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学方法及对策
近年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本文分析了不同的教学案例在初中生物教学的体制中所起到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生物教学方法及对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教学方法
生物是目前中考学科之一,虽然分数不多只有20分,但内容涵盖了初中阶段的4本书。这就使得我们生物教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在中考中收获累累硕果。我经过几年的教学,摸索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现归纳如下:
一、巧设疑,搭好兴趣——思维之桥
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学习是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巧妙搭桥,帮助学生达标。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形式,是师生感情交流的纽带,是课堂教学中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其思维,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
好的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激活酶”,强化记忆的“催化剂”。在讲授某一内容时,可先用适当有趣的事物来设置疑问,以诱发学生急于解疑的思维活动,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讲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学生对植物比较熟悉,可是教师却提出:植物是怎样长大的?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动物能离开植物吗?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抓住学生熟悉但又不完全了解的事物,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问题设计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目标,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提问形式。所设计的问题要严谨,有针对性、灵活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激发其兴趣,启发其思维,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二、巧用直观原则,搭好感性——理性桥
教育的直观性原则告诉我们,通过实物、模型、形象语言等手段,可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1.让学生亲自动手,创造课堂中的直观。例如,讲《花的结构》时,要求学生课前采集花朵,课堂上观察。这样做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帮助学生提高了达标效果。2.巧用一切有实效的教具,帮助达到目标。在引导学生达标的教学中,除了要充分利用挂图、模型等特定的教具外,还要善于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发现和利用身边的教具。例如,学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时,可利用学生自身这一特殊教具,指导他们观看关节模式图(如看做屈肘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情况)等来增加感性经验,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高理性认识。学生的认识从总体上讲要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因此,在教学中灵活巧妙地运用直观教具,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的印象,减少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搭好感性到理性这座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识记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发展。
三、巧用板画教学,搭好理解——巩固之桥
初中生物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插图多,图中蕴含的生物体结构的基础知识多,而基础知识又是理解生物体功能的前提。板画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板画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可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讲授细胞结构时,教师采用边讲边画的方法,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先画出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然后学生通过显微镜的观察自己动手画。通过这样的讲课,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除此之外,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生物学教学,制作丰富多彩的生物教学幻灯片,对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其独到的柞用。蒸腾作用的水是植物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可以作一幅植物全图,再让代表水的红色线条陆续经过(让其沿途闪烁)根毛、侧根、主根,上升到地上部分的茎,再分散到各叶柄、叶片,最后以水蒸气的形式蒸腾出去;血液循环一节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制作,流动的血液用红色的红细胞图形表示,经过毛细血管又逐渐变蓝,这样画面就显得生气勃勃,令学生既感兴趣又难以忘记。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认为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的特点和学习的一般规律,确定恰当的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好处的。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对策
1、遵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推动实验教学
新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课程的有效方式,学校和生物老师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清楚的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力,能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的综合素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达到教学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科学知识,根据生物实验特点培养学生研究的能力,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2、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保障经费的投入
保证实验教学的基本前提是管理好实验室以及购置足够的教学材料和仪器设备。首先需要相关部门给与经费的支持,确保生物实验课程可以顺利的进行,让实验室充分的发挥真正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享受生物实验带来的乐趣,有些实验不需要太多的耗材。其次实验室管理员和生物老师可以发动学生收集一些与实验相关的动植物标本,作为实验的材料,在制作标准的过程中也同样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管理员管理好实验器材,减少过量的耗损与废弃,这些都是保证生物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
3、注重教学内容与效果
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新课改下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很多老师缺乏操作指导的能力,学校应对老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实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爱好,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观察、研究等内容带动学生主动动手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的精神,而不是按照实验的数据和结论按部就班的进行,不断的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总结结论,提高教学效果。
4、完善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方式
当前学校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好坏,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成长,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比较强,所以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考试只作为评价标准中的一部分,把实验过程中的实操能力和阐述能力都作为评价的根据,对学生形成综合性的评价,通过完善对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评价标准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学好生物实验科学。结论: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生物老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抓住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生物实验教案,引导学生发现生物学科的乐趣,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创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带动学生主动研究生物学科的知识,让生物实验成为学生生活和思维习惯,提高生物实验效率,不断的探索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
初中生物教学改进方法
一、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学科。要提高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必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教师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所以初中生对教师都比较信服,都会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是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学生很少,课堂气氛不活跃,这时教师就应该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以免学生回答问题时产生压力。教师在课堂上想要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就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加以表扬或纠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生物实验教学。生物这门学科主要以实验为基础,各种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背景。初中生好奇心比较强,用实验的方式教学,通过有趣的实验将书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多地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获取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生物学发展的前景,激发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热情。还能让学生产生提出问题的冲动,并且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又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生物教学实效。
二、 创新课堂教学,丰富学习内容
生动有趣的引入是一节课良好的开端,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投入到学习中。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就要突破传统的备课中理解、掌握、了解等教学目标,设计新颖的可以吸引学生眼球的教学内容。如在“生物适应环境”这节课中,首先应创设环境,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自然界中生物适应环境的视频,以此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做一个小游戏,让同学们把课前制作的不同颜的小鸟放在不同的位置上,每组选个代表,让代表寻找蝴蝶,最后让同学分析,哪种蝴蝶容易被找到,什么样的很难被找到。通过这个游戏引入新课,导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三、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
面对生物学科不受重视的一个现象,各个教育机构应该把重视生物教育这个话题早日提到议程内,重视其教学工作。要对课程的安排、学生学业水平考察、评价制度等等各个方面进行规划。而教师和领导也要高度重视对生物学科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其重要性,进而改变以往应付的心态。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做好标记,带着问题去听课,解决难点和疑点;在课堂上要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讨论解决问题,还要在课堂上边听边记录,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课下要经常复习,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知识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便于自己的复习。
五、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情感教育。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具,让学生有最真实的感受,例如对水的节约,教师可以去强调每个学生都可以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鼓励学生自己平时要懂得怎么样去节约水,展示缺水地区的艰难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水源的重要性。这种充满感情的教育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健全自己的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所谓的参与式教学法是指依据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行为特征和发展规律,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唤起学生个体的发展,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拥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机会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采用这种参与式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