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

梦荧0分享

每个应用题都包括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那么关于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应该怎么练习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仅供参考。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精选篇1

1.甲乙两村合挖一条长1390米的水渠,甲村从东往西挖。每天挖75米,挖了2天,乙村开始从西往东挖,这样又合挖了8天才完成了任务。乙村平均每天挖了多少米?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去1.5小时,由乙地返甲地时,每小时加快10千米,比去时少用了1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小张骑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4小时可到达。如果要提前半小时到达,那么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4.一堆煤原计划烧25天,实际多烧6天;原计划每天烧煤12.4吨,实际每天烧煤多少吨?实际每天节约煤多少吨?

5.胜利电影 院原有座位32排,平均每排坐38人,扩建后增加到40排,可比原来多坐624人,扩建后平均每排可坐多少人?

6.校园里的杨树比柳树多有360棵,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2.5倍.杨树和柳树各有多少棵?(列方程解答)

7.一块街头广告牌是平行四边形,底是12.5米,高6.4米,如果要把这块广告牌刷油,每平方米用油漆0.6千克。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千克油漆?

8.一块梯形树林,上底长80米,下底长95米,高50m,如果平均每棵树占地2.5平方米,这块地可以种树多少棵?

9.读一本故事书,姐姐读完全书需要24天,妹妹读完全书需要32天。已知姐姐每天读书的页数比妹妹多4页,问妹妹每天读书多少页?

10.师徒二人共加工208个机器零件,师傅加工的零件数比徒弟的2倍还多4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参考

1、(1390-75×2)÷8=155米

2、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X÷1.5=X÷(1.5-1)-10

X=7.5

3、全长56×4=224千米提前半小时也就是用3.5小时,那么速度变成224÷3.5=64千米/小时

4、25×12.4÷(25+6)=10(吨)

5、(38×32+624)÷40=46(人)

6、解:设柳树为x棵,则杨树为(x+360)棵,

列方程:

2.5x=x+360

x=240

杨树为(x+360)=240+360=600

7、12.5×6.4×0.6=12.5×8×0.8×0.6=100×0.48=48千克

8、(80+95)×50÷2=4375平方米

4375÷2.5=1750(棵)

9、设妹妹每天读x页,姐姐每天读(x+4)页,

32x=24×(x+4)

32x=24x+96

32x-24x=96

8x=96

x=12

12+4=16(页)

答:妹妹每天读12页,姐姐每天读16页.

10、因为将总数减去4个,这时师傅是徒弟的2倍,

徒工弟加工的数量为:(208-4)÷(2+1)=68(个)

师傅加工的数量是:68×2+4=140(个)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精选篇2

1.工程队开凿一条长0.7千米的隧道,原来每天开凿0.024千米,开凿了15天。余下的用10天完成。平均每天应开凿多少天?

2.两艘汽艇同时从东港开往相距324km的西港,当乙艇到达西港时,甲艘离西港还有52.8km,已知甲艇每小时行45.2km,求乙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圆明小学在抗洪救灾募捐活动中,五、六年级一共捐款902元,五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班捐款90.5元,六年级也有4个班,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4.白云水泥厂计划25天生产387.5吨水泥,由于改进技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产9.5吨。完成原计划的任务实际需要多少天?

5.服装厂原来做一套儿童服装,用布需要2.2米,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约布0.2米,原来做1200套这样的服装所用的布,现在要以做多少套?

6.甲乙两城相距42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货车每小时40千米,当两辆相遇时,客车行了多少千米?

7.甲乙两地相距520千米,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要8小时,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10小时,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52千米?

8.仓库里有290吨货物,4天已经运走了100吨。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货物还要几天才能运完?

9.仓库里290吨货物,要在一星期内运完。前3天已经运走了100吨。以后平均每天要运多少吨才能按期完成任务?

10.甲乙两地相距441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比货车快2千米,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开出,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答案

1、(0.7-0.024×15)÷10=0.034(千米)

2、

(324-52.8)∶324=45.2∶x

271.2x=324×45.2

x=54.

乙艇每小时行54千米.

