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古诗词 >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译文鉴赏

2020-06-17 11:06:54
|美玲2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是由李白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开头写谢安泛海:“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唐朝:李白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

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

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

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

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洲。

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

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

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古诗简介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是以“游”字串起全诗、构作全篇。诗先写游时之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诗人写游兴之浓、游兴之豪,不直接坦露,却匠心独具,巧用谢安石的典故衬托出来。中间写游五松山时的乐趣,引用”天花“典故美化五松山。最后写游五松山的心情,与景致相融合。诗人以借写景来写政治失意后的恬淡寡欲、与世无争的心情。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翻译/译文

谢安泛舟于沧海,乘长风独啸而还。

清闲脱俗之韵致惊动海上,崇高的情怀远出人间。

倾心于探究神奇怪异之事,心境淡泊以闲适来处世。

我来到五松之下,设置酒宴登山历览。

向年老历练的老者征求往古之事,因此命名此山为五松山。

五松山景致清幽,佳妙之处胜过沃洲山。

风声萧瑟鸣于洞壑,一年四季如沐秋风秋雨。

山上百泉流出音声宏大,听来恰似三峡的巨流。

剪下细竹扫去天界仙花,我且与高傲的官吏一同游赏。

龙堂精舍如果可以休憩,我打算归入其中精城修行。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注释

南陵:即今安徽省南陵县。赞府:唐人呼县丞为赞府。 五松山:《舆地纪胜》:“五松山,在铜陵县南,铜官山西南,山旧有松,一本五枝,苍鳞老干,翠色参天。”今属铜陵市。

安石:晋人谢安字。谢安官至尚书仆射。卒赠太傅,谥文靖。溟渤:大海。

啸:摄口发出长而清悦的声音。

逸韵:高雅的风韵。

灵异:神异。

澹然:恬静,安定。

跻攀:登攀。

征古:征信往古。遗老:指年老历练的人。

清幽:风景秀丽而幽静。

美沃洲:美过沃洲。即比沃洲还要美。沃洲:即浙江沃洲山。

天花。天上的花卉。《法华经》:“时诸梵天王,雨众天花,香风时来,吹去萎者。”

傲吏:高傲的官吏,

龙堂:精舍名,在五松山上。

精修:精诚修身。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赏析/鉴赏

这首诗的开头写谢安泛海:“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谢安,字安石,是东晋政治家。四十才出仕,后来位至宰相。前秦符坚军南侵,江东大震,谢安派谢玄、谢石大破符坚军于淝水。他早年隐居东山(在浙江上虞县西南),曾经和友人一道泛海。李白常以谢安自许,希望能象他那样以过人的才智,做一番济世安民的事业。他写谢安泛海,取他从海上回来的那个场面:“独啸长风还。”抓住独啸和长风这两个典型细节,丝毫不加刻画,只用了五个字,而海上风正急,巨浪翻腾,谢安归来时具有慷慨的豪气的形象,就生动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李白对谢安是怀着崇敬的感情的。“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表现谢安的高超的风度和感情,并给予很高的赞扬。《世说新语》(卷三)对谢安的泛海有很生动的记载。“逸韵动海上”,使我们想起这本书中描写谢安在海上遇着风浪的光景:“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按:指谢安)神情方正,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悦,犹去不止。”当海上风起浪涌,谢安表现出来与人迥然不同的超逸豪放的凤度使海船上的人都为之感动。“高情出人间”,李白赞扬谢安的高尚的感情超出于人间之上。也使读者想起《世说新语》的记载:“既风转急,浪涌,诸人皆渲动不坐。公徐然曰:‘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还。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这两句对谢安早年隐居不仕,颇有所感触。“灵异可并迹”,隐喻以谢安之才,如能出仕,就可以取得很高的地位。可是朝廷屡次征召,他都不肯去。“澹然与世闲”,他是那样安静地过着闲散的生活,正如《中兴书》所说:“安先后居会稽,与支道林、王羲之、许询共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谈说属文,未尝有处世意也。”李白对谢安辞官不就,澹然隐居的态度,是很赞赏的,他自己就喜爱隐居的生活,他说过:“云游三十年,好闲复爱仙。”(《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

下面几句写游五松山:“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这是很平淡的叙述。五松山可能原来没有通用的山名,李白才向经历世变的高龄老人征询。从这两句诗看来,五松山不是山的本名,而是李白给他命的名。“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洲”,五松山上满山都是松树,显得很清幽。松树特别引人爱赏的是风中的松声。诗人用了四句描写五松山的松声,精工别致。

“萧飒听洞壑,终年风雨秋。”这是写风较小时的松声。“响入百泉去”,描写风较大时的松声。“听如三峡流”,是写风势很大或很急耐的松声。李白观察松声很细致深入,绘影绘声地显示在各种不同的风中的松声及其形态的特点,并传出它们的神态。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纪述同游者。傲吏是傲岸,不驯的官吏,指常赞府。李白自己有反权贵、轻王侯的傲岸不屈的性格,常赞府在这方面大概也有相近之处。

“龙堂若可憩,吾当归精修”,龙堂精舍在五松山,精舍是学舍,集中生徒讲学之所。李白以当回龙堂精舍来精修学业结束全诗。这并非应酬之词,他非常勤奋好学,学识渊博,见到山中精舍很安静,舍外风景清幽,心里不觉兴起回来精修的念头。他年轻时候,曾在家乡的匡山读书,杜甫在怀念他的诗里也曾说:“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不见》)

总的来说,这首诗为五松山纪游,诗写游山,先写风景,诗中“灵异”二字使五松胜境在诗中兀然而出,秀色可餐;后写心情,“逸韵”、“高情”、两组词让诗人对五松山的喜爱之情从诗行中流溢而出。使此诗在构章建篇上独具特色。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时跟随父亲迁至剑南道绵州。一说即出生于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译文鉴赏相关文章: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译文及赏析

《巫山高》原文|译文|鉴赏

唐寅《把酒对月歌》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精选诗歌有哪些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05
c
id
112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