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日记大全 > 日记500字 >

关于民情的日记范文大全

2020-10-01 14:45:11
|志豪

  访惠聚活动,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党委决定从2014年开始,在全疆各级机关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惠聚”活动,作为自治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过去下基层工作的延续,又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创新。今天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分享的是关于民情工作日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们。

  日记一篇

  走进高昌区艾丁湖镇花园村的吐鲁番市艾丁蔻打馕合作社,一股浓浓的馕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各式各样的馕,大大小小,金灿灿得宛若一个个“金疙瘩”。

  “这些馕的口味不一样,有芝麻馕、玫瑰花馕、核桃馕等40余种口味。”高昌区委组织部驻艾丁湖镇花园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勇介绍说:“合作社成立至今,已经带动村里60余名富余劳动力就业,其中,贫困户就有14人。”

  走进打馕合作社的操作间,10余名统一着装的村民在操作台前忙碌着,和面、切面、揉面、成型、打馕……大家分工有序、井井有条。来自花园村八组的村民吐尔逊汗·巴吾东主要负责成馕分选。“为了让馕看上去大小均匀、形状美观,我主要负责把一些品相不好或者烤焦的馕分选出去,这样可以保证馕的品质。” 吐尔逊汗·巴吾东将成色好的馕分选到托盘里,说话时也没停下手中的活。

  “以前想出去打工,可我的腿脚不便,家里有孩子也不放心。现在好了,工作队帮我在合作社找到了工作,不用出门就可以打工挣钱,还可以照顾家里,真是一举两得。”吐尔逊汗·巴吾东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因为家中地少,夫妻两人又都是残疾人,经济收入一直不高。在工作队帮助下,吐尔逊汗·巴吾东在合作社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有1800元的收入。不仅如此,工作队还帮她的丈夫找到一份在艾丁湖镇至各村线路车上当司乘人员的活,一个月能收入1500元,夫妻两人顺利脱贫。

  花园村有30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81人,人均耕地面积1.8亩,以葡萄种植为主,经济结构单一,人多地少,村民增收缓慢。因此,转移就业成了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脱贫增收的路径。

  2016年,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村民介乃提汗·肉孜有自己的馕坑和门面,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村里也有一批村民有打馕手艺,但却没有施展的机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工作队、村“两委”便针对特色馕制作进行了专题培训,并鼓励介乃提汗·肉孜办起了吐鲁番市艾丁蔻打馕合作社。工作队还牵线搭桥协调新疆阿塔玛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与合作社协作,打开了馕的销路。

  “合作社成立之初,我们计划把它做大做好,所以在管理方面,我们统一购买打馕所需的面粉和清油等,并对合作社所有成员进行免费体检,办理健康证。”吐鲁番市艾丁蔻打馕合作社负责人介乃提汗·肉孜说:“合作社成立以来,工作队在宣传、招工、促销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将合作社做大做强,带动村里更多的困难户、贫困户到我们这里来,让他们在家门口挣到钱。”

  2017年,工作队继续加大对合作社的帮扶和支持力度,加快花园村特色产业发展和推广,鼓励合作社参加第七届乌鲁木齐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参展馕品获得了“新疆名馕”称号。由此,合作社特色馕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在疆内有了广阔的市场,还发往北京、成都、宁波等城市,当年创收60余万元。合作社在壮大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将当年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于开展幼儿园、敬老院等慰问活动,并确定为合作社的一项常态机制。

  如今,吐鲁番市艾丁蔻打馕合作社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在乌鲁木齐大巴扎开设了一家馕销售的门面店,计划投资800万在村里建设10000平方米的集流水线加工、住宿、食堂为一体的馕工厂。项目建成后,不仅将花园村馕产业推向正规化、规模化的轨道,还将带动村里富余劳动力150余人就业,大大加快了村民增收的步伐。

  对于今后花园村馕产业的发展,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王勇充满信心,他说:“现在合作社每天用去70袋子(25公斤/袋)、200余公斤的牛奶和油,打馕3吨。馕的品种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原来只有油馕、芝麻馕、高粱馕等几个品种,现在还推出了芹菜汁馕、西瓜汁馕、柠檬汁馕等15种新馕。今后,我们打算走精品化、规模化的路子,把合作社的馕销到内地的更多城市,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我们新疆的美味,让村里更多的贫困户、困难户走进合作社,实现在家门口脱贫增收。”

