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二年级的数学教案
教学是一种鼓励学生持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新版二年级的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最新版二年级的数学教案精选篇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生:能。(同桌合作摆一个学过的图形)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小组代表汇报)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稍停)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学生反馈信息,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
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生说出自己找到的角)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
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
A、生观察发现角。
B、师介绍角。
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认识以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
(生举例)
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9、巩固练习。(课件出示:①判断;②下图中有几个角;③有两层意思:首先,学生欣赏一组美丽建筑图片,启发引导学生角在生活中太广泛了,它无时无刻不在装扮我们的生活,只要你们用心去观察,用灵巧的小手去创造,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有关角的数学知识;其次,设计课外作业,有兴趣的学生设计一幅简单的美丽图案,用上角的知识,或者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给家人看看。任选一题。)
三、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谁愿意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最新版二年级的数学教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历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由于这样的情境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既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设计意图:教学中结合小棒图自然过渡到列竖式计算,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方法,学生在积极地操作、思考、和交流的活动中理解个位和个位对齐的道理,又清楚地掌握竖式计算要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摆小棒(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3)教师追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有了例1的基础,本环节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
2、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二)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在探究的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两个问题时,均设计了即时练习,使新知落实到每一层次中。而课尾的总结再一次呈现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最新版二年级的数学教案精选篇3
设计说明
教育心理学指出:知识的保持需要以识记为前提,识记的知识必须通过复习才能保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运算能力的要求,本节复习课重视学生对算理和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准确计算,并学会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能比较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结合习题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
(1)课件出示:
(2)笔算并汇报笔算过程及结果。
(3)复习笔算加、减法的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2、结合练习题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
29+35+9=97-25-47=
75-46+31=53-(9+37)=
(2)笔算并汇报笔算过程及结果。
(3)复习笔算方法。
(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也可以根据两个竖式的关系采用简便写法。注意: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因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所以只能列两个竖式,没有简便写法)
设计意图:结合练习题复习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3、复习用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
(1)复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
①课件出示:
最新版二年级的数学教案精选篇4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第3课时 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内容:
第4课时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
课本5页及练习一第7、10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用具:
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直
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
丝等。
学生汇报。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
3、从实例理解线段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没两点连结起来。
教师在黑板出示:
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
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
4、量线段和估线段
师:线段可以量度吗?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5、画线段
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
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出的线段?
小组讨论,试画。
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师: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
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外作业
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用卷尺量一量周围环境,量跳远距离。
最新版二年级的数学教案精选篇5
教学内容:第75、76页练习十六第5-12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的概念,进一步掌握量长度和画定长线段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简单换算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简单问题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长度单位简单换算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前面几节课,我们都是学习的长度单位,学会了单位间的简单转换.谁来把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说一说。(板书:长度单位)
2.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长度单位的一些内容。(板书课题)
二、长度单位的练习
1.依次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并让学生举出实例。
2.复习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关系
学生回答
1米=()分米=()厘米、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1千米=()米。
3.说一说量下列物体用的长度单位
黑板的长、公路的长、课本的长、火柴盒的厚、课桌的高。
4.完成练习十六第6题
教师巡视指导,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5.完成练习十六第7题
(复习画线段的步骤)
注意:从0刻度鲜画起,有两个端点。
6.练习长度单位
(1)完成“练习十六”第8题,集体订正。
(2)
单位换算时,先看前后个是什么单位,想它们之间的进率,在推算出结果是多少。
三、应用题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11题
分2人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并说明为什么。
2.完成练习十六第12题
引导理清题意,学生读题
第一问:提问:要求的是什么,已知了什么,用什么方法?
第二问:要求的是什么?已知条件是什么?
指名一人板书,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四、解答思考题
1.提问:从第1棵到第2棵跑了多少米?
从第1棵到第3棵跑了多少米
从第1棵到第10棵跑了多少米?
从第1棵到第100棵跑了多少米?
从第1棵到第250棵跑了多少米?换成用千米作单位是多少千米?有1千米吗?为什么?
六、作业
练习十六第9、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