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诗词名句 >

关于漫天大雪的古风诗词

2020-11-26 16:37:37
|林铃

寒风呼啸,雪花飘飘,天是寒冷的;踏雪寻梅,暗香盈袖,情是浪漫的;浓浓的情谊,深深的问候,祝福是暖心的;大雪时节,愿天虽是冷的而却你是快乐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漫天大雪的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雪望》

清代:洪升

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纷纷。

赏析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

此首冬雪诗,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继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冻”,紧扣一个“雪”字。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汀”与“洲”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点。“野桥”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形象生动,清新别致,可谓咏雪诗中纯属描写雪景之代表作。

《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

前两句“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描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后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此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此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诗人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全用侧面烘托,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此首诗朴实自然,诗境平易,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

《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代: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赏析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此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1.此首诗给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

2.请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答: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景之杂乱,美丽,表达出作者心中凄凉的情感,显得十分真实形象。

3.此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寄托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情感和归隐的意愿。


关于漫天大雪的古风诗词相关文章:

形容大雪纷飞的古风诗句

形容大雪纷飞的古典诗句

诗人赞美大雪纷纷的古诗词

赞美雪景的优美古风诗句

赞美雪景的诗句大全

描写北国冰雪的古诗句

描写大雪景色的古诗词

大雪天气有关的冬天古诗词

描写北方雪景的古风诗句

比喻雪花纷飞的现代诗歌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07
c
id
330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