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北师大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即有理数的小数部分为有限或无限循环小数。有理数与之对应的是无理数,其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理数北师大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2.1有理数:教案
第一版块:(前奏版)
第一环节:课前热身(复习提问):
回顾一下我们在小学学过哪些数呢?这些数能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吗?
还会有新的数吗?
第二板块:(启动版)
第二环节:引入新课:(导学提问)
1. 观察第二章章前图,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8848米表示什么?
(2) 吐鲁番盆地在地形图上标着 —155米表示什么?
(3) 从全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表中,可以看到哪些新数?这里“—”号表示什么呢?
(4) 在测量温度时用到了温度计,那么温度计又是以什么为基准呢?
第三环节:展示目标
一.学习目标:
(1)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培养学生对问题分析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渗透分类讨论思想和集合思想
重点:正数、负数的概念:
第三版块:(核心版)
第四环节: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 见书P37如何求出每个队的最后得分,与同伴进行交流。
2. 完成P38表格
3. 见P39议一议
4. 正数、负数的概念:
像______________叫做正数, ____________.
像______________叫做负数。
零______________。
5. 例题:见书P40例1
6. 做一做:见书P40将所学数进行分类,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有理数。
8. 有理数分类:
第五环节:展示汇报 小组展示
第四板块(强化版)
第六环节:
1分钟记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有理数的概念。
第七环节:反馈检测
自我检测:
1.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向西走5 m记作____.
2.甲地海拔高度是30米,乙地海拔高度是 --10米,,哪个地方高?高的地方比低的地方高多少米?
3.某食品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385 g + 5g”,这包食品的合格净含量范围是___g 至 ___g。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 (B)0是整数,但不是正数 。
(C) 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D)整数又叫自然数
2.1有理数:测试
3.(2015•南通中考)如果水位升高6m时水位变化记作+6m,那么水位下降6m时水位变化记作( )
A.-3m B.3m C.6m D.-6m
4.(2015•南岗区一模)一辆汽车从P站出发向东行驶40千米,然后再向西行驶30千米,此时汽车的位置是在( )
A.P站东70千米 B.P站东10千米
C.P站西10千米 D.P站西70千米
5.(2016·西安二十三中月考)下列语句:(1)所有整数都是正数;(2)分数是有理数;(3)所有的正数都是整数;(4)在有理数中,除了负数就是正数,其中正确的语句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2016•长虹学校月考)下列各数 -4 ,+3 ,-2 ,0 ,-1,-M (M是有理数)其中一定是负数的有 个
7.(2016•石泉月考)把数-7,4.8,4,0,-9,-7.9,-12, ,23分别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
正数:{ …}
负数:{ …}
分数:{ …}
整数:{ …}.
8.(能力提升题)(2016·东明月考) 一次体育课,老师对七年级女生进行了仰卧起坐的测试,以做36个为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表示,第一小组8人的成绩如下:2,-3,4,0,1,-1,-5,0.
(1)这8名同学实际各做了多少次仰卧起坐?
(2)这个小组的达标率是多少?
《2.1有理数》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13题)
1.如果气温上升3度记作+3度,下降5度记作-5度,那么下列(1)+5度;(2)-6度;
各量分别表示什么?( )
A.上升5度;下降6度 B.上升6度;下降6度
C.上升5度;上升6度 D.下降5度;下降6度
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可以判定答案为A.
分析:考查正负数的定义,注意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2.向东走-8米的意义是( )
A.向东走8米 B.向西走8米 C.向西走-8米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向东走负数就是向西走正数.
分析:考查正负数的定义,注意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 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
答案:B
解析:解答: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分析:考查正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有理数北师大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