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中秋节日记750字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 之中秋节。中秋是一个阖家团圆,人人欢喜的日子。小编在此为大家介绍8月15中秋节日记,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8月15中秋节日记1
中秋赏月,是一年中的最让人充满诗意一个夜晚。
赏月,眼赏天上明月,嘴品人间美饼。
今年中秋,有幸被干爹邀请我们到他家去赏月,这是一件让我非常高兴的事。
我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干爹家。到了他家,热情的干爹已经做好了赏月的准备,桌子上摆着几种风味的月饼,还有黄橙橙的李子,更有大人们喜欢的茶具与新鲜的绿茶。
我 迫不及待的想去拿满桌子的东西吃。干爹赶紧抓住我的手说:“先别急着吃,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准备这些月饼吗?”“月饼还有什么特别的吗”我疑惑的看着干爹。 干爹抚摸着我的头说:“知道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吗?因为这代表着天上月圆,地上团圆,和汤圆是一种意思,是古人智慧的一个代表。还有,月饼为什么有馅呢?因 为这代表着有心。”干爹娓娓道来。
干爹接着拿起一块月饼又说:“你知道月饼分为哪些种类吗?月饼一般分为三种: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各地 方的特产月饼。先说广式月饼,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各地方都有卖,广式月饼讲究五个特征:软、厚、油、腻、甜,饼皮上有印模的花纹。馅很多都是细腻的原料, 比如莲蓉、豆沙、蛋黄等。还有苏式月饼,特点是饼皮洁白,皮酥馅酥。馅的味道很多,比如芝麻、瓜仁、等。最后就是各地方的特产了,比如我们这里的酥薄月, 比广式月饼和苏式月饼都要薄一些,皮酥,而且上面附有白芝麻,里面还有美味的桂花干,吃起来又香又脆的。”
我们听着聚精会神,都忘了吃月饼了。干爹哈哈大笑,说:“不说了!不说了!大家赶紧吃月饼吧。来,大家举杯,祝大家节日快乐!”我们也一起说:“节日快乐!”
甘 洌的茶水伴随着美味的月饼,饶舌而过。这真是一个舌尖上的中秋之夜,更是一个我前所未有的中秋之夜。因为我不仅吃到了从没吃过的苏式月饼,更了解到了很多 关于月饼的知识。一个小小的月饼居然有这么多的道理,这么多的内涵,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真是知识无处不在,月夜也能给我们新的收获。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着天上高高挂起的明月,觉得今天的月亮特别的亮,特别的圆,特别的新。
仰观玉盘,低啜甘茗,细品美饼,畅聊人生。这才是月夜的精华所在。
8月15中秋节日记2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个时候人们都要吃月饼、赏月、家人团圆,因为那天的月亮最圆。
今年的中秋,据说是近十年来最圆最亮的。因此,夜幕才刚刚降临降临,我们全家就早早吃完团圆饭,在我的强烈号召下来到阳台上赏月。看着天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我不由地吟哦起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看,此时天空就像平静的海面、湛蓝、静谧,只有星星点点的“宝石”闪烁着微光。一轮玉盘似的月亮挂在天际,散发出银色的光辉,照的阳台如银水一般。它周围的星星就像镶嵌在天空中的一颗颗珍珠,闪着星光,又像顽皮的孩子在眨眼睛。柔和的月光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亮晶晶的,世间的万物都像披上了一层银纱。她悄悄地把大地打扮得如同仙境一般,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而它似乎也比以往更加美丽,更加温柔。此情此景,是我陶醉其间,又不禁吟诵起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不知过了多久,月亮已渐渐淹没在云从中了……
是啊,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瞩目的焦点。古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今有人类登月的壮举,月亮还是文人墨客寄托种种情怀的对象:古代文人曾在他们的诗词中多次提到月亮,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不知有多少人为月亮的柔美而赞叹不已呀!
月亮永远那样皎洁,永远那样美好!
8月15中秋节日记3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宋朝开始盛行,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刘基,1311—1375)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能见到“小纸片”踪影的已经不多了,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正在远去。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市场上以广式、苏式和本地产为“三分天下”。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所谓“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人们对故事作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更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嫦娥身边有只可爱的玉兔,成为神话中一抹可爱温馨的色彩。玉兔在月宫有一根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这便是传说的吴刚在伐桂。传说吴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株五百丈的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
8月15中秋节日记4
说到中秋,就会闻到到月饼的飘香,联想到深邃的夜空上玉盘似的月亮,多么美的中秋夜。
说到中秋,想起小时候看的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也想到小学时音乐课上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一提到中秋节,觉得古人得确很喜爱月亮,为我们留下太多的关于月亮的名诗,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写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有,“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等等古诗词。这些千古绝句与中秋月一样赏心悦目!
中秋节,当然少不了主角——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在吃着美味的月饼,月饼由来,得从元朝说起。元朝末年,当代皇帝设了许多压榨汉人和南人的规则,搞得民不聊生,所以,官逼民反。在高邮城内,有位士兵叫张士诚,他想起自己老娘做的甜饼,心里不免生一计,在甜饼里藏字条,给士兵传讯,不多久,高邮城被攻陷,后来,人们把八月十五的甜饼称为月饼,月饼就是这么来的。
中秋节,人人都相互送月饼,朋友们送月饼,代表之间的友谊。家人们送月饼,代表之间的亲情,月饼的甜蜜,是多么的温暖,多么的温馨。
春节是那么的火爆,中秋节是那么的宁静,我喜欢春节的热闹,但我更喜欢中秋节的温馨。
8月15中秋节日记5
关于中秋,那可是有许多话题的。例如:中秋是怎么来的?中秋佳节我们要做些什么?非常非常多,可说起中秋,我想到的还有一些别的东西。
中秋三天,放假对一些人来说是三天狂补课,不管是尖子生、差生。可能个别尖子生因为成绩优异不需要补课。而我呢,成绩平平,所以就有了中秋一天的假期,另外两天就跟平时的周末是一样的,依旧是语文、吉他、英语……,补课总算还是补有所长。
补课、补课,虽然我的假期只有一天,但也算是好好休息了一番。可有些三天都在补课的人,又能有几个小时可以休息的?有些可能甚至一放学还要去补课。其实心里知道父母希望我们进步,可也不用那么挤吧?
虽然我们的假期被挤的少的可怜,但还是要说说中秋的由来。中秋,在秋天中旬,以时间命名。但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我不清楚,但听说有一个习俗:有人把传递信息的纸条藏在一个圆饼当中,这个圆饼就是月饼,也就有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令人十分郁闷的是,今年的中秋到哪去看月亮呢?这个让我失落至极,偏偏在中秋节下了一场大雨,真是天公不作美啊!看来只能期待来年中秋赏月了。不过能吃到月饼还是挺开心的,但赏月的节目也变成了看电视了。
记得去年的中秋,我们还没有搬新家,那时还住在六楼,站在六楼的阳台上赏月,给人一种离月亮很近的感觉。仔细观察月亮,过了五分钟都是一个样,当我觉得有点没劲想回房间的时候,月亮似乎有了一些变化,过了一会儿,月亮似乎又不怎么圆了。我觉得很微妙,就又盯着月亮仔细观察,发现没过多久,月亮又变成了圆圆的样子。
中秋,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