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纳

业鸿3932分享

六年级要把学生小学阶段所学的分散的数学知识加以系统化整理,勾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落,针对学生的实际查漏补缺,弥补知识的缺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

(1)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切、平移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2)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把圆柱分成若干等份,切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2)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3)因为: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即:V=Sh。

【3】请画图说明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1)找来等底等高的空圆锥和空圆柱各一只。

(2)将圆锥装满沙子,倒入圆柱中,发现三次正好装满,将圆柱里的沙子倒入圆锥中,发现三次正好倒完。

(3)通过实验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即:V= Sh÷3。

立体图形的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4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体积:V= Sh÷3

小学数学考前总复习

(一)统计

1、我们通常都是通过打勾、画圆、划“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

3、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4、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5、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表示各部分和总数之间,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6、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名称 意义 计算方法

中位数 一组数中间的一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中间的一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和÷2

众数 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平均数 反映一组数的总体水平的数据。 平均数=总数÷份数

(二)可能性

事件状态 生活情景 数学情景

一定会发生 太阳从东方升起 从5个红球中摸出一个红球

一定不会发生 鸭子会讲话 从5个红球中摸出一个白球

可能发生 今天会下雨 从5个红球,1个白球中摸出一个白球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总结

一、有关概念

1.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整数可以分为( )( )和( )。整数的个数是( ),没有最大的数,也没有最小的数。

2.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这样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份。1是自然数的单位。最小的自然数是( )。

3.数的整除

(1)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因数、倍数: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3)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按2的倍数分,非0的自然数可分成偶数和奇数两类,2的倍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叫做奇数。

(5)按一个数因数的个数,非0自然数可分为1、质数、合数三类。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质数只有2个因数,就是1和它本身。最小的质数是2。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最小的合数是4

1~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1~20以内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

(6)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7)公因数、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8)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来求;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之积;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9)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常见的量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1小时=60分 1分=60秒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6.比和比例

(1)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只有二个项,它表示两个数的相除关系。

(2)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有4个项。它表示两个比的相等关系。

二、有关意义

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小数的单位是0.1、0.01、0.001

小数可以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又可以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数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1000

2.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分数。分数的单位是

3.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三、有关性质

1.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2.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进行除法简算。

3.分数的性质:分子和分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进行约分和通分。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进行化简比

5.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进行解比例

6.减法的性质: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7.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表示是:abc=a(bc)

四、和差、积商关系

1.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2.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五、图形变化与联系

1.圆的周长总是( )的3倍多一些,这个3倍多一些叫做( ),用表示。

所以C圆=( )=( )

2.圆等分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就是r,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S圆=( )。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了2个半径或一个直径。

3.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C,宽就是圆柱的高h,所以圆柱的侧面积=( )=( )=( )

4.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得到的图形是( )形。

5.圆柱等分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 ),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 ),所以V柱=( )=( )

6.圆柱等分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就是r,这个长方体的宽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r,这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h。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圆柱的表面积多了2个rh。

7.同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V锥=()=( )

六、常用的小数分数百分数互化

0.5=1/2=50%

0.25、 0.75、 0.2、 0.4、 0.6、 0.8、 0.125、 0.375、 0.625、 0.875

七、计算公式

C长=( ),S长=( ),C正=( ),S正=( ),S平=( ),S三=( ),S梯=( )

S正表=( ),V正=(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S长表=( ),V长=( )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纳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复习资料整理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复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大全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重点复习提纲

数学六年级上册考试重点复习提纲

小学数学复习方法整理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备考复习计划安排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范文

小升初数学所有知识点重要复习提纲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227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