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儿童诗 >

诗人白居易的经典小故事

2021-01-06 03:55:32
|大吉2

  同学们都知道白居易是个大诗人,他的许多诗都反映人们的疾苦,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不仅诗如此,人也如此,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以下小故事说的就是白居易做父母官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白居易,希望你喜欢!

  那一年,杭州大旱,一旱旱了九九八十一天。西湖两边的几千亩农田,地皮都裂了长长的口子,稻禾枯黄,像火烧过一样。老百姓天天到衙门里去请求大老爷:赶快放西湖水,救救农田。可是,那些官府大老爷,只知整天在西湖上寻欢作乐,却一直不理不睬。 有一天,百姓们又熙熙攘攘地赶到衙门里来,要求大老爷放西湖水,有的喊:“青天大老爷,赶快放西湖水,救救农田!”有的喊:“大老爷,再不放西湖水,我们百姓都活不下去啦!”闹得那位大老爷、睡也睡不安,吃也吃不香,只好亲自到衙门口,怒气冲冲对百姓说: “谁说要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那湖里的鱼虾就没有地方栖息啦?”这时,只见人群中走出一个长着五绺长须的老汉,不慌不忙地反问说:“鱼虾与百姓的性命相比,哪一个要紧?” 大老爷一听,又气呼呼地说: “谁说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那菱角就不能生长了。” 老汉冷冷地一笑,又反问说: “菱角与稻米相比,哪一种重要?” 大老爷一听,更加气急败坏: “谁说放西湖水?放了西湖水,对皇上洪福不利?”其实,这位大老爷想说的是对自己的官运不利,怕说得太露骨了,触犯众怒,就把当今皇上抬了出来,吓唬吓唬老百姓。 谁知那老汉一听这话,更生气了,他理直气壮地反问道: “皇上与百姓相比,哪一个要紧?假如没有百姓种稻谷给他吃,做衣服给他穿,他还当得成皇帝吗?” 周围的百姓们,听了大老爷的话,条条无理,早想大骂他一顿:现在听了这位老汉的话,驳得句句有力,都高兴得跳了起来:“他说得对?他说得有理啊?” 大老爷早已气得浑身发抖:“你,你是哪一个?胆敢当众顶撞老爷,煽动百姓?” 那老汉又微微一笑,说:“问我哪一个?我就是白居易!” 大老爷听了,原来新上任的白居易到了。这老头儿,当今皇上也怕他三分,不好硬顶,连忙打躬作揖地说:“原来是新任的刺史白大人到啦!下官有失远迎,当面谢罪。请,请到衙门内休息一下。” 老百姓听说这老汉就是白居易,有的还读过他关心百姓的诗篇,都说:“白居易来做我们的父母官,我们的农田有救了!” 果然,第二天,碧绿绿的西湖水,哗哗地流进了附近的农田;干枯的稻禾,像喝上了甘露,“刷”地一下子直起了腰;百姓们望着潺潺的湖水,流进自己的农田,兴奋得掉下眼泪来。 后来,白居易又访问了附近农家,在钱塘门外,修了一条堤,造了一座石涵闸,把湖水贮蓄起来。他又恐怕后代的地方官不了解堤坝对人民的利害关系,亲自写了篇《钱塘湖堤记》(当时西湖又叫钱塘湖)刻在石碑上,详细写明堤坝的用处,以及蓄水、放水和保护堤坝的方法。 百姓都围拢着来看这块石碑。当看到上面写着,放一寸湖水能够灌溉多少顷田时,大家都为白居易深知百姓痛苦,精密设计了这个水利工程,感动得热泪滚滚。大家纷纷议论,觉得这大老爷不错,要为他向朝廷请功。白居易一听到这个消息,急忙阻止,还沉痛地做了一首诗: 税重多贫户, 农饥足旱田; 惟留一湖水, 与汝救凶年。 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对这一湖水,平时管理得可严啦。 有一次,白居易去游湖。看到南面的湖边上,有人在挑土填湖,建造亭台楼阁。白居易就传问是哪一家造的?当差的回来说:“这是衙内二爷的老丈人在造一座花园。” 白居易就把二爷的老丈人传来,说:“西湖,是百姓的西湖,你一个人为什么要占用?现在,罚你开葑田一百亩。” 那位二爷的老丈人没办法,晓得刺史说一不二,只好雇一批百姓,挖了一百亩湖泥。 又一次,白居易从白沙堤上散步回来,看见有人从山上砍了两株树,背回来当柴烧。白居易就对那人说:“山上的树砍光了,山泥就会流到湖里去,积聚起来,那怎么行?罚你补种十株树!” 那人就只好到山上去补种了十株树。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占湖造屋、上山砍树了。这样,白居易在杭州三年,把西湖整治得水绿山青,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白居易的故事