3、(902-4x90.5)÷4=135

4、387.5÷25=15.5

5、总布料:1200x2.2=2640

现在一套用2米,可以做2640÷2=1320套

6、425÷(45+40)

=425÷85

=5(小时)

5小时相遇

客车:5×45=225千米

7、货车速度=520/8=65千米/小时

客车速度=520/10=52千米/小时

两车相距52千米,有两种情况:

(1)两车未相遇

这时时间=(520-52)/(65+52)=4小时

(2)两车相遇后

这时时间=(520+52)/(65+52)=4又8/9小时或4.89小时

8、每天运100÷4=25吨

所以剩下的290-100=190

190÷25=7余15吨

需要8天

9、(290-100)÷(7-3)=47.5吨

10、441÷(50-2+50)

=441÷98

=4.5(小时)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精选篇3

1.园林工人沿公路的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2.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要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3.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4.48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

5.要在五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要使每一边都有4盆花,最少需要几盆花?

6.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方阵,最外层每边站了15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7.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5下,8秒种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

8.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9.圆形滑冰场的一周全长是150实。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15米安装一盏灯,一共要安装几盏灯?

10.笔直的跑道一旁插着51面小旗,它们的间隔是2米。现在要改为只插26面小旗,间隔应改为多少米?

答案

1、(36-1)x6=210(米)

2、[(2000/50)+1]x2=82

3、(5-1)×8=32(分钟)

4、48÷4+1=13(名)

5、五个点各摆1盆,五条边的中间各摆2盆,5×1+5×2=15盆

6、15×4-4=56(人)15×15=225(人)

7、敲5下,每敲两下是一个间隔,敲5下有4个间隔每个间隔的时间=8÷4=2秒12时敲12下,有12-1=11个间隔,2×11=22秒

8、16根高压电线杆之间有间隔16-1=15(个)王村到李村大约有200×15=3000(米)

9、150÷15-1=10-1=9(盏)

10、(51-1)×2=100(米)

100÷(26-1)=4(米)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精选篇4

1.王爷爷家养的4头奶牛每个星期产奶896千克,平均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呢?

2.4辆汽车3次运水泥960袋,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水泥多少袋?

3.水波小学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安装12块玻璃,9间教室一共安装多少块玻璃?

4.小红买了2盒绿豆糕,一共重1千克.每盒装有20块,平均每块重多少克?

5.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6.白塔村计划修一条水渠,如果每天修16米,18天就能修完.第一天修了24米,照第一天的进度,几天能修完?

7.虹光宾馆购进100条毛巾,每条6元.如果用这些钱购买8元一条的毛巾,可以买多少条?

8.一包A4复印纸,每天用25张,20天正好用完.如果每天少用5张,那么可以用多少天?

9.一个养蜂专业户,今年饲养蜜蜂24箱.去年5箱蜜蜂酿了375千克蜂蜜,照去年的酿蜜量计算,今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10.冬冬家在15平方米的土地上共育苗135棵,照这样计算,要育苗990棵,需要多大面积的土地?

答案

1、896÷4÷7=32(千克)

2、960÷4÷3=80(袋)

3、12×9×3=324(块)

4、1千克=1000克

1000÷2÷20=25(克)

5、60×4÷3=80千米/小时

6、16×18÷24=12(天)

7、100×6÷8=75(条)

8、25×20÷(25-5)=25(天)

9、24×(375÷5)=1800(千克)

10、990÷(135÷15)=110(平方米)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精选篇5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96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某校参加电脑兴趣小组的有42人,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3,男生有多少人?

4、有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从乙筐取出20%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来两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

5、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

6、两桶油共重27千克,大桶的油用去2千克后,剩下的油与小桶内油的重量比是3:2。求大桶里原来装有多少千克油?

7、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144厘米,它的长、宽、高之比是4:3:2,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8、小红有邮票60张,小明有邮票40张,小红给多少张小明,两人的邮票张数比为1:4?

