情,很骄傲。
活动二:估计1分有多长。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先伏桌休息自己估计1分钟时间到了就坐端正,看谁估计的时间最准确或最接近。(放音乐《兰花草》) 这时课堂气氛推向____,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
新课标中倡导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还原于生活,指导于实践。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活动感受到了1分钟后,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估计1分钟的长短,促进知识的进一步的巩固与应用。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四、结合生活,课外延伸。
分钟记忆大赛。
这个环节的设计我让孩子们当导游,1分钟内看谁记住的景点多,
让孩子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五、全面总结,强化感受
为了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提问:现在离下课只剩1分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对时间老爷爷和大家说点什么?让学生们互相交流、汇报。师总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老师在这里真的希望以后你们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做个珍惜时间的孩子。
这一环节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时间的重要,一节课过得很愉快,便会觉得时间很快。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出示时间格言意在进行课外延伸,激励学生,让学生珍惜时间,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布置作业:回家后让父母帮忙测一测你1分能跑多少米?
通过课后实践活动继续体会1分能干什么。
板书设计:整个板书我做到简洁明了,加深学生的印象。集中学生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还包括背景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构认知。
2.在活动中学习。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种手脑并重的操作。在体验1分钟和估算1分钟有多长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活动,这样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能真正感知自己在1分钟内能干多少事情。在体验了1分钟有多长后,课堂并没有机械的教学生分与秒的关系,而是进行了随着秒针走动1圈数数的练习,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直观形象动态的实物操作,利用实物钟面直观形象来突破重点难点,进一步验证了1分=60秒。这节课设计的体验活动虽然多,但是我注重了体验的层次性,所以并不重复,而是令学生每次的体验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66—6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让孩子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
2、过程目标:在具体活动中,让孩子亲身体验一分钟的长短,从中感受时间的意义。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以及培养孩子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教学难点:
估计一分钟有多长
教学准备:
课件、光盘、实物钟表、秒表。
学生准备:
每人一个钟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师:请大家看屏幕:一分钟(出示课件——来自人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七课《一分钟》这篇课文)
“丁零零,闹钟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 ,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过了一分钟,元元起床了,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起初用走的,后来一看手表说:“糟糕,快迟到了。于是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只能走路上学了,当他走到学校门口,一看手表说: “糟糕,迟到了二十分钟,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看完这个故事,大家想说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是啊!一分钟很重要,那么一分钟究竟有多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分钟。”(板书:一分钟)
二、实践活动、探索新知。
1、一分钟有多长
A、观察探索
师:请大家静静地看屏幕,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分钟。
(出示课件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
师:同学们,这就是一分钟。(板书:1分钟)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秒针走了一圈。
师:哪根针是秒针?
生:又细又长的那根针是秒针。
师:对,最细最长的那根针是秒针。
师:秒针走的时候你有没有听到什么?
生:我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
师:是啊,秒针滴答一声走过一小格是一秒。
师再次操作课件演示一秒,得出(板书:秒针走1小格是1秒),那刚才同学们看到秒针走了一圈,那是走了几秒呢?请大家再看一次钟面,轻声的数一数秒针一圈走过几小格?(出示课件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
师: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远呢?