  白居易其实不易, 既然祖、父都担任过县令,白居易的住房当然不是问题,因此取名“居易”号“乐天”,那是名副其实,但据说,小白年幼时最爱干的事情是读书,就算嘴读得生疮、生生读成了“少年白”,他也不愿停息。如此苦读的回报,是他在贞元年间中了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县尉、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最终在刑部尚书任上致仕。当然这些并不重要,甚至连他被公认为是与李白、杜甫齐名的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身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当了官,欺压百姓必得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白居易也免不了是要打人的,偏偏他所倡导新乐府运动,是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就比较麻烦了——他能把自己打人的事作成诗吗? 答案是肯定的。有流传千古的《卖炭翁》为证,只不过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年轻,坦荡得还不够彻底,他把欺负穷人的事情,推给了另外两位“黄衣使者白衫儿”,也就是太监。且看此诗后半段:“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大意是,两个太监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昂,手持敕令文书,看见一车炭不错,仅仅拿“半匹红绡一丈绫”作为炭价,就把人家那车炭拉走了,卖炭的老头儿在后面哭喊求情,他们理也不理……据考证,那俩太监所执的敕令文书,乃是朝廷颁发的“和籴”凭证,的确具有无上权威。 那么什么叫“和籴”呢?据考证,大唐盛世时,在公共采购这一块上,朝廷拨给的采购预算很少,所以采购价会比市场价低出一大截,供货商要是不答应,执行者就会动用国家机器很霸道地让他答应,这就叫“和籴”,意思是很和谐地向民间购买,实际上却是强制性的低价征购,与现今地方官用远远低于市价的补偿金强征农民的土地、拆迁城市贫民的房屋,本质上同是一个道理。但这和白居易有关系吗?答案同样也是肯定的。 公元806年,34岁的白居易被派到陕西盩厔当县尉。这个官职居于县令、县丞之下,负责治安和征兵,类似于当今的县公安局长兼武装部长。而盩厔县靠近长安,置身于天子脚下,朝廷需要什么东西,也常会派盩厔的县官去采购,而具体负责采购的人,就是这个县的县尉白居易。关于这个事,白居易在其晚年编著的《白香山集·论和籴状》一文里就有收录:“臣近为畿尉,曾领和籴之司,亲自鞭挞,所不忍睹。”意思是,有农民不同意把产品低价卖给政府,就得把人抓起来亲自暴打,他这可比《卖炭翁》里描写的那俩太监更加恶毒了。 当然,“亲自鞭挞”而又“所不忍睹”,说明白居易还是有点良知,同时也说明,作为一个正常的、认为欺压百姓不对的诗人,当他面临是丢掉朝廷交给的饭碗和自己的良知时,内心是多么的痛苦。万幸的是,公元807年,白居易就被调回朝廷当了翰林学士,他当县尉率领喽啰“和籴”也就一年左右,还没来得及完成从一个拥有恻隐之心的诗人到一个以国家机器为后盾的恶棍之间的蜕变。否则,要让他多干几年,人打得多了,体验到快感了,“所不忍睹”变成了“熟视无睹”,那可就糟了大糕。 白居,其实不易。

