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古代诗人 >

古代诗人杜甫的经典小故事

2019-07-16 14:19:25
|润珊

  杜甫为晋代名将杜预的第十三代孙。杜预是京兆杜陵人。杜预少子杜耽为晋凉州刺史,杜耽孙杜逊在东晋初南迁到襄阳,任魏兴太守,他是襄阳杜氏的始祖。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他的故事,希望你喜欢!

  杜甫的家世与出身

  杜甫为晋代名将杜预的第十三代孙。杜预是京兆杜陵人。杜预少子杜耽为晋凉州刺史,杜耽孙杜逊在东晋初南迁到襄阳,任魏兴太守,他是襄阳杜氏的始祖。 杜逊儿子杜乾光的玄孙为杜叔毗为北周硖州刺史,杜叔毗的儿子杜鱼石在隋时为 获嘉(在河南)县令,他的儿子杜依艺为巩县令,他生了杜审言,他是杜甫的爷 爷,为唐初的诗人,对杜甫应该有影响,冯至认为杜甫壮年时多少继承了杜审言 自大傲慢的性格。杜审言除了生了杜甫的老爹杜闲之外,还生了杜并(684-699, 为次子),这个人值得我抄的详细一些,冯至是这样说这个故事的: 武后时,杜审言被贬为吉州(江西吉安)司户参军,与同事不和,司马周季 重受了司户郭若讷的鼓惑,诬陷审言,把审言关在牢狱里。杜并年十六岁,看见 父亲遭受了这样的冤屈,他饭菜都吃不下去,形容憔悴,却尽量压抑着内心的愤 恨。一天,周季重在府中宴会,他乘人不备,用短刃猛刺季重,季重受了重伤, 杜并当场被人打死。季重受伤不治,临死时,忏悔着说:“我不知道审言有这样 的孝子,郭若讷把我害到这种地步!”审言因此得救。 杜并的墓志铭是苏颋写的,祭文则是刘允济。杜甫对这个叔父,是感到自豪 的。从杜预数下来,杜甫父系一支有不少是当官的,想想当时中国的确有些家族, 他们真的可以累代享福。至于杜甫的母系一支,却有浓重的悲剧成分。他的母亲 出于清河崔氏,母亲在杜甫很年幼的时侯就死去了,所以杜甫对母亲并没有怎么 提起。幼年时,他曾寄养在洛阳建春门内的二姑母家。这个姑母是好人啊,有一 次,姑母的儿子和杜甫都染上时疫,她是两个都要照顾,后来是杜甫活下来,她 自己的儿子却死了。杜甫长大后,对姑母是很感恩的。 说到这里,让我们再看看杜甫生母的来历,这个家族的悲剧的确不能不多说 几句。冯至扯的很远,我也跟着扯,看看能不能扯清楚。 李世民的第十子是李慎,他被封为纪王,任襄州刺史,是一个不错的贵族, 与当时越王李贞齐名,当时人称他们两个为“纪越”。武后执政后,这些李氏就 差不多要灭门了。越王李贞就起兵,后来自然失败,李慎就受到牵连下狱,流配 岭外,路上就死了。李慎的次子义阳王李宗(多一个“王”字旁)当时也被抓进 河南狱。这个义阳王有一个女儿,就嫁给了崔氏。她就是杜甫的外婆,当时她是 天天送饭去监狱给老爹吃,据说当时洛阳的很多人都受到了感动。后来,义阳王 和他的两个弟弟都在流放地被杀。至于义阳王的两个儿子:李行远和李行芳(这 两个是杜甫母亲的舅父)则被流放到西康西昌,六道史用刑时,李行远是成人, 应该被杀,但李行芳还是小孩,可以免一死。可他太懂事了,哭着死抱住哥哥不 放,据说还求代哥哥死,最后两个人都被杀。 我没有办法算一算那个时候,杜甫的母亲到底多大了,杜甫生在公元712年, 即玄宗先天元年,可惜现在不知道杜甫母亲舅父死时是什么时侯,想来她也应该 懂事了,至于她自己为什么早死,也不知道原因。 杜甫自己,青年和壮年时生活还可以,虽然功名不行,但过得似乎挺滋润, 活得不错,安史之乱后,自然不行,危险的时侯能保命就不错了。有个儿子就是 饿死的,自己和家人饿肚子是常有的事情。说到他和李白的交往和认识,有点意 思,我再多说几句。算是结尾。 744年的初夏,杜甫在洛阳第一次碰到了比自己大11岁的李白。当时李白 求仙访道的热情很高,他就和李白一起渡黄河,到王屋山,然后又跟李白拜访了 李白的从祖李彦允。之后碰到高适,据说一起在陈留度过了“一个浪漫而放荡的 秋天”。之后,他和李白一起去齐州,然后各干自己的事情。之后李白回兖州(第 一个字有误)附近的任城,李白当时的家在那里。后来杜甫也到了兖州,在秋日 里重聚,写诗访友加求仙,喝酒聊天与俗人无异。当时,杜甫对于李白的评价并 不高,只是把李白与南朝的诗人阴铿相比;李白呢,不知道他怎么评价杜甫,因 为他除了在兖州城东的石门与杜甫分手时写过一首送别诗之后,可能是他的朋友 太多,早把杜甫忘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提起过杜甫。这次分手,两人缘分已尽, 就再也没有见过面。杜甫自己则在日后对于李白的评价也越来越高,可能他懂李 白了,所以认为“白也诗无敌”。看来大文豪也会经常看走眼,也需要时间去检 验。