生:分针走一小格,所以一分等于60秒。
师:是啊!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师板书: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1分=60秒)
师:请大家把它读一遍。
B、动手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钟表,先拨出:1秒、30秒,再拨出1分钟,观察一下是不是秒针走完一圈,分针也正好走了一小格也就是一分钟。(体验1分=60秒。)
2、一分究竟能干什么呢?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一分钟,那么一分钟 能干什么呢?(师板书:一分钟能干什么)
活动一:数一数
师:请同学们举起你的左手,用右手的三根手指按住这个地方,你感觉到它在动吗?(师走到学生中间边说边示范)
生:感觉到了。
师;跳动的地方就是脉搏,都找到了吗?没找到的同学可以请老师帮忙。(师帮助个别没找到的学生)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请你数一数脉搏一分钟跳动多少次,准备好了吗?好,开始!(师用秒表计时。)
师:谁来告诉大家一分钟他的脉膊跳动多少次?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这个年龄脉膊一分钟跳动一般在70——90左右,如果心情紧张或者是剧烈运动之后脉搏跳动会加快。请同学们回家后让爸爸妈妈帮你看时间,自己再算一算。
活动二:做一做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活动,有口算题,数数、读课文、写生字、背口决,请大家选择你最喜欢做的一件事,等会儿请喜欢读书的人数数看你一分钟大约读多少个字;喜欢写字的人看看你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字;喜欢数数的看看你一分钟能数到几;喜欢做口算题的做做看你一分钟能算几道题。
学生选择,并做好准备,师出示口算题。
师:现在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你能做什么,能做多少?准备好了吗?开始!(师计时)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在这一分钟内做了什么?做了多少?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在学习上一分钟我们能做这么多事情,那么在生活中一分钟能做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说得很好,一分钟在生活中能做很多事情,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一分钟,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刚才元元就是多睡了一分钟,结果就迟到了20分钟。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活动一:估一估1分钟的长短
刚才老师让大家在1分钟里做了许多活动,那么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要求小朋友们做一件你喜欢的事情,估计用了一分钟时间后停止,看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近一分钟。
师计时,学生活动,记录下数据,在全班交流。
生1:我是用数数的方法,我慢慢的数到60下,估计就是一分了。
生2:我是用写字的方法,我写了25个字估计要一分钟。
活动二:估计几分钟的长短。
同学们除了要学会估计一分钟的长短外,还要学会估计几分钟,今天这么多个老
师来我们班听课,我请大家为老师们唱首《老师,您好》的歌好不好。大家唱完后估
计一下大约用了几分钟。(师放音乐,出示歌词,全班齐唱。)
生自由发言,说说大约几分钟。
现在离下课时间只剩( )分钟了,我们抓紧时间完成书上练习
1、课本66的“想一想”
2、课本67的“练一练”(可灵活省略,作为课外作业)
3、纠错题:大家好!我是文文。我每天晚上睡9分钟,早晨6:30起床,然后做运动,我跳跃10下用了7分钟。这时候,妈妈已经做好饭了,吃饭只用了10小时。我背上书包和妈妈说声再见,高高兴兴的上学了。
四、课堂小结。
这节40分钟的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初步建立1分和1秒的时间概念,使隐性概念转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概念。
2.尝试估计经历的时间。知道1分=60秒。
3.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活动的项目准备(皮球、跳绳、呼啦圈、口算卡、珠子)、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新
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大家上课,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你们应该怎样表现呢?
生1:要积极发言。
生2:大声地说话。
生3:倾听同学的发言。
生4:开动脑筋思考。
生5:……
( 评析 看似这段设计跟教学内容没有关系,其实这正是教师的精心安排,为后面自然引入“1分”做好铺垫。)
师:今天,就看谁的表现最棒。刚才打上课铃时是11:05,现在是11:06,时间刚好过去了1分,那么1分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听一段1分的音乐,好吗?
(电脑播放1分的音乐,屏幕中钟面上分针悄悄地走着,学生静静感受1分。)
( 评析 让所有同学一起初步感受1分的长短,教学中,若能边听边划拍子更好,这样,学生感受到的1分将更加具体。)
二、探究新知
1.感知1分(活动1:做口算题)。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们在1分里能做哪些事情呢?
生:……
师:以上都是大家估计的情况,刚才有位同学估计1分能做__道口算题,那么你们1分大概能做多少题呢?接下来,我想请你们估计一下,1分能做多少道口算题?
生:……
师:每个人都把自己估计的题数记在心里。
记住了吗?那么每一分到底能做多少题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请同学们拿出口算纸,准备,开始。
停,请把笔放下。请同学们交换口算纸,我们一起对答案。对的打“√”。
说说你们1分做对了多少题?(3人说)
全体同学一起说吧。“我1分做对×题。”哎呀,我们南师附小二(8)班同学的口算水平真棒呀。
( 评析 把体验1分和估算活动巧妙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具体感知1分的长短。不但发展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而且较第一次活动,更能让学生建立起个性化的1分概念。而且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估算能力。)
2.体验1分(活动2)。
师:口算是我们在课堂内经常进行的活动,那么课下你们喜欢进行哪些有趣的活动?
