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文言文 >

《象祠记》原文翻译及练习题(2)

2017-12-21 18:37:56
|俊炯

  《象祠记》译文

  灵鹫山和博南山有象的祠庙。那山下住着的许多苗民,都把他当作神祭祀。宣尉使安君,顺应苗民的请求,把祠庙的房屋重新修整,同时请我做一篇记。我说:“是拆毁它呢,还是重新修整它呢?”宣慰使说:“是重新修整它。”我说:“重新修整它,是什么道理呢?”宣尉使说:“这座祠庙的创建,大概没有人知道它的起源了。然而我们居住在这里的苗民,从我的父亲、祖父,一直追溯到曾祖父、高祖父以前,都是尊敬信奉,并诚心祭祀,不敢荒废呢。”

  我说:“为什么这样呢?有鼻那地方的象祠,唐朝人曾经把它毁掉了。象的为人,作为儿子就不孝,作为弟弟就傲慢。对象的祭祀,在唐朝就受斥责,可是还存留到现在;他的祠庙在有鼻被拆毁,可是在这里却还兴旺。为什么这样呢?”我懂得了!君子爱这个人,便推广到爱他屋上的乌鸦,更何况是对于圣人的弟弟呢!既然这样,那么兴建祠庙是为了舜,不是为了象啊!我猜想象的死去,大概是在舜用干舞羽舞感化了苗族之后么?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古代凶暴乖戾的人难道还少吗?可是象的祠庙却独独能传到今世。我从这里能够看到舜的品德的高尚,进入人心的深度,和德泽流传的辽远长久。象的凶暴,在开始是这样的,又怎见得他后来不被舜感化呢?瞽瞍也能听从,那么他已经被舜感化成为慈祥的父亲了;如果象还不尊敬兄长,就不能够说是全家和睦了。他上进向善,就不至于仍是恶;不走上邪路,就说明一定会向善。象已经被舜感化了,确实是这样啊!孟子说:“天子派官吏治理他的国家,象不能有所作为呢!”这大概是舜爱象爱得深,并且考虑得仔细,所以用来扶持辅导他的办法就很周到呢。从这里能够看到象被舜感化了,所以能够任用贤人,安稳地保有他的位子,把恩泽施给百姓,因此死了以后,人们怀念他啊。诸侯的卿,由天子任命,是周代的制度;这也许是仿效舜封象的办法吧!我因此有理由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天下没有不能够感化的人。既然这样,那么唐朝人拆毁象的祠庙,是根据象开始的行为;现在苗民祭祀他,是信奉象后来的表现。

  这个意义,我将把它向世上讲明。使人们知道:人的不善良,即使跟象一样,还能够改正;君子修养自己的品德,到了极点,即使别人跟象一样凶暴,也还能够感化他呢。

  《象祠记》练习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 肇:建造

  B.举而不敢废也 举:全、都

  C. 斥于唐,而犹存于今 斥:斥责

  D. 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殆:大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请记于予 游于赤壁之下

  B. 斥于唐,而犹存于今 客喜而笑,洗杯更酌

  C. 而君子之修德 吾之生也幸,而生也何为

  D. 吾将以表于世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象祠是特为纪念舜的弟弟象而修建的庙堂,作者认为,对舜是可以修建祠纪念的,但对象的祭祀却存有异议。

  B.作者由象当初的不仁到最后世代受到苗族百姓祭祀这一事实,从而得出“人性原本是善良的,至善的品德可以感化天下所有人”的结论。

  C.舜不仅以自身崇高的品德感化了象,而且在封象之后派遣官吏帮他治理国家,从而使象能“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

  D.文章善用对比进行说理,入象祠被唐人毁坏而在苗族得到祭祀,以此来论述“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观点。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

  (2)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答案

  1. A创建

  2. C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向,介词/ 在,介词;B却,表转折/ 地,表修饰;D 用、把,介词/ 因为,连词)

  3. A“存有异议与原文不符,见译文

  4.(3分) 象之不仁/ 盖其始焉耳/ 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 象犹不弟/ 不可以为谐/ 进治于善/ 则不至于恶

  5.(7分)

  (1)(3分)我说:“是拆毁它呢,还是重新修整它呢?官慰使说:“是重新修整它。”

  (2)(4分)既然这样,那么唐朝人拆毁象的祠庙,是根据象开始的行为,现在苗民祭祀他,是信奉象后来的表现。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179
c
id
439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