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古诗词 >

黄庭坚《题胡逸老致虚庵》译文及鉴赏

2020-04-24 17:14:28
|美玲2

  《题胡逸老致虚庵》是由黄庭坚所创作的,黄庭坚在敬慕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高雅情怀。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题胡逸老致虚庵》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题胡逸老致虚庵》

  宋代: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题胡逸老致虚庵》译文

  藏书万卷可以用来教子,留金满箱往往成为祸灾。

  能与贫人共享年谷,定有明珠生长在蚌胎。

  山景随着宴坐如画图呈现,水声透过夜窗像风雨传来。

  观山观水都能领略妙趣,还有什么等污染灵台。

  《题胡逸老致虚庵》注释

  胡逸老:生平不详。致虚庵:胡逸老的书房名。

  遗金满籯(yíng):语本《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籯:竹箱。作:兴起,成为。

  明月:指珍珠。明珠出于老蚌,比喻佳子弟出于门庭。

  宴坐:闲坐。图画:一作“画图”。

  观水观山:一作“观山观水”。

  灵台:此指心。这里暗用了神秀和慧能两首著名的《菩提偈》诗意。末二句一作“莫将世事侵两鬓,小庵观静锁灵台”。

  《题胡逸老致虚庵》赏析

  从诗中可知,胡逸老此人为人不慕荣利,雅有山水之趣。黄庭坚在敬慕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高雅情怀。

  诗人先发议论:诗书传家能使后代成才,而遗金满篓往往给子孙招来祸害。这里用了韦贤的典故。据《汉书·韦贤传》,韦贤号称邹鲁大儒,教育了四个儿子,都很有成就。赞美了胡逸老的诗礼传家,显示其品格的清高,令人仰慕。首联二句劈空而来,气势惊挺。

  颔联承上,进一步赞美庵主的仁爱之心。说他在灾年能拿出粮食与贫人共享,和气必能致祥,后代必得佳子弟。这里用了韦康、韦诞兄弟的典故。据《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孔融赞扬韦端的两个儿子韦康与韦诞为一双明珠。诗人意谓,胡逸老必能像韦端那样,明珠出于蚌胎,佳子弟出于门庭。

  颈联转到正面写致虚庵。白天闲坐庵中,眼前的山景如一幅幅图画映出;入夜倚于窗前,只觉风雨飒飒而来。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评家认为这两句“奇”。之所以奇,是因为:第一,化静为动。将致虚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动态描写。“出”、“来”二字,将山水写活。第二,化实为虚。什么样的“画图”,尽可让读者去想象;夜来风雨是隔窗听到,并非眼见,也是虚写实事。第三,情景交融。五句写视觉,六句写听觉,整联都有能视能听的主体存在。宴坐的闲适,听雨的从容,都在不言之中。庵主高雅的人格、广阔的胸襟,与前两联一脉相承。只不过前两联是直叙,这里是衬托。

  尾联总收全诗,照应开头。以闲逸之心观山观水,山水的妙境能常现于心目之前。而山水的清淑之气又能涤荡肠胃,使此心澄清无滓,一尘不染。这里一方面说胡逸老,另一方面也披露了诗人自己的胸襟。

  《题胡逸老致虚庵》创作背景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黄庭坚离开谪居已久的川蜀,次年又贬往广西宣州。这首诗就写于两次贬谪之间,其时诗人的生活与心境都相对稳定。当时作者由湘返赣,途中经过胡逸老的住处,题诗相赠。

  《题胡逸老致虚庵》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相关文章:

1.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原文译文及鉴赏

2.黄庭坚《书摩崖碑后》诗词译文及鉴赏

3.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译文及鉴赏

4.黄庭坚描写山水景色的诗词

5.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译文及鉴赏

6.黄庭坚描写下雨的诗词

7.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赏析及译文答案

8.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译文及鉴赏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05
c
id
83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