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日记大全 > 心情日记 >

描写努力追梦的励志成长写作(2)

2018-01-23 16:24:43
|春燕

  因为那时全部是手写稿,抄稿子很是辛苦,而且能够接触到的刊物有限,所以能够发表的作品只限于北京、上海的《农村青年》《三月风》《少女》等个别杂志。直到1999年家中添置了电脑和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开始投寄打印稿的我真可谓如鱼得水。我的“姑侄情”“心理素质尽早培养”“找宝”“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等稿件陆续被《父母必读》《现代家庭教育》《为了孩子》等教育类杂志所采用;我的“惊心的电话”“杀妻计划”“县官与轿夫”“二壮巧解难题”“阿发落网记”等故事类稿件分别发表在抚顺的《故事报》、河南的《故事家》、还有《上海故事》《南方文学》《开心故事》《传奇故事·探案经典》等同类的期刊杂志上;另外还有保健类稿子被《健康时报》《当代老年》等刊物选用;有老年题材的稿子被《老友》《银潮》等老年杂志刊发;而其他的如散文、随笔、生活感悟类的稿件,曾在《北京青年报》《海峡周报》《新青年》杂志、《妇女》杂志等各地的报刊中发表……之所以按照相应的栏目投稿,是因为每家刊物都有自己的属性与特色,若把生活感悟类稿件投寄给故事类、健康类等不是同一类别的刊物,是不可能被采用的;如果把故事类、散文随笔等稿件投寄给教育类或老年题材的刊物,也自然不会被刊发的,因此,搞清楚各类报刊以及其中每个栏目的风格特点是投稿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另外,如果刊中没有要求首发或谢绝一稿多投的特别声明,那么一些地市级的报刊也不介意作者们岔开地域一稿多投的。

  那个时期,图书馆成为我经常光顾之地,我在那里翻看着大堆的报刊杂志,随时记下编辑的联系方式,回家后将稿件逐一投寄出去。同时家中也常年订报,在书报摊上看到喜欢的刊物就买上一份,以作参考。有时舍不得花钱买就打电话联系到编辑索要样刊,告诉她我是一位作者,喜欢贵刊的某个栏目,想给他们写稿,编辑会问我一般写哪类题材,简单交流之后,他们会记下我的地址,把一份当年的稿约和几本近期的杂志一并寄我,编辑们每期都要给一些固定的作者邮寄样刊的。那些年家中的报刊成灾,我的生活也异常的忙碌。

  还是在2000年底,我接触到了残疾人群体,有幸加入了大连市残青协会,在残疾人活动中结识了多位优秀残疾人,他们自强奋进的事迹鼓舞着我的同时也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写作题材。自那时起,我开始了纪实稿的写作。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面对困境时的不屈精神,以及他们在各自的生活领域中顽强拼搏的感人经历,这些杰出残疾人的事迹,我都以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采访,之后撰写成文,分别发表在各地的多家报刊中。

  因为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从而有了更多的写作素材,我发表的作品也日益增多,我不但有了可以填补生活的稿费收入,还在2002年加入了大连市作家协会,在2004年加入了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而我的在严酷病魔的摧折之中坚持写作的生活状况,也得到了多家媒体的热心关注,这些媒体不仅为我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平台,让我在多次征文活动中获得奖项,还让我有机会与很多残疾人、撰稿人以及媒体的编辑、记者成为朋友。为我的写作赋予了更加丰富的灵感以及更为生动鲜活的内容。在大连日报与天健网联合发起的一次评选中,我还入选了“2004年大连十大感动人物”。

  自2003年起,我以疼痛变形的手指敲击键盘,一字一句开始了自传体小说的写作。2006年,当我的22万字的作品《只要生命还在》完稿之际,邓刚、孙惠芬、徐铎等文坛知名作家应邀出席了新书首发式;2012年8月,作为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成立30周年的献礼,我又将多年来散见于各地报刊中的作品整理成册,出版了散文合集《收藏一份纯真情怀》!我的两部作品深受广大读者青睐,有团体购书者,亦有网上购书者,如今我的两本书都得以再版。

  身染沉疴26载,无论经历怎样的苦痛挣扎,只要生命还在,就不会轻言放弃。由于病情的发展恶化,我的肾脏和心脏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我无法预知自己还会有多少时间,但只要我的大脑还能正常思考,只要我变形的手指尚可敲打文字,那么我将在有生命的日子里,满怀着信心和希望去追逐我的人生梦想。不管结局如何,只要追逐梦想的过程曾经闪耀,曾经美丽,便不枉此生!

  作者|刘海英

  公众号:三柳文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142
c
id
4929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