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了周记范文800字5篇
叮叮叮……放学的铃声响起了,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走出了校门。他们有的嬉戏打闹;有的一起讨论着上午的数学题;还有的在一起等人……放学了你在干什么呢?跟同学们发生了什么趣事呢?跟大家分享一下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放学了周记,方便大家学习。
放学了周记1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小学毕业,上初中。每天放学回家,要从南到北,走完整整一条中山路,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中山南路比较冷清,商店不多,从学校出来,经过二院、报社,走到岗桥下才有几家商店,靠右手一边是一家小百货店、一家煤球店,对面是稻香村副食品店。继续往北,到三凤桥就热闹起来,无锡市中心最主要的一条街道中山北路,就在我每天的行走中展开它的繁华多姿,我被动地目睹了它的古老和新生,熟悉了它的每一家屋檐和每一家店铺。
当时的放学比较早,时间宽裕,我差不多每天都要在观前街转弯,有时进新华书店看书,站在书架前,抽一本喜欢的读物,浏览或阅读。对此,书店职员一般是不干涉的,但如果时间太久,或者拿书的姿势有损书的整洁,也会委婉地提醒一句。在观前街新华书店,我度过了不少美好的少年时光,书籍,为我狭小的生存环境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天地,那么新鲜、美丽而充满诱惑,滋养了一个少年的精神世界,从此我养成了一辈子的阅读习惯。这种在书店看书的经历,不少喜欢读书的人都有过。因为当年能具备买书的条件,不要说对一个中学生,就是对一个成年人,也是一种奢侈。
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一部名叫《红楼梦》的书,就在新华书店里的橱窗前。当时曾天真地遐想,为什么名为红楼而不称绿楼呢?还有那个“梦”字,也特别引人遐想。我曾盯着封面上的“红楼梦”三字,反复琢磨,凝神欣赏,那丰腴秀美、端庄又不失灵气的书法,后来知道是大书法家沈尹默的手迹。在新华书店,我关注最多的是通俗文化、文学和科普类的书籍。对那些大部头的名著还不了解,不懂。当年喜欢的书比较杂,现在回忆起来,不知道是新华书店拥有的书籍本身比较杂,引导了我庞杂的阅读趣味,还是我自身兴趣的多样造成了比较杂的阅读习性呢?总之,对于一切新知,我都抱着极大兴趣,我的求知欲太强烈,太旺盛,只愁课余时间太少。有些书架上的好书,不开架,可望而不可及,只能望梅止渴,其实是不可能止渴,只能带来更甜蜜的诱惑。新华书店,这是一个广阔浩瀚、无比无际的海洋啊!在书的大海中,我简直有些窒息,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不去新华书店,我就会沿着观前街走到图书馆路,到市图书馆阅览室去看报纸和杂志。进阅览室是免费的,门口有计数牌,自己翻动,我当然翻的是“学”字牌,还有干、教、工、农等。这样的统计,可以粗略地了解进阅览室的人员性质,对报刊订阅有参考作用。阅览室原来在老楼二楼,借书处旁边一个大厅,后来搬到了新一楼。当时阅览室的报刊约有上百种,让我惊讶。报纸类中除了北京和上海的报纸外,还有各省的省报。我看得最多的是上海的解放、文汇,北京的光明。对光明日报上的学术专刊印象尤深。那是一个未知的深邃的世界:哲学、美学、历史、经济学、法学、考古,等等,当然还有东风文艺副刊。解放日报和文汇报我主要读的是朝花副刊和笔会副刊,很多都是一流名家的作品。与供市民消遣的新民晚报不同,这些报纸给了我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对学术理论的兴趣。杂志中常看的是电影方面,如大众电影、上影画报、电影艺术等,还有新观察、人民文学、中国青年、科学画报等社会人文科普方面的。