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之名人-蒲松龄的跌宕人生
蒲松龄18岁这年,也就是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他与本县罗村镇道口村“文战有声”的庠生刘国鼎的次女成亲。看来,也是“门当户对”,都是有文化的家庭。
第二天,才新婚拜堂的蒲松龄就去参加童试,没想到初次应试,就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名藉藉诸生间。如果将童试以高考举例的话,那么蒲松龄就相当于考了县、市、省的文科状元。大文学家施闰章,更是个爱才如命的山东学道。在看了蒲松龄的考场作文后,施闰章拍腿叫好,大为赞赏,于是拿起笔来就写了批语:“首艺空中闻异香,下笔如有神,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直足以维风移俗。次,观书如月,运笔如风,又掉臂游行之乐。”大概意思就是说蒲松龄的文章把人们那种追名逐利的丑态通过“蚤起”这两个字写绝了,写活了,并且写起文章来既轻松愉快,又非常流畅。于是,施闰章大笔一挥,便将蒲松龄点为山东秀才第一名。
当时的蒲松龄还沉浸在美好的喜悦之中,对于自己的未来那可是相当自信,因为下一步功名就是要考举人了。于是,第二年,踌躇满志的蒲松龄,便与同窗挚友张笃庆(历友)、李尧臣(希梅)、王鹿瞻等结为“郢中社”。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吟诗,即兴唱和,好不痛快。
其后,蒲松龄又年年游学在外。先去城西沈家与宁绍道参议沈润之子沈天祥(燕及)“共灯火”;又应李尧臣之邀,于康熙三年(公元1664)春到城东李家与之“共笔砚”。这段时间的蒲松龄可谓是春风得意。
数十年私塾生涯跌宕起伏
然而,正当蒲松龄春风得意,靠父亲出资到处游学时,家里却出现了变故。由于他的两个嫂子都是文盲,常常闹家庭矛盾。蒲松龄曾在书里说过这样一段话: “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可能就是说他两个嫂子,她们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经常把家里边闹得鸡犬不宁。没有办法,商人蒲磐只好选择给儿子们分家了。
但是,分家又分得很不公平,由于两个嫂嫂能打能叫能抢,而蒲松龄的妻子刘氏非常贤惠,沉默寡言躲在一边。这样分家分的结果就是蒲松龄只分到了农场老屋三间,再加二十亩薄田,二百四十斤粮食。其实看到这里,很多人就觉得蒲松龄穷了。但是,要以什么样的角度去看。
很多朋友还记得小学曾学过一篇课文叫《小马过河》,松鼠说河水很深,老牛说河水很浅,而小马过河时才发现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为什么呢?因为角度不同。对于富裕家庭来说,蒲松龄分得的这点儿家产肯定是穷得叮当响了。但是,对于自己祖先当过佃户的家庭来说,蒲松龄好歹还能有二十亩薄田,算是不错的了。笔者还记得曾祖父为佃户时,家里一共只有三分薄田,当时他给富农家里打长工,而富农家里的田地也未超过二十亩。因此,蒲松龄所分得的田产,在农村还算过得去,至少可以招长工帮助自己种庄稼,进行分成。但是,这对于从小过惯富裕生活的蒲松龄来说却是一场灾难。之后的他,不得不自谋生路了。于是,蒲松龄再也不能到处游学,只得开始四处找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妻儿。
康熙五年(公元1666),蒲松龄到了城西王村课蒙,开始了他的塾师生涯。这是他的初馆阶段。
在乡村教了四年书后,康熙九年(公元1670)秋,蒲松龄为了开阔眼界,同时也为了多挣点儿钱养家,便应聘到本县的进士、江苏宝应县令孙蕙处,为其作幕宾,帮办文牍。由于路途遥远,蒲松龄于是骑马南行(从此处可以看出,蒲松龄的穷是相对的。要是佃户家庭,多半是走路去了),从益都县颜神镇(今博山区)西南青石关入莱芜县境,经沂州进苏北,渡黄河(清初由苏北入海),最后到达宝应县。宝应县由于地处淮河下游并临大运河,当水路之冲,因而迎送官员驿站供应繁重;且遇连年水灾,土地村舍俱淹,百姓号寒啼饥,流离失所。孙蕙自康熙八年(公元1669)任此灾邑,处境困难,蒲松龄的到来确实帮了他的大忙。在给孙县令当“秘书”期间,蒲松龄代孙蕙共拟书启、文告等稿90余篇,大都体现了州县官吏的艰辛、难以强项的处境与灾区的惨状、百姓的困苦,为孙蕙赢得了一定的政声。
但是,给人当秘书是最累的工作之一。蒲松龄觉得自己如果整天忙于写材料,可能会耽搁自己的学业,还难圆自己的科举梦,于是干了一年多之后,他便写了辞职信,并于康熙十年(公元1671)初秋回到了故乡。但是蒲松龄错了,从孙蕙处离开回到故乡后的七八年时间,他并没有考上举人。由于把时间花在学习上,自己却少于整理家业,仅凭妻子管理二十亩薄田,家里的日子便异常穷困。这段时间,蒲松龄只得在丰泉乡王家等缙绅之处找差事维持生计。同时,他还写了一篇文章叫《祭穷神文》,大意是:“穷神穷神,我和你有什么亲,你怎么整天寸步不离地跟着我,我个护院的家丁,我就是你护驾的将军,你也得放我几天假呀,但是你一步不放松,好像是两个缠热了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