  杜甫小时候的故事

  杜甫小时候很贪玩,连板凳都坐不住,长到五六岁连一首诗都记不住。让爷爷很生气。在爷爷的严厉管教下,杜甫改掉了贪玩的习惯。发奋苦读,为了练好诗,他练习的习作装了整整一麻袋。杜甫成名以后曾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心得。那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712-770),字子美,出生在河南巩县,唐代伟大的现代主义诗人,别后人称为“诗圣”。他诗中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杜甫出生在官宦世家,祖父在朝廷做官,父亲曾任司马。杜甫从小就志向远大,最崇拜的是远祖杜预,他是晋代的名将,多彩善战,懂得法律、经济、工程,还曾注解过《左转》。 杜甫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幼小的杜甫寄居在姑母家里。姑母不光教孩子读书识字,对他的生活也照顾得无微不至,他和表弟每天在一起游戏玩耍,写字学画。可是一场大病把兄弟两人击倒了,姑母悉心照顾杜甫,把杜甫从死神手里夺回来,表弟却病死了。这让董事后的杜甫难过了很长时间。在姑母的精心照顾下,杜甫涨到十几岁时,已经健壮得像头小牛犊,一天到晚欢蹦乱跳的。姑母家的院子里种着梨树和枣树,八月秋风送爽时,树上梨黄枣红,他简直像只顽皮的猴子,不停地爬上爬下,帮助姑母摘梨打枣,欢声笑语飞满庭院。 童年的岁月烂漫而朦胧,许多珍奇的生活浪花,泯灭在记忆的长河中。但是杜甫6岁时见到公孙大娘舞“剑器”,到晚年仍然记忆忧新。“剑器”是一种西域民族的戎装舞蹈,动作刚劲,节奏火爆。公孙大娘是当时最优秀的舞蹈家,伴随着有力的音乐,她忽而从天而弱落,光彩夺目:忽而拔地而起,凌空飞舞。当时的情景是万人空巷,掌声雷动,矮小的杜甫剂在人群中,忘情地欢呼。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众着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多年后,杜甫特别赋诗纪念当时的情景。看来,舞蹈、书法、绘画、音乐、诗歌,是彼此相通的。据说,但是草书家张旭观看了公孙大娘的舞蹈之后,书法大有长进。这种激昂顿挫的舞姿,对以后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也起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杜甫7岁时开始作诗。儿童作诗,往往以动物为题材,杜甫咏的是神鸟凤凰。在古人心目中,凤凰是祥瑞之鸟,它象征着王朝的兴盛。这似乎是一个预兆。 因为杜甫一生心系国家,虽然他颠覆流离,但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论怎样困顿不堪,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光环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 杜甫写“诗史” 安史之乱结束了。这对于饱受战乱痛苦、盼望安定的百姓来说,毕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当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过流亡生活的诗人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欣喜若狂,泪流满面。 杜甫,字子美。他跟李白一样,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在文学史上,把他们合称“李杜”。杜甫原是河南巩县人,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下苦功读书,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写了不少优秀的诗歌。三十几岁的时候,他在洛阳,遇见了李白。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个人性格不一样,但是,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他们成为亲密的好友。 后来,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那时候正是*相李林甫掌权的时候,李林甫最忌恨读书人,怕这些来自下层的读书人当了官,议论起朝政来,对他不利,于是勾结考官,欺骗玄宗说这次应考的人考得很糟,没有一个够格的。唐玄宗正在奇怪,李林甫又上了一道祝贺的奏章,说这件事正说明皇帝圣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得到任用,民间再没有遗留的贤才了。 那时候的读书人都把科举作为谋出路的途径,杜甫受到这样的挫折,懊丧的心情就不用说了。他在长安过着贫穷愁苦的生活,亲眼看到权贵的豪华奢侈和穷人受冻挨饿的凄惨情景,按捺不住心里的愤慨,就用诗歌控诉这种不平的现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写下的不朽诗句。 杜甫在长安呆了十年,唐玄宗刚刚封他一个官职,安史之乱爆发了。长安一带的百姓纷纷逃难。杜甫的一家,也挤在难民的行列里,吃尽了千辛万苦,好容易找到一个农村,把家安顿下来。正在这时候,他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就离开家投奔肃宗,哪想到在半路上碰到叛军,被抓到长安。 长安已经陷落在叛军手里,叛军到处烧杀抢掠,宫殿和民房在大火中熊熊燃烧。唐王朝的官员,有的投降了,有的被叛军解送到洛阳去。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叛军的头目看他不像什么大官,就把他放了。 第二年,杜甫从长安逃了出来,打听到唐肃宗已经到凤翔(今陕西凤翔),就赶到凤翔去见肃宗。那个时候,杜甫已经穷得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了,身上披的是一件露出手肘的破大褂,脚上穿的是一双旧麻鞋。唐肃宗对杜甫长途跋涉投奔朝廷,表示赞赏,派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 左拾遗是个谏官。唐肃宗虽然给杜甫这个官职,可并没重用他的意思。杜甫却认真地办起事来,过了不久,宰相房琯(音guǎn)被唐肃宗撤了,杜甫认为房琯很有才能,不该把他罢免,就上了奏章向肃宗进谏。这一来,得罪了肃宗,亏得有人在唐肃宗面前说了好话,才把他放回家去。 唐军收复长安以后,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唐肃宗把他派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个管理祭祀、学校工作的小官。杜甫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 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 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被差役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 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六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作“诗史”。 第二年,他辞去了华州的官职。接着,关中闹了一场大旱灾,杜甫在那里穷得过不下去,带了全家流亡到成都,依*朋友的帮助,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造了一座草堂,在那里过了将近四年的隐居生活。后来,因为他的朋友死去,在成都没有依*,又带了全家向东流亡。公元770年,竟因贫困和疾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把他在成都住过的地方保存起来,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