后来,高中时,我还自己订阅了新观察、中国青年、电影艺术等杂志。参加工作后,订阅过一段时间的光明日报。对周谷城的物我两忘、无差别境界似懂非懂。直到参加工作后,每逢星期天,我还常常到市图书馆阅览室去看报、看杂志。只觉得那里的报刊永远看不完,看不够。虽然报刊是快餐文化,营养有限,但对我这个没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也没有条件接受家庭文化熏陶的人来说,这就是我的全部文化积累,就是我的非常规形式的大学学业。我不知道,这种没有专业方向、杂乱无序的学习,会把我带到何处,我完全是在一种自发的兴奋状态中,进行着这种非常规的阅读。后来我曾想,要是对我的阅读当年有人给予一些指导,那怕是提醒,也许我的精力就不会这样分散,学习效果也会好得多。
市图书馆规定,初二以上学生可以领借书证。也许是工作人员的疏忽,我在初一时就领到了借书证。每次可借一两本书,期限二周。进门先还书,工作人员根据登记号码,将借书证抽出还给读者。再到里间,从陈列的玻璃书柜中选好书后,用手指在空隙处顶出,让工作人员取书,递上借书证,办理借书手续。也可以在图书分类目录的卡片匣中挑选书籍,将书名写在纸上,递给工作人员去书库搜索。在漫无边际的书籍海洋中,我奋力汲取着点点滴滴的滋养。在这个浩瀚的大海面前,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显得那么渺小,柔弱,没有人教他如何面对这个大海,如何学会自由地在大海中游泳,如何观赏大海的风光。当时的我,盲目,而迫切。借得最多的是文学类的,包括名著,从中国古典演义开始,再到西游、水浒、三国(三国太深,还看不大懂),再到高尔基、法捷耶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托尔斯泰、果戈理、普希金、契可夫、屠格涅夫、雨果、莫泊桑……市图书馆,留下了一个少年羞羞搭搭的足迹,和懵懵懂懂的追求。在这文字和情感的世界里,我编织着金色光环的梦幻,一步,一步,从少年走向青年、成年。
成年后,我很少再到市图书馆去,但是那巍峨的钟楼,那幽静的院落,那散发着古典气息的雕花栏杆和褐色地板,那厚重又温馨的氛围,都是那么亲切、美好,完整地保存在我的记忆里,我会永远感激它。
从图书馆出来,时常会被街头的各种江湖艺人吸引。那里是无锡繁华地段,人来人往,是商贩、吃开口饭的江湖艺人和逛街者的乐园。对于各种摊头,包括有名的美食皇亭小吃,每天经过,我从不眼热,因为口袋里没有钱。对于免费的街头表演,倒是常停下脚步观看一会。靠图书馆西北边的空地上,经常有精彩的气功表演,围满了一大圈观众。我亲眼目睹了吃铁弹和吞剑。表演者将两个核桃大小的铁弹子,从口中吞下,吞下后就无法开口讲话。他用手指在肚皮上按揿,示意两颗铁弹子已在胃中,确实,可从他肚皮凸出的地方看到铁弹的形状。此时表演者面露痛苦的表情,让围观者投钱。但慷慨解囊者总是很少,再说看热闹中又是身无分文的孩子居多。看看不能再耽搁了,(时间一长,铁弹吐不出,就得死去)他纵身连跳几下,用尽全身力气,两颗铁弹终于从口中吐出,滚落在地上。我曾发现,那附在铁弹上的粘液中还隐隐有着淡淡的血丝。整个表演十分惊险、刺激。接下来表演吞剑,表演者尽力昂起头,将一把可能没有刀锋的铁剑,垂直慢慢插入口中,一点一点往下移动,一直插到胃里,嘴巴上面仅留下刀柄。吞剑比吃铁弹更危险,更残酷。我每次看了都惨不忍睹,把眼睛移向别处,或索性快步离开。这两项表演都是江湖绝技,不是魔术,也不可能弄虚作假。当年即使最低档的手掌运气垂直劈砖,也是硬功夫,很难糊弄观众。
在图书馆东边的空地上,有时会有大型魔术表演,看过几次。所谓大型,就不是扑克牌之类的小戏法,而是有包括大变活人在内的大戏法。将人捆绑起来,装入麻袋,再将装人的麻袋放入大箱子里,大箱子套上锁,外面再紧紧捆上绳子,此时,另外一人就踩在箱子上,用一顶大的帐子将箱子和人罩住,那人仅留出一个头。说时迟那时快,一声枪响,那个站在箱子上的人头就变成了箱子里的人,再一层层解开,那外面的人被绑在箱子里了。真让人看得如醉如痴,百思不得其解,觉得魔术的魅力无穷。
