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宋词大全 >

解连环·孤雁_宋词精选

2021-01-29 22:26:48
|大吉2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却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注释】

  ①恍(huǎng)然:失意貌。

  ②自顾影:对自己的孤独表示怜异之意。

  ③下寒塘:崔涂《孤雁》:“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④却下寒塘:唐崔涂《孤雁》诗:“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⑤写不成书:雁飞行时行列整齐如字,孤雁而不成字,只像笔画中的“一点”,故云。

  ⑥因循:迟延。

  ⑦残毡拥雪:用苏武事。苏武被匈奴强留,毡毛合雪而吞食,幸免于死。

  ⑧荏苒(rěn rǎn):展转不断。

  ⑨长门:汉武帝时,陈皇后被打入长门冷宫。

  ⑩锦筝:筝的美称。古筝有十二或十三弦,斜列如雁行,称雁筝,其声凄清哀怨,故又称哀筝。《晋书·桓伊传》“抚哀筝而歌怨诗”。

  【译文】

  空阔的楚江天色已晚,我独自一人徒然抱恨离群万里,怅然与同伴失散。顾影自怜,想到飞下寒塘,又迟疑留连。只看见眼前草枯沙净,水平天远。单身一人的我无法排成字形,只能寄去一点相思,生怕这样徘徊迁延会耽误北地吞毡嚼雪的故人,托付我传达的一片丹心。

  谁能可怜我羁旅孤独和哀怨,长门宫中夜静悄然,有锦瑟弹奏出无限清愁,料想那些离散的侣伴,依然栖宿厮守在芦花丛底,也会把我思念。我想他们在春天到来之前,也应该飞往南方,来与我为伴。我仿佛听到她们在暮雨中相互呼唤,怕在关河处突然相见,我将怎样悲乐交集而喜笑天颜。想到这里,看到双燕归来,画帘半卷,双燕在屋梁上双栖双眠,我一点儿也不艳羡,心中更没有丝毫的羞惭。

  【赏析】

  《解连环·孤雁》是宋亡后之作,是一篇著名的咏物词。它构思巧妙,体物较为细腻。在写其外相的同时,又寄寓了深微的含意。这首词可以透视出张炎词深厚的艺术功力。作者揉咏雁、怀人、自怜而为一,抒发了他的家国之痛,漂泊之苦,凄婉动人。词咏孤雁,实则借孤雁寄托作者宋亡后的伤感,也反映了宋遗民普遍生活体验及感触,具有典型意义。

  上阕前三句写孤雁失群;接着写失群后的孤独。“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以困顿惆怅的情怀起笔,伴孤雁一起飞来。起句境界暗淡、空旷、寂寥、肃杀。楚江,指湖南地方。衡阳有回雁峰,又雁多经潇湘。潇湘、衡阳皆楚地。作者把雁置于这空阔的空间,不惟反衬雁之“孤”“小”,且为全词定下低沉的基调。惟其“空”,才愈见离群雁之“孤”;惟其“晚”,才更显离群雁之“凄冷”:可谓景中含情。这特定的审美感受,却是通过自然而平常的四个字,由视觉贯通了读者的触觉来传达的,下笔不可谓不“空”。“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离群而“散”,已觉“恍然”,而“万里”,更足可悲,这怎能不使孤雁在“惊”悸之余感到“怅”然若失呢?仅一传神之“怅”字,写事更写情,它把“离”前之可恋,“离”时之痛苦,“离”后之茫然的复杂的感情,曲折婉转地表达出来了。

  这三句写出了孤雁之遭际,使人意识到了作者心绪之凄惨。南宋末年,国势垂危,生于此时的词人,对于时局自己深感无能为力,不胜忧愤,只好借物抒怀以寄托一腔幽怨。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01
c
id
425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