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古文典籍 >

《狐假虎威》文言文译文 《狐假虎威》成语启迪寓意

2019-12-21 10:43:48
|小洁2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同学们都有学过吧?它讲的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今天就让我们更加详细地学习一下吧。

《狐假虎威》文言文译文  《狐假虎威》成语启迪寓意

  《狐假虎威》作品原文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1)畏(2)昭奚恤,果诚(3)何如(4)?”群臣莫(5)对。

  江一对曰:“虎求(6)百兽而(7)食之,得狐。狐曰:‘子(8)无敢食我也!天帝使(9)我长(10)百兽,今子食我,是(11)逆(12)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13)不信(14),吾为(15)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16)然(17),故遂(18)与(19)之(20)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21)五千里,带甲(22)百万,而专(23)属(24)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也,犹(25)如百兽之畏虎也。”

  《狐假虎威》作品注释

  1、之:取独

  2、畏:害怕

  3、果诚:果真

  4、何如:像这样

  5、莫:没有人

  6、求:寻找

  7、而:承接

  8、子:你

  9、使:派

  10、长:做首领

  11、是:这

  12、逆:违抗

  13、以···为:认为···是

  14、信:诚实

  15、为:相当于“于”,在

  16、以为:认为

  17、然:对

  18、遂:就

  19、与:跟随

  20、之:代词,代指狐狸

  21、方:方圆

  22、甲:士兵

  23、专:单独,独占

  24、属:交付

  25、犹:好像

  00、走:跑

  《狐假虎威》作品简介

  《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狐假虎威》原文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也,犹如百兽之畏虎也。"

  《狐假虎威》作品译文

  荆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地区的诸侯都惧怕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没有能回答上来的。

  江一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狐假虎威》成语启示

  成语释义:狐:狐狸。假:借助。虎:老虎。威:威吓。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狐假虎威》主要批评

  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绝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的下场。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又嘲讽了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昏庸之人。

  《狐假虎威》揭示道理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狐假虎威》成语典故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狐假虎威》题目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字词。

  ①群臣莫对

  ②虎求百兽而食之

  ③子无敢食我也

  ④天帝使我长百兽

  ⑤虎见之皆走

  ⑥虎以为然

  ⑦犹百兽之畏虎也

  2.下面句中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实:①其实畏王之甲兵也;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B.故:①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②公问其故

  C.食:①今子食我;②谨食之,时而献焉

  D.方:①今王之地方五千里;②方七百里,高万仞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②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4.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一个成语,并解释这个成语。

  5.江一对荆宣王讲这个故事的用意什么?

  答案

  1.①回答 ②寻找 ③你 ④派 ⑤逃跑 ⑥对的 ⑦如同

  2.D

  3.①看百兽们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②所以中原地区的诸侯惧怕楚国的昭奚恤,其实是惧怕大王您强大的军队啊,这正如百兽害怕老虎一样。

  4.狐假虎威:意思是狐狸凭借老虎摆威风,比喻依仗别人的威势吓唬人。

  5.说明中原地区的诸侯并非真怕昭奚恤,而是怕大王的军队。

  《狐假虎威》出处简介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14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