初中开始,我放学后还有一个课外爱好,就是看电影。为此已专门写了篇回忆录。
放学了周记2
那一场雨冲刷了世间的一切污垢,也净化了我的内心世界。
夜幕黑沉着脸,似乎要号啕大哭。快下课了,却突然下起雨来。不一会儿,雨下得更大了,我听着窗外的雨肆意地敲击着玻璃,教室里早已是躁动不安,大家都担心着这么大的雨,该怎么回去。
终于,放学铃声响起来了,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冲出了教室。
楼道口已经站满了焦急等待的家长们,他们或打伞,或披着雨衣,不时地朝楼上张望。我掂着脚尖,寻找着那熟悉的面孔……可是,我还是失望地低下了头,只好拨开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头冲进了瓢泼的大雨中……
校门口挤满了焦急等待的家长,找到孩子的家长欣喜地为孩子穿上雨衣,打起雨伞,没有等到孩子的家长还在全神贯注地在人群中寻找孩子的身影。这里弥漫着浓浓的亲情,令人感动。我试图听到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可是,我又一次失望而归。雨滴在暗淡的灯光下紧促而细密地下着,前赴后继地泼在我脸上,溅在我身上。
我压抑着内心的酸涩,拨通了那个熟悉的电话号码。“喂,哪位?”电话那边传来了爸爸朦胧的声音。
爸爸在睡觉!我在外边淋雨,他却在家里睡觉,我冲着爸爸吼道:“外面下雨了,不过雨还小,你们就不要来接我了。”说完,我挂上了电话,可外面雨又比刚才下得更大了。
雨水冲走了我的理智,我毫不犹豫地接受雨水的洗礼,雨疯狂地打在我的脸上,在路灯的照耀下,雨丝跌进我的发梢,摔打在我身上……
转过拐角,眼前又是那一条泥泞而又黑乎乎的小路,我小心地捏稳车刹,飞快地骑着自行车……
快到家时,只见那盏熟悉的门灯亮着,妈妈正拿着干毛巾等着我,我的泪水快决堤了,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泪水。我回头不经意地一瞥,爸爸正揣着雨衣跟着我,而他身上也湿漉漉的淋透了。
“爸,对不起!”我朝爸爸走去。
爸爸用那粗糙却很温暖的手抚摩着我的头,笑着说:“傻孩子,是爸爸不好……”
雨下得更大了……
放学了周记3
“叮零零”,困难班放学了,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喧闹声、嘈杂声混成一片,今天是星期五啊!总算是老天有眼,让我没有虚度困难班,我在困难班里完成了所有的作业!今天既然有时间,就让我仔细地瞅瞅咱学校门口放了学是啥样的。
我跟着路队长来到校门口的接送线外,哇!好一番闹市的景象!让我来个大特写吧!
镜头一:学生。
出了校门的学生站在天桥旁等候父母来接自己回家;瞧,那位同学好像发现了新大陆,激动地挥着手,哦,原来,他看见他老爸了。我移动镜头,看见另一位小同学一边焦躁不安地搓着衣角,一边眼望前方,盯着每一位同学的家长。咦,那个同学怎么那么高兴呀!看他那样子我就暗暗发笑——一边喜滋滋赶路,一边哼着小曲儿。难道考试考了高分不成?算了,不管了,让我们再看看下一个镜头吧!
镜头二:家长。
看,那儿有一些家长,手上拿着钱包,争先恐后地领着自己的掌上明珠走向小摊去消费呢!东一个爸爸,西一个妈妈正领着自己的宝贝儿走进“零食天地”。唉,真是误人子弟啊!
镜头三:小贩。
这时,我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计”,口袋里的钱也一蹦三尺高。我本来还想劝肚子再忍耐一会儿,可肚子不但不听我的劝告,反而变本加厉——唱得更起劲了,而腿也在瞎起哄,不听使唤地向小店走去。“唉!没办法,忠言逆耳呀!”我自言自语道。没法子,只能牺牲我的marny了。我向小店走去,店主那热情的微笑使我直发酥。真是“笑里藏钱”啊!我在心里说道。俗话说:“见钱不认人。”可我看未必见得,小贩和我不就是一个例子吗?买完东西后,店主还热情地把我送出店外,不过手里还紧紧地攥着那些钱。真恶心,还怕我把钱抢回来不成?才不会呢!本姑娘做事一向利落大方!
啊,原来,一向不起眼的路,竟是如此地妙趣横生,多姿多彩!
