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20城放松限制性购房政策
6月27日消息,中国多地近期调整放松限制性购房政策,今年已百余地出台政策超300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20城放松限制性购房政策,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近20城放松限制性购房政策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百余地方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超300次,其中济南、长沙、厦门等近20个城市放松限购政策,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如杭州已多次出台政策优化限购措施。
中国多地放松住房限购
江苏省连云港市住建局26日出台9条措施,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其中主要涉及优化公积金贷款与提取,将首套公积金首付比例由30%降至20%,继续发放购房补贴,延长土地出让金缴交时限,推行“房票”安置等。
江苏省扬州市25日发布新政称,自7月1日起,在市区购买改善性住房的,不再执行限购政策,其原有住房不再执行限售政策,有效期一年。这是今年2月出台楼市新政约4个月后,扬州市再度出手调整优化当地楼市政策。经过两次调整,扬州楼市限购限售政策已基本放开。
福建省福清市6月15日公布的一份官方文件指出,在该市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不再执行限转售政策。当地自2017年7月起,参照福州做法,规定购房合同签订满2年,并已取得不动产权证的住房方可转让。福清市也成为今年第一个正式官宣取消住房限售的城市。
自去年以来,已有多城松绑限售政策。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中旬,包括郑州、青岛、苏州、金华、南京、常州、东莞、西安等超20城放松限售政策。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上半年,多地松动限制性购房政策。其中,广州、长沙等14城放松限购;湖南省及青岛、合肥等十余城市放松限贷;深圳、贵阳等7城市放松限价;郑州、厦门等城市放松限售。
限制性购房政策适配度有所下降
以限购、限贷、限售、限价为代表的行政性、限制性购房政策一度被视为各地楼市调控工具箱中的“杀手锏”。不过,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新阶段,业内普遍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难再现过去的狂飙式发展。
当下,多地楼市调整压力加大,面临市场信心恢复缓慢、交易活跃度走低等情况,限制性购房政策在因城施策时,适配度已有所下降。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当前,楼市企稳仍受到了多个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是宏观经济面临着较大压力,居民收入预期尚未出现明显好转。
二是新房、二手房价格未回归上升通道,购房者对房价仍有下跌预期。
三是购房者对期房烂尾的担心仍在、当前个别房企偿债压力较大,也对市场预期形成扰动。
住房限购政策是什么意思
取消商业银行的差别化信贷,并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低利率、低首付、提高贷款上限,支持中间阶层置业。现行的差别化信贷政策违背商业银行的逐利本能,必须靠银监会三令五申才可实施,而限购令可基本禁绝利用信贷资源炒房和过度投资的行为。
取消限价房,逐步取消经济适用房。中产阶层可购买性价比更好的新建或二手商品住宅;住房保障体系从“以售为主”转向“租售并举”,将来可转向“以租为主”直至最终取消经济适用房。
原用于调整供应结构、抑制地价的90/70和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用地可以取消。国有土地出让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尽量减少易导致暗箱操作的综合评标。
住房限购政策属于不可抗力吗
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并非是一个令所有市场主体猝不及防的突变过程,而是经历了一个从限贷到限购逐步加强和完善的发展过程。房屋买卖合同作为一种标的额相对较大、与买卖双方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合同,合同当事人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对合同订立之后,可能出现的房地产市场风险,以及各种履行方面的障碍均应当有一定程度的预见和判断,不会对国家逐渐加强的宏观调控措施毫无心理准备。
因此,这两年国家和地方政府新出台的住房限购政策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不会被人民法院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所规定的不可抗力。
国家出台的住房限购政策在性质上具有公共政策的性质,确实会对房屋买卖合同能否继续履行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对于房屋买卖合同订立之后,由于国家或当地政府出台住房限购政策的实施,致使买受人无法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的,人民法院通常会认定为,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而不会认定为不可抗力。
总之,住房限购政策是指一个家庭的购房上限不得超过国家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