  李白与杜甫:唐诗里的兄弟之情

  他们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都是中国诗歌史上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李白被举为“仙”,这“仙”对天下大事多有关注;杜甫被尊为“圣”,这“圣”对廊庙之外也多有牵挂。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相识在杜甫的父亲杜闲的家里,从此两个相差11岁的男人成为忘年交。 本期《晨报讲堂》的堂主陶梦清为您详解诗仙和诗圣的友情。 堂主小传 陶梦清 1976年生,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编辑,图书撰稿人。 著作有《王铎传》、《张大千传》、《皮埃尔勃纳尔传》、《阿道夫门采尔传》等。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长歌浩气的唐诗天下,这两位就占去了半壁江山。 更传奇的是,李白和杜甫这样百年不遇的诗歌奇才,竟然是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下的同龄人。而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之间还有过交往,并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为后人称道的伟大友谊。 郭沫若曾经在《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中,这样写道:李白和杜甫是像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像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 而较早对李、杜友谊作深入研究的学者闻一多,更在《杜甫》一文中,用饱含感情的笔墨,描述了李杜二人的交往和友谊。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到底是一段怎样的伟大友谊吧! 那一年,李白很郁闷 与杜甫相见的那年,李白44岁。此时的李白,人到中年,空有满腹才华,却不为权贵所容,被排挤出京城,只落得孤身一人四处飘零。 李白自幼聪明过人,饱读诗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一度被称为“神童”。少年时代,李白仗义豪爽,好剑术,好交友,喜欢结交四方豪雄,执剑游历四方。二十岁时,李白只身出川,开始了遍游天下的旅行生涯。他的游历,南到洞庭湘江,东到吴越之地。在游历中,他广交朋友,拜谒名流,希望能够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实现自己的诗歌理想和政治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然而,这种似神仙的游历生涯,却令李白在饱览祖国壮丽河山的同时,写下了大量的诗歌。不仅如此,李白还在游历之中,得到了一门如意婚姻。公元725年,李白在游历途中,暂居于小寿山时,被前朝宰相许圉师家招为孙女婿。 公元742年,李白来到长安,拜见了当时的著名诗人贺知章。贺知章看了李白的诗文,极为赏识。经由贺知章的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见,并在金銮殿上出口成章,深得皇帝的喜爱,不仅赏赐了美食,还亲自为他调羹,并下诏令他供奉翰林。 供奉翰林后,李白纵酒当歌,常常与人在街市中饮酒。有一天,皇帝在沉香亭闲坐,诗情顿起,随即召李白进见。谁知,李白此时已喝得酩酊大醉,左右只好把他架到皇帝面前。谁知,在这种醉意朦胧中,李白竟然能够“斗酒诗百篇”。从此,皇帝更加怜惜他的才华,设宴时常令他陪侍。 有一次,李白陪侍皇帝作诗时喝醉了,居然让皇帝身边的红人高力士为自己脱靴子。素来高贵的高力士,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从此对李白极为痛恨,于是选摘了一些李白的诗句,拿去激怒杨贵妃。得罪了高力士和杨贵妃,李白知道日后难以自处,于是恳请皇上,让他重归山林,继续从前的游历生活。 那一年,杜甫意气风发 公元744年,李白因触怒权贵高力士和杨贵妃,被排挤出京城,放归山林。草长莺飞的三月,李白带着皇帝赏赐的金子,离开长安,从此远离了仕途,重新开始了浪迹江湖的生涯。 杏花满天的四月,李白途经洛阳。而此时的杜甫,恰好也在洛阳。李白和杜甫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相识在杜甫的父亲杜闲的家里。 