放学了周记4
优美的下课铃响起,幻想中的我应该是飞快地拽上我的书包朋友,直奔洗手间上厕所。可现实中并非如此,钱老师正一脸严肃地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今天班上的几起纠纷事件。
“算了,再等一会儿吧!”我暗自想着,反正今天这几个调皮蛋应该惹不出多少事情来吧,我又不是等不了这一会儿。可是,为什么现实与想象总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呢?钱老师讲的事一件又一件,我在心中叫苦不迭:“你们这群淘气鬼怎么不少惹些事情来呢?如今连我也被连累了!”
十分钟过去了,老师总算讲完了。我暗自窃喜:“讲完了!太棒了!快放学!”可谁知,老师或许是从这几件事中获得了什么启迪,来教我们怎么做人了!要是平时,我一定认真地听讲,无论讲得有多长,我都努力听,生怕听漏了什么重要的话。可此时此刻,刚好相反,无论老师讲得有多长,我都压根一个字也没听!“哦!不!老师!快放学吧!”我的内心不止一次这样惊呼过。“不如直接举手,征求老师的同意后去上厕所?”或许只有这种办法是最简单、利落、快的了!但前一秒一想到,后一秒就直接被我否决了。在老师讲人生大哲理时,忽然打断,老师会不会生气?唉!算了!
我试图分散注意力来减轻上厕所的急迫感。我无聊地用笔盖在桌子上画着一个个大圈,又用胶带在手指上缠绕着,一圈又一圈……胶带都用去大半了,我才停下来。此时的手指“晶莹剔透”,胶带也死伤大半,这辈子用过的胶带都没今天多了。可老师仍不知疲倦地讲着。“老师,您累不?咱们歇会儿行不?您就不口渴了吗?休息一会儿,喝会儿茶吧!”“上帝啊!求您了!让老师放学吧!我要憋不住了!”可不知上帝是在睡觉还是听MP3,压根儿没理我!老师也仿佛看出了我的不耐烦,皱了皱眉,紧接着说了一句几乎让我崩溃的话:“听我继续讲下去!”
终于挨到四点十分,老师总算讲完了。耶!放学!不,记作业!记完作业后,耶!放学!不,搬《黄冈》!终于,我在搬《黄冈》的时间里去上了趟厕所。这次,可把我折腾得不轻啊!
放学了周记5
望着窗外低垂的乌云,意琦心中沉甸甸的,截肢的那条腿也在隐隐作痛。教室里霎时闷热,同学们乱哄哄得又吵又闹,有的如撒缰的野马奔出教室;有的望着灰黑色的阴云似乎在犹豫。意琦咬住嘴唇,低下头拨弄着铅笔盒,她孤独地蹲在角落里,现在她最怕同学们怜悯的目光,她怕引起同志们的注意,然而她又希望有人来关心地看一看。
雨终于下起来了,噼噼啪啪地像子弹打在地上,一股潮气带着灰土的气息扑进教室。意琦抬起头发现,教室里已是空荡荡的了,唯有身旁那破旧的轮椅好似静静地盯着她。意琦站起身来,单腿跳着,把轮椅推到门口,呆呆的看着哗哗的暴雨,不由得叹了口气想:同学们现在还不是各顾各?
碰到坏天气,妈妈总会按时来接她,可是今天晚上妈妈要加班;爸爸在遥远的部队里;老师又在开会。想到这里,意琦心理一阵酸楚,眼睛忽然也酸涩了起来。
突然,雨中人影一闪,跑进来一个人,意琦抬眼一看,来人裤脚湿淋淋的雨伞上的水珠都猖狂地挑起了舞,将地上打湿了一片。
“ 叶文丽!”意琦不由得叫了起来,“你来干什么?”
“你妈妈没来接你?”叶文丽一边捋着头发上的水珠一边问,随后又笑着说“光顾着往家里跑,回家才想起教室里的窗户没关好,真对不起啊!”
意琦感到羞愧,看着那几扇没关好的窗户,雨水都已经透到教室里了,几张桌子都被打湿了,心想:班长能想到的我怎么没想到,怎么光想自己呢?
叶文丽将窗户关好,撑起雨伞将意琦推到门外,雨水立即笼罩住了他们两个,远处许多户灯都亮了起来,前面那棵树似乎也沉沉地入睡了,但那灯好像给予她们一些温暖,树上的鸟巢仿佛给了她一些活力,雨珠“嘭嘭”敲在伞上。叶文丽好像在她耳边说着什么,她也听不见,泪水悄悄盈满了眼眶,泪水中,她似乎看到班主任摇摇晃晃地向她们跑来,意琦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
放学了周记范文800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