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科学预防中暑

锦伟0分享

最近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热。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少,加上生理反应迟钝,所以在夏季容易脱水。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温天气科学预防中暑,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温天气科学预防中暑

个人加强健康防护科学预防中暑

国家疾控局有关专家介绍,《高温热浪等级》将高温热浪定义为气温高、湿度大且持续时间较长,使人体感觉不舒适,并可能威胁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加能源消耗、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天气过程。高温热浪可直接引起热疹、热水肿、热晕厥、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

“高温热浪极易引发中暑,一旦发生中暑,要及时干预、正确处置,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扣,并通过擦拭、冷敷等措施帮助患者降低体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说,同时要给患者补充含有盐分的液体,补充中暑导致的体液和电解质丢失。

生活中应对高温天的方法

1.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外出,此时阳光强烈,气温较高。

2. 多喝水:高温天气容易出汗,要多喝水补充水分,预防中暑。

3. 穿着轻便透气的衣物:选择透气、吸汗的衣物,有助于保持身体凉爽。

4. 饮食调整:多吃新鲜蔬果,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5. 适当休息:高温天气容易疲劳,要注意适当休息,保持体力。

6. 保持室内凉爽:使用空调或风扇保持室内凉爽,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

高温天气形成原因

⑴太阳辐射。到了夏季,太阳直射点逐渐从南向北移动,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在此过程中,北半球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日照时间不断变长,接收到的太阳热量逐渐增多,气温也随之升高。这是形成高温天气的基本原因。

⑵大气环流。一方面,特定的环流形势易形成高温天气。比较典型的就是有着“高温使者”称号的副热带高压。盛夏季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着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由于副高内部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增温强烈,同时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显著,易形成高温酷暑天气。此外,大陆暖高压、热带气旋、热低压、弱冷锋等天气系统也会催生高温热浪。另一方面,大气环流异常对高温天气的形成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若副高的位置、强度等发生异常就会引起高温天气的变化。

⑶地理因素。一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点也影响着气温的高低。比如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三大火炉城市南京、武汉和重庆,它们都属于盆地式地形,易蓄热,不易散热,有助于高温天气的形成。又如因海拔高,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就未出现过高温天气等。

⑷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自然波动的影响,近130多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始终处于增长趋势。过去的几十年,每一个十年的温度都比前一个显著温暖。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极端高温事件也越来越频繁。

⑸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建筑范围大,使得城市地表的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有所变化,导致城市的温度比周围要显著偏高。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明显,对高温天气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社会上对于高温天气的防范

1、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的增加,造成温室效应明显,是全球气温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要燃料的能源结构,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推广使用太阳能电器,开发利用风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要转向更环保的交通方式,推广使用电动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2、科学规划和布局城市建设。要通过严格控制大中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小城市的发展;降低市中心区域的人口密度和建筑物密度;根据本区域的主导风向等因素来规划城市的道路系统,并使建筑物低层化和合理分散化、市内道路宽敞通风;增加城市绿化,调节市内气温和空气湿度等方式方法来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

3、适时开展人工降雨。有关部门应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开展人工降雨作业,以缓解高温热浪。

天气炎热,应怎样注意防暑

1、白天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16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和劳动。少去闷热的公共场所,早晚多散步。

2、不宜在阳台、树下或露天睡觉,适当晚睡早起,中午宜午睡。

3、室外劳动时应戴上草帽,穿浅色衣服,并且应备有饮用水和防暑药品,如感到头晕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劳动,到阴凉处休息。

4、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5、空调温度应控制在26~28℃,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8℃。空调运作时,尽量避免送风口冷风直接吹着头部或长时间对着身体某一部位吹。定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6、避免皮肤被蚊虫咬伤、开水烫伤等,预防因气温高、细菌繁殖加惴而造成的感染。

7、注意饮食卫生。要多饮水,每日补充2000毫升以上的水,以温淡盐开水或茶水为主,兼食瓜果和新鲜蔬菜。

8要静心度夏,遇事戒躁忌怒,安心调养,怡然自得。

9要提高防范中风的意识。少食多餐,切忌过饱过腻,以防胃肠道消化食物时与大脑争血,增加脑缺血性中风的机会。凡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者,应坚持服药,一旦出现心慌气短、头昏眼花、手足不灵、走路不稳、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826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