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古诗词 >

陶渊明《悲从弟仲德》鉴赏及译文参考

2020-04-10 16:15:52
|美玲2

  《悲从弟仲德》是由陶渊明所创作的,全诗体现了陶渊明情感至上和逍遥自佚的性格特征。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悲从弟仲德》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悲从弟仲德》

  魏晋:陶渊明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悲从弟仲德》译文

  凭吊旧宅含悲痛,心伤难止泪飘零。

  问我如今为谁悲?所怀之人在幽冥。

  按礼成服为堂弟,恩情不减同胞生。

  门前执手话别时,谁料你会先凋殒。

  天数命定不免死,建功立业竟未成。

  慈母哀伤心沉痛,二子尚且是幼童。

  夫妻灵位置空馆,早晚寂寞无哭声。

  灰尘堆积在空座,隔年杂草生前庭。

  台阶荒废无踪迹,唯有园林留遗情。

  暗随自然消逝去,终古不再见身形。

  脚步沉重缓缓归,忧伤悲痛泪沾襟。

  《悲从弟仲德》注释

  从弟:同祖父的弟弟,即堂弟。敬德:一作“仲德”。按陶渊明另一位从弟名“敬远”,当以“敬德”为可信。其生平事迹不详。

  衔哀:心怀哀痛。三国魏嵇康《养生论》:“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衔,含。过:访,探望。这里有凭吊之意。旧宅:指柴桑敬德的旧居。

  悲泪:悲伤的眼泪。应(yìng):随着。零:落下。

  借问:古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

  怀人:所怀念的人。九冥(míng):犹“九泉”,指阴间。

  礼服:指五服亲疏关系。古代按血统的亲疏关系,把服丧的礼服分为五个等级,叫五服。群:众。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

  同生:谓同父所生。《国语·晋语四》:“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

  执手:握手告别。《诗经·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郑玄笺:“言执手者,思望之甚也。”

  何意:哪里料到。《后汉书·申屠蟠传》:“蟠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尔:你。倾:指死。

  在数:谓由于天数。数,指自然的定数。一作“毁”。竟不免:终不免于死。不,一作“未”。

  为山:指建立功业。《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篑(kuì):盛土的筐子。

  沈:同“沉”。哀疚(jiù):悲痛。多指居丧。疚,内心痛苦。

  二胤(yìn):两个孩子。胤:子嗣,后代。

  双位:夫妻灵位,指仲德与其妻之灵位。位,一作“泣”。委:置。

  朝夕:犹言从早到晚,整天。形容长时间。《诗经·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流尘:指灰尘。三国魏曹植《仲雍哀辞》:“流尘飘荡魂安归。”集:聚,落满。虚坐:空座。坐,通“座”。晋潘岳《寡妇赋》:“奉虚坐兮肃清,愬空宇兮旷朗。廓孤立兮顾影,块独言兮听响。”

  宿草:隔年的草。《礼记·檀弓》:“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孔颖达疏:“宿草,陈根也,草经一年则根陈也。朋友相为哭一期,草根陈乃不哭也。”后用为悼念亡友之辞。旅:寄生。一作“依”。前庭:正屋前的庭院。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白露涂前庭,应门重其关。”

  阶除;台阶。汉蔡邕《伤故栗赋》:“树遐方之嘉木兮,于灵宇之前庭。通二门以征行兮,夹阶除而列生。”旷:空缺,荒废。游迹:行走的踪迹。指敬德而言。

  独:唯有。余情:遗留下来的情意。

  翳(yì)然:隐晦的样子,即暗暗地。乘化去:顺应自然的变化而逝去。化,造化。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终天:终古,永久。谓如天之久远无穷。晋潘岳《哀永逝文》:“今奈何兮一举,邈终天兮不反。”形:指形体。

  迟迟:这里形容不忍离去而行走迟缓的样子。《关尹子·三极》:“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则声凄凄焉,有思心则声迟迟然。”

  恻恻:悲痛;凄凉。汉扬雄《太玄·翕》:“翕缴恻恻。”范望注:“鸟而失志,故高飞,飞而遇缴,欲去不得,故恻恻也。恻,痛也。”襟盈:满怀。襟:襟怀。盈:满。悲襟盈,一作“襟涕盈”。

  《悲从弟仲德》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陶渊明四十八岁。这一年,陶渊明全家离开南村,回到阔别六年的上京里老家。

  《悲从弟仲德》赏析

  陶渊明全家回到上京里后,感到物迁人非,非常恻怆,他凭吊了从弟敬德的旧宅,寡奶遗孑,虚坐生尘,更触动悲怀。

  尽管陶渊明深知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人死不能复活,仍为从弟功业未成一篑而悲叹,为从弟在“上有老下有小”最需要他的时候辞世而感伤。从弟的旧宅如今已物是人非,只剩下他和妻子落满灰尘的灵位和庭园荒草以及园林馀情了,陶渊明不禁步履沉重迟缓,眼泪沾满衣襟。

  礼服制度决定人与人的亲疏关系,金钱财富决定人与人的感情距离。陶渊明对失去从弟会如此悲痛,反映了他不受礼法制度和世俗偏见的约束,将情感置于礼法和世俗之上,从容于礼法和世俗之外。全诗体现了陶渊明情感至上和逍遥自佚的性格特征。

  这首诗写得较长,分五层委婉道来,有的句子似不甚精思,如“悲泪应心零”、“何意尔先倾”,殊不知悲之至而不择语,随口道来,更能体现其任真。陶渊明虽然淡泊,然对于亲友,正是一位十分重感情的人。

  《悲从弟仲德》作者介绍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相关文章:

1.陶渊明《连雨独饮》全文译文及鉴赏

2.中华历代名人故事-陶渊明的故事

3.陶渊明《岁暮和张常侍》译文及鉴赏

4.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译文及赏析

5.陶渊明《乞食》译文 《乞食》鉴赏及赏析

6.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译文及赏析

7.陶渊明《责子》鉴赏 《责子》译文及赏析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05
c
id
756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