生1:我喜欢跟爸爸下象棋。
生2:我喜欢与同学比赛拍皮球。
生3:我平时喜欢转呼啦圈。……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跳绳、皮球、呼啦圈、珠子(师说一种示意一下这种器材),同桌商量,选择1项你俩最喜欢的活动。1分活动完后,还要评比各项比赛能手,有信心挑战吗?先商量好了的,就到这儿领取器材(学生领器材),准备好了吗?准备——开始。
(电脑再现1分的音乐及时钟,学生活动)
师:停!把活动器材放回原处(上位)。现在老师要现场采访一下,你1分干了什么? (师贴课题:1分能干什么)
跳绳的先来说吧。哪些是跳绳的(挥手),站起来。(师贴:跳绳,板书__下)
生:__1分跳了__下。……
师:1分跳__下,(板书:__下)祝贺你,“跳绳能手”(师发奖)。
师:拍皮球的汇报吧。
(拍皮球、转呼啦圈、夹珠子的依次汇报,选出各项能手。)
( 评析 通过学生喜欢的各种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1分的长短。把抽象的1分概念转化为“我跳__下是1分”。)
3.认识分与秒的关系。
师:紧张的比赛结束了,听,什么声音又向我们走来。(电脑里显示秒针走5秒的滴答声钟面)
( 评析 此处课件使用恰到好处。把在实际教学中不易操作的活动用课件来展示,帮助学生观察、直观感知秒针的走动及其声音。)
生:滴答声。
师:这是钟面上哪根针走动的声音?
生:秒针。
师:对,就是这根又细又长的秒针在钟面上跑得最快,(点击:闪动秒针)它可以记录比1分还短的时间。
师:看,秒针滴答一声走多远?
(电脑显示秒针走1秒的滴答声钟面)
生1:走1小格。
生2:1秒。
师:它走1小格是1秒。谁能学学秒针走1秒的滴答声?
( 评析 这一设计看似多余,但其实是在让学生感知1秒的长短。)
(生学)学得怎么样?我们再来听一遍。(点击)还有谁想学。
师:那它走5小格是几秒?
生:5秒。
师:谁能模仿秒针走5秒的滴答声?她学得怎么样?那么你能试试吗?谁会用数数的方法数出5秒?
师:同学们,猜一猜,1分内你能听到多少次秒针走的滴答声?
生猜想(几人说)。
( 评析 这一“猜”的活动,可以引发学生估计,也可引发学生推理。)
师:到底多少次呢?我们来做个实验吧。请大家拿出学具钟,拨动秒针1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操作汇报。
生:我发现秒针走1圈,走了60小格,是60秒。(板书:60秒)
生:分针走了1小格,是1分。(板书:1分)
师: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看屏幕,大家边观察边默数。
(电脑课件进行验证)
师:秒针走1圈,同时分针走1小格,那么分与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 评析 此处不是直接告知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在前面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去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生1:1分=60秒。
生2:60秒=1分。
师:原来你们都有同样的发现。(板书:1分=60秒)把你们的发现大声读一读吧。(生齐读:1分=60秒,60秒=1分)
4.估计1分。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钟面发现1分=60秒,那么没有钟、也没有表,怎样掌握1分的时间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 评析 让学生逆向思考多久是1分,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1分的概念。)
生1:默数60下。
师:数给大家听听。
生2:数脉搏。
师:我们一起来试试。右手指尖搭在左手的脉搏上,就可以感到脉搏在跳动。
生3:打60个点。
师:示范一下。
生4:数心跳。
师:示范一下,注意把手放在胸部偏右一些的位置。……
师:同学们有的是默数,下面,用你们喜欢的方法闭上眼睛估计1分的时间,可不要发出声响。时间到了,就轻轻地举手示意,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近1分,明白吗?
师:闭眼,——开始。
(电脑显示1个无声的钟面)
师:好,__估计的最准确。你真了不起。
5.总结。
师:同学们太了不起了,今天我们进行了许多1分时间的活动,你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能和大家聊聊吗?