杜甫出身名门,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当时任奉天令一职。李白见到的杜甫,只有33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好时光。在此之前,他7岁学诗,15岁诗名远扬,除了25岁时应试举人名落孙山,年轻的杜甫尚未经历过其他挫折,人生的坎坷和风霜,还有一段时间才能降临到他的头上。 44岁的李白与33岁的杜甫,两个相差11岁的男人,因为诗歌一见倾心,成为忘年交。 对于李白和杜甫的第一次见面,闻一多曾经饱含激情地这样写道:“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出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 两个人的相遇,是在夏天。秋天,两个人同游梁(今开封)、宋(今商丘),登吹台、琴台,一起渡过黄河,共游王屋山,前去拜谒道士华盖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华盖君已经不在人世了。 从史料中可以看到,李白和杜甫都喜欢四处漫游,寻找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所以二人在诗友之外,还是志同道合的“驴(旅)友”。 次年,李白和杜甫又结伴共游山东齐鲁。不久后,另一名大诗人高适,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夜里,三位诗人常常一起把酒言欢,畅谈读词,醉了就共盖一床被子,沉睡到东方既白;白天,他们携手并肩同行,共赏沿途风光,一路踏歌而行。 这次旅行中,李白和杜甫的感情日益亲密,情同兄弟。后来,杜甫屡次在诗中不胜留恋地提到这次齐鲁之行的愉快经历。至今,开封禹王台公园内,还有为纪念李白、杜甫、高适三位大诗人登台吟诗作画而建的“三贤祠”。 那一年,李杜永分别 李白和杜甫在旅游之时常常“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就这样同吃同眠同行,在一起慷慨高歌了几个月。对于这段时光,杜甫曾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中深情写道:“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从杜甫的诗词中,可以看到他对李白的感情,是像兄弟一样的感情。然而,杜甫为什么会佩服李白呢?仔细分析两人的性格,杜甫为人老实,规规矩矩,敬圣尊贤,终生不改其志。而李白是何等狂人!他恣意纵酒,口出狂言,不为亲近所容,更为权贵嫉恨,正处在“世人皆欲杀”的一个危险状况。 可以说,李白和杜甫的性情相去甚远,而且自古文人相轻。但是,杜甫偏偏能欣赏李白,甚至不惜笔墨,对李白给予高度评价,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一个文人对另一个文人至高的赞美和歌颂了。 李白在当时已经是诗名远扬的大诗人了,而杜甫仍旧默默无闻,一无所成。但性格孤傲的李白,偏偏能和杜甫投缘,相伴相行,醉酒当歌,形同兄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 然而,他们的交往,是那么短暂。让我们看一下他们两个人在兖州分别的情景:李白举起杯中酒,依依不舍,却又强装洒脱地说:“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而杜甫,则在无限深情地憧憬着下次的重逢,作诗说:“何时石门路,重在金樽开。” 然而,他们却再也没有重逢,这成为他们生命中惟一的相遇,也是惟一的诀别。 那一年,他们彼此怀念 李白和杜甫分别之后,各自踏上了坎坷的人生征途。李白继续自己的飘零与落魄,而从未尝过人生艰辛的杜甫,也开始进入风雨飘摇的颠沛流离之中。 虽是各自飘零,思念却一直在心中。尤其是杜甫,更是在自己的诗集中留下了大量对李白的思念之作。如:《赠李白》《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等,共有14首之多。 不仅如此,杜甫还时常挂念着李白的衣食住行,担心他被贬以后的安全,万水千山,远隔天涯,对李白的这份思念一直跟随着杜甫从未间断。直到晚年,杜甫还在天天盼望着“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而李白又何尝不在思念这份兄弟之情!多年以后,当李白再一次游历到齐鲁,忆往思今,他动情地写下了《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孤傲如李白,面对没有杜甫同行的齐鲁之行,忍不住黯然神伤,“齐歌”“鲁酒”再也提不起李白的诗兴和酒兴,思友之情如同永不停息的河水,滔滔流淌过来,淹没了这个伟大的诗人。

