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武汉小升初择校四点建议
小升初之际,择校需谨慎,适合孩子的才是最重要的,小编整理了2020武汉小升初择校四点建议,欢迎参考借鉴。
2020武汉小升初择校四点建议
多角度衡量学校是否适合孩子
想要选择一个学校,重点是要看一所学校的教学理念、师资力量,同时一个学校每年的中考表现也是必须要看的,观察一个学校近三年的排名变化是很好的一个衡量标准。
2020年上初中的孩子将会在2023年面对中考,中考排名的变化是一所学校将来发展潜力的体现。对于中考成绩,家长们不仅要了解名列前茅的拔尖学生,同时也要关注一个学校倒数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孩子,才可以最终决定可以去什么学校。
结合中考成绩,再看学校的校风和学风。
一个孩子在初中阶段还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非常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即使孩子学习并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家长还是需要谨慎考虑。
其次要看一个学校的校风或是管理细节,需要家长自己或是带着孩子去学校转一转,看看学校张贴的标语,每一个文化兴趣角或是宿舍的管理等等,都是非常容易了解的。
另外,建议家长还要留意一下学校在中考方面的升学政策。
升学政策中是否有说可以直接升到高中部,或是直升有哪些优势,想要直升需要准备什么等等,这是非常重要的,会影响到孩子将来长久的发展。
从多种细节深入了解学校
在择校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用对比法进行学校之间的选择。建议家长可以参考下面的几点来进行不同角度的了解:
1、下午几点钟上完课?下午课后到晚饭前有多少时间?这段时间学生都做些什么?
2、是否每天安排体育运动时间?什么时候,多长时间?
3、学生在校每天需要花多长时间完成当天的作业?周末需要花多长时间完成周五布置的作业?节假日之前,布置的作业会特别多吗?寒假作业和暑假作业多吗?(作业是需要老师进行精挑细选后再进行布置的,作业量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
4、是否有外教口语课?一周多少节?是否有开设第二外语?多少课时,都有哪几种语言?
5、学生是否会感到学习压力大? 这种压力来自哪里?
6、是否会设置重点班?普通班和重点班学生是否可以流动?
7、学校衡量优秀学生的标准是什么?
选择之前一定要了解做哪些准备
每所学校在招生细节和面试政策上都会有所不同,家长需要提前了解自己需要准备哪些事情,例如报考时间、报考流程、招生人数、学费、简历要求等等。
如果了解到学校的考试中有面谈的环节,家长一定要提前和孩子一起进行准备,家长需要对这所学校近几年的面试环节的内容进行多方面的了解,然后和孩子一起进行准备和演练模拟,让孩子对于面谈环节做到心里有数,尽量不影响临场发挥。
只要冷静有计划,才能事半功倍
1、列出孩子所有学习上的问题,找到孩子与目标间的差距。
2、不要急功近利地什么机会都想上,根据孩子实力和特点,选择几个目标(一般不可能超过3个)。
3、从学习角度来看,需要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通过高效率的学习缩减差距。
4、坚决地实施计划,过程中不断解决孩子心理的诸多变化和问题,不断提高效率。
唯有这样冷静地规划,你才能克服焦虑,才会看到成功。
择校考虑因素
①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的好坏取决于细节。 教室的布置,宿舍是否干净,环境绿化……种种都可以体现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
② 校长理念
每个学校校长的履历和人生就经历都各不相同,也都有自己独有的观念思想,但是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管理和运行,家长们可以去听一些校长所举办的讲座,匹配自己和孩子的价值观是否能够和校长的理念相融合。
③ 校风的风评
校风与学风 是无形的,却又是有形的。这一点,你可以从学生的举止看出,还可以从学校的张贴标语、评比分数、各色海报中看出。最简单的方式是问一问在校的家长和孩子。
④ 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就代表着学校的教育质量 ,年龄层结构的分布,男女比例,老师荣誉职称等等都能看出学校的师资力量如何。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影响一生!
⑤ 分班考、实验班
学校是否会有分班考,孩子入学考试的准备,以后是否会分实验班、重点班,分层走班的必要性都是家长所应该关注的重点。
⑥ 中考成绩
中考成绩是每个学校好坏的最客观表现之一 ,有些民办的中考成绩都很漂亮,平均分都很高,公办学校都很难相比。但家长不应该只看到光鲜艳丽的一面,升学率高所对应的学校,年级后半段学生的升学途径,都是所需要了解清楚的。
⑦ 升学保送
每个学校保送生所计算的规则都各不相同,保送生名额也不一样,所以想要争取保送名额的家长必须先了解清楚学校的升学保送政策。
⑧ 学科侧重
学校虽然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一个学校总会有在某一学科比较突出的成绩和优质老师,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取向以及孩子日后高考选考的科目选择。尤其是打算出国留学的家长, 也要留意学校是否有双语版或者外教等因素,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也很重要!
⑨ 招生政策
学校的游园活动,什么时候投简历,面谈自主招生,有什么“绿色通道”……知道学校的基本要求才能“对症下药”。
⑩ 招生政策
比如住宿与走读,比如学费,比如奖学金,比如特长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