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后饮用水如何消毒

云霞0分享

暴雨洪水过后,雨水量变小,洪水退潮,但是我们要做好各方面的消毒工作,以防疫,这是必须要做到位的工作,下面小编带来的水灾后饮用水如何消毒,希望大家喜欢!

水灾后饮用水如何消毒

 水灾后饮用水如何消毒?

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幼虫的污染,喝这样的水,用这样的水洗食品、餐具或刷牙、漱口,便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因此注意饮水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

饮水的消毒方法很多,简便实用的是煮沸消毒和氯化消毒法。

水灾后如何对环境进行消毒?

1.及时修复被洪水淹没的公厕、LJ收集站点的设施,并进行消毒处理。粪便处理不好,极易污染水源,孳生蝇类。灾民安置点设临时厕所,不随地大小便。粪便消毒采用10份粪水加1份漂白粉,搅拌,2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肠道传染病人的粪便,按5份与漂白粉1份的比例,或加等量生石灰,搅匀2-4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

2.对清淤后的环境可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每1公斤水加5g-10g漂白粉,漂白粉有效氯按20%计)喷洒消毒30分钟。

3.对水灾致死的家畜、家禽等动物尸体要及时清理和掩埋或焚烧。先用5%漂白粉上清液喷雾消毒1-2小时后,装入塑料袋,投入深坑,掩埋地要远离居住地和距水源50m外,挖坑深≥2m,在坑底和动物尸体上层应用漂白粉按20-40克/m2的量处理后覆土掩埋压实。

4.LJ消毒: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水灾后如何灭蝇?

大雨过后,苍蝇孳生地因水淹,蝇幼虫大多死亡,但由于水的冲刷使生活LJ及有机物漂流到各种死角和缝隙处,形成面广、量大的新孳生源地,因此雨后灭蝇应从以下入手:

1.清除过水后的LJ死角,彻底消除苍蝇孳生地;

2.旱厕及时清挖,家庭生活LJ要注意装袋封存,日产日清,防止散落;

3.存放的干草、树叶等有机LJ过水后发酵即可成为苍蝇孳生源,也要及时清除或采取沤肥处理;

4.成蝇可采取菊酯类药物,如赛克宁稀释50-80倍滞留喷洒或蝇拍捕杀的办法进行杀灭。

强降雨后这些疾病同样高发

除了直接涉水的皮肤,强降雨发生后,饮食、饮水等同样藏着风险,可能导致以下3类疾病:

胃肠道传染疾病 强降雨后,水源受到污水、粪便、动物尸体污染,夹杂大量污染物,且气温高易致食物变质,未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比如,感染性腹泻(特别是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等,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畏寒发热、黄疸等,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重度脱水或肝功能衰竭。

自然疫源性疾病 夏季气候炎热,蚊虫滋生,灾后自然环境改变,人体对疾病抵抗力下降,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

血吸虫病:在疫区生活或抗洪抢险人员由于接触疫水,容易感染急性血吸虫病,表现出急性发热、接触性皮炎、腹痛腹泻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通过库蚊叮咬导致,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疟疾:疟原虫经由按蚊叮咬人体传播的虫媒传染病,根据疟原虫种类表现为寒战、高热周期性规律发作、继之大汗,长期反复多次可引起贫血、脾肿大。

呼吸道疾病 洪灾时多有受凉、淋雨,劳累致抵抗力下降,加上灾后人群集中管理,易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有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等,戴好口罩可有效预防。

强降雨后的5个防病提醒

强降雨后,水质变化、气温炎热等会使疾病发生概率增加。建议做好以下几点预防:

涉水时使用防水装备 须穿防水长筒靴、戴防水手套。如果手和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手指、脚趾之间皮肤发白变软,容易发生糜烂、脱屑和渗出,严重者还可造成局部溃疡,甚至继发感染。

伤后严格消毒 涉水离开后,第一时间擦干身体,检查是否有伤口,尤其是腰背部、腿、胳膊及脚。处理伤口时,先清除伤口上可能附着的污物,有条件的用医用生理盐水冲洗,也可用瓶装水或煮沸过的凉水冲洗,并用碘伏消毒,创可贴或纱布包扎。

食品和饮用水安全 喝水前一定要把水烧开,不要轻易用自来水做饭,也不要用污染过的水洗菜、洗水果、洗衣服等。食物要保证在保质期内,如果冰箱断电超过4小时,冷藏食物就不能食用了;超过24小时,冷冻食品也不推荐吃。

预防蚊虫叮咬 强降雨导致积水增加,有利于蚊虫等有害生物繁殖,特别是雨后10天左右,蚊虫密度最大,要注意预防虫媒生物导致的疾病,如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等。大雨过后及时清除家中各种积水;检查纱门、纱窗有无破损;屋内可挂蚊帐等防蚊蝇叮咬。

做好屋内消杀 如果房屋曾遭遇洪水或被浸泡,首先要除湿、通风,先清理后消毒。重点消毒受污染的地面、墙面、物品表面和衣物等。可用肥皂或含氯消毒剂(浓度在500毫克/升左右)擦拭或喷洒消毒,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枕头、床垫等不易用漂白剂洗涤和清洁的物品,应及时丢弃;书本等出现霉菌也应及时丢弃。

为什么洪灾过后就是旱灾?

因为每年由热带季风带来的水气相同的,而降水是由于冷热空气相遇,热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水滴而引起的。如果某年的热气势力强,冷气抵抗不了,热气推进速度快,在较北区域时间长,就会在洪灾过后引起旱灾。

旱灾的其他成因如下:

1、地壳板块滑移漂移,导致表层水分渗透流失转移,使地表丧失水分。

2、水土流失,植树被破坏。

3、天文潮汛期所致。

4、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没有涵养水源。

5、没有顺应洪涝和干旱汛期规律,做到洪涝时蓄水涵养,干旱期取水调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资源动态平衡。

    86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