  日记二篇

  阿瓦汗·买买提是我们工作队艾尼瓦尔·吐尔逊的结对户,老伴去世的早,儿子又长期在外,家里就剩儿媳、两个孙子和阿瓦汗老人。家里虽说还有3亩葡萄地,但缺少劳力,疏于打理,生活虽说能够维持,可如果平日碰上一些小病和其他额外开销,就显然捉襟见肘了。然而自从艾尼瓦尔和阿瓦汗老人结对后,这一大家子的生活也就和工作队的所有人都分不开了。

  海仁古丽是阿瓦汗的儿媳妇,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冬闲时会去找些早出晚归的零工干,挣些小钱补贴家用。家里就剩下阿瓦汗老人和两个孩子。工作队担心他们无人照顾,便经常前去看望,有时会带些米面油,有时会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记得2017年12月27日,村里迎来了第一场降雪,薄薄的雪虽然不大,但气温是降下来了。那天下午,工作队队员艾尼瓦尔担心着阿瓦汗家里的情况,就特意去了一趟。结果发现阿瓦汗家里的自来水管冻裂了,院子里泡上了水。艾尼瓦尔赶紧关掉阀门,去村里的建材店买上水管和龙头,从邻居家借了电钻,把新水龙头接到了室内。

  记得2018元旦,工作队队员朱晓丽忙完手里的工作,就匆匆驱车赶往市区,新的一年来了,她想给阿瓦汗的两个孙子买些新年礼物。阿瓦汗的小孙子在收到漂亮的铅笔盒、水彩笔和削笔刀等学习礼物时,一直抱在怀里不放。他说:“这是他我到过最漂亮的礼物,我要等妈妈回来拿给她看,这是工作队叔叔阿姨给我的新年礼物。”

  进入“三九”之后,村里的气温持续下降,风吹到脸上向一把把锋利的刀子。阿瓦汗老人的腿脚不好,她最常在工作队走访时唠叨一句话:“人老了腿脚就怕冷,有时候出门走一圈啊,整个脚的血液就像结冰了一样。”工作队队员艾尼瓦尔把老人的话放在了心里。不久后,就让他的妻子从市上带回来一双棉皮鞋。给老人送鞋那天,当艾尼瓦尔把新鞋穿到阿瓦汗的脚上,老人感动得哭了。

  听阿瓦汗的小孙子说,阿瓦汗在我们工作队每次和她分别后,总要在门口待上很长时间,奶奶说她是在送亲人。其实,工作队并没有为老人做多少大事情,都是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可是老百姓内心是淳朴的,你给他一个芝麻她会还你一个西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感情的升华,或许就像棉皮鞋和脚一样,只有彼此相依相偎,才能互相温暖。

  日记三篇

  2018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不一样的开始,作为尼勒克县568名各族干部组成的88个工作队的其中一员,我深感使命光荣和责任重大。今年,我们一行八人组成的小集体将在木斯乡木斯村开启新征程,木斯村位于距县城96公里,路途的遥远让我们淡忘了对家的挂念。整洁的村委会、温暖的宿舍、热腾腾的饭菜,村干部和老队员的细心帮我们安排了宿舍以及日常生活所需之物,对我们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让我们临行前的担忧和顾虑瞬间消失,更让我们对他们对待工作和民众的热情和善意感到敬意。

  工作都是有序开展,早派工、晚研判,既有任务、又有汇报,一天很充实。在忙碌的半天里,2017年访惠聚工作队也把自己的“传_-民情日记”交给我们,这里面记载了入户走访时每一户家庭情况、收入来源、困难建议,在交接的过程中还贴心的为讲解了走访入户的方式方法,把群众当亲人距离才会近,把干部当朋友合作更愉快,一句一字、一颦一笑都在认真的讲述着他们的经验、积累、过程,也为我们今后做好群众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我们一起合影,留下一张新老交接的全家福。在安顿好一切后,我们来了个热身,在老队员的带领下入户走访,为亲戚、帮扶户、三老人员、困难户等送上节日的慰问并增加了解。

