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第一城冲刺2万亿元GDP

泽慧0分享

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冲刺2万亿元GDP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目标。对于中部地区来说,实现这个目标将意味着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努力。

中部第一城冲刺2万亿元GDP

中部第一城冲刺2万亿元GDP

武汉是中国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武汉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被誉为“九省通衢”、“江城”、“车城”和“荆楚大地”。

2022年全国城市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7座城市GDP超过2万亿元——武汉以18866.43亿元GDP,反超杭州、重回全国第八。

根据武汉提出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2023年,武汉有极大希望跨过2万亿元GDP门槛,迈入“2万亿俱乐部”。

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显示,武汉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实施支柱产业壮大计划,以头部企业带动支柱产业发展。武汉将重点布局“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建造、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绿色环保、文化旅游。

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显示,武汉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和方向,集中力量发展四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发展壮大六大新兴产业,提升其发展能级。武汉将重点布局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氢能六大新兴产业方向。

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显示,武汉规划“十四五”期间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推进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技术实验室,打造未来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促进核心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研发、转化和应用。武汉将重点布局电磁能、量子科技、超级计算、脑科学和类脑科学、深地深海深空五大未来产业。

此外,2017-2019年,武汉GDP同比增速远高于全国GDP同比增速和新一线城市GDP同比增速均值。其中,武汉2019年GDP同比增速高达7.4%,而全国GDP同比增速仅为6.0%,新一线城市GDP同比增速均值为6.8%。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武汉GDP同比增速低于全国GDP同比增速及新一线城市GDP同比增速均值。2021年,武汉GDP同比增速高于全国GDP同比增速及新一线城市GDP同比增速均值。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武汉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武汉一直致力于实现经济转型和城市发展的目标。通过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努力,武汉将成为一个更加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城市,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城市产业画像系列:2022年武汉市产业全景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武汉简介

武汉市,简称“汉”,别称江城,湖北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截至2022年末,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73.9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8866.43亿元。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在此交汇,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被评为国际湿地城市。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汉市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国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武汉正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武汉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元代成为湖广行省省治,明清时期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和“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汉口开埠和洋务运动开启武汉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什么是GDP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

不同国家间的GDP比较需要转换各国货币,转换方式主要有两种:(1)使用各国货币的国际汇率转换,或(2)根据各国货币与一选定标准(一般为美元)的购买力平价(PPP)。

    772253