生:……
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从活动中体验了1分时间的长短,认识了分和秒的关系,懂得要珍惜时间。
三、新知拓展
师:下面我们一起玩1分竞猜游戏。在“珍惜时间”这4个板块的后面都藏有判断题。请第一小组组长选择题板……第一组选择的是“珍”,对用“yes”错用“no”,明白吗?答对的就赢得一枚金牌。
( 评析 此处教师适时融入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育人目的。)
四、总结全课
师:在竞猜游戏中,我们获取了许多有关1分的信息,同时也觉得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一起看比赛结果,今天的冠军是第×组,祝贺他们。希望大家今后能像现在这样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五、案例点评
活动设计有层次。如播放音乐是教师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做口算题是让学生个性化地感知1分的长短。有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感知1分的长短,建立1分的具体表象。接下来的又一活动是让学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旨在加强学生对1分的直观感受,寓教于乐。但感觉教师安排的“跳绳”“拍皮球”等活动,活动强度较大,不宜在课堂教学中进行。
课堂中的活动教学不宜太过花哨。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做数学的过程,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所以,课堂中的活动只要能说明问题就好,不必太多、太花哨。有的课堂教学活动很多,一个接着一个,让人眼花缭乱,课堂中学生也都愿意参与,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但过后学生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是否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恐怕很难说,教学目标被热闹的活动冲淡了,数学本质的东西反而被掩盖起来了。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 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3、初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钟面。
2、初步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
3、正确地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难点:
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准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
钟面、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一个闹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钟)
2、师:闹钟有什么作用呢?
3、关于钟表的知识你还知识哪些?
(复习:时、针、分、秒针以及整时、半时 )(准备复习题)
师:其实关于闹钟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一起学习!
二、 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一)认识钟面
1、师:首先,请同学们看这个钟面的构造,你有什么新发现?(看谁汇报的多)
2、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教师板书
格: 有12个大格
共60个小格(1大格有5小格)
(二)认识时、分
1、师:请同学们看电脑演示:当分针走一小格表示多长时间?(一分)
问: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几分?走2大格呢?走3大格呢?走5大格呢?那么走一圈呢?
2、电脑演示: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久?
问:时针从12走到1是过了几小时?从1走到2又是几小时?那么时针从8走到10呢?
(三)认识时、分的关系(拔一拔)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时和分,下面请大家看屏幕演示,请你观察时针和分针都有什么变化?观察后然后小组讨论以下通过他们的变化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的发现?
生:分针拨了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
师:说对了,你真会观察事物。时针走一大格是几小时?(一小时)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呢?(60分)那么你从刚才的操作和观察中发现了时和分的关系了么?(1时=60分)(板书)请同学们读一下
(四)想一想
与学校生活实际结合,初步体验时分之间关系,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一节课的时间是( )分,再加( )分是1时了。
4、总结探究到的关于钟面的知识,完成书上的填一填。
二、认读时间
1、认识整时,学习整时的写法。(整时)
出示9时的钟面,读时间,说方法,写时间:9时,教新的几时方法:9:00。说明“:”表示“时”,两点前面写时,是几时就写几,两点后面写分,由于是整时,就写两个0来占位。(师说:钟表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怎样才能把钟表上的时间记录下来呢?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可以用汉字“时”、“分”来表示,也可以像有些电子表一样用“:”来表示。)(可再示范一个或让学生拔一个整时)
学习9时01分、9时05分的认、读
2、认识几时几分,写分不满10的时间写法。(非整时)
出示9时08分的钟面,读,写时间,强调08分不满10,用0来占位。如果分满10分就不用写0了。(可再示范一个或让学生拔一个几时几分)
总结:读几时几分的方法: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读几时几分。
4、练习认、读、写几时几分
(1)认读“试一试”中的时间,巩固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练习新的记录时间的方法。
(2)知道电子钟表显示的时间读起来简单明了,但显示的时间和钟面时间是一样的。
三、 巩固练习
1、认读小明作息时间表,小组合作,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懂得要合理安排时间。
2、书中连一连,巩固练习认读写时间。
3、小游戏:你说我拨、我说你拨。
4、拨出小明家人喜欢的节目时间,小组合作,评出小组。
四、总结
下课的时间到了,说出是几时几分。____惜时间教育
板书设计:
认识时、分
有12个大格 时针 →1大格→1时
共60个小格 分针 →1小格→1分
1时=60分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
1、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懂得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二)知识技能
1、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
2、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路线。
3、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提问与交流的能力。
(三)过程方法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问、交流,加深对方向的辨认。
教学重点:
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
会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路线。
设计思路:
情境设置—探究新知—巩固应用。
教法学法:
引导观察法,协作交流法,操作体验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
小红、小明、小刚去看望老人。
二、探究新知。
1、明确图中信息。
圆点表示建筑物。
线段表示道路。
数量表示路程。
方向标表示方向。
2、探究三位小朋友从家出发到敬老院的路线。
(1)自主探究。
(2)互相讨论。
(3)交流汇报。
3、讨论:到敬老院,谁走得最远?谁走得最近?
