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诗经 >

《大雅·桑柔》原文_译文_创作背景(2)

2021-04-06 08:39:15
|映卿2

  注释

  1.菀(wǎn):茂盛的样子。

  2.侯:维。旬:树荫遍布。

  3.刘:剥落稀疏,句意谓桑叶被采后,稀疏无叶。

  4.瘼(mò):病、害。

  5.殄(tiǎn):断绝。

  6.仓(chuàng)兄(huàng):同“怆怳”,凄凉纷乱貌。填:通“陈”,长久。

  7.倬(zhuō)彼:即“倬倬”,光明而广大貌。

  8.宁:何。不我矜:“不矜我”的倒文。矜,怜悯。

  9.骙(kuí)骙:马奔驰不停貌。

  10.旟(yú)旐(zhào):画有鹰隼、龟蛇的旗。有翩:翩翩,翻飞的样子。

  11.夷:平。

  12.泯:乱。一说灭。

  13.黎:众。

  14.具:通“俱”。烬:本指火烧后的灰烬,这里指人民遭遇战祸,剩余无几。

  15.於(wū)乎:呜呼,哀痛之声。

  16.国步:指国运。频:危急。

  17.蔑:无。资:财。

  18.将:扶助。“不我将”为“不将我”之倒文。

  19.疑:同“凝”,止疑,停息。

  20.云:发语词。徂:往。

  21.维:借为“惟”,思。

  22.秉心:存心。无竞:无争。

  23.厉阶:祸端。

  24.梗:灾害。

  25.慇(yīn)慇:心痛的样子。

  26.土宇:土地、房屋。

  27.不辰:不时,指出生得不是时候。

  28.僤(dàn)怒:震怒。僤,大。

  29.觏:遇。痻(mín):灾难。

  30.棘:通“急”。圉(yù):边疆。

  31.毖:谨慎

  32.斯:乃。削:减少

  33.尔:指周厉王及当时执政大臣。

  34.序:次序。爵:官爵。

  35.执热:救热。

  36.逝:发语词。濯:洗。

  37.淑:善。

  38.载:乃。胥(xū):皆。

  39.遡(sù):逆。

  40.僾(ài):呼吸不畅的样子。

  41.肃:肃敬。

  42.荓(pīng):使。不逮:不及。

  43.稼穑:这里指农业劳动。

  44.力民:使人民出力劳动。代食:指官吏靠劳动者奉养。

  45.灭我立王:意谓灭我所立之王,指周厉王被国人流放于彘的事。

  46.蟊(máo)贼:蟊为食苗根的害虫,贼为吃苗节的害虫。指农作物的病虫害。

  47.卒:完全。痒:病

  48.恫(tòng):痛。

  49.赘:通“缀”,连属。

  50.旅力:膂力。旅,同“膂”。

  51.念:感动。

  52.惠君:惠,顺。顺理的君主,称惠君。

  53.宣犹:宣,明;犹,通“猷”。

  54.考慎:慎重考察。相:辅佐大臣。

  55.臧:善。

  56.自有肺肠:想法与众不同,别具一副心肝。实指坏心肠。

  57.卒狂:全都狂惑迷乱。

  58.甡(shēn)甡:同“莘莘”,众多之貌。

  59.谮(jiàn):通“僭”,相欺而不相信任。

  60.胥:相。谷:善。

  61.进退维谷:谓进退皆穷。维,是。“谷”有两种解说,毛传:“谷,穷也。”《晏子春秋》中,叔向问晏子一节,引诗“进退维谷”,谓“处两难善全之事而处之皆善也”,训为“谷”,善也,与毛说不同。

  62.瞻:远望。言:语助词。百里:指有远见。

  63.覆:反而。

  64.匪言不能:即“匪不能言”。

  65.胡:何。斯:这样。

  66.迪:进。

  67.宁:乃。荼毒:荼指苦草,毒指毒虫毒蛇之类。指毒害。

  68.有隧:隧,形容大风疾速吹动。一说训隧为道,谓风前进有其通道。

  69.征:往。中垢:指宫廷秽闻。中,指宫内。

  70.贪人:贪财枉法的小人,指荣夷公之流。《史记·周本纪》:“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芮良夫谏不听,卒以荣公为卿士。”

  71.听言:顺从心意的话。

  72.诵言:忠告的言语。

  73.悖(bèi):违理。

  74.予:芮良夫自称。

  75.飞虫:指飞鸟。古人用“虫”泛指一切动物,鸟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故称虎为“大虫”。

  76.既:已经。阴:通“谙”,熟悉。

  77.赫:通“吓”。

  78.罔极:无法则。

  79.职:主张。凉:凉薄。背:背叛。

  80.云:句中助词。克:胜。

  81.回遹(yù):邪僻。

  82.用力:指用暴力。

  83.戾(lì):善。

  84.凉:通“谅”。凉言,谅直之言。

  85.虽曰匪予:曰,句中助词。匪,同“诽”,诽谤。

  86.既:终。

  创作背景

  这是西周卿士芮良夫(芮伯)谴责周厉王暴虐昏庸,任用非人,终于乱政而作的诗。周厉王被流放于彘在其三十七年(前842年),这首诗当作于此年前后。《左传·文公元年》有秦伯赋周芮良夫之诗的记载,而所赋的诗句就是此诗第十三章。《毛诗序》云:“《桑柔》,芮伯刺厉王也。”《史记·周本纪》载厉王事云:“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芮良夫谏,厉王不听,卒用荣公为卿士用事。王行暴虐侈傲,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王出奔彘。”王符《潜夫论·遏利篇》引鲁诗说云:“昔周厉王好专利,芮良夫谏而不入,退赋《桑柔》之诗以讽,言是大风也,必将有遂,是贪民也,必将败其类。王又不悟,故遂流王于彘。”有人据此认为此诗之作当在荣公为卿士后,去周厉王流彘之年不甚远;也有人认为此诗大约写在周厉王流彘之后,当时大乱未已,百姓流亡,朝臣仍然为非作歹。此诗所责执政之臣,当为荣夷公。他与芮伯为同时人。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182
c
id
56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