  这是一个寒冷的季节,因为他们,一切都好像被温暖了。热心的老队员,热情的村干部,朴实的老百姓。他们的言行举止暖化了冬日的寒冷,暖化了我们顾虑的内心,也暖化了工作上的困难问题,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之年,也是我们驻村工作的延续之年,在2017年度工作队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我们接过接力棒尽心尽力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争取2018年度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日记四篇

  我是苏来曼·哈力克,是高昌区亚尔镇新城西门村副主任,说起我与国家通用语言的故事,虽然学习的过程充满着艰辛,但是在高昌区科技局驻亚尔镇西门村工作队的谆谆教导和帮助下,却让我深深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和懂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记得刚到村委会上班,我只会说一两句“你好”、“吃了没”简单的普通话,看着周围的同事,有的一句也不会说就暗自得意,以为能说两句就够了,觉得即便不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可以干好工作的,但在一次入户走访中发生了一件事,深刻感到我认知上的错误。

  那次我和工作队员雷琴琴一起在2组乌尼其汗.哈力克家入户,乌尼其汗突发心脏病,当时情况非常紧急,雷琴琴忙着照顾乌尼其汗,让我赶紧打电话叫救护车把人送到医院去,但是我听不懂,可能自己也慌乱了,只能像个傻子反复地问雷琴琴说了什么。雷琴琴看到我的反映立刻明白了,她便一边看护乌尼其汗,一边拿出手机拨通了急救电话。

  维吾尔谚语中说“有学问的飞上天,没学问的睡席片。”虽然最终乌尼其汗得到了及时的救助,但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就暗自下决心要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刚开始,我每周坚持参加工作队在村里组织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_,还在家里专门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疆电视台汉语频道等,强化对国家通用语言的接触和领悟。但我发现,光靠自己去听、去写、去说,学习效果并不明显。

  看到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积极性那么高,工作队便安排队员雷琴琴让和我结成“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对子,她不仅教我读写能力,还给我提前设计好买东西、打电话等对话场景,我们根据场景进行反复的训练。不仅如此,雷琴琴不管是和我平时交流,还是一起入户走访,都让我用普通话跟她交流。

  慢慢的,我的语言关有了一点突破,雷琴琴便开始教我写自己的名字,写一些简单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我就买来练习册每天把雷琴琴教的字一遍遍抄写。有了一定文字基础,雷琴琴便开始让我读《新疆日报》《吐鲁番日报》报纸中的内容,对于一些生字,雷琴琴让我记下来以后多读多写。

  “春天勤劳动,冬天不发愁”。大半年的时间里,经过雷琴琴的一对一帮教,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我不仅能在入户走访时当个“小翻译”,还能用普通话向第一书记汇报入户情况。我身边的同事都夸我已经是半个“汉语通”了。我觉得国家通用语言是一棵种子,只要你勤劳的付出了,就会得到很多的收获。

  日记五篇

  这几天,家住高昌区七泉湖镇煤窑沟村的西热甫汗·斯提尼亚孜特别高兴,困扰多年的自来水问题,在高昌区水利局驻七泉湖镇煤窑沟村“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马上就要解决了。

  七泉湖镇煤窑沟村第二片区的饮水管以前都是由村民自建的,时间久了损毁严重,导致第二片区107户家庭停水。工作队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向后盾单位高昌区水利局进行汇报,经过实地走访,最终决定对第二片区的饮水管进行重新建设。

  7月10日,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重建饮水管工程正式开工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工作队员、下沉干部以及群众志愿者服务队头顶烈日,分工协作,齐心协力为老百姓重修水管。看到工作队忙碌的为大家修水管,家住路两旁的群众也很关心,纷纷为干部们送来茶水和馕。

  村民西热甫汗·斯提尼亚孜高兴地说:“工作队来村里以后,帮助村里修建柏油路,帮助村民销售核桃,现在又帮我们重建饮水管,这些都源于党的好政策,我们打心底里感激党和政府。”

  据了解,此次重建饮水管工程预计15天完成,15天后,七泉湖镇煤窑沟村第二片区的群众就能喝上过滤后的自来水了。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134
c
id
67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