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学俊21252分享

教学目标的表述都要用很多行为动词,而且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所用的行为动词是不同的,这些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1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1

一、教学内容:P79

二、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口算卡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计算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

(1)小刚每月生活费980元,每月可以节余多少元?

学生独立估算:800+600-1000=4000(元)

大约节余400元

实际算算,全班交流:

786+632-980=438(元)

(2)如果想用节余的钱买一台960元的洗衣机,要攒几个月?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960-438=522522-438=84三个月

438+438=876960-876=84三个月

3、小结

4、练习

(四)全课总结

加减混合运算(不带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怎样?

(五)作业

2021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同级的运算顺序,学会用脱式解答同级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同级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脱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学生完成后,教师订正

教学意图: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为运用迁移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

1、同学们在做些什么?

2、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3、怎样列式计算?

自己想一想,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反馈交流,总结运算顺序

分步计算:53-24=29  29+38=67

综合算式:53-24+38=67

总结:只有加减运算时,从左往右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53-24+38

=29+38

=77

总结:等号对齐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顺序

48-8+17  15÷3×5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23+6-11  2×8÷4  72÷8÷3

(二)改错

①15-6+4  ②2×6÷3

=15-10  =2×2

=5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①小题是错的,应先算15-6。

第②小题是错的,应先算2×6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布置

练习十一1、2题

2021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2、经历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列出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乘除混合运算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3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2、观察情境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摆正方体学习并探究了连乘和连除的计算顺序,这节课我们接着通过正方体来学习新的知识。

2021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4

教材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呈现“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尽量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教材分析:

“混合运算”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及两步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教材通过游戏情景,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展开对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本节课的设计遵照以解决问题为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现实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运算的价值。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想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法学法: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道理,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不是把这个规定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习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准备:

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发兴趣

课堂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爱表现的心理,对学生进行过关测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旧知,为新课的学习起到了搭桥铺路的作用。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玩的年龄特点,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知道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哪儿吗?学生激动地喊:想!随即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发现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带入探究的氛围。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从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中筛选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列算式,并提示: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2.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师指名学生汇报,并把算法板书在黑板上。(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清晰条理性。)

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问:这些同学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重点明确:这几道算式都是先求3个组的人数,再加边上等待的人数。也就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让学生观察,当算式里有加法和乘法时,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后再问:有乘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那么有除法和加减法时该怎么算?尝试计算20-8÷2

后再请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算式里都含有两级运算,在加减法和乘除法同时出现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并用课件出示。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这个环节中,加法在前和减法在前是计算的一个难点,最容易出错,我在这儿做了重点指导。 比如: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四、巩固运用,自我提升

1.基础题:首先是说运算顺序,并进行计算。这些题都是对学生计算方法的进一步巩固。

2.综合应用题:判断并改错。使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3.拔高题:练习十一第六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增强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五、总结评价 ,知识梳理

一节课的总结,对整节课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也是对整节课的梳理。让学生谈收获,说感受,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板书设计:

含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分步算式 : 4×3=12 12+7=19

7+4×3

=7+12

=19

2021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5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7页例1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寻求依据来解释说明自己思维的能力,在理解掌握运算顺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材分析: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含义并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学习综合算式运算顺序的开始,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是综合算式的基本运算顺序,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将为日后其他运算顺序的学习及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中已对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会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口算,并直接写出结果。但缺少的是把这些零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学生在一年级就已经接触,并且到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此时安排混合运算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利用引导发现式、问题教学法、情景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采用这些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将探究解题思路和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的学习方式抽象概括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习,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情境中获取信息

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交流中探究新知

1.反馈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分步算式

53-24=29(人)

29+38=67(人)

方法二:综合算式

53-24+38=67(人)

(2)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2.明确概念,揭示课题(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它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

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

(1)课件出示:53-24+38,

(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3)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4.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15÷3×5,指定学生说说这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教师指出: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

(3)学生尝试计算,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4)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反思中加深理解

1.比一比:今天的计算方法和以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2.练一练: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1)课件出示例1的条件,同时提出问题:这天阅览室共来了多少人?

(2)尝试练习后全班交流,重点使学生明确:“中午走了24人”是多余的条件。

3.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

(1)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列综合算式:53+38-24。

(2)学生独立计算。

(3)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设计意图】: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对已有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回忆,体会规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注重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的规范,为以后学习不同类型的脱式计算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一)计算(教材第47页“做一做”)

1.指定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改错(教材第50页第3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2.口答: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改错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带有问题的总结,对新旧知识有所梳理和升华,并能起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

课堂作业:

教材第50页的第1、2题。

【设计意图】: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板书设计:

同级混合运算

53-24+38

=29+38

=67

15÷3×5

=5×5

=25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清晰地板书不但能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范文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最新例文

202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模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最新范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最新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模板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2教案最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1

二年级下册优秀教学设计推荐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混合运算知识点

    164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