(1)同桌讨论。
(2)交流结果与方法。
4、升华: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同桌提问。
(2)汇报交流。
(3)适时评价。
三、巩固应用。
1、确定游乐场的位置。
(1)理解图中的信息。
(2)讨论。
(3)交流汇报(演示确定位置的方法)。
2、帮助小动物寻宝。
(1)理解图中的信息。
(2)讨论。
(3)汇报评价。
3、帮小兔送信。
(1)理解图中的信息。
(2)学生自主用彩笔画出路线。
(3)交流大屏幕的路线。
(4)讨论:送完信,小兔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
四、作业布置。
(1)给家长描述自己绘制的小兔送信的路线。
(2)说一说从学校到军人服务社的路线。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6】
一、教材解读
《有多少张贴画》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这课通过创设“有多少张贴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利用迁移,主动编6的乘法口诀,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
二、学情分析
1、9句口诀中已学过了前5句口诀,在学习2到5的口诀时他们都提前背了所有的乘法口诀。并会用口诀解决简单的问题。也对编口诀有一定的经验。
2、学生不会用已学过的口诀来记忆新知。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与技能: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理解口诀的意义。
2.过程和方法:能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学会用类推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体验从已有的知识来探索新知识的方法。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编制、记忆6的乘法口诀,并能结合口诀解决问题。
五、教学难点
口诀中新旧知识的联系,学会在已知的信息中寻求方法。
五、课前准备
课件,乘法算式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同学们猜猜他是谁呢?(课件出示图片)学生齐声说:“青蛙”。很好我们让小青蛙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好吗?
同学们,你们能估计这有多少张青蛙图片呢?
生:54张。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估计的呢?
生:一排一排的数,一共有9个6,用乘法口诀算的。
师: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是不是有54张贴画吧!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兴趣继续学下去。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说一说,试一试
师:要很快数出有多少张贴画,你有什么方法吗?
生:一横排一横排的数。
师:好,我们一排一排地数一数,好吗?(课件出示一排粘贴画)一排有几个?
生:一排6个
师:1排是几个6,列乘法算式,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板书)
1×6=6一六得六
2排是几个6,列乘法算式,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板书)
2×6=12二六十二
3排是几个6,列乘法算式,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板书)
3×6=18三六十二八
4排是几个6,列乘法算式,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板书)
4×6=24四六二十四
5排是几个6,列乘法算式,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板书)
5×6=30五六三十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几句口诀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五句口诀在学2-5的口诀时学过了。
设计意图:让他们很快的联想之前学习的口诀并应用到今天所学的内容中。
师:真棒!那你们知道下一句口诀怎么写吗?
生:知道,一共有六排,每排有六张贴画,一共有36张贴画。
师:很好!你们能说出相应的算式和口诀吗?
生:能,6×6=36六六三十六。(板书)
师:假如老师忘了六六三十六这句口诀怎么办呢?你有什么方法帮老师记住这句口诀呢?
生:只要记住五六三十,在它的上面多加一个六就是六六三十六了。
设计意图:前面几句口诀都学过,让他们知道是几个几相加,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一个六就可以,对后面找规律做铺垫。
师:恩,同学们真不错。那你们能编出后面的口诀吗?(依次偏出后几句口诀并板书)。
同学们很棒,通过我们大家的合作把口诀编完了,那你们知道我们今天学的是什么呢?
生:6的乘法口诀(板书)
师:真棒!请大家齐读口诀。
2、找规律
师:我们刚编制了6的乘法口诀,同学们表现真好,聪明的小朋友观察这些算式,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1:每道算式都有6。
生2:一个乘数依次增加1,积依次增加6。
生3:都是六个六个的相加。
生4:积小于10口诀中都有“得”。
师:真棒!老师用一句话来总结这几个同学说的规律,就是一个乘数是6不变,另一个乘数依次增加1,积依次增加6,积小于10都加得。
设计意图:让他们自己找出规律,是能更好的让他们牢记口诀。假如忘记了其中以句口诀,记得规律就能偏出后面的口诀。
3、记忆口诀
小组之间记忆口诀五分钟
师:时间到,请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提问,一个说口诀的上半句一个说口诀的下半句。(对口令)
全班一起背诵6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对口令加深口诀在他们心中的映象。
三、巩固应用小游戏
1、师:大家记住6的乘法口诀了吗?