9、两个城市相距22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这两城市相对开出,2.5小时后相遇,已知货车与客车速度比是4︰5,客车和货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10、用一根长282.6厘米的铁条焊接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答案

1、24÷2÷(2+1)=4(cm)

(4×2)×(4×1)=32(cm2)

2、96÷4÷(3+2+1)=4(cm)

(4×3)×(4×2)×(4×1)=384(cm3)

3、42÷(4+3)×4=24(人)

4、解:设原来两筐水果共有x千克

32:[(x-32)×(1-20%)]=4:3

x=62

5、600÷(3+2+1)=100(克)

面粉:100×3=300(克)

红豆:100×2=200(克)

糖:100×1=100(克)

6、(x-2):(27-x)=3:2

x=17

7、144÷4÷(4+3+2)=4(cm)

(4×4)×(4×3)×(4×2)=1536(cm3)

8、解:设小红给小明x张,两人的邮票张数比为1:4

(60-x):(40+x)=1:4

x=40

9、225÷2.5=90(千米/时)

90÷(4+5)=10(千米/时)

货车:10×4=40(千米/时)

客车:10×5=50(千米/时)

10、C=2πr=282.6

r=282.6÷3.14÷2=45(cm)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精选篇6

1、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答题:

解:下午2点是14时。

往返用的时间:14-8=6(时)

两地间路程:(40+45)×6÷2=85×6÷2=255(千米)

答:两地相距255千米。

2、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解题思路:

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果园时间,第二小组多行了[3.5-(4.5-3.5)]?千米,也就是第一组要追赶的路程。又知第一组每小时比第二组快(?4.5-3.5)千米,由此便可求出追赶的时间。

答题:

解:第一组追赶第二组的路程:

3.5-(4.5-?3.5)=3.5-1=2.5(千米)

第一组追赶第二组所用时间:

2.5÷(4.5-3.5)=2.5÷1=2.5(小时)

答:第一组2.5小时能追上第二小组。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精选篇7

1、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

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

解:4×2÷4=8÷4=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2、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解题思路:

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精选篇8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

288÷(10-1)=32(元)

一张桌子的价钱:

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

解:45+5×3=45+15=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精选篇9

1、游泳池长50米,宽34米,高2米。

(1)在池底和四壁贴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在距池口50cm处画一圈红色水位线,水位线长多少米?

(3)池内的水深正好在水位线上,池内有水多少立方米?

解答第一问时要注意贴瓷砖的部分是哪几个面,50×34+(50×2+34×2)×2=2036(平方米),相信同学们已经非常熟练了。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理解“水位线”,水位线是在游泳池的4个侧面上,并且与长、宽分别平行的一圈线,与池口的周长相等,即(50+34)×2=168(米)。

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正确求出水深,同时还要注意单位。用2米减去50厘米就是水深,即水深2-0.5=1.5(米),池内有水50×34×1.5=2550(立方米)。

2、大洋洲的面积大约是900万平方千米。欧洲的面积是大洋洲的10/9,是北美洲的5/12,欧洲和北美洲的面积各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本题检验同学们是否能正确分析题目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求欧洲的面积就是求“大洋洲的10/9”,即900×10/9,而求北美洲的面积时,则要根据“欧洲是北美洲的5/12”即“北美洲×5/12=欧洲”,从而列方程或列除法算式来求出北美洲的面积。很多同学会用“欧洲×5/12”来算北美洲的面积,这是一个典型错误。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精选篇10

1、长方体油箱长50厘米,宽35厘米,高20厘米。做这个油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如果每升汽油重0.86千克,这个油箱最多能装多少千克汽油?(铁皮厚度忽略不计)

第1问是求长方体油箱的表面积,计算时要注意单位:(50×35+50×20+35×20)×2=6900(平方厘米),6900平方厘米=69平方分米。第2问要先求出油箱的容积,再求能装多少汽油:50×35×20=35000立方厘米,35000立方厘米=35升,0.86×35=30.1(千克)。第2问是易错题,有的同学在完成第1问后,直接用表面积与0.86相乘:69×0.86,这样做就错了。

2、一个泡沫包装盒厚3厘米,从外面量,长30厘米,宽26厘米,高21厘米,它的体积和容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能装下多少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

求体积用的是外尺寸:30×26×21=16380(立方厘米);求容积用的是内尺寸:长:30-2×3=24cm,宽:26-2×3=20cm,高:21-2×3=15cm,容积是24×20×15=7200(立方厘米)。第二问有些同学会错误地用“容积÷每个小立方体的体积”来算。我们来算一算:沿着长只能放进4个木块,剩下的空间只好浪费了,沿着宽正好能放下4个木块,这样一层就放了16个木块,沿着高可放3层,一共能装下16×3=48(个)木块。

    85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