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文言文 >

黄庭坚《书幽芳亭》原文_译文_赏析

2021-04-06 08:39:15
|永亮2

  《书幽芳亭》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篇咏兰的散文,文章以兰独特的品格比喻君子,也比喻自己,表达了他身临逆境能安贫守贱。泰然处之的思想,也指出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行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书幽芳亭》原文

  宋代: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乃久尽知其族性,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楚辞》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以是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生,初不殊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之虽不若兰,起视椒榝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除”,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译文

  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成为国士;如果一个女人的美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它所有的兰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然而兰和蕙的才能和品德不相同,世人很少有能分辨出来的。我放任自己长期流浪四方,于是完全知道兰和蕙的区别。大概兰花好似君子,蕙好像士大夫,大概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兰,《离骚》中说:“我已经培植兰花九畹,又种下蕙百亩。”《招魂》说:“爱花的风俗离开蕙,普遍崇尚兰花”因此知道楚人以蕙为贱以兰为贵很久了。兰和蕙到处都能生长,即使栽种在砂石的地方也枝繁叶茂,如果用水浇灌就香气芬芳,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等到它们开花,一只干上就一朵花而香气扑鼻的是兰花,一只干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足的就是蕙。虽然蕙比不上兰花,但是与椒相比却远在椒之上,椒居然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于是说当权者必须除掉,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隐士纷纷远离当局而不返回的原因啊!

  赏析

  这篇文章的第一段赞美了兰草“含章以时发”的内在美质,他表面上虽干“萧艾不殊”,但他“不为无人而不芳”一一颤似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花妒”一样;他“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一一又颇似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样,只是默默地发挥着自然的美质。第二段辨兰蕙之别,指出“蕙虽不若兰”,但其本质与兰一样,“其视椒撤则远矣!,在此基础上突然引入一段典故,指出具有这样美质的事物,一旦妨碍了权势者的利益也不免被扼杀,从而将全文的结论升发到士之所以不遇的高度,余味无穷。

  文章不但对兰草的赞美颇富诗意,而且将兰与蕙分别比为君子与士也极为形象,使人不仅想起周教颐的《爱莲说》的比喻,还能轻松自如的引用典故,更使文章显得才华横溢。


相关文章:

1.黄庭坚《书幽芳亭记》原文|译文|赏析 - 5068儿童网

2.谢惠连《雪赋》原文|译文|赏析 - 5068儿童网

3.庾信《枯树赋》原文|译文|赏析 - 5068儿童网

4.韩愈《论佛骨表》原文|译文|赏析 - 5068儿童网

5.《书幽芳亭记》原文翻译及习题 - 5068儿童网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179
c
id
695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