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历史故事 >

画地为牢的故事是怎样的

2018-01-25 19:23:57
|卫文

  画地为牢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uà dì wéi láo,意思是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那么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画地为牢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之前的社会里,人们都很自律,道德高尚,如果有人犯了错误,就在地上画个圈把他限制住以示惩罚,即使这样,哪怕他身边空无一人,他也决不会提前走出圈子半步.相传上古时刑律宽缓,在地上画圈,令罪人立圈中以示惩罚, 如后代的牢狱。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於鲜也。”

  《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扞姬昌呴画地为牢,刻木为吏;洽政恤民,囹圄皆空。”

  《封神演义》第二三回:“文王曰:‘武吉既打死王相,理当抵命。’随即就在南门画地为牢,竖木为吏,将武吉禁于此间。”后比喻将行动限定在某种范围内,不得逾越。

  画地为牢相关故事

  打柴的武吉是一个孝子。一天他到西岐城来卖柴。在南门,正赶上文王车驾路过。由于市井道窄,将柴担换肩时不知塌了一头,翻转扁担时把守门的军士王相耳门上打了一下,当即就打死了,被拿住来见文王。文王说:“武吉既打死王相,理当抵命。”命在南门地上画个圈做牢房,竖了根木头做狱吏,将武吉关了起来。三天后,大夫散宜生路过南门,见武吉悲声痛哭,问他:“杀人偿命,理所当然。你为什么要哭呢?”武吉说:“小人母亲七十岁了,她只有我一个孩子,小人也没有妻子,母老孤身,怕要被饿死了!”散宜生入城进殿来见文王,说:“不如先放武吉回家,等他办完赡养母亲的后事,再来抵偿王相之命。不知如何?”文王准了,就让武吉回家去了。 “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画地为牢成语溯源

  秦汉时期,民间俗语有“画地为狱”、“刻木为吏”,分别指画成的牢狱、木制的狱吏。史学家司马迁受刑出狱后,在《报任少卿书》中写道:“虎在深山,百兽都怕它,可一旦陷入栏圈不得不摇尾乞怜。在地上画条线就能成牢狱,削根木头就能当作狱吏,自己当前就处于这种境地,没有什么别的办法,此时还要讲什么不愿受辱的话,那都没用。但自己确实不甘心如此,所以才撰写《史记》,这样死了也会觉得更有意义。”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180
c
id
497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