生:记住了。
师:真的吗,你们能接受老师的考验吗?
生:能!
游戏1:把乘法算式补充完整。(拿出做好的乘法算式卡片)
游戏2:“找朋友”。几位同学拿乘积,另一些同学拿着算式卡片去找他们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游戏让学生更牢固的记住6的乘法口诀,把课堂气氛退到点。
2、出示课件中的练习题。
设计意图:记住6的乘法口诀后,会用口诀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生1:6的乘法口诀。
生2:怎样记住六六三十六,只要在五六的基础上多加一个6就可以了。
生3:6的乘法算式每道算式都有6。
生4:一个乘数依次增加1,积依次增加6。都是六个六个的相加。
生5:积小于10口诀中都有“得”。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我们在学习6的乘法中,发现了口诀的许多特点,还找到了乘数和积变化的规律。还学会用口诀解决问题。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了,同学们下课后把口诀熟记哦!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使他们对口诀进一步的记忆加深并对以后学习7-9的口诀做铺垫。
教学反思:
《有多少张贴画》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至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对编制乘法口诀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在这堂课中,我精心构建口诀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取:
1、我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诣的学习氛围。
2、本节课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成功的愉悦。
3、课中我设计了两个游戏,练习的形式丰富多样,体现一定的趣味性,进一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当然本节课,也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如课中,在编口诀时不应该让学生一起说,应该点学生起来说,避免后进生跟不上节奏。另外,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够,应加强奖励机制,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6=6一六得六
2×6=12二六十二
3×6=18三六十六
4×6=24四六二十四
5×6=30五六三十
6×6=36六六三十六
6×7=42六七四十二
6×8=48六八四十八
6×9=56六九五十六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78—79页《有多少张贴画》(6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中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此时学生对编制乘法口诀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教科书通过创设“有多少张贴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利用正向迁移,主动探索6的乘法口诀,体会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逐步学会从已知寻求未知的思想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了2~5的乘法口诀,知道了每句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并能应用这些口诀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理解口诀的意义。
2.能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借助点子图,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经历独立探究、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口诀之间的关系,知道根据两句熟悉句口诀可以推出一句陌生的口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复习旧知
师生对口令,复习2、3、4、5的乘法口诀。
2.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大家看,是谁?(课件出示小青蛙)对,是小青蛙。小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是保护庄稼的小卫士,所以我们要爱护小青蛙。可是小青蛙每次遇到数学问题总出错,于是就想和我们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数学。你们愿意吗?
师:瞧,小青蛙把它的好朋友都叫来了(课件出示)。看到这么多小青蛙,你想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预设:一共有多少只小青蛙?)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师:到底有多少只小青蛙呢?你不用数,能不能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只小青蛙?
生估计。
2.说一说,填一填。
师:同学们的估算答案真多,到底有多少只呢?我们来数一数。(课件出示)为了方便,我们用表格把数据记录下来。这个表格能看懂吗?第一行表示什么?第二行表示什么?1行有几只?(6只)2行呢?(12只)后面的会填吗?请大家打开课本78页,把表格补充完整,看谁填的又对又快。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师:谁来读一下你填的结果?你是怎样很快填出这些数的?
3.编口诀,找关系。
(1)编口诀。
(课件出示)
师:1行有6只青蛙,是几个6?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呢?你能编出乘法口诀吗?
生写算式、编口诀。
师:2行有多少只?3行......9行分别有多少只?该怎样写乘法算式,怎样编口诀呢?你们能独立完成吗?老师相信你们能行。请打开课本78页,先把算式补充完整,再根据算式编口诀。
学生独立写算式并编写6的乘法口诀。
(2)读口诀。
师:男生读一个算式,女生读这个算式所对应的口诀。
生读算式和口诀。
师:(课件出示)老师这儿也编好了,请大家对照大屏幕,看看你编的跟我编的一样不一样。
生自查。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请大家读一读口诀。
(3)理解意义。
师:观察这些口诀,哪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它还可以计算哪道乘法算式?这几句新口诀什么意思?
