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随着高考越来越近,高考地理的复习正在进行中。那么关于高中地理的重要知识点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高中地理知识点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仅供参考。
高中地理知识点重点知识
一、【自然地理】重要知识点
1. 相对位置判断:
把两地经度相加,如果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如果大于180,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如果等于180,则互为东西。
2. 比例尺:
比例尺的大小是指比值大小,比值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
比例尺缩放大小的平方=面积缩放大小。例如比例尺放大两倍,则面积放大4倍。
3. 对应的经纬度:关于地心对称的两地其纬度相同,南北纬相对,两地经度相差180度。
4. 等温线和洋流判断
等温线凸向表明洋流流向,低温流向高温即寒流,反之为暖流。
5. 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的相互关系
同一水平面上比较,高温低压;高海拔低温;高海拔低压;
6. 时区:
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都位于中时区,但是采用东一区的区时。||伊朗(东3.5)、印度河斯里兰卡(东5.5)采用半时区的标准时。
7. 夏令时=标准时+1或0.5小时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每年的一些月份吧钟表拨快一小时或半小时。如欧盟国家、俄罗斯和瑞士都从3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到10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实行夏令时。我国曾使用夏令时。
8. 太阳方向:
春秋分日,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9. 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
日出时间+日落时间=24;日出时间=夜长÷2; 日落时间=昼长÷2(为换算24小时制,再+12)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夜长=24—昼长
10. 太阳高度角计算: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90°—(当日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的纬度差)
例如,太阳直射0°赤道,今天2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90°—20°=70°
11. 岩石种类
岩浆岩:1.沉默中爆发的喷出岩,气孔构造,玄武岩;2.沉默中冷却的侵入岩,晶体结构,花岗岩;
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石灰岩、页岩;
变质岩:片理构造,大理岩、板岩、石英岩;
12. 板块张裂容易有岩浆活动,即火山。
13. 背斜与向斜(外力作用使得: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凸起,储存油气;向斜下凹,储存水,不宜开挖隧道。
14. 断层:地质不稳定,加固或避开。
中间高两边低:地垒——华山、庐山、泰山;
中间低两边高: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阳湖。
15. 外力作用:
风化(与风无关)作用,事物完整到破碎,例如昼夜温差大,或植物根系影响。
流水堆积地貌:河口三角洲、冲积扇、冲击平原;
冰川侵蚀搬运的物质:大小不一
海浪侵蚀:海岸线后退(与上游泥沙来量反比)
16. 气压:地面比高空(温度高、气压高)。高温低压、高压低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成立。
17. 风力/风速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地表形态)影响,因此盆地、谷地一般风力小,大气稳定。
18. 雾产生的条件:①水汽充足(降水量或水源丰富);②大气稳定(风力小,多在盆地、谷地);③多凝结核(即灰尘、粉尘,大气污染、工业污染严重地区多发)。
19. 务必记住以下气候类型的成因、表现:
地中海:30-40°大陆西岸(澳大利亚东岸亦有),夏季副高、冬季西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海:40-60°大陆西岸,全年西风、温和多雨。
20. 气候和自然带对应:
①地中海——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海——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温陆——温带草原带or温带荒漠带;热季——热带季雨林带。
21. 影响气候特征的因素:气压带风带;海陆热力差异;海陆位置(水分);海拔(温度);坡向(迎风坡降水多);地形(谷地温度高);洋流;人类活动(如印度的热带沙漠气候);
22. 准静止锋:锋面雨(江淮地区的梅雨)、地形雨(天山、昆明准静止锋)。总体特点:长时间降水。
23. 快行冷锋:北方夏季暴雨、冰雹;春冬大风沙尘暴;寒潮;
24. 体表水体变少的自然原因:蒸发大;下渗多;降水少;径流汇入少;补给来源减少。
25. 雪线低:温度低、降水多;
自然地理问答题思路及语言特点
1. 地理位置:纬度、温度带、所在大洲(国家)的位置。
2. 地形特征:地形区(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势(X高X低or自X向X倾斜);
3. 气候特征:气温(季节变化)、降水(总量、季节变化)
4. 流量特征:总流量、季节变化、空间变化;
5. 数据特征:如给出不同年份,需要描述数据的时间变化特点;
6. 数据曲线:上升、下降、又上又下是波动、慢慢上升是稳定/缓慢上升。
7. 评价类题:如未注明,则需要分别说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如条件、影响等。
二、【人文地理】重要知识点
1.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最多是在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的时刻,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候。
