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的诗意与解释
尤袤(mào)(1127年4月2日—1194年),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常州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
这是两首为了画作而创作的题画诗,作于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时尤袤五十五岁,正提举江东常平。诗题于米元晖所画《潇湘图》后。
原文: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宋代:尤袤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注释:
《潇湘图》是米友仁(字元晖)代表作,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画家米友仁(1086—1165),字元晖,是宋代书画家米芾的儿子,画史上与其父并称“二米”或“大米、小米”。
杳(yǎo)霭(ǎi):深远无计际的样子。霭:云气。
微茫:迷蒙的样子。
篷:船篷,这里指船。
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笠(lì):用竹或草编的帽子。
泛宅浮家:以船为家,往来于江湖之间。
诗意:
万里江天深远无际,近处的一村烟树也隐约微茫。
面对这派烟雨迷檬的画卷,令人恍然如置身潇湘。只是没有真地坐在孤篷船上,倾听那满江的雨声飒飒地响。
早晨淡淡的薄雾环绕在青山腰间,远处茫茫的烟水与沙岸齐平。
怎样才能身披绿蓑衣、头戴青竹笠,在这江湖之上以船为家飘荡一生?
赏析:
第一首,先以“万里江天”写大景、远景,后以“一村烟树”写小景、近景,大、小、远、近结合,又以“杳霭”“微茫”表现其烟雨迷蒙、云树苍茫的景象。仅用十二字,“米家山水”的气象、神韵已和盘托出。
三、四句倒装,既是表现对此画的观感,又是对此画艺术魅力的赞扬。因为所画者乃“潇湘奇观”,所以细观此画,恍如身在潇湘”;因为画里有水面无船,所以说“我”恍然之间已经身在潇湘,如果纵一叶扁舟“听雨”,该多好!可是呢,别的什么已应有尽有,就“只欠”一只小船。“只欠孤篷听雨”一句当然不是说没画孤篷是个缺点,而是用跳脱的诗句赞颂此画有“移情”魅力;又顺便补出一个“雨” 字,为前面的“香霭”“迷茫”点睛。
第二首一二句“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进一步为“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补景。这么一补,江、天、树、村以及晓山、远水、平沙等,都迷蒙于云雾烟雨之间,因云雾烟雨的变化面“变态万层”,顿成奇观”。
诗人面对“潇湘奇观”,萌生了弃官归隐,徜徉于“潇湘奇观”之间的意念,写出了后两句:“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张志和的《渔歌子》,又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之句。很明显,尤袤题画诗结尾两句中的“泛宅浮家”和“往来”“绿蓑”“青笠”,都取自张志和的言论和诗句,其借题发挥之意是十分明显的。就是说,他厌倦仕途,想学张志和做烟波钓徒了;然而弃官归隐,又有许多实际困难,两句诗以“安得”领起,表现了难言的苦衷。题画诗,也以“诗中有我”为高格。既展现《潇湘奇观图》的气象神韵,又自抒怀抱,二者妙合无垠,正是这两首题画诗的高明之处。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的诗意与解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