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古诗词 >

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鉴赏及译文答案

2020-01-06 19:02:15
|美玲2

  《南楼中望所迟客》是由谢灵运所创作的,通过回想月亮最圆、月色最好时与友人会面,更反衬了今日失望的深。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南楼中望所迟客》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南楼中望所迟客》

  南北朝:谢灵运

  杳杳日西颓,漫漫长路迫。

  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

  圆景早己满,佳人犹未适。

  即事怨睽携,感物方凄戚。

  孟夏非长夜,晦明如岁隔。

  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

  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

  搔首访行人,引领冀良觌。

  《南楼中望所迟客》译文

  太阳在西方渐渐沉落,漫漫长路,依然不见他的踪影,心情越发焦急。

  登上高楼是为了思念谁呢?是为了等待着远方的友人前来赴约。

  与我分别的时候他和我约定,十五的晚上,要来看我。

  今晚的月亮,早已圆满无缺,好友却迟迟没有前来赴约。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分手如今,望着孤零零的月儿,内心倍感忧伤凄切。

  初夏的夜晚并不漫长,可太阳再次升起时,仿佛经过了一年时光。

  麻花依然含苞未放,兰草的花,却已屡屡采摘。

  道路阻隔,音问不通,怎么能安慰离居的友人呢?

  我焦躁不安,向行人打听你的消息,翘首等待,希望能与你欢乐相会。

  《南楼中望所迟客》注释

  南楼:始宁墅中一座住宅的门楼。迟:等待。

  杳杳(yǎo):深远幽暗的样子。

  迫:窘迫,着急。

  为谁思:即思念谁。

  三五夕:十五日的夜晚。

  圆景:月亮。

  佳人:指友人。

  适:来也。

  睽携(kuí xié):分离。

  方:常。

  孟夏:初夏。

  晦(huì)明:由黑暗到明亮,指一夜。

  瑶华、兰苕(tiáo):皆指香花美草。

  搔首:爬弄头发,表示焦急。

  引领:伸长颈项。

  良觌(dí):欢乐的会见。觌,相见。

  《南楼中望所迟客》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灵运于公元424年(元嘉元年)闲居于始宁时,为了抒写伫望朋友来相会的复杂心情而创作的。

  《南楼中望所迟客》赏析

  这首诗可以分为三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写迟客不至的失望,通过回想月亮最圆、月色最好时与友人会面,更反衬了今日失望的深。中间八句为第二部分,大量引用《楚辞》中的典故,表现了对友人入骨的思念,也表现了对友人一种温情的体贴。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写自己在焦急地询问友人的消息,企望着能与友人欢乐相会。这首诗用典故很多,切对人物心理变化写的非常细腻、深情。

  “杳杳日西颓,漫漫长路迫。”这两句是化用刘向《九叹·远逝》:“日杳杳以西颓兮,路长远而窘迫。”是说落日西沉了,而行人还困于漫漫长途。“杳杳”、“漫漫”两个叠词虽是描状客体,却也传达出主体那种莫可如何的惆怅。起句从傍晚写起,那么读者不难想像整个白天如何。

  “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这两句自问自答,点明题意。下面转入回想:“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圆景早已满,佳人犹未适。”回想与友人分别时,约定在十五会面,现在十五早已过去,怎么还不来呢。“期在三五夕”,月亮最圆、月色最好时会面,那情景该多美。设想的美更反衬了今日失望的深,“早”、“犹”呼应,传出他深深失望之情。

  上面可以说是写迟客不至的失望,下面八句写与友人分别以来的情怀。

  “即事怨睽携,感物方凄戚。”“即事”、“感物”为互文,就是遇到事物皆有感触,比如心中的不如意、物候的变化等。这两句也就是说,别后以来时时事事都觉着不愉快。“孟夏非长夜,晦明如岁隔。”这里是化用《九章·抽思》:“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是说初夏夜晚并不长,但在他看来好像一夜就是一年似的。上两句说别后无时不愁苦,这两句只写出夜晚的感受,是以少总多、举一斑而知全豹的笔法。

  “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瑶华”、“兰苕”皆香花美草,古人常摘取它们赠给远方朋友以为问候,如《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这些语句跟这两句诗相似。“瑶花”,据说即麻花,孟夏时它还未开,而“兰苕”春天就已滋荣了,所以说:“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不能折也好,多次摘也好,都说明他常常想给予朋友以美好的祝愿。

  但是,“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意谓:道路阻隔,音问不通,怎么能安慰离居的友人呢?这几句不仅表现了对友人入骨的思念,还表现了对友人一种温情的体贴,虽然自己是愁苦煎迫,但还想通过赠问,让友人得到慰解。这是相怜相惜的纯真友情。

  最后两句:“搔首访行人,引领冀良觌。”《诗经·静女》有“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话。这两句说,他在焦急地询问友人的消息,企望着能与友人欢乐相会。这里的“搔首”、“引领”是两个细节,将他“望”的情态写得更逼真、更鲜明了。从结构上说,开始写“望”,中间写“想”,这里又是写“望”,是个回应,显得很是紧凑。而中间的“想”又是从失约推开,写到别后的思念,顺序井然。这都见出谢灵运作品精于结构的特色。

  这首诗化用典故很多,细究起来,几乎每句都有出处,而以用《楚辞》的地方最多。《楚辞》多景物描写,多用比兴(尤其是兴),谢灵运的作品亦复如此,加之作者心情也常感悒郁,自然就会较多袭用《楚辞》语句了。但这首诗,并不给人饾饤生硬的感觉,正如方东树所言,他的用典“见似白道”(《昭昧詹言》卷五)。这也是他的高妙处。

  《南楼中望所迟客》作者介绍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相关文章:

1.谢灵运《悲哉行》赏析 《悲哉行》译文及鉴赏答案

2.谢灵运《行田登海口盘屿山》译文及赏析答案

3.谢灵运《七里濑》译文 《七里濑》鉴赏及赏析

4.孟浩然《自洛之越》译文及鉴赏答案

5.韦应物《春游南亭》鉴赏及译文答案

6.谢灵运《白石岩下径行田诗》译文及鉴赏

7.唐诗《终南山》全文译文及赏析答案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05
c
id
287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