2. 死亡率:1.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水平影响(越往后水平越高);2.受年龄结构影响(欧洲死亡率高,因为老龄化严重);
3. 老龄化:【中国:养老负担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鼓励生育、(放宽移民政策)接纳移民。】
4. 就全球范围,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5. 人口迁移的影响:
a) 迁出地:有利【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等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收入,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不利【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人才外流。】
b) 迁入地:有利【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文化交流,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利——对交通、住房产生压力,可能加剧环境问题】。
6. 城市问题: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社会不安定(社会治安)。
7. 解决城市问题:完善交通网;治理环境污染;
8. 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快慢:发达国家水平高,速度慢,发展中国家水平低,速度快。
9.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人口向郊区迁移,逆城市化是人口向其他城镇或乡村。
10. 城市化(含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11. 农业的分类:A、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靠天吃饭);密集农业。B、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12. 土壤肥沃:黑土、紫土、水稻土;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等堆积地貌;
13. 地形平坦:平原、盆地、河谷、坝子、梯田(同时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堆积地貌;
14. 热量充足:纬度低、海拔低、盆地谷地、阳坡、日照时间长;
15. 光照充足:纬度低、海拔高、阳坡、气候干旱/降水少(极地除外)
16. 降水丰富:除气候外,暖流、迎风坡、海陆位置;
17. 温室大棚的作用:改善光照、热量、水分条件;
18. 粮食种植地位下降原因:城市化引起用地类型转变,耕地减少;引起市场需求改变,水果、花卉等市场需求大。
19. 不同气候类型的农业优势:
a) 季风气候——有利于水稻种植
b) 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c) 温带大陆性气候—解决灌溉问题,则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长(温带水果、棉花)
20. 主导区位因素特例:
a)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土壤;
b) 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技术;
21. 限制性因素: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
22. 农业生产技术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①不合理灌溉会造成土壤盐碱化;②大量使用农药,使农产品和土壤受污染;③化肥广泛使用,导致土壤板结;污染水体,水体富营养化;
23. 季风水田农业的特例:泰国水稻商品率高;日本水稻机械化水平和技术水平高。
24. 我国经济作物:南甘蔗北甜菜、南油菜东北大豆山东花生、新疆黄河江淮棉花;南方丘陵茶叶;
25. 在青藏地区的(藏南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26. 葡萄:光照热量充足、灌溉水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新疆、地中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另:法国地中海沿岸葡萄种植园表层的鹅卵石能够:加大昼夜温差;有利于地表水下渗、保持土壤水分。
27. 棉花:光照热量充足、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新疆、印度、埃及】棉花:中国、美国、中亚(乌兹别克)、印度、(巴基斯坦)、埃及长绒棉。日本、欧洲进口棉花。
28. 我国农作物分布:①东耕西牧;②南甘蔗北甜菜;南油菜北大豆花生;③南稻北麦(冬小麦—秋种夏收—华北平原,春小麦—春种秋收—东北平原);④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江南丘陵);
29. 区分电子工作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30. 动力导向型:靠近水电站(河流中上游)、火电厂(煤炭丰富地),较少靠近核电站。
31. 产业转移的影响:
①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
②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32. 发达地区侧重:工业基础、技术优势、高素质劳动力、交通、通讯;落后地区强调地价、廉价劳动力、政策优惠、潜在市场、优势资源;
33. 成本投入中工资比重最大的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34. 港口布局:港阔水深(海岸线曲折、泥沙淤积少);经济腹地、配套设施;
35. 河流航运价值:水量大、水量稳定(季节变化小)、流速小、沿岸经济发达、城市人口众多;
以桥代路:青藏铁路(解决冻土广布和保护生态)、京沪铁路(避让良田,节约用地)
高考地理大题解题技巧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地理等温线专题