  “官二代”杜甫:曾在打猎和唱歌中度日

  本文摘自《环球人物》(2012年第4期)作者:鲁竹原题:唐朝诗人杜甫,曾是富贵公子哥 712年的春天如常降临,河南巩县的一户人家一个男孩呱呱坠地。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曾经写道,一家子生了个男孩,人们来贺喜。这个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升官的;那个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发财的……说到底,没有人能够预料一个孩子的未来,他将有怎样的生与死。 看着这个孩子降生的父母家人,远亲近邻,更不会知道,叫做杜甫的这个婴儿长大后,将历经战乱与饥荒,备尝人间辛酸。而所有这些经历将熔铸成一颗诗心,发为不朽的篇章,为他赢得后世的仰望。 整整1300年过去了,杜甫的名字依然活着,和他的诗歌一样。但人们所熟悉的杜甫生活颠沛流离、体恤民间疾苦的诗人,却仅仅是他人生的一个片段。 打猎和唱歌中度日 实际上,杜甫59年的人生不都是现在人印象中那般穷困潦倒、艰难苦恨,至少他的前半生跟其他太平盛世中的公子哥一样度过。 杜甫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官僚家族。先祖为晋代大将军杜预,也是著名学问家。祖父杜审言为武则天朝的著名诗人,因此杜甫曾经自豪地说过“诗是吾家事”。父亲杜闲历任兖州(今属山东)司马,奉天县(今陕西乾县)县令。富裕的家境为杜甫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优渥的成长环境。 在杜甫两岁多的时候,母亲过世了,但是幼年的杜甫并不缺少母爱。忙着做官的父亲把他寄放在洛阳的姑母家,姑母待她胜过亲生。大约在杜甫3岁的时候,他和姑母的孩子同时染上了疫病,姑母尽量照料他,自己的儿子却丢了性命。长大后,杜甫与人谈起,常常泪流满面。 杜甫早慧,6岁时跟随父亲观看过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令他印象深刻。公孙大娘是当时著名的舞蹈家,书法家张旭看过她的演出后,草书大进,后世尊称为“草圣”,而杜甫最后也被人称为“诗圣”。 杜甫7岁就会写诗,他曾在诗中自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十四五岁的时候,他开始与文士及官员交往,出入翰墨场所,得到前辈褒扬。不过,那时的杜甫,可不是一个只会摇头晃脑背诗的“书呆子”。他自己写诗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可见,那时的他是多么顽皮好动! 20岁以后,杜甫过着漫游的生活,那是唐朝文人的风尚。他先是在南方吴越等地,后在山东、河南一带,结交名流,张扬声名,对自己的才能相当自信,自谓“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此时,大唐社会欣欣向荣,年丰物足;年轻的杜甫雄心万丈,他登上泰山,写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豪气万千的句子。 那时的杜甫,家底雄厚,虽然没做生意没做大官,也不愁生计。他到了洛阳,在自家祖陵所在的首阳山下,建了一座庄园,一边读书一边与当地人士交往。 744年3月,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经过洛阳,与杜甫相识。闻一多先生有一段非常诗意的论赞:“我们该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4000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 其实,“李杜”并称是杜甫身后很多年的事情。实际情况是,李白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比杜甫大11岁;杜甫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后生小子,对李白十分仰慕。他追随李白一起漫游,访道士,登慈恩寺塔(今西安大雁塔)。后来,高适也来了,三五友人一起,追鹰逐兔,纵酒高歌。“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从他晚年这些回忆的诗里看,这段时间他过得相当轻松自在,好像就是在打猎和唱歌中度过的。 