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古诗词 >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诗词译文及赏析

2020-04-03 16:36:53
|美玲2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是由陶渊明所创作的,这首诗就内容看,当是陶渊明归田以后的作品。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魏晋: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译文

  今日天气多美好,管乐清吹鸣琴弹。

  感慨柏下长眠者,人生怎能不为欢?

  清歌一曲发新声,新酒使人开笑颜。

  未知明日生死事,快意当前且尽欢。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注释

  诸人:众人。周家墓:据《晋书·周访传》载:陶侃(kǎn)当初乡居未显达时,遭父母丧,将要下葬,家中忽失一牛。陶侃寻牛时遇一老父,老父说:“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又指一山说:“此亦其次,当出二千石。”于是陶侃葬父母于前一山。将另一山指示给周访,访葬其父,果为刺史。陶、周两家世婚。陶渊明这次所游之地,也许就是周访家墓。

  清吹:指管乐器。鸣弹:指弦乐器。

  感:感悟,有感于。柏下人:指葬在柏树下的墓中人。安得:怎能。

  清歌:清亮的歌声。散:发出。绿酒:新酒。刚酿出来的酒呈绿色,故称。开:启。芳颜:美好的容颜。指笑逐颜开。

  明日事:指将来之事,包括生死之忧。襟:心怀。良:甚。殚(dān):竭尽。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赏析

  这首诗就内容看,当是陶渊明归田以后的作品。篇幅简短,内容平凡,但却博得很多人的赞赏,当有其不平凡的所在。说平凡,如“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写在某一天气候很好的日子里,和一些朋友结伴出游,就地开颜欢饮,或唱“清歌”,或吹管乐和弹奏弦乐以助兴。这都是很普通的活动,诗所用的语言也很普通。说不平凡,因为所游是在人家墓地的柏树下,要“为欢”偏又选择这种容易引人伤感的地方。在引人伤感的地方能够“为欢”的人,不是极端麻木不仁的庸夫俗子,应该就是胸怀极端了悟超脱,能勘破俗谛,消除对于死亡的畏惧的高人。渊明并不麻木,他明显地“感彼柏下人”死后长埋地下所显示的人生短促与空虚;并且又从当日时事的变化,从自身的生活或生命的维持看,都有“未知明日事”之感。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为欢”;还能做到“余襟良已殚”,即能做到胸中郁积尽消,欢情畅竭,当然有其高出于人的不平凡的了悟与超脱。以论对于生死问题的了悟与超脱,在渊明的诗文中,随处可见,如《连雨独饮》:“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五月中和戴主簿》:“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神释》:“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挽歌诗》:“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是一种自然运化观、朴素生死观,比起当时“服食求神仙”、追求“神不灭”的士大夫,不知高出多少倍。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创作背景

  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诗人归田以后,同几位友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在路上看到诸多事物,又联想到了自己退隐之后的境况,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作者介绍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相关文章:

1.陶渊明《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译文及鉴赏

2.陶渊明《悲从弟仲德》译文及赏析

3.李煜《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译文及赏析

4.李煜《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5.形容生命脆弱的古诗句

6.有关陶渊明出游的诗词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05
c
id
718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