  白居易的奇闻趣事

  相传,陶渊明因为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自己跑到南山下悠然去了,其实他的日子过得时好时坏。(资料片) 苏东坡好歹也算个名人,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官,然而等到苏东坡的儿子大了,要结婚了,这个老爹却没钱给儿子在京城买房子,于是只好借了朋友的房子将就将就了事。 我们常常把工资叫做“薪水”,从历史上讲,“工资”比“薪水”的年龄要小很多,相传,陶渊明因为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自己跑到南山下悠然去了,其实他的日子过得时好时坏,那时候的文人纵使亲自耕作,也只是摆摆样子而已,加上他好酒,陶家的经济一直不宽裕。 陶渊明在给儿子的书信中说:“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恨汝辈稚小,家贫无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 ”其中提到了“柴水之劳”,“柴”也就是“薪”,陶渊明在担心自己年幼的儿子因为家里穷雇不起仆人,得自己打柴担水,因此心生悲凉。 到后来,这“薪水”二字就被分化出了另一个意思——日常生活消耗,从而逐渐引申出了“工资”的意思。 明清时期钱成为工资主要形式 古人的工资可不是仅仅发钱的,大到土地、小到柴米,什么都可能成为古代的“工资”。时间越靠前,发的“工资”就越花样,到了明清时期,才渐渐把发钱作为发工资的主要形式。 比如,在西汉时候,官员们的工资就全是粮食,大官得到的粮食多一些,小官少一些,那时候粮食以“石”为计算单位,一年一结。拥有万户以上的大县县官大人的工资就是一年600石。 到了东汉时期,光发粮食显然不太够了,因为工资里没有现金,官员们想要买点儿啥东西还得把粮食卖掉,换钱打酒。于是出现了发一部分现金发一部分粮食的俸禄制度,这做法一出来,广受好评。 到了晋代,官员们除了发粮发钱外,还顺带可以得到一块良田,每年可以把田地的收入纳入自己的腰包,等下一任县官来到时,这块田的收入就会移交给新县官。 在陶渊明当县官时,他的生活其实不至于困苦,根据“五斗米”的典故,陶渊明的工资不是一个月五斗米,而是一天五斗米,除了五斗米外,还有一月2500钱的俸禄,当然还有三顷良田。当时一个老年人一天吃不了四斗米,陶渊明的生活过得还可以,虽然不富裕,却也能满足日常开销,不需要陶渊明放下酒缸子打着赤脚下地干活儿。 古代当官的,尤其是宋代以前当官的,生活其实很滋润。 为什么李白能天天醉卧酒场“将进酒杯莫停”,而和他齐名的杜甫老兄连隔壁孩子拿他家几束茅草都要气得跳脚?除了性格外,经济基础也重要,李白不仅老丈人有钱,资助他全国巡回旅游,而且自己在皇帝面前混得也是风生水起。杜甫则一生都很坎坷,多次仕途不济,贫病交加。 宋代宰相年薪过百万 南宋洪迈曾在自己的《容斋随笔》中感叹,白居易的工资实在不咋高。其实白居易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晒工资时都是一脸满足样,可在全家都是大官的洪迈看来,根本是小菜一碟。 洪迈一家都是文人,哥哥洪适还当了宰相,宋代一个宰相的月工资本俸是300贯,如果换算到现在,则已经年薪过了百万,除了本俸外,宰相们还有各种各样的额外补贴,比如冬季取暖费(薪炭)、盐、饮料费(茶汤)等,尤其在南宋,皇帝还特意为官员们提了薪,宰相的生活更是好上加好。比如南宋武将张俊——也是杀害岳飞的一大帮凶,这老人家生活那叫一个滋润,人家家里银子堆积如山,花不完就命人把银子铸造成了银球,取名叫“没奈何”,意思是连小偷都搬不走。 不过在宋代,底层官员们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除了取消了俸禄中的良田一项,还把年薪制改为了月薪制,这还不算,月薪不够,就用茶酒等实物补充。宋代实行文官制度,冗员情况异常严重。下层官员们常常食不果腹,有的下级小官员一个月只有一石粮食的俸禄,自己尚且吃不饱,养家就更是问题了。 有这么一个典故,大中祥符年间,一个小青年终于当上了三班奉职,可每天处于饥饿状态,某日饿到两眼昏花,于是在墙壁上挥毫泼墨写了一首歪诗:“三班奉职实堪悲,卑贱孤寒即可知。七百料钱何日富,半斤羊肉几时肥?”一个月七百文钱、半斤羊肉的俸禄让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不过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上级官员,那日子就幸福多了。 明清时期,官员的工资两极分化依然严重。比如清代,一个一品大官的工资是一年180两银子,而最底层的官员一年才三十多两银子,当然这里面不包括其他补贴。清代,有时候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就买官卖官,其中一个知府的价格为3700两左右,而知府的规定工资在每年80两、禄米80斛,看起来还真有点儿入不敷出的意思,其实有句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见,官员们光靠工资是万万活不了的,这也造成了清代贪官横行、和珅出世。

相关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06
c
id
389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