难得的模范丈夫 富裕闲适的生活中,爱情也如期降临。29岁时,杜甫娶了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县)司农少卿杨怡19岁的女儿为妻。司农掌管钱粮,通俗地说,杜甫的岳父是县财政局副局长。杨氏的名字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们夫妻非常恩爱。 在中国古代男权专制的时代,男子纳妾是十分普遍的事,所谓忠贞不渝的爱情往往只是一时的甜蜜。杜甫却能做到与杨氏一人厮守一生,他们的爱情像潺潺的流水一样,虽然没有惊涛骇浪,称不上轰轰烈烈,却永无停息。 杜甫成婚之后没几年,他的父亲过世,经济来源一下子没了,生活日益穷苦。再后来,唐朝战乱,杜甫一家四处逃亡,贫穷、疾病、频繁的分别与担惊受怕成了这个家庭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但再苦、再穷,杜甫都没有抛下过杨氏,杨氏也始终以娇弱的肩膀扛锄头种地、背行囊逃难,夫唱妇随。 杜甫没写过传唱千古的情诗,但在历代诗人中,作品里出现“妻”字频率最高的可能就是他。他为妻子所写的最著名和感人的诗歌当属《月夜》。756年,杜甫在长安求官,将妻儿寄放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妻舅处。一天晚上,杜甫写下了《月夜》一诗,诗中后4句专门倾诉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当时的杜甫已经44岁了,成婚多年,诗句却如同新婚燕尔中的人写的。 759年,关中大旱,饥荒蔓延,正在同谷(今甘肃成县)落脚的杜甫一家陷入从来没有过的饥寒交迫状态。他写了悲伤的诗句,催人泪下:“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天寒地冻,为了妻儿,杜甫不得不拣拾橡树果子为食,不然就去挖地里的野芋头。 还有一句,是杜甫晚年生活稍安定时所作,“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字字都是平淡的幸福。 被朱熹列上名单 杜甫是深情之人。他对亲朋好友,邻居路人,自然山川,哪怕是微细的花鸟草木,都怀有深情与热爱,懂得享受美好,懂得珍惜。 《论语》上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认为不用网捕鱼和不射归巢的鸟便是“仁”的表现。杜甫也曾经面对江面上被密网困住的鱼发出“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的感慨。“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所以说,杜甫崇高。 北宋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说:“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我推测杜甫先生您的这颗心灵,就连那圣人辈出的上古三代也是少有的,我多么渴望您能起死回生,和我成为朋友啊! 一生批评历史人物无数的南宋理学家朱熹,曾列举过中国历史上可称为“伟大”的5个人:诸葛亮、颜真卿、杜甫、韩愈、范仲淹。5人中,杜甫是唯一一位深处民间、在政治上无甚建树的人。朱熹评价说,杜甫是光明正大,磊磊落落,在人格层面堪称楷模的人。 当然,杜甫写过战争,写过民生,被称为“诗史”。但我们需知道,仅仅真实地再现历史并不一定就是好诗,仅仅描摹穷人凄苦和社会黑暗的并不一定都能流芳千古,为什么杜诗让那么多高士仰望?说到底,还是杜甫强大的内心与情感。 人们甚至忘了青春年少时的他,也曾有过“一日上树能千回”的调皮时刻;忘了他纵马高歌、豪迈饮酒的潇洒生活;也忘了他与老妻幼子在杜甫草堂边下棋画画的平淡……他留给后人的标准形象,只是怜悯地看着天下苍生、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的悲苦老人。


相关文章:

1.关于杜甫的历史故事

2.历史上关于杜甫的故事

3.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故事-李白杜甫的故事

4.关于诗圣杜甫的古代民间历史故事

5.历史故事,杜甫的作品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77
c
id
9114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