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诗歌大全 >

关于毛主席的诗词欣赏

2019-07-16 15:23:04
|莹莹

  毛泽东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下面学习啦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于毛主席的诗词欣赏,欢迎大家阅读!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创作于1949年4月,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的《毛主席诗词》。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毛主席当时在北平知道了前线的战况后,心情振奋,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主要写了人民解放军的声势浩大地度过长江,南京笼罩在一片风雨飘摇之中,国民政府只能仓皇逃窜。南京这样的虎踞龙盘的地势在我们占领后自当更胜前任政府,积极为人民服务,我们军队占领了南京后精神慷慨激昂。此时此刻应当把兵力用来追击敌人,不让其有喘息之机,而不能学霸王项羽一样沽名钓誉。苍天若有情,看到国民党这样的统治恐怕也会变老,我们人间的正道从来都是沧桑的。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创作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1960年6月,罗马尼亚首都加勒斯特召开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苏共代表团和中共代表团在这次会议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之后,苏联把在华的专家全部撤走,而且此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一直对华实施经济封锁,在这种国内外的强大压力下,毛主席体现了他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气概,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在这首词的序言中,毛主席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在此把陆游的词录下,以便各位对照解读。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渐渐长大,渐渐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失意、什么叫与世界格格不入、什么叫喧嚣的寂寞后对陆游的这首词就越加喜爱。这首词的精神面貌和毛主席的这首词完全不一样,用句话来概括就是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而主席的梅是王者之梅。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创作于1935年10月,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

  1934年10月,红军因为反第五次围剿失败,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经过种种艰辛、重重险境,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了陕西革命根据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毛主席创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开宗明义,表达了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气质,即便是万水千山,在红军面前也只作等闲看待罢了。接着具体写了红军是怎样克服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这些艰苦的自然环境,在跨越了岷山这个困难后,三军更是喜笑颜开。这这首诗主要是歌颂了红军的大无畏的英勇精神。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这首词创作于1925年,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1925年的春节过后,毛主席因病回乡调养,与杨开慧带了毛岸英、毛岸青回到韶山,住到8月,并已经养好,他漫步于长沙的橘子洲头,作了这首词。上阕开篇即点明了时间地点,写了山之景、江之景,万物各得自由,最后发问“谁主沉浮?”下阙回忆了自己当年学生时代的峥嵘岁月,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这首词创作于1936年2月,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从延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长达43天的谈判。在此期间,柳亚子先生有诗送给毛主席,毛主席用这首词来赠答,这首词从此开始在各种报纸上发表。

  1936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东征,毛主席和彭德怀到了黄河左岸,指挥渡河准备工作。看到波涛汹涌的黄河和千里冰封的江山,大笔一挥,创作了这首词。

  这首词写得极有气魄,上阕把北国冰封雪飘的景象和黄河滔滔东流的气势一览无余地写了出来,下阙先是发出对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接着引发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批评,即便是那蒙古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只知道引弓射雕而已,穷兵黩武,没有文治。最后发出论数英雄人物,还得看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豪言壮志。

  这首词是主席政治家的风采、革命家的气魄、文人的气概的集中表现,一经发表,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国民党就引发了轩然大波。国民党曾经组织大批文人创作《沁园春》,想把毛主席的这首词比下去,结果当然未能如愿,由此可见这首词的影响。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215
c
id
911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