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感悟心情日记-没意思,所以?
今天在与朋友聊天的时候,对方觉得我在看的一些书没意思,后来把他看的一些电视剧和悬疑小说推荐给我看。我当时本来想多说几句,但是我还是忍住了。我们眼中的没意思,就成了我们不做这件事的理由,然后去做我们觉得有意思的事情。
记得在7月份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走出我们“理想的捷径”》,当时还是有不少人看的。当时同学是觉得做实验没意思,所以才会发出这些抱怨。今天我的朋友觉得这些需要思考的哲理书籍没意思,所以就把它丢在了一边,其实这样也就把自己和机会又拉开了一步距离。
记得我在去年考研的时候,用的单词书是《考研单词一笑而过》,作者是思思大王。当时他在前言里面说到这样一句话:很多时候我们不想去做的事情往往是对我们有益的,反而我们越喜欢做的事情其实对我们并没有太大益处。可能这样说的有点过于抽象,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平时比较喜欢刷微博,刷微信朋友圈,看各种热点信息,打游戏等,这些事情让我们会感觉很爽,所以我们会很喜欢做,并且容易上瘾。但是稍微分析一下,这些事情往往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不需要做过多思考,例如刷微博,只要你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就可以有源源不断地新信息产生。我们就像一个接收者,不需要动脑,所以我们会感觉很舒服。另外这些刺激的信息不断刺激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持续的兴奋,所以我们才会在上面长时间驻留,不知不觉时间早已悄然流逝............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中,作者给阅读做了三个分类:娱乐性,知识性和心智提升类的。一般是建议我们多看心智提升类的,少看娱乐性的。但是真相是,我们都喜欢看娱乐性的,懒得去看知识性,更别提心智提升类的。
我一直在思考:我们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其实是挺大的。在高中,是老师和家长压着我们学习,我们本质上都是不太喜欢学习和考试的,但是迫于升学和家长的压力,所以我们才坚持到了高考后。等到了大学以后,彻底放松下来,这时手机成了我们最好的伙伴。所以你可以看看看剧、打游戏成了大部分人的最爱,这也成了他们觉得有意思和喜欢做的事情,然后要他们去学习或者去阅读一本书,就相当于让他们从舒适区出来,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上课对于他们就是”没意思”,然后慢慢地,稍微要他们动脑和花费气力的事情都是没意思,在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世界里浸润,接着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了一个没意思的人.................
我一直觉得我们得把我们的认知给改正过来,然后用行动并且是持续地行动把我们调整过来。举个例子,我们可以要求自己每天在空闲时间逼迫自己记几个英语单词,可能刚开始觉得没意思,然后产生排斥情绪,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无论如何得坚持走过这段让你觉的不舒服的几天,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因为让你觉得有意思的事情本来就很有诱惑力,这时候如果经不住诱惑,就好像在做无用功。好比从起跑线开始跑一段距离,受不了了,又返回原地,一直在这个循坏里一直循坏并自我加强下去,看不到终点,也看不到更好的自己.........
我这100天就是这么走过来,把开始我觉得没意思的写作慢慢变成了有意思。其实我们得明白,想要成长进步,不是随随便便刷个微博,发个朋友圈就能有好的结果,是要我们实打实的付出行动的。
可能你觉得看我的这篇文章也没意思,然后又跑去刷朋友圈,刷完之后刷微博,接着打几把荣耀,重复这个过程,你觉得有益处吗?
来源公众号:Edward的二次学习日记
作者:拼命学习的Edward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