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文学 > 诗词鉴赏 > 古诗词 >

《梅雨》诗人柳宗元描写晚春季候的诗词赏析

2019-10-08 15:17:24
|海愈

  雨是那年的江湖初雨,点点滴滴,洒落在落拓湖畔。雨是那样的寂静,鸣阶、碎湖、进而入耳。 听的是雨,冷雨。冷雨中,自有一段感人的传奇。接下来小编会给大家分享一首关于描写雨的古诗鉴赏吧。

  【梅雨】

  唐代: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梅雨】译文

  杨梅结实正是阴雨连绵的时候,天地苍茫一片,时间恰是晚春。

  愁深难眠更哪堪楚猿夜啼,好梦易醒禁不住越鸡伺晨。

  雨雾朦朦从海隅直达南极边的尽头,江涛汹汹淹没了北去的渡口。

  身上的白衣被江南的梅雨墨染,却不是京城的尘埃所为。

  【梅雨】注释

  梅雨:农历四五月间,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其雨叫梅雨,也叫黄梅雨,

  梅实:杨梅的果实,俗称杨梅。

  楚、越:泛指江南,这里都是指江南的永州,永州是荆楚的最南端,也是南越的最北处。

  海雾:海上的雾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此处借其乡思之苦的意。

  江雪:江涛如雪,一作“江云”。北津:北去的渡口。

  “素衣”两句:素衣,白色的衣。这里是化用典故,谢脁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这是说“京洛有许多灰沙,白衣服都被染成黑的了。”柳宗元是反其意而用之。

  【梅雨】创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失意的作者在永州遇上糟糕天气,心中更是苦闷,遂作此诗。

  【梅雨】人物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梅雨】赏析

  首联写实景。梅子成熟时,正是江南晚春季节。阴雨绵绵,大地苍茫一片,这梅雨,有时一下就是十几天,甚至一月余。在这样的季节里,一个长居江南的人也会感到愁闷,更不必说是“俟罪非真吏”的流放囚徒了。对这梅雨中的沉闷更加不适应,更是愁上加愁。作者在这一联写“苍茫”的梅雨,就给诗定下了“忧愁”的基调,这“忧愁”是沉沉地压在诗人的心头,挥不去,驱不散,化不开。颔联写柳州之荒凉,夜里能听见猿猴悲啼,早晨被远处的鸡声惊醒,皆言人烟稀少。愁与梦,更是诗人不得志的心态写照。颈联写天气景象,一片朦胧晦暗,恰好是诗人此时境遇的象征。尾联用典。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谢朓诗:“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字面写白色的衣服变成了黑色,但不是京城尘埃所染,而是边城气候。言外之意却是从此入京无份了——政治前途何其渺茫,心里必定愁苦。

  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借苍茫细雨来抒发作者无边无际的思乡忧愁;蒙蒙、沉沉的细雨,就是作者那深深、浓浓的思乡之情。作者借景抒情,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诗中的一个“愁”、一个“梦”,点化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情与景紧密联在一起,是有独特沉郁的风格。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213
c
id
979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