1.分析走向(延伸方向):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2.分析弯曲状况: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
3.分析疏密状况: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陡坡、锋面处;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缓坡。
地理等潜水位线专题
1.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2.河流流向判断: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
4.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的六点建议
一、重视回扣双基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可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就应考能力而言,三类知识所起的作用不同。陈述性知识是应考能力的依附和能力表达的基本元素;程序性知识是应考能力的养成和提升的基础,二者构成了所谓的“双基”。纵观近年高考文综试题特点,学科主干和“双基”类知识占较大比重。因此,二轮复习期要重视“回扣双基”。近年,我采用学案导学法,即先将各个专题“双基”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根据考纲筛选出“双基”内容制成学案,学案内容包括填充式知识体系和体现基本技能的训练题组,利用一课时训练效果明显。
二、重视整合知识
近年高考文综地理命题,特征之一是突出考查综合意识和综合能力。因此,专题复习中整合知识、构建体系非常重要。构建知识体系要遵循五个原则:一是重点性,构建专题应以重点知识为核心,如,时间的计算、季节性地理现象等。二是类似性,一个专题必须是由相关或相似地理现象经过提炼综合而成。三是创新性,构建专题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重新组合,而是要有创新性,要用新的视角来设计专题体系。四是理性认识,章节体系重在基础知识的表述,尤其对地理概念、地理理论、地理特征只作一般描述,不作深入分析和阐释。而专题体系则大不相同,重在从理论上认识分析。如,分析各种因果关系,透过地理现象发现其本质,比较地理事物的异同,阐释地理概念的含义,分析地理结论的依据等。五是灵活性,专题体系不受课本教材体系的限制,专题体系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综合,也可以是二者的大综合;可以是专门论述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演变过程,也可以是专门论述各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等。
三、重视拓展知识
地理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为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提供了指导。课改必然波及考改,因此,高考命题也会顺应课程改革需要,体现新课标理念。“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推理、归纳、预测,分析说明成因,解决问题”是文综能力测试的主要方向。如,2009年高考试题中第2、4、6、8题的考查,皆体现出知识和思维的拓展性,尤其是第二题中提取A市位于82.50w经线以东的西五区这一有效信息,体现尤为明显。因此,新教材中具有前沿性的内容应给学生适当补充、拓展。
四、重视社会热点
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方针、政策、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如,2008年高考第7题以北京奥运会和奥运圣火为素材,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这一基本的自然地理问题。通过创设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情境,增加了试题的可读性和鲜活性。如,近年常涉及的三农问题、五大经济圈、大型工程、城市化、能源安全与调配、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中部崛起、绿色GDP、极地科考、区域经济合作等应及时渗透于各专题复习中。
五、重视提升能力
应考能力的培养要注重知识的整合,构建主干知识的结构,分层突破,查漏补缺,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知识的内在线索和规律,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要加大训练量,让学生感悟答题技巧,培养和提高应试能力。在专题的设置上既要突出主干知识的覆盖,也要照顾现实热点问题,要注重专题立意的新颖、创新与教材知识、原理的巩固、再创造、整合提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具备结合实际进行自然、人文、区域特征的分析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适应高考。
六、重视训练反思
通过定时定量的课堂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原理,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达到练规范、练速度、提高技巧和答题能力,这个环节是二轮复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大量的习题训练之后,一定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意识,就是学生在做题之后,要反思这个题目具体考查了哪些知识点,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上有没有漏洞;要反思该题考查了哪些能力,自己在这几种能力上有没有欠缺之处;还要明确出题者的意图是什么,自己能否对问题答案提出疑问,能否联想到曾经做过的类似题目,本题的易错之处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或更好的答案;要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