生交流。
(4)找关系。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口诀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1个6)不相邻的口诀它们的积相差几?(不相邻的口诀前面的数相差几,积就相差几个6。)
举例说明。
4.找方法,记口诀。
(1)记口诀。
师:请大家利用口诀之间的这些关系来背诵口诀,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你能把它背下来吗?试试看,重点是背诵后面这四句口诀。
a、生背诵。
b、师抽查。
全体按顺序背(正背、倒背);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师:刚才在背的过程中,你觉得那句口诀难记?谁有好办法教教他?如果我忘了六八呢?六九呢?
总结:如果忘了其中一句口诀,可以利用口诀之间的规律来推导这句口诀。
(2)引导学生利用点子图验证6×7的结果。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在计算6×7时,淘气忘了口诀,他是用下面这种方法来推算6×7的结果,你能看懂吗?上面圈起来这部分是几个6?(5个6)下面圈起来这部分是几个6?(2个6)5个6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个6呢?5个6和2个6合起来是不是7个6?下面这个空你会填吗?试一试。
交流汇报。
师:想一想,还有其它的填法吗?
生交流。
师:这个方法你们学会了吗?接下来我们去智慧岛看看有哪些难题等着我们去挑战,准备好了吗?
三、应用口诀,巩固新知
1.把口诀补充完整。(课件出示)
2.课本79页的第1题。
师:墙上有这么多的手抄报,老师都看晕了,你们能算算一共有多
少张手抄报吗?在本子上完成。
3.课本79页的第4题。
师:算一算每个图中有多少格子?自己完成。
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自己的算法。
4.课本79页的第5题。
6×9在这幅图中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刚才的把9个6拆分成两部分相加的形式吗?请完成79页的第5题。
想圈一圈,再填一填。
5.找一找生活中的“6”。
师:6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课件
出示一根火柴棒)
师:这是什么?对,火柴棒。摆一个六边形用了几根火柴棒?摆2个、4个、6个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
师:原来小小火柴棒里也藏着数学问题,你们还发现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的计算也可以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
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师:你真会观察。同学们不但能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还能准确地用我们学习的乘法口诀计算出来,可真了不起。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都有哪些收获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6的乘法口诀,还会用学过的知识来探究新知识,真了不起。老师相信,聪明的同学们,只要肯动脑,你会发现数学越来越有趣。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理解口诀的意义。
2、能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借助图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应用。
教学难点:
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初步学会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教学准备:
电子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贴片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蝴蝶贴片,要把它奖励给专心听讲,爱动脑筋,积极发言的小朋友,你有信心得到它吗?
二、探究新知
(一)数一数,填一填。
1、观察图画。
一行摆了几个呢?有几行呢?谁能根据这副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2、揭示课题。
有多少张贴画
3、填写表格。
通过数一数、填一填的方法完成作业纸中的表格。老师到底带来了多少张贴画?
学生汇报。
(二)编制6的乘法口诀
1、出示圆片图第一行。
仔细观察,一行摆了几个?
一行是几个6?
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吗?
你能仿照例子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吗?
学生在作业纸上独立填写。
学生汇报。
齐读6的乘法口诀。
(三)发现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
仔细观察这些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从上往下看,积每次增加6;从下往上看,积每次减少6。
适时提问:
如果知道了五六三十,但想不出六六是多少了?我可以怎么想呢?
如果记住了六九五十四,但忘记了六八多少?又有什么好办法吗?
小结: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记忆口诀。
(四)强化新口诀的记忆。
1、齐读口诀。
2、男女生对口令。
在对口令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哪几句是我们的新朋友呢?
3、重点识记后四句口诀。
同桌互相说。强化记忆。
(五)初步学会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如果忘记了六七是多少?又可以怎么想呢?
三、巩固提高
1、小象过河。
将6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巩固6的口诀。
2、多彩的气球。
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巩固6的口诀。
3、淘气的小方格。
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利用点子图探究6×9的多种方法。
板书设计:
有多少张贴画
1个61×6=6一六得六6×1=6
2个62×6=12二六十二6×2=12
3个63×6=18三六十八6×3=18
4个64×6=24四六二十四6×4=24
5个65×6=30五六三十6×5=30
6个66×6=36六六三十六
7个66×7=42六七四十二7×6=42
8个66×8=48六八四十八8×6=48
